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对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的影响

    作者:朱子诚;袁华音;孙思勤;张国梅;柯根杰

    目的 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对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量的影响,从房水动力学的角度揭示NPTS降眼压的机制.方法 用示踪剂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fluoresceinisothiocyasiate-bovine serum albumin:FITC-BSA)于术后7d分别对手术后的兔眼模型组和正常兔眼组进行前房持续灌注30min,灌注毕处死家兔,摘除双侧眼球,并将组织分离为前巩膜、后巩膜、前葡萄膜、后葡萄膜、视网膜和残余液体等6种组织.测定每种组织的荧光强度,计算葡萄膜巩膜流出量(uveoscleral outflow,Fu).结果 实验组葡萄膜巩膜流出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前房水再现量均以前葡萄膜、前巩膜和残余液体为多,实验组术后葡萄膜巩膜通道各组织房水再现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能增加葡萄膜巩膜途径房水流出量,房水主要由前巩膜排出.

  • FITC-BSA与FI在葡萄膜巩膜模型中分布的对比研究

    作者:朱子诚;袁华音;张国梅

    目的:从形态学方面观察比较FITC-BSA(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与FI(荧光素钠)在葡萄膜巩膜途径中的分布状况,探求FITC-BSA作为示踪剂的优点与可行性.方法:10只家兔,右眼前房内注入FITC-BSA为A组(n=10),左眼注入等量的FI为B组(n=10).分别于术后2,4,6,8,10h,各处死家兔2只,摘除双侧眼球作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前、后巩膜和脉络膜部位的荧光强度并确定其等级.结果:A组葡萄膜巩膜途径各部位的荧光强度均比B组增强.结论:FITC-BSA示踪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研究葡萄膜巩膜途径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