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峡部裂修复重建手术相关骨结构的解剖学测量

    作者:刘熹;刘浩

    目的 为腰椎峡部裂横突-棘突间线缆捆扎和椎板螺钉修复重建手术提供所需的解剖学数据,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1具结构完好的成年人L4、L5标本横突、椎板和峡部等结构进行解剖测量.结果 ①横突:横突起始部、内1/4点处、中点处宽度及厚度,均为L5>L4;在同一测量点,L5横突横截面积约为L4的2倍.②椎板:椎板上缘平均厚度,L5为3.21 mm,>L4的2.75 mm;而椎板下缘平均厚度,L5为5.71 mm,较L4的4.93 mm略厚.椎板与棘突根部交界线中点到对侧横突起始部前缘距离,L5平均为45.78 mm,明显>L4的37.89 mm.上面观钉道与矢状面的夹角L4、L5节段均在55°~56°,后面观钉道与矢状面的夹角L4<L5, L4为65°~66°,L5为72°~73°.③峡部:峡部的厚度和高度在L4和L5间差异无显著性.峡部下缘明显厚于上缘.峡部中份厚度为6.5~7mm.结论 ① L4横突远较L5薄弱,在捆扎线缆时L4横突可承受的应力远<L5.捆扎点均应在横突起始部附近.②采用椎板螺钉修复峡部裂时,L4应选择较小螺钉,选择钉道宜在峡部居中或靠下位置.③应重视峡部处植骨.

  • 腰椎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研究(附46例临床报告)

    作者:肖晟;文捷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解剖.[方法]选择10例成人尸体标本,测量其脊柱腰段椎间孔长度、宽度以及高度;此外选择在本院腰椎间盘镜下行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术患者46例,评价疗效.[结果]从L1~5,各椎间孔宽度逐渐减小(P <0.05),高度逐渐增大(P <0.05),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也逐渐增大(P <0.05),同一椎间孔宽度、高度、长度、神经根下缘至椎间孔下缘距离左右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椎弓根内外侧至正中矢状面、上下关节突至正中矢状面、椎弓峡部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左右两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46例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5%(43/46);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 <0.05).[结论]通过对腰椎椎间孔解剖测量证实腰椎间孔镜技术有相对安全的手术区域,且临床疗效证实在此解剖区域行腰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安全的、创伤小、疗效好的手术方式.

  • 腰椎参数解剖学测定40例

    作者:杨石照;李浩旭;陈敏;成娟;计胜峰

    随着光纤技术、成像技术以及腔镜技术的发展,脊柱内窥镜也应运而生,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传统的手术方式可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因而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system ,MED)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而与此术有关腰椎的解剖学研究国内报道较少.为此,本文对40具成人尸体的腰椎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观测,以期为临床腰椎间盘镜手术提供佳手术方案.

  • 腰椎管术后硬膜粘连82例分析

    作者:张满臣;徐明芳;华葵;赵军

    临床资料1 研究对象 82例手术患者均为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男52例,女30例,年龄30~76岁;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7例,腰椎间盘突出伴轻度腰椎管狭窄患者7例;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者8例;手术后随访时间长5年,短6个月.

  • 腰椎间盘突出168例非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艾林;吴向前;折成洲;杜生树

    我院从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采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S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刘志斌;李海林;武作鹏

    我院1998年8月~2001年10月采用SF(Spondylolisthesis fracture )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1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116例中,男94例,女22例,年龄15~59岁.致伤原因:坠落伤62例,交通事故30例,重物砸伤12例,其它12例.损伤部位:L156例,T1219例,T118例,L211例,L35例,L43例,T12L16例,L1L28例.骨折类型 :按Denis分类,单纯压缩性骨折29例,爆裂性骨折72例,骨折脱位型12例,安全带型3例.神经损伤按Frankel法分级,A级34例,B级6例,C级8例,D级36例,E级32例.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86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杰山;沈生军;张广源

    我科自2001年4月,开始应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86例胸腰柱骨折病人,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共86例,男性59例,女性25例,年龄18~62岁,平均36岁.受伤原因:坠落伤24例,交通伤42例,压砸伤18例,76例为复合伤.其合并伤分别有颅脑外伤、胸外伤、四肢骨折等.损伤部位:T103例,T1112例,T1223例,L125例,L221例,L33例,T12L17例.骨折类型按Denis分类,压缩性21例,爆裂性51例,骨折脱位9例,Chance骨折5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14例,B级27例,C级34例,D级11例.伤后3d15例,1周内58例,2周内6例,3周内7例(脑外术后转来).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再手术30例

    作者:郑刚;张文安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突出的原因及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突出采取原切口后入路手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及破碎的纤维环组织.结论:单纯切除椎间盘破坏脊柱稳定性,重建椎间盘或椎间融合可防止原位再突出.

  • L4~5后路减压后不同融合模式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杨东;舒勇

    目的:评价侧后方融合(PLF)、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和360°融合(PLF+PLIF)对失稳腰椎的生物力学效果.方法:选择6具T12~S1人尸体腰椎标本,测试以下几种状态中L4~5、L3~4、L5~S1间隙在载荷下的轴向压缩(250N)和旋转(10Nm)运动:①完整脊柱;②L4~5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LAD);③PLF;④PLIF;⑤PLF+PLIF.结果:PLF、PLIF和PLF+PLIF处理后,融合节段位移值都明显低于正常,压缩减少(82%、67%、89%),旋转减少(36%、51%、73%);邻近节段运动均有增加,以PLF+PLIF和PLIF组较多,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PLF、PLIF和PLF+PLIF都能达到稳定腰椎节段的作用.PLF是一种相对接近生理的融合方式.融合后邻近节段长期的异常运动积累可能是其退变的原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