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年龄段正常人下泪新月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田潇;李冰

    目的:初步估算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的下泪新月参数的参考值范围.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及太原市各大高校学生占职工群体的健康受试者206例(410眼),以每10岁一个年龄段分为4组,采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进行下泪新月参数、中央角膜上皮厚度及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下泪新月参数与传统干眼诊断方法之间的相关性,采用95%医学参考值范围的估算确定不同年龄段正常人的下泪新月参数参考值范围.结果:除中央角膜厚度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外,其他指标两两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下泪新月高度(LTMH)与下泪新月面积(LTMA)和下泪新月深度(LTMD)、LTMA与LTMD之间均呈强正相关性(r=0.981、0.983、0.990,P<0.001),远高于下泪新月参数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中央角膜上皮厚度(CCET)之间的相关性(r=2.261 ~ 0.409,P<0.05).4个年龄组各自的LTMH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1~30岁356~441 μm,31 ~ 40岁323 ~ 378 μm,41 ~ 50岁274 ~ 332 μm,51 ~ 60岁232 ~ 319 μm;LTMD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1~30岁161 ~ 188 μm,31~ 40岁139~166 μm,41~ 50岁114~138 μm,51~ 60岁85~115μm;LTMA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1 ~ 30岁0.031 ~ 0.038 mm2,31 ~ 40岁0.027~0.033 mm2,41~ 50岁0.023 ~ 0.028 mm2,51~ 60岁0.013~ 0.018 mm2.结论:前节OCT测得的下泪新月参数与SIT、NIBUTav、CCET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个年龄段的下泪新月参数的参考值范围随年龄段递增呈递减趋势.

  • 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在角膜外伤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晓强;高新蕊;王方

    目的 评估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AS-OCT)在角膜外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91只眼)各类角膜外伤:穿通伤56只眼,钝挫伤18只眼,角膜异物10只眼,化学伤7只眼.所有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除常规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外,均以AS-OCT观察了角膜形态结构,部分患者进行了角膜厚度测量.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清晰AS - OCT角膜图像,8只眼角膜穿通伤病例清创缝合术后患眼发现严重角膜伤口内口对合不佳,3只眼LASIK术后眼球钝挫伤发现角膜层间积液,对于透明/半透明角膜异物病例,AS-OCT可显示异物在角膜内具体位置.但对于金属异物,在AS-OCT检查所获图像中异物后的部分呈现为无反射区,故而无法判断异物深度.AS-OCT可清晰显示急性期角膜化学伤患者角膜水肿情况并可进行厚度测量.1只眼因陈旧性化学伤导致的角膜白斑,裂隙灯显微镜下无法窥见眼内结构,AS-OCT显示前房、虹膜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AS-OCT可清晰显示外伤后角膜的形态结构,对于角膜外伤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眼前节OCT对角膜穿通伤术后角膜伤口对合及愈合情况的观察

    作者:彭坤;郑康铿;陈浩宇;夏红和;陆雪辉;金创;刘昕宇

    目的 应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对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的角膜伤口对合及愈合情况进行观察,探讨AS-OCT在角膜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眼科中心因角膜穿通伤行角膜裂伤缝合术的46例(46眼)患者临床资料,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裂隙灯显微镜和AS-OCT检查,对比观察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角膜伤口的大厚度、角膜水肿的变化、角膜伤口内口的对合及愈合情况.结果 术后1 d AS-OCT显示角膜伤口内口裂开15例(32.6%),角膜伤口内口出现高低错位17例(36.9%),角膜伤口对合良好11例(23.9%),伤口内口有眼内容物附着3例(6.5%).所有患者术后1 d AS-OCT显示角膜伤口不同程度水肿,角膜伤口内口裂开、内口高低错位、对合良好这三种伤口形态伤口处大角膜厚度分别为(1224.1±193.5)μm、(1267.1±184.3) μm、(1086.3±117.1)μm,内口错位患者角膜伤口厚度大,内口对合良好患者角膜伤口厚度小,术后1d、1周、3个月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d、1周、1个月检查时,角膜伤口内口裂开、高低错位、对合良好患者角膜伤口处厚度与对侧眼对称部位角膜厚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合良好患者术后3个月时角膜伤口处厚度与对侧眼对称部位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口裂开患者术后6个月时角膜伤口处厚度与对侧眼对称部位角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口高低错位患者术后6个月时角膜伤口处厚度与对侧眼对称部位角膜厚度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CT能清晰地观察角膜伤口的对合及愈合过程,是评价角膜裂伤缝合术后角膜伤口愈合情况的有效工具.

  • 首次发生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发作眼与对侧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迪;张顺华;程钢炜;周崎;李略;卞爱玲;张扬;赵家良

    目的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比较首次发生急性原发性房角关闭(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APAC)患者的发作眼与对侧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眼的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差异并分析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就诊的首次单眼发生APAC且对侧眼为PACS的患者共计30例(发作眼30眼,对侧眼30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双眼的中央角膜厚度、瞳孔直径、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拱高、前房宽度、距离巩膜突500 μm和750 μm处的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 distance,AOD500、AOD750)及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rabecular iris area,TISA500、TISA750)、巩膜突角度.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双眼各参数之间的差异,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相关因素.结果 对侧眼组与发作眼组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22.7±31.3)mm和(557.3±42.7) mm,瞳孔直径分别为(2.90±1.19)mm和(3.78±1.29)mm,晶状体拱高分别为(1.08±0.36)mm和(1.24 ±0.42) mm,发作眼组均较大(均为P<0.01);中央前房深度分别为(1.81±0.45) mm和(1.64±0.44) mm,AOD500分别为(0.097±0.065) mm和(0.059±0.039) mm,AOD750分别为(0.157±0.100) mm和(0.120±0.068) mm,TISA500分别为(0.036±0.021)mm2和(0.020±0.016)mm2,TISA750中位数分别为0.065 mm2和0.041mm2,巩膜突角度分别为11.13°±6.92°和6.68°±4.43°,发作眼组均较小(均为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晶状体拱高的增加与急性房角关闭具有强相关性(OR =40.259[1.021,1779.193],P=0.014).结论 晶状体拱高的增加是APAC发作眼与对侧PACS眼相比突出的危险因素,可能在PACS发展成为APAC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不同部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及波前像差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玲;马忠旭;刘汝瑜;解士勇;朱剑琴;张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不同部位透明角膜切口构型及角膜波前像差的变化.方法 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1例(91眼右眼),依据切口位置不同分为2组,颞侧10:00点钟位切口组,共46例(46眼),上方12:00点钟位切口组,共45例(45眼).术前1 d、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进行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及角膜波前像差检查.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2组切口处角膜厚度、切口角度及切口长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近期切口区域内口哆开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2组上皮水泡、内皮水泡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UCVA、BCVA、散光、慧差及三叶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术后近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颞侧切口较上方切口局部水肿轻,其构型更有利于形成密闭性切口,降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远期颞侧切口所致手术源性散光小,角膜波前像差小,视觉质量好,是较理想的手术切口部位.

  • 应用前节OCT检测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睫状体脉络膜上腔积液

    作者:何峰英

    目的:通过前节OCT检测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1wk内睫状体脉络膜上腔积液(supraciliochoroidal fluid,SCF)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01/2017-06于我院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40眼,通过前节OCT评估术后SCF发生情况,将术后1wk内发生SCF的患者纳入发生SCF组(10例10眼),未发生SCF的患者纳入未发生SCF组(30例30眼).分析两组患者眼压、中央前房深度、 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 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情况.结果:所有患眼术前均未发现SCF,术后1wk内10眼(25%)发生SCF,分别发生于术后1d(2眼)、术后3d(7眼)、术后1wk(1眼).SCF累及范围分别为4个象限7眼、2个象限2眼、1个象限1眼.SCF的严重程度分别为Ⅰ级8眼、Ⅱ级2眼.术后4wk,9眼SCF消失;术后8wk,全部消失.发生SCF组患者术后1wk内低眼压(8.9±0.9mmHg)低于未发生SCF组(12.5±2.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CF发生时患者的平均眼压为10.0±1.2mmHg,SCF消失时的眼压增加至14.3±1.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术后8wk,BCVA与CMT呈正相关(rs=0.838,P<0.001).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超早期(术后1wk内)可采用前节OCT检查SCF的发生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科领域的应用

    作者:武芹;党光福;段练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是眼科新应用的扫描技术.它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获取全方位高分辨率的眼前节图像及准确的眼前节数据,包括角膜厚度数据、前房参数、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数据,临床应用领域于屈光不正、角膜病、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疾病中.此技术已逐渐成为眼前节疾病主要的临床检查和治疗疗效评价方法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