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术体会

    作者:戴存才;陈建敏;苗毅;刘训良;徐泽宽;钱祝银;蒋奎荣;吴峻立;褚朝顺;奚春华;郭峰

    目的:本研究探讨胰体尾肿瘤进行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本院1996年1月~2007年3月行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10例临床资料.其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4例,胰腺囊腺瘤3例,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和胰腺外伤各1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4.2 h.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50 ml.术后复查血小板在79×109/L~270×109/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3天.术后胰漏3例,引流量10~50 ml/d.结论: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难度大,但是是可行的、安全的,对于胰腺体尾部良性和交界性肿瘤的切除应是佳的选择.

  • 经胰腺下后入路脾血管优先解剖在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华永飞;江寅;卢长江;吴胜东;黄静;王高卿;陆才德

    目的 总结经胰腺下后入路优先暴露脾动静脉的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评价该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临床病例资料,将其分为胰腺下后入路和其他入路两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22例病例接受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手术,其中21例成功保留脾动静脉,所有病例无中转开腹、术后出血、血小板升高、再次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将此22例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下后入路组和其他入路组.两组年龄、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ASA分级、术中失血、住院时间、术后胰瘘及B级胰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下后入路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其他入路组(P<0.05).结论 经胰腺下后入路脾血管优先解剖可缩短腹腔镜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且不增加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具有简捷、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弦琴

    总结了34例左肾旁前间隙入路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分析该手术的特点,主要包括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解剖及手术步骤,掌握血管缝线的正确使用配合技术,密切观察手术进程,积极、主动、准确配合手术,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完成.认为及时总结经验,提升应急能力,完善护理准备,熟练护理配合,可使左肾旁前间隙入路保留脾动静脉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顺利完成.

  • 脾脏动静脉血流参数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出血风险的研究

    作者:赵维群;刘小铭;丁炎;朱巧英;吴鹏西

    目的 运用超声造影技术探讨脾脏动静脉血流参数在评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胃底静脉曲张(EGV)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0例确诊为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行胃镜检查,并对EG V程度分级;患者接受脾脏超声造影后绘制时间-强度曲线后确认3个时间点,分别是脾动脉、脾静脉显影时间点及脾静脉达到大强度的时间点,然后计算脾脏动静脉小循环时间(MCT)、峰值增强时间(PET).绘制ROC曲线,比较MTC、PET对诊断EGV及评估静脉破裂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结果 有无EGV患者间脾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值及脾静脉直径、平均流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EGV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MTC、PET均高于无EGV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均P<0.01).以胃镜结果为金标准,MTC和PET诊断EG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95%CI:0.761~0.969)和0.843(95%CI:0.740~0.946),佳临界值分别为4.8 s和13.5 s,灵敏度为93.88% 和93.88%,特异度为63.64% 和72.73%;其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高分险的AUC分别为0.857(95%C I:0.748~0.966)和0.820(95%C I:0.709~0.931),佳临界值分别为5.6 s和14.8 s,灵敏度为86.36% 和88.64%,特异度为75.00% 和68.75%.结论 脾脏动静脉MCT和PET有助于诊断乙肝后肝硬化患者EG V及预测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