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腺苷A1受体在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作者:王剑莉;吴中海;李军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对双相呼气神经元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制作新生大鼠体外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面神经后核内侧区(the medialregion of the nucleus retrofacialis,mNRF),并保留舌下神经根的完整,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腺苷A1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8-cyclopentyl-1,3-dipropylxa nthine,DPCPX)和特异性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R-phenylisoprpyl-adeno sine,R-PIA)观察对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给予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后,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的呼吸周期和呼气时程明显缩短,单位放电峰频率显著性增大;给予相应激动剂R-PIA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呼气时程明显延长,放电频率和积分幅度显著降低,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时程和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显著性降低,而早期和晚期的放电频率无明显改变.结论腺苷A1受体可能通过影响双相呼气神经元的电活动参与了呼吸时相的转换,并可能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输入.

  • 腺苷A1受体在离体延髓脑片上对节律性呼吸的调制

    作者:王剑莉;吴中海;王宁黔

    实验旨在探讨腺苷A1受体在对基本呼吸节律调制中的可能作用.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面神经后核内侧区(themedial regionofthenucleus retrofacialis,mNRF),并保留完整的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记录mNRF吸气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respiratory rhythmical discharge activity,RRDA).在灌流液中先分别单独给予腺苷A1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8-环戊-1,3-二丙基黄嘌呤(8-cyclopentyl-1,3-dipropylxanthine,DPCPX)和特异性激动剂R-苯异丙基-腺苷(R-phenylisopropyl-adenosine,R-PIA);再分别先后给予R-PIA和R-PIA+DPCPX,观察RRDA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显示,给予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后,呼气时程和呼吸周期明显缩短,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显著增大;给予腺苷A1受体激动剂R-PIA后,吸气时程、积分幅度和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均显著降低,呼吸周期明显延长,且R-PIA的呼吸抑制作用可部分地被DPCPX逆转.实验结果提示,腺苷A1受体可能通过介导吸气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输入参与节律性呼吸的调制.

  • 非NMDA受体参与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

    作者:潘秉兴;吴中海

    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 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 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 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在对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交互兴奋和吸气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输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 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 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 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 用相应拮抗剂以后, 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果提示, 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 并且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5-羟色胺2A受体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

    作者:千智斌;姬明丽;齐莹;吴中海

    目的 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给予灌流恒温改良Kreb's液(MKS),使用内含银一氯化银电极的吸附电极吸附舌下神经根,稳定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使用微电极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后,用含40μmol/L 5-HT2A受体特异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DOI)的MKS充分灌流延髓脑片,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变化,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用含5-HT2A受体特异拮抗剂酮舍林的MKS灌流脑片,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变化.结果 使用DOI激活5-HT2A受体后,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TI)为(0.86±0.07)s,呼气时程(TE)为(10.78±1.06)s,呼吸周期(RC)为(11.79±1.64)s,吸气神经元放电积分幅度(IA)为(357.98±37.21)(μV·s),放电峰频率(PF)为(37.83±3.66)Hz,对照组分别为(0.68±0.06)s、(13.89±2.14)s、(14.77±1.92)s、(273.57±24.39)(μV·s)和(29.92±4.50)Hz, DOI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应用酮舍林后,缩短TI为(0.55±0.07)s,延长TE为(18.43±3.28)s, RC为(20.17±2.91)s, IA减为(214.37±33.52)(μV·s),PF为(22.17±3.92)Hz,与对照组和DOI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抑制作用.结论 5-HT2A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

  • 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郭谦;郑奇辉;吴中海

    目的:探讨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对延髓脑片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mNRF,并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和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待放电活动稳定后,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该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APDC和特异性拮抗剂EGLU,并分别观察其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给予受体激动剂APDC后,吸气神经元的吸气时程(TI)缩短,放电的积分幅度(IA)减小,单位放电频率(PFn)变慢,呼吸周期(RC)和呼气时程(TE)延长.给予其拮抗剂EGLU 后,吸气神经元的TE和RC缩短,PFn明显增加,IA和TI无明显变化.结论:Ⅱ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对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有调节作用,其可以通过作用吸气神经元的电活动来参与节律性呼吸的调控.

  • 5-HT1A受体对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制

    作者:秦峥;王晓锋;郭谦;吴中海

    目的 探讨5-HT1A受体对延髓脑片双相呼气神经元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5-HT1A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8-hydroxy-2-(di-N-propylamino)tetralin hydrobromide(8-OH-DPAT)和特异性拮抗剂多次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4-iodo-N-[2-[4-(methoxyphenyl)-1-piperazinyl]ethyl]-N-2-pyridynyl-benzamide hydrochloride](PMPPI)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 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后,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的呼吸周期和呼气时程明显延长,积分幅度降低,单位放电峰频率显著性降低;给予特异性拮抗剂PMPPI后,对呼吸周期,呼气时程的作用相反,而积分幅度和单位放电峰频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5-HT1A受体可能通过影响双相呼气神经元的电活动参与了呼吸时相的转换,同时也可能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输入.

  • 非NMDA受体参与双相呼气和吸气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

    作者:伍爱平;周振军

    目的观察非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和双相呼气神经元活动的调节作用,以进一步探讨非NMDA受体参与基本呼吸节律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和双相呼气神经元/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在灌流的改良Kreb's液中先后加以非NMDA受体的激动剂KA和拮抗剂DNQX,观察对神经元单位放电的影响.结果使用非NMDA受体激动剂KA以后,双相呼气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峰频率都明显增大,吸气神经元中期放电的频率和峰频率也显著增大,而早期和晚期放电的频率无明显改变;用相应拮抗剂以后,上述效应明显被抑制.结论非NMDA受体参与了双相呼气神经元之间的交互兴奋作用,同时也介导了吸气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输入.

  • 组胺H1受体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作者:千智斌;齐莹;吴中海

    目的 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Ⅸ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稳定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20min后.用5 μmol/L组胺灌流延髓脑片20 min;使用空白MKS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用含组胺H1受体特异拈抗剂10 μmol/L pyrilamine的MKS灌流脑片.观察组胺和pyrilamine对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放电积分幅度(IA)和单位放电的峰频率(PF)等指标的作用.结果 给予组胺后,吸气神经元放电的RC缩短25.86%、TE缩短27.03%,TI、IA和PF无变化;使用pyrilamine后RC延长21.46%、TE延长22.15%,TI,IA和PF无变化.结论 组胺H1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激活H1受体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

  • 甘氨酸对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作者:程静;吴敏;吴中海

    目的 探讨甘氨酸(Gly)对延髓脑片面神经后核内侧区(mNRF)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主要包含mNRF,并完整保留舌下神经根,以改良Kreb,s液灌流脑片,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和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在灌流液中分别单独给予Gly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Gly和特异性拮抗剂士的宁(STR),并分别观察其对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结果 给予Gly受体激动剂Gly后,吸气神经元的吸气时程(TI)缩短,放电的积分幅度(IA)减小,单位放电频率(PFn)变慢.给予其拮抗剂STR后,吸气神经元的呼气时程(TE)和呼吸周期(RC)缩短,PFn无明显改变.结论 Gly及其受体参与了呼吸节律的调节,其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吸气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参与了呼吸时相的转换.

  • 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的分类和分布

    作者:潘秉兴;吴中海;王宁黔;史明;李自强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吸气神经元的类别及相应的分布情况.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以舌下神经根放电活动作为呼吸活动的指标,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单位的放电活动,并对照舌下神经放电的时相关系进行分类.结果在延髓腹外侧区,共记录到吸气神经元245个,根据它们的放电特征可分为前吸气神经元、早吸气和晚吸气神经元3种亚型;它们在面神经核尾端和侧网状核之间沿疑核呈混杂分布,各亚型之间无明显的分布优势.结论新生大鼠延髓脑片上存在多种具有不同放电形式的吸气神经元,它们在延髓内呈混杂分布,其中前吸气神经元总是在舌下神经吸气性放电之前发放并持续到吸气活动结束,可能在基本呼吸节律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