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豚鼠的肠系膜神经电活动变化

    作者:宋军;杨姣;钱伟;李睿;张磊;侯晓华

    目的研究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模型豚鼠肠系膜神经自发性电活动变化,以及肠系膜神经对压力和酸刺激的反应,明确肠系膜神经是否参与了 PI-IBS 的发病。方法20只成年雌性豚鼠平均分为 PI-IBS 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PI-IBS 组豚鼠一次性给予8000~10000条旋毛虫幼虫灌胃,饲养6~8周建立 PI-IBS 模型。取两组豚鼠近端空肠肠管,分离肠系膜神经,使用细胞外神经电生理记录仪记录对照组和 PI-IBS 组肠系膜神经自发性电活动。分别给予不同压力[5、10、20、30 cmH2 O (1 cmH2 O=0.098 kPa)]扩张和不同浓度 HCl 溶液(1、10、20、30 mmol/L)刺激两组离体肠管,记录肠系膜神经电活动变化。两组之间比较用非成对 t 检验。结果PI-IBS 组肠系膜神经自发性放电频率为(75.98±14.01)Hz,低于对照组的(31.36±4.71)Hz,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P <0.01)。PI-IBS组肠管经5、10、20、30 cmH2 O 压力扩张后,肠系膜神经放电频率较基线分别增加(36.21±12.41)Hz、(40.18±10.48)Hz、(45.72±10.11)Hz、(56.05±9.27)Hz;而对照组放电频率在各相同压力扩张后较基线分别增加(20.00±5.28)Hz、(22.13±3.34)Hz、(28.55±4.80)Hz、(35.07±7.56)Hz,均明显低于 PI-IB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3.19、4.85、5.55,P =0.028、0.006、0.009、0.003)。PI-IBS组肠管在1、10、20、30 mmol/L HCl 溶液刺激后肠系膜神经放电频率分别增加(2.10±0.89)Hz、(10.87±3.30)Hz、(19.59±2.99)Hz、(34.49±6.80)Hz,而相同浓度 HCl 溶液刺激后对照组增加的放电频率,分别为(0.26±0.21)Hz、(5.55±3.91)Hz、(7.70±2.53)Hz、(14.90±10.10)Hz,均明显低于相应的 PI-IB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3.29、9.60、5.09,P =0.002、0.049、<0.01、0.005)。结论PI-IBS 豚鼠肠系膜神经自发性电活动增加,对压力和酸刺激更敏感,提示肠系膜神经高敏感在PI-IBS 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