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作者:邓雨晴;方宏

    心房颤动是常见且难治疗和难控制的心律失常,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电复律以及射频消融等.传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增加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不利于急性房颤的转复以及长期预防,新的治疗房颤药物如维那卡兰、决奈达隆、雷诺嗪等在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及优越性,不仅能有效转复房颤并控制其复发,同时不存在非可逆性不良反应,且尖端扭转型室速及其他恶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亦极其罕见.

  • 新发房颤快速复律药物新选择——维那卡兰

    作者:夏宗玲;韩学诚;王明丽;邹颖

    维那卡兰是第一个心房选择性的钠-钾通道双重抑制剂,可用于新发房颤的成年患者的复律治疗,转复率高、起效快、不良反应少,不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本文对维那卡兰的药理作用机制、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近年来临床试验的结果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安全性等作一综述.

  • 静脉推注维那卡兰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作者:胡柯;韦璎洛;王朴;郭毅;黄鹤

    目的 对静脉推注维那卡兰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The ISI Web of Knowledge Databases、EMBASE、www.clinicaltrials.gov、CBMdisc、CHKD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1年11月30日).纳入维那卡兰治疗房颤的所有临床研究,由3名研究员根据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逐项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 6项试验共计1 325例房颤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进入该系统评价.其中3个结局指标的GRADE系统推荐分级为高等级,分别是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初发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以及死亡率;2个结局指标为中等级,分别是持续性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和药物严重不良反应(SAE)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在60或90 min内,维那卡兰组高于对照组[50.15% vs 6.22%,OR12.47,95% CI(6.73,23.14),P<0.000 01];②初发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维那卡兰组高于对照组[57.02% vs 5.08%,OR 23.57,95% CI(11.86,46.85),P<0.000 01];③持续性房颤的快速转复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维那卡兰表现出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19% vs 1.30%,OR 6.31,95% CI(1.06,37.70),P=0.04];④药物SAE发生率:试验数据无差异[8.36%vs 9.26%,OR0.95,95% CI(0.67,1.35),P=0.78];⑤死亡率:所有受试者中有1例死亡经认定为与维那卡兰相关.结论 对于初发房颤和阵发性房颤的快速转复,维那卡兰疗效明显,且耐受性较好,SAE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未增加.

  • 维那卡兰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柯;韦璎洛;黄鹤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研究报告提示[1],其人群患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可达6%;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患病率高达8.8%[2];国内研究提示[3],我国房颤总患病率为0.77%.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目前,国内临床常用于转复房颤的药物胺碘酮在控制心率、恢复窦性心律方面作用良好,但其结构中的碘成分相关的靶器官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诸如对肺、甲状腺和肝脏的损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