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LT催化活性测定中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不确定度的评定

    作者:顾文超;王惠民;季伙燕;王建新;张卫威;孟舒婷;许丽丽

    目的 研究不同厂家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L-丙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型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二钠盐(NADH)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活性浓度的影响,评定ALT催化活性测定中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不确定度.方法 按照国际临床化学和检验医学联合会推荐的ALT参考测量程序(37℃),分别测定S1 ~S5共5个浓度水平血清,用Bland-Altman法分析其一致性,并计算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间的不确定度.结果 ALT试剂各成分(L-丙氨酸、α-酮戊二酸、NADH、Tris)不同厂家及批号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90%、0.65%、0.58%、0.23%,对ALT催化活性浓度影响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54%(k=2).结论 要使各参考实验室所测定的ALT催化活性浓度结果更具可比性,应规定各使用试剂厂家及批号,并在不确定度评定中考虑不同厂家或批号试剂的不确定度.

  • α-酮戊二酸对健康成人饮酒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作者:许传芹;陈韶华;陈卫星;谢齐贵;韩阳;戚东升;杨秀仁;周玉萍;李娟;徐根云;叶怀庄

    目的 通过测定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来评估大量饮酒对健康成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饮酒时服用α-酮戊二酸改善认知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择5位健康在职职工进行临床问诊、体格检查及精神评估,每位受试者均接受3次试验,分别在连续的3周内进行.第1周的周一进行第1次实验,给予5ml/kg体重的饮用水;第2周的周一进行第2次实验,给予5ml/kg体重的38%乙醇;第3周的周一进行第3次实验,给予 5ml/kg体重的38%乙醇加1mg α-酮戊二酸.每次实验中均在给予干预后60min抽血进行血生化指标、血乙醇及乙醛浓度测定,然后进行ERP p300测定.结果 3组间血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乙醇及血乙醛浓度在饮酒或饮酒并服用α-酮戊二酸时较不饮酒时显著升高(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而饮酒和饮酒并服用α-酮戊二酸两种情况之间比较,血乙醇及乙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饮酒后p300在Fz、Cz、Pz三点的波幅降低,与不饮酒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饮酒并服用α-酮戊二酸较只饮酒相比p300在Fz、Cz、Pz 3点的波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实验间p300在各点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大量饮酒后人的认知能力降低,饮酒时服用α-酮戊二酸可改善因饮酒引起的人认知能力的降低.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与血清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冯巩;贺娜;王菊宁;弥曼;牛春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全球的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此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的女性化、低龄化、大众化趋势日益显著,而且由于脂肪性肝病的长期持续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严重结局.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迄今仍缺乏公认的无创性诊断标准.α-酮戊二酸是近被发现、被认为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指标,与细胞角蛋白18片段一起被认为是当前具价值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 豆油在红霉素发酵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沈兆兵;陈国豪;陈长华

    红色糖多孢菌D在15L发酵罐的基础培养基和发酵过程中补加豆油,当基础培养基中豆油量加倍时,效价提高43.1%;发酵过程补加豆油罐的红霉素效价、生产强度和Yp/s比不补豆油的分别提高了69.7%、69.6%和63.8%.通过实验测定发现,发酵过程补加豆油后,异柠檬酸脱氢酶、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的比活以及α-酮戊二酸的量均高于不补加豆油时的值,而琥珀酸的量低于不补加豆油时的值.推测豆油经过红色糖多孢菌代谢后进入红霉素合成的一条可能途径:豆油经过代谢后进入TCA循环,并强化了TCA循环的通量,产生了大量α-酮戊二酸,再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在甲基丙二酰CoA异构酶的作用下生成甲基丙二酰CoA作为红霉素合成的前体.

  • 全氟辛酸对HK-2细胞的毒性及对α-酮戊二酸盐受体1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明;韩春光;曹冬;王恺;虞积耀;康筱玲;刘永学

    目的:研究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 PFOA)对HK-2细胞的毒性,及其对α-酮戊二酸盐受体1(oxoglutarate receptor 1,OXG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1、1、10、100、1000μmol/L)PFOA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0、100、300μmol/L PFOA对HK-2细胞中OXGR1、琥珀酸盐受体1(succinate receptor 1,SUCNR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当PFOA为300或0μmol/L时,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10、100、1000、10000μmol/L) OXGR1配基α-酮戊二酸钠(α-ketoglutarate sodium, AKG)对HK-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300μmol/L PFOA和100μmol/L AKG共同作用HK-2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在培养24 h条件下,PFOA达1000μmol/L时可表现出毒性作用(P<0.01)。在培养48或72 h条件下,PFOA≥100μmol/L时表现出毒性作用(P<0.01)。RT-PCR结果显示,PFOA可上调HK-2细胞中OXGR1 mRNA表达(P<0.01),但对SUCNR1及HIF-1α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KG与PFOA可协同作用抑制HK-2细胞增殖(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结论:PFOA对HK-2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可上调细胞OXGR1 mRNA表达;PFOA可诱发HK-2细胞凋亡;AKG可与PFOA产生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可能与OXGR1有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