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B超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鲁霞;刘丹

    随着超声诊断仪的不断更新和改进,A/B超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眼部疾病的诊断[1]。我院自1997年5月至1999年12月共检测952例(1 904只眼),主要用于检测眼球屈光间质光度数据、人工晶体屈光度、眼球及眼眶内的某些疾病,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816例,男317例,女499例,年龄在2~89岁。白内障术前常规检查696例,玻璃体混浊7例,视网膜脱离70例,眶内肿瘤4例,眼内异物2例,眼球穿通伤33例,双眼色素膜炎2例,双眼虹膜睫状体炎2例。1.2 检测方法使用美国Sonomed公司B-3000型及A-1500型超声诊断仪。备有A/B超标准高频探头(10 MH2)计算机自动测算和记录打印。A超检测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眼部滴0.25%地卡因表面麻醉剂2次。用手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嘱咐患者注视正前方或直视指端并保持眼球不动,双眼白内障只有光感者应用电简光代替手指,探头垂直轻触角膜中央,当听到“滴”音时,踩一下脚踏开关以示确定,波型冻结,再次脚踩开关解冻后可继续测量。

    关键词: A/B超 眼科 护理
  • 国人61岁以上高度近视眼眼底改变及相关生物参数演变趋势

    作者:石一宁;方严;杨乐;石蕊;李静;孙烨;胡笳;陈研明;于燕

    目的 对国人61岁以上高度近视眼形成的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进行观察,即该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压、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 入选包括:61岁以上、屈光度≥-6 D、眼轴≥25 mm.并按年龄分为3组:~65岁组,~70岁组,71岁以上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89例(89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检眼镜、KOWA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 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89例(89只眼)中,非病理性改变主要表现为豹纹状改变,占34.8%,无眼底变化仅占1.1%,与~20岁以下组的36.8%、~40岁以下组的25%、~60岁以下组的11.7%相比,呈现阶段性减少趋势;病理性改变明显升高达64%,70岁以上组达81%,与~20岁以下组的15.8%、~40岁以下组的28.5%、~60岁以下组的46.8%相比,呈现阶段性增加趋势.(2)平均近视度数-10 D,平均眼轴27.65 mm;-6.9 D、眼轴26.54 mm时眼底呈现豹纹状改变,-12.6 D、眼轴28.5 mm时呈病理性改变.结论 61岁以上的老年高度近视眼底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病理性眼底呈持续进展趋势,呈现出与机体衰老过程叠加加剧.眼底病理性改变的屈光度与眼轴的偏差加大、分布离散,病变程度继续加重.

  • 21~40岁中青年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及相关生物参数演变趋势

    作者:方严;石一宁;谢驰

    目的 观察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后,21~40岁年龄组间青春发育后期中青年人群的眼底表现和其演变趋势,以及相伴随的眼生物参数的变化.方法 入选包括:21~40岁、屈光度≥-6 D、眼轴≥25 mm.并将年龄分为4组:~25岁组,~30岁组,~35岁组,~4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人群144例(144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眼压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素/吲哚氰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BVI 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使用Topcon CT 60自动眼压计测量眼压.结果 (1)144只眼中,不同眼底改变的构成年龄基本近似(31~38只眼,21%~26%).①71.6%眼底改变呈现非病理性改变,其中42.4%为豹纹改变,25%无眼底变化、并且集中于25岁以下组(44.7%);②28.5%为病理性改变(较前期研究的20岁组的15.8%明显升高),主要形成于25岁以后,并随年龄增加而构成比加大.(2)①~25岁组平均-8 D、眼轴26.3 mm.眼轴28 mm、屈光度-9 D呈现豹纹状改变.②~30岁组、~35岁组平均-10.5 D、眼轴28.3 mm.29 mm以上眼轴呈现病理性眼底改变.③~40岁组平均-11.5 D、眼轴28 mm.眼底变化呈多样.④21~40岁年龄段稳定在-7 D以内眼底可以无改变;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 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 mm;病理性眼底基本分布在12 D左右.四组间,~25岁组与~20岁组相似,~30岁组与~35岁组呈平台状,~40岁组又呈多样性改变.⑤眼压呈现较低平均眼压水平(平均16.28 mm Hg).结论 21~40岁年龄段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进入青春发育后期和成年期的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仍在持续;(2)发育期后形成的近视度数控制在-8 D、眼轴27 mm以内眼底可长期保持在豹纹状改变;(3)40岁组在较短眼轴可以出现病理性眼底改变提示正常的机体衰老与高度近视的退行性病变可以重叠,从而加速、加重后者的发生;(4)由于豹纹状改变可以耐受较高近视度数达10 D以上、较大眼轴变化27~30 mm,故豹纹状改变应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控制豹纹状改变的不同阶段,可能阻止进入中老年龄段后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5)应采用校正眼压以排除球壁的影响,各个阶段控制眼压在正常平均值以下1~2个标准差可能是安全控制眼底豹纹状改变向病理性改变转移的指标.

  • 20岁以下学生高度近视眼底改变自然病程转归的观察

    作者:石一宁;方严;王云

    目的 对国人高度近视眼形成初期眼底退行性病变自然病程观察,即20岁年龄组屈光度、眼轴、眼球形态下的眼底改变演化趋势.方法 入选学生包括:20岁以下、屈光度-6 D(10岁以下-4 D)、眼轴25 mm(10岁以下24 mm).并将年龄分为3组:~10岁组,~15岁组,~20岁组.对门诊查体和就诊学生76只眼进行眼底照相、A/B超、验光等相关眼科检查,记录并归纳整理.SPSS10.0统计.根据眼底镜、眼底照相、Heidelberg HRA2激光扫描眼底荧光造影系统进行荧光/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将眼底形态分为4组:无变化、黄斑局限病灶、豹纹状眼底、后极广泛病灶或混合(即病理性近视).A/B超仪测量眼轴,并将眼球形态分为无变化、均匀扩张、后巩膜葡萄肿3组.复方托比卡胺散瞳,主观检影验光测定眼屈光度.结果 76例中,眼底改变82%为非病理性改变,病理性改变相对在较稳定的低构成15.8%.(1)~10岁组平均近视度-5.71 D,平均眼轴25.5 mm.但眼轴微小改变(1 mm)时眼底呈现明显改变:-4.5 D(-4.58±2.78),25 mm(25.10±0.71)时可无眼底表现,-8.3 D(-8.33±1.26)、26 mm(25.99±0.99)时即可呈现病理性改变,而-5.5 D(-5.50±1.12)、26 mm(25.99±1.54)时眼底也可呈豹纹状改变.(2)~15岁组眼轴的增长、近视度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与眼底演变呈较陡的线性关系,平均近视度-7.89 D,平均眼轴27 mm;但度数-6 D(可到-8 D,-5.25±3.46)、眼轴26 mm(大到29 mm,25.81±2.09)可以无眼底改变,且波动范围较大;-15 D(-15.13±3.01)、29 mm(29.10±1.87)可呈现病理性改变,发展至-8.75 D(-8.75±4.09)、28 mm(28.08±1.48)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3)~20岁组,平均近视度在高度近视-9.68 D,平均眼轴27.5 mm.但发展至-8 D(-6.73±1.78)、26 mm(24.84±1.40)时仍可以无眼底改变,-15 D(-14.42±6.37)、30 mm(30.69±1.11)可呈现病理性改变,-10 D(-9.68±4.03)、28 mm(27.53±1.29)眼底仅呈现豹纹状改变.(4)3组间,~15岁组无眼底改变明显迟于~10岁组的改变,后2组中,无眼底改变时可耐受大度数为-8 D,而眼轴分别为29 mm、26 mm;豹纹状改变时,低眼轴均为28 mm,但度数分别为-9、-10 D;病理性改变时,低度数均为-15 D,眼轴分别有进展为29 mm和30 mm,呈现交替性的在眼轴/度数相对稳定时、度数/眼轴增加的现象.结论 20岁以下学生的高度近视形态变化与年龄、度数有着内在的规律.(1)10岁以内屈光度-6 D、平均眼轴26 mm时多预示病理性过程的发生,眼球对眼轴等变化的耐受程度差;(2)10~15岁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眼球发育演变规律,与青春身体发育吻合,但眼轴从26 mm到28 mm、再到29 mm、屈光度从-5.25 D到-8.75 D 、再到-15 D形成无改变、到豹纹状、再至病理性改变的过程有着较长的发展时间阶段,则眼球对屈光和眼轴扩张变化的耐受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加大;(3)特别是在10~18岁间、眼轴25~28 mm、屈光度-9~-10 D的豹纹状改变可作为重要的病理前改变标志,延缓豹纹状改变可能阻止进入病理性改变的演变和发生.

  • 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眼m-ERG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作者:石一宁;郑红;陈建华;常宝琴;曹燕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29例,与对侧高度近视眼、正常人48只眼对照组进行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眼轴比正常对照组眼眼轴长;F-ERG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同时潜伏期下降,甚至呈熄灭型,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m-ERG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及对侧眼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但对侧高度近视眼潜伏期无改变.结论联合应用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多焦视网膜电图,为观察其眼轴变化,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 A/B超对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董首丽

    目的探讨A/B超对脉络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法国BVI公司超功能A/B超诊断仪,观察分析了38例脉络膜黑色素瘤超声显像的特点.结果经确诊的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在B超图像上具有特征性改变,即脉络膜黑色素瘤变性隆起,穿破脉络膜的玻璃膜呈圆形,半球形,蘑菇状等实质性光团及弥散性扁平状球壁回声增厚,肿瘤内有挖空现象,近半数有脉络膜凹,部分病例有声影,可继发视网膜脱离及青光眼.结论 A/B超对诊断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影像学观察

    作者:陈晓;李舒茵;牛超;李建新;陈慷

    目的 观察总结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的影像学图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确诊的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28例(52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OCT、眼科A/B超、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和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检查,记录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OCT显示,28例(52眼)患者中5眼病变局限于黄斑部(≤4mm),26眼病变位于后极部(≤7 mm),16眼病变波及赤道部甚至更前部球壁(OCT无法探及的范围),5眼黄斑部为正常表现.A/B超图像显示,患者患眼黄斑区或后极部球壁欠光滑,且双眼均无后巩膜葡萄肿.ERG显示,b波振幅下降或消失,a波则基本正常或轻度降低.IOL Master检查显示,患眼眼轴长度为(22.50±2.14)mm,较正常眼(23.20±2.45) mm偏小;患眼角膜曲率为42.61 ~44.06(43.45±1.26)D,较正常眼41.72 ~42.99(42.08±1.04)D偏大.结论 OCT对鉴别视网膜劈裂症有重要意义,眼科A/B超和IOL Master检查可以帮助降低误诊几率.

  • A/B超引导下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

    作者:李璟;王盼盼;陈茜

    目的:观察A/B超联合定位下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主诉眼前有黑影飘动的患者177例181只眼纳入治疗组,应用ELLEX公司YAG激光消融机对玻璃体混浊进行激光消融治疗.激光治疗后随访1d、1周、1月、3月,观察患者改善情况,评估患者症状.结果:181只眼中,不同病因所致症状完全消失133只眼(占73.48%),好转48只眼(占26.52%),无效0只眼.其中玻璃体后脱离(PVD)患眼症状完全消失115只眼(占79.86%),好转29只眼(占20.14%).高度近视患眼症状完全消失8只眼(占29.63%),好转19只眼(占70.37%).玻璃体液化变性患眼症状完全消失10只眼(占100%).治疗后随访3月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视力及视野损伤,未出现眼压升高、晶状体损伤,未出现视网膜血管损伤等.结论:A/B超联合定位下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可以改善视觉质量,是一个安全、操作简便、可重复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