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临床诊治的意义

    作者:于惠敏;唐仁泓;黄菊芳

    目的:分析在VKH临床病例的诊治过程中,频域OCT的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在我院确诊、治疗和随诊的26例(52眼)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规范性治疗,在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了B超、FFA、OCT等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及时诊断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规范性治疗,炎症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视力明显提高.治疗2周后,52只眼中59.6%以上远视力恢复至≥0.5,B超示玻璃体混浊及脉络膜增厚明显减轻,FFA示视网膜渗漏明显减轻,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色素上皮层的脱离高度明显下降,视盘周围RNFL厚度明显下降接近正常.结论:OCT为非创伤性检查,操作简单,快捷,可重复使用,通过OCT检查可以减少VKH的误诊率,促进早期正确诊断,可以直观的了解VKH疾病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学改变,可以量化分析病情的转归,指导临床用药,因而频域OCT检查对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 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黄斑相干光断层扫描观察

    作者:薛康;Nancy Huynh;常青;周旻

    目的 观察急性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综合征)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以及与临床的关联.探讨新型频域OCT在急性VKH综合征结构特征和定量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急性VKH综合征21例(42眼)的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佳矫正视力(BCVA)、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5线扫描(5 line Raster)模式下通过中心凹的水平+垂直两条扫描线的分析,对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用软件自带cliaper功能模块手工测量黄斑中心小凹厚度(FT)、神经上皮脱离高度(SRD)、神经上皮厚度(SRT).在立方体(Cube)扫描模式下,采用软件自带的功能模块对黄斑中心厚度(CFT)、黄斑中心凹体积(V)、平均厚度(AT)进行测量.回顾分析时,重点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各层结构变化的细微结构,以及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的相互关系.结果 所有急性VKH综合征患者均可见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FT(r =0.2,P=0.00),SRD(r=0.83,P=O.00),CFT(r =0.81,P=0.000),AT(r =0.59,P=O.0001)和V(r=0.58,P=O.0001)值与初始视力呈负相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上存在膜结构的35眼,平均视力为0.86±0.40 log MAR,差于无膜结构的7眼(P =0.0074).结论 频域OCT可对急性VKH综合征特征性的黄斑改变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观察,具有一定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VKH综合征的OCT图像特征性表现为:治疗前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膜样”、“隔状”结构和RPE皱折,以及激素治疗后的“颗粒样”结构.存在“膜样”结构视力更差,FT和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可能可反映脉络膜炎症的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