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度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金涵;李岚;田军;舒秀梅;徐洁;周水莲

    目的 为了能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更大的潜在斜视度数,探讨间歇性外斜患者1h诊断性遮盖试验(1h-DOT)与三棱镜适应试验(PAT)两种方法测量斜视度数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5~22岁.应用三棱镜加交替遮盖对受试者进行初始6 m与33 cm、1h-DOT6m与33 cm、PAT6m与33 cm三种方法的第一眼位斜视度数测量.与初始测量结果比较,受试者在1h-DOT及PAT后,视远或视近斜视度增加≥10PD为阳性.三种测量方法的斜视度数均值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初始6m、1h-DOT6m、PAT6m三种方法测量视远斜视度分别为(26.3±6.4)、(28.5±7.6)、(34.1±8.6) PD;与初始6 m比较,1h-DOT测量的视远斜视度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 =2.06,P>0.05),P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 =5.21,P<0.01).与初始6 m比较,1h-DOT、PAT两种方法测量视远斜视度增加的例数为(4/50,阳性率8%)和(20/50,阳性率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3,P<0.005).初始33 cm、1h-DOT、PAT三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分别为(27.5±6.1)、(33.2±7.8)、(38.3±9.5) PD.与初始33 cm比较,1h-DOT(q=5.36,P<0.01)、PAT(q=6.32,P<0.01),两种方法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均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初始33 cm比较,1h-DOT和PAT测量的视近斜视度数增加的例数分别为(17/50,阳性率34%)和(31/50,阳性率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8,P<0.05).结论 PAT可以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大的视远及视近斜视度数.而1h-DOT只可测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更大的视近斜视度数.

  • 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水莲;金涵;李岚;徐洁;陈娟

    目的 观察三棱镜适应试验联合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至2016年我院对47例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行三棱镜适应试验检查,以此为手术量依据,行双眼外直肌后徙,观察三棱镜适应前后的斜视度,以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眼位恢复情况.结果 三棱镜适应试验后视远及视近斜视度均较之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8例(81%)正位,1例(2%)过矫,8例(17%)欠矫.结论 以三棱镜适应试验的手术量设计双眼外直肌后徙治疗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三棱镜适应在内斜视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田旭;张林娜;陈澎

    内斜视患者手术前使用三棱镜做三棱镜适应(Prism Adaptation,PA),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预测获得性内斜视患者手术后的感觉和运动融合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