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垂体激素颗粒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

    作者:申新华;王保芝;曹雷

    背景: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正常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是以胞吐分泌方式还是浓度差因素影响而进入脑脊液的.目的:通过观察大鼠神经垂体的结构特征,为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正常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提供形态学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的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1在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体质量约300 g,清洁级,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分别进行神经垂体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1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垂体冠状切面上,可显示垂体3部分的结构关系,远侧部,中间部及神经部清晰可辨.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垂体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垂体细胞及富含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毛细血管内皮为有孔型(50 nm),外有基膜与血管周隙分隔.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100~300 nm)不仅大量存在于无髓神经纤维内,而且也见于血管周隙内.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垂体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囊上皮细胞间存在许多不规则的囊上皮孔(2~5 μm),上皮孔附近经常可见分泌颗粒.结论: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存在一种连同颗粒被膜的整体释放;释放入血管周隙内的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更易经组织间隙、囊上皮孔进入脑脊液,而非直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脑脊液中.

  • 弓形虫GRA6可溶性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作者:朱翔;闵太善;高胜兰;王勇平;陆惠民;黄伟达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弓形虫GRA6抗原,为制作弓形虫感染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重组pGEX-GRA6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Codon Plus(DE3)-RP菌株,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壁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并对表达产物以硫酸铵沉淀、Sephedax G50脱盐和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纯化的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结果GRA6以融合蛋白(GST-GRA6)的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在上清液中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在上清液中表达的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结论GRA6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后能特异性地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所识别.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