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腰椎间盘的感受器通路

    作者:耿祝生;章云海;雷玲;崔吉正;张小宝;扬聪颖;李玉;许新堂

    背景:哪些经腰椎关节突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标记的神经元末梢可以进入椎间盘呢?椎间盘的感受器通路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家兔经腰椎间盘的感受器通路形态学特征.方法:8只家兔在CT引导下经L3~4腰椎椎间盘分别注射荧光逆行神经追踪剂核黄进行逆行神经追踪,按注射后18,36 h均分为2组,取不同部位连续冰冻切片观察神经末梢部位,并记录曝光时间.结果与结论:家兔腰椎间盘感受器通路网络由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小肠节细胞、脊神经节3大神经网络组成.作用的靶点分别在腰椎间盘纤维环、腰椎间盘髓核、腰椎间关节滑膜、胃黏膜、小肠黏膜、肌膜等,与腰椎关节突和椎板骨骼肌附着点的感受器通路在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小肠节细胞、脊神经节、3大神经网络相重叠.且盘内注药可引起多个脊神经节内的炎症反应.

  • 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的研究

    作者:章云海;耿祝生;徐志强;雷玲;卢文;李玉;李静;扬聪颖;曾因明;刘克芳

    目的:探讨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的关系,为中医皮部经络学说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11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生物实验室进行.①选取雄性家兔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神经逆行追踪18~24 h组、神经逆行追踪30~36 h组,每组2只.②两组兔以乌拉坦1.5 g/kg麻醉后,经双侧"风门"穴皮内注射荧光素核黄(Sigma,批号74681-68-8)1 g/L(含核黄500μL)逆行神经追踪,神经逆行追踪18~24 h组和神经逆行追踪30~36 h组兔分别成活18~24 h,30~36 h后处死.③分别取C2~L5脊神经节、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大脑、小脑、丘脑、脑干、脊髓、胃、小肠、心肌、肺、肾、骶脊肌、背阔肌、膈肌、肠系膜下动脉、牵涉区部位的皮、骶部、"足三里"穴部的皮及耳,冰冻连续切片,分别做成两套,一套蒸馏水贴片,直接在Olympus ZX-004荧光显微镜下寻找各组织荧光标记的神经细胞、荧光标记密集的神经末梢部位;另一套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再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有无新的发现.结果:4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逆行追踪18~24 h组:在C3~L3脊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以T3~12标记细胞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及肠系膜下神经节发现标记细胞;在小肠黏膜及黏膜下标记到大量的节细胞;在脊髓后角、下丘脑的橄榄核、骶脊肌、背阔肌、膈肌的肌膜、心肌的内、外膜,胃、膀胱壁、肺支气管壁、肝管壁、胆囊壁的外膜和黏膜、肩关节滑膜、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壁的内、外膜、肾小管以及胃牵涉区、足三里穴的皮和骶部及耳的皮内毛细血管袢发现有荧光密集区.②神经逆行追踪30~36 h组:C3~T2脊神经节核黄标记细胞大部分消失,T3~10仍较多,在颈、胸交感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及小肠节细胞的标记细胞与神经逆行追踪18~24 h组相似,荧光密集区的部位同神经逆行追踪18~24 h组,但更密集.结论:家兔"风门"穴皮内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由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及节后神经元和小肠节细胞等神经网络组成,与皮肤末梢感受器通路网络基本相同.

  • 经腰椎关节突滑膜感受器通路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43例临床分析

    作者:耿祝生;章云海;崔吉正

    目的:探讨经腰椎关节突滑膜感受器通路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管狭窄源性腰腿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腰椎管狭窄源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三组,老年组(A组,年龄60‐85岁)63例,中年组(B组,年龄40‐59岁)57例,青年组(C组,年龄25‐39岁)23例。三组均经左、右腰椎关节突滑膜银质针导热治疗1次,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 A组优良率低于B组、C组(84.1% v s .96.5%、100%)( P<0.05)。结论经腰椎关节突滑膜感受器通路银质针导热治疗腰椎管狭窄源性腰腿痛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