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I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有多系统损害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在sIE中很常见,是当前导致我国继发性肾损害的首要原因。IN患者有很大一部分表现为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因LN导致’肾功能衰竭是SLE主要死亡原因。然而,自从国际肾病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nephrology,ISN)和肾脏病理学会工作组(renalpathologysocietyworkinggroup,RPS)制定的新狼疮。肾病理分型以来,很少有文献报道LN并AKI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对于部分IN并AKI患者如不尽早发现并及时救治,或将其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必要时替代治疗),可能会贻误患者肾脏功能可逆转的时机,甚至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我们收集近年来LN并AKI与无AKI患者的资料,分析临床与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等,旨在提高对LN并AKI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4例LN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肾穿刺组织病理检查。本组所有病人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并经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LN。AKI的诊断参考AKIN新的诊断标准:48h内血肌酐(Scr)上升≥26.5~mol/I或较原先水平增高50%;和(或)尿量减少至<0.5mL/Kg·h×6h。排除药物、血容量不足、其它疾病所致的AKI,即基础疾病都为LN,且双肾B超长径≥9.0cm。

  1.2临床表现评估:包括性别、年龄、皮疹、口腔溃疡、光敏、关节炎、浆膜炎、中枢受累、高血压、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等。对临床活动指数采用SLEDAI计分Ⅲ。

  1.3实验室指标评估:尿常规、血常规、Scr、24h尿蛋白定量、抗核抗体、抗双链DNA、补体C3和C4等。

  1.4肾脏病理:本组病人均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活检,分别行光镜(包括HE、PAS、PASM及Masson染色)、免疫荧光、部分电镜检查。IN病理根据2003年IsN/RPs制定的新LN的病理学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肾脏病理损害评分标准:(1)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用Memphis半定量标准进行评分:①系膜细胞增殖:按无、轻、中、重度增殖分别计0,1,2,3分;②硬化改变:正常计0分;局灶节段分布,3O以下肾小球硬化计1分;30~6O肾小球硬化计2分;60以上。肾小球硬化计3分;③新月体形成:正常计0分;25以下呈局灶节段分布计1分;25~5O呈弥漫性节段分布计2分;50以上呈弥漫灶性分布计3分;⑤肾小管间质评分按4个指标:肾小管变性、坏死;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根据病变的范围及严重程度,按无、轻度(<25)、中度(25~5O)、重度(>50)分别计为0,1,2,3分。(2)IgA、IgG、IgM、C3、C4和Clq免疫荧光强度用半定量法分为O~3级共4个等级,0一无染色,1一轻度染色,2一中度染色,3一强染色。(3)肾脏病理急性活动指数(activityindex,AI)和慢性指数(chronicityindex,CI)采用AUStin等提出的计分方法。

  1.5治疗方法:(1)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甲强龙0.5g/d,连用3d,根据病情需要2周后重复疗程,冲击后服用泼尼松1mg/kg·d,用至8周后逐渐减量,每2周减1片,维持6~8月后,每1月减2.5~5mg,至隔日维持10mg;(2)环磷酰胺(CTX)冲击:CTX0.5~1.0g/m,1次/月,总量≤150mg/kg;(3)尽早血液透析或血浆置换;(4)积极控制感染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5)抗凝、抗疟药羟氯喹等对症治疗。疗效标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效或死亡。完全缓解:血清白蛋白和Scr正常,尿蛋白定量<0.3g/d,LN得到有效控制;部分缓解:Scr水平<130~xmol/L(当Scr为130~26O/~mol/L时),或下降50以上(Scr>260gmol/L时),尿蛋白定量下降5O以上或小于3g/24h,LN基本控制;无效:Scr水平和尿蛋白无明显变化甚至恶化,或死亡。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

  2结果

  2.1临床表现:本研究共有184例LN患者,其中LN并AKI为64例,无AKI为120例。在LN并AKI组中,男1O例,女54例。年龄17~53岁,平均(33.1O±l2.01)岁。

  81.2%的病人都有浆膜炎表现。超过一半的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AKI组有更高的浆膜炎和肾病综合征(P<0.01,P<0.01),SLEDAI评分比无AK1组要高(P<0.001),见表1。

  2.2实验室结果:在LN并AKI组中,78的患者有贫血表现,24h尿蛋白定量为(3.42±1.84)g/24h,Scr平均水平为(228.94±112.25)/2mol/L。AKI组贫血发生率较无AKI组高(P<o.001),24h尿蛋白定量和Scr水平更高(均P<0.001),补体c3、c4水平更低(P<0.05,P<0.001),见表2.3LN并AKI组病理类型分布:Ⅱ型4例(6),11I型4例(6),III+IV型12例(19),IV型38例(59),V型2例(3),V-+-IV型4例(6)。在LN并AKI组,Ⅲ型、Ⅲ+Ⅳ型、V型、V+Ⅳ型较无AKI组高(P<0.01,P<0.001,P<O.05,P<O.01)。肾小球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病理评分、AI评分均高于无AKI组(P<O.001,P<O.001,P<O.001),LN并AKI组免疫荧光;满堂亮”现象、补体C3荧光沉积强度高于无AKI组(P<O.001,P<0.001。

  2.4治疗效果:两组的完全缓解率无明显差异,但LN并AKI组的部分缓解率明显低于无AKI组(P<0.001),AKI组无效或死亡的比率更高(P<O.001)。

  3讨论LN是目前我国继发性肾损害的首要原因,由LN致肾功能衰竭是sIE的主要死亡原因。加强对LN并AKI早期诊断及治疗,把握患者肾脏功能可逆转的时间窗,对防止其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有34.5LN患者合并有AKI。在肾脏表现,LN并AKI组有更高的浆膜炎和贫血表现,Scr水平和24h尿蛋白定量都比无AKI组要高。在肾外表现,IN并AKI组患者疾病的全身活动,如贫血发生率和sLEDAI都比无AKI组高,补体C3和C4比无AKI组要低。

  本研究显示在LN并AKI组,Ⅳ型仍是常见的病理类型,肾小球病理损害和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评分比无AKI组高,且肾脏免疫荧光显示;满堂亮”现象、补体C3荧光沉积强度较明显,提示IN并AKI的肾脏病理损害更重。补体c3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以及小血管的沉积强度是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跟肾功能恶化进程有着密切联系,抑制肾脏局部补体过度产生或阻断其激活新途径成为新的探索方向。免疫复合物沉积部位是否对AKI有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Hsieh等报道IN并AKI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损害的一致性不明显,增殖性IN或非增殖性IN仍很难依据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标志物来辨别,同时某些AKI(如新月体。肾炎)的治疗窗很窄,因此对于有条件的医院都应进行肾穿刺活检术,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和治疗的时机及有效性。

  SLE持续的疾病全身活动是预后差的重要指标本组资料示所有IN并AK1患者SIEDAI评分≥1o分(中度活动以上),且几乎都有;满堂亮”现象,因此治疗的主要措施就是免疫抑制,控制LN活动,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把握其可逆转的时机。有文献报道,免疫抑制的及时治疗可有较好的长期预后。大剂量CTX通过抑制B细胞介导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免疫细胞CD4及CD8细胞特性而达到控制狼疮活动目的,特别适合IN并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治疗。

  IN患者因机体免疫紊乱、营养差、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极易并发感染,而感染又是诱发AKI及导致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且AKI本身也易并发感染,从而造成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常常选择8一内酰胺类抗感染治疗,但上海瑞金医院肾病科报道,内酰胺类占药物导致AKI中的首位,选择3_内酰胺类药物抗感染可能会在LN并AKI基础上使肾脏功能进一步恶化,对此应谨慎选择抗菌药物。本研究示,尽管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冲击治疗加血浆置换等,LN并AKI组的疗效比无AKI组差。Zhu等报道,虽采取积极治疗,但IN并AKI患者较无AKI的预后差且复发率高。因此对IN并AKI的患者早肾穿早诊断及治疗,把握时机以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延误肾穿及治疗是预后肾功能差的重要独立因素。

  综上所述,IN并AKI的患者肾脏损害和疾病的全身活动较重,治疗效果欠佳,应早诊断及治疗,把握肾功能可逆转的时间窗,从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