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关于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o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自动上报发生的36例护理人员针刺伤,全部为女性,年龄20~45岁,主管护师2名,护师9名,护士25名;本科学历3名,大专学历9名,中专学历24名。

  1.2 调查方法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情况,内容包括发生针刺伤科别、时间、地点、原因、刺伤程度、暴露源、锐器损伤后处理情况、平时有无采取防护措施等。共发放36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3.0进行数据录入,数据采用构成比表示。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36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从表1可见,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时间依次为:上午9~11时输液繁忙时段、手术科中午午饭护理人力薄弱时段、下午4 6时和其他时段。

  2.2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环节36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环节。从表2可见,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操作过程中被针头刺伤、清理用物时被针头刺伤、回套针头时刺伤、清理医疗废物时被刺伤和其他。

  2.3 暴露源的种类36例针头刺伤暴露源的种类情况:被HBV污染的针头刺伤11例、HIV感染针头3例、被HCV血液污染的针头3例、被USR感染针头2例、其他诊断不明的l7例。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分析本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时间依次为:上午9~1l时输液繁忙时段、手术科中午午饭护理人力薄弱时段、下午4~6时;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原环节:操作过程中被针头刺伤、回套针头时刺伤、清理医疗废物时被刺伤。分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3.1.1 工作环境如操作时光线不足、空间狭小、嘈杂或随意放置针头等是针刺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3.1.2 护理人力资源针刺伤多发生在工作繁忙时候,如在上午输液高峰时和中午值班护士少时,这时间段或因患者较多,或因护士人手少,而此时又是部分患者已输液完需要拔针时,护士常拔完一个患者的针后不能及时处理好输液器又要给另一个患者拔针,造成后集中处理这些患者用过的输液器时被刺伤。在工作忙碌时,仓促地双手针帽回套容易发生针刺伤。

  3.1.3 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和自身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或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均易发生针刺伤;而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认识不足,是导致针刺伤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3.2 对策

  3.2.1 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增强护士防护意识护士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在给患者带来健康的同时,职业危害也伴随左右,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实属必要。培训应涉及多种内容,如普通预防知识教育、国内外职业感染病例讨论分析、职业暴露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一些新知识新理论的培训,可以通过外出学习、院内讲座、理论和防范操作相结合等的方式进行,并且把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列入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强化护生职业防范意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之一日。

  3.2.2 护理人员要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的良好习惯护理工作十分繁琐,护士应小心谨慎进行每项操作,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的针头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不得将针头插回针头套管内,不许将针头折断或弄弯。护士手持针头或利器时不要对着其他人,尽量避免误伤。较多的针刺伤是由于护理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时受伤,护理人员首先要在平时工作中养成习惯,才能在工作繁忙时仍按习惯的动作进行操作,这主要的原因是护理人员对危险因素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

  3.2.3 加强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的训练,提高对应急环境的反应能力护士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合理补充营养,增强人体免疫力,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以佳心理状态投身于护理工作,减少危害发生。

  3.2.4 职业性血液暴露应及时处理并追踪暴露后立即进行初步伤口处的挤压,直到伤口挤出少量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或碘酒消毒并及时向院感染科报告。进一步处理包括:查看患者资料,动员患者抽查血清是否患有血液感染性疾病。暴露后应尽早检测血清抗体,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要求医务人员一旦职业暴露后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处理伤口保护自己。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评估、指导用药,并加强暴露后心理咨询,以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因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