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临床误诊误治杂志投稿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投稿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肝肾亏损、慢性劳损、外邪侵袭而致,临床大多以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认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是痰瘀互结,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从痰瘀论治,采用局部外敷的方法,取得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

  骨刺肿痛散组成:生胆南星、生半夏、白芥子、桃仁、红花、生大黄、血竭、木香各等份,烘干后轧细备用。

  用法:用凡士林作基质涂于纱布条上后撒上适量上述药末,贴敷于患膝疼痛处并用纱绷带绑扎,每3 d换药1次。

  注意事项:①辅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患者坐位,膝关节屈曲90°,然后膝关节缓慢伸直,维持片刻后缓慢放下,开始每次做5~10遍,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次数、遍数,以患肢不过于疲劳或加重症状为度,一般每次20遍。②交待患者患处敷药后如果出现发痒并有皮疹需解除膏药。③疼痛缓解后可予六味地黄丸、复方丹参片口服。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59岁,2002年6月8日初诊。自诉10个月前因劳累始感右膝部疼痛,行走欠利,20 d前右膝痛加重,有沉重、胀痛感,其痛如刺,起床及久坐时有膝部发僵感,不能下蹲,行走困难,膝部轻度肿胀,关节周围压痛广泛,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髌骨关节有摩擦音。舌淡红有瘀斑,苔浊腻微黄,脉弦细。X线示:右侧膝关节髁间隆突变尖。患者曾经服用万通筋骨片、芬必得未效。辨证:患者年近花甲,肝肾亏虚,痰瘀互结,前者为本,后者为标,宜急则治其标。治以燥湿化痰、活血祛瘀、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予骨刺肿痛散外敷,3 d后患者右膝疼痛大减,肿胀消退,膝关节已能伸直,步行来诊,继续外敷,20 d后患者膝痛消失,活动自如,嘱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以预防复发。
3  讨论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以女性、肥胖者常见,多因外伤或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而致,临床上一般无明显肝肾亏虚的证候,而以痰瘀互结的表现为主,如膝部有疼痛,其痛如锥、或胀麻、或沉重、或酸楚,疼痛在站立、行走或夜间明显,坐卧缓解,膝部肿胀或漫肿,皮温不高或略有增高,或关节内有积液,下蹲受限,晨起及久坐后起立时有关节僵硬感,有的甚至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腻或浊腻,脉弦细或弦滑,拍片见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严重者有关节间隙变窄。

  由于男子六八、女子七七以后,由壮至老,其肝肾渐衰,真气暗耗,一旦精气亏损,不能生髓养骨,骨膜失荣,则骨质疏松,退变而干脆、粗糙,失去弹性,甚至关节表面剥脱缺损,终形成骨赘。复因膝部日久负重,过度劳损,或跌仆、闪挫、扭捩等,致经络受损,脉气不通,气运失衡,血行受阻,气闭血壅,形成瘀血,瘀血内停,影响气血津液的运行,使津液输布失去常道,聚而为痰,正如唐宗海《血证论》云: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痰瘀互结而发为本病。或外感风寒湿邪,盘踞患膝,缠绵日久,津液失化,结聚成痰,痰伏脉隧,气血营运不周,血乏畅运,滞而为瘀,亦发为本病。故一旦瘀痰萌生,既可生衍,亦可互结为患,如《丹溪心法》云:痰夹瘀血,遂成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