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杂志

中医

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www.jtcm.net.cn
  • 曾用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对干眼患者泪液白细胞介素6、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作者:曾志成;彭俊;姚小磊;彭清华

    目的 观察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治疗干眼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60例(120眼)干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30例60眼).观察组予以中药密蒙花离子导入和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对照组仅予以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眼症状问卷评分、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观察干眼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问卷评分、Schirmer-Ⅰ、BUT、角膜染色评分和泪液IL-6、ICAM-1表达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4.81%,低于对照组的39.2% (P <0.05). 结论 中药密蒙花通过离子导入眼表组织,可消除或缓解干眼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抑制IL-6和ICAM-1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240例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孙庆;钟成梁;张玮;王志文;鲍铁周;汤敏予;田斌吾;胡思源

    目的 评价腰痛宁胶囊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痛宁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痹痛宁组各120例,腰痛宁低剂量组给予腰痛宁胶囊每次4粒,每日1次口服;腰痛宁高剂量组给予腰痛宁胶囊每次6粒,每日1次口服;痹痛宁组给予痹痛宁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口服,共4周.各组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时比较静息痛与活动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评价ODI疗效,观察静息痛与活动痛止痛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各组患者治疗2、4周时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腰痛宁高、低剂量组治疗2、4周时,静息痛、活动痛VAS评分及ODI均较同时间点的痹痛宁组降低(P<0.05).治疗2、4周时ODI疗效优秀率腰痛宁高剂量组>腰痛宁低剂量组>痹痛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静息痛、活动痛的止痛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腰痛宁高剂量组效果好.腰痛宁低剂量组发生不良事件2例,腰痛宁高剂量组3例,痹痛宁组2例,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痛宁胶囊能减轻腰椎骨性关节炎寒湿瘀阻证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改善腰部功能,以高剂量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

  • 补肾益髓法对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影响

    作者:陈路;韦一佛;刘明;马丽珍;陈志刚

    目的 观察补肾益髓法治疗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 方法 将60例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抗帕金森病西药治疗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补肾益髓法方药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进行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疲劳量表、嗜睡量表、便秘量表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3个月,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PDSS、疲劳量表、嗜睡量表、便秘量表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肾益髓法可改善帕金森病肾虚髓减证患者疲劳、日间嗜睡、睡眠障碍、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 二十四节气与方药关系探析

    作者:李静;张光霁

    二十四节气作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其作为天时、农时与人时合而为一的时间刻度的文化内涵.因时制宜治则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并指导中药取收、方药选用.二十四节气贯穿中医治病疗疾过程始终,根据节气,辨证应时取药,择时用方,以期为临床方药选择、运用提供新思路,使临床疗效大化.

  • 基于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学术体系谈中医治疗老年病

    作者:黄飞;刘铜华;乔琳琳;李怡

    老年病是指老年人患有的与衰老或年龄增加有关的并且具有老龄自身特点的疾病统称.以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学术体系为例,对中医治疗老年病进行归纳与探讨.认为老年病的主要特点为元阴、元阳不足;在治疗上应遵循辨证为本、辨证辨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重视以补为用,健脾和胃,益肾填精的基本治则.举北京医院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慢性便秘及老年呃逆为例,以期为老年病的中医防治提供经验.

  • 唐诗“风”意象的中医象思维解读

    作者:李童扬;靳晓明;白如慧;李远;王泽璇

    诗歌与中医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同秉承于象思维的规律.纵观天、地、日、月,细察风、寒、暑、湿,均含象的意蕴.从唐诗和中医在象思维方面的相似点入手,探讨有关风的唐诗包含有丰富的中医学“风”的意象,运用象思维的方法解读唐诗中“风”的中医学意象.

    关键词: 唐诗 象思维 风意象
  • 半夏泻心汤治验撷菁

    作者:张喜;宋军

    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气机失调、痰湿壅滞是半夏泻心汤临证应用的主要病机指征,只要病机相符,遣药精当,均可灵活化裁运用于多种病症.以验案4例分析临床运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嗜睡、哮喘、眩晕、自汗经验.

  • 从“治中焦如衡”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彭海燕;王文林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有慢性肝炎病史,可导致湿热留滞于中焦,引起肝脾不调,继而气滞血瘀,癌毒结聚,损伤正气.治疗上遵循吴鞠通“治中焦如衡”原则,具体采用抑木扶土、消补并施、升清降浊、甘苦并进等法,权衡时机与力度选方用药,给邪以出路;同时注重顾护脾胃运化功能,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 分消走泄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作者:王义南;李思澄;姜珊;王有鹏

    通过分析叶天士分消走泄法的治湿之义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总结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体会.指出湿热体质因素贯穿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以明辨湿热体质为本,并结合外感、内伤等病因病机因素,遵发作期、缓解期、稳定期三期分治法治疗原则,应用分消走泄法及其代表方温胆汤加减临证施治,标本兼治.

  • 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药抗肿瘤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濮文渊;汪志霞;周春祥;孙松娴

    肠道菌群失调不仅影响肠道恶性肿瘤、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而且与乳腺癌、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也密切相关.基于中医药多途径多靶点的抗肿瘤机制,认为调节肠道微生态或许是中药或复方发挥抗肿瘤效应的重要一环.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并总结部分既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又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及中药复方,希冀为中医药抗肿瘤研究提供新思路.

  • 从间充质干细胞调控免疫平衡作用探讨中医扶正祛邪治疗银屑病

    作者:柴倩云;尹秀平;朱榕嘉;张晓彤;宋坪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而顽固难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研究者普遍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免疫紊乱密切相关.银屑病涉及的炎症细胞与间充质干细胞所调控的细胞一致,间充质干细胞调节的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 17/Treg)免疫失衡可能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与间充质干细胞调节免疫平衡有异曲同工之处,间充质干细胞能够促进抑炎淋巴细胞Treg增殖,而对促炎淋巴细胞Th17无明显效果,补肾类中药与间充质干细胞从来源及功能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临床治疗银屑病时,在使用消风、清热、凉血、活血等祛邪法的同时更应注重补益类中药的使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 中医舌苔的口腔菌群基础及其与肠道菌群的联系

    作者:徐天成;裴丽霞;陈璐;吴晓亮;耿昊;周俊灵;顾冬梅;孙建华

    舌诊是中医四诊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而舌苔所对应的口腔菌群变化或与肠道菌群改变具备特征性的对应关系.这种联系的基础在于口腔微生物借助血液或消化道在肠道定植,或通过免疫系统传递菌群代谢产物而实现.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非消化系统疾病中同样存在,实质或是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交流,并参与对宿主和微生物都有利的代谢过程.认为对舌苔-口腔菌群-肠道菌群联系的把握,体现了中医学整体思维的学科特点.系统而规范化的舌苔-菌群研究工作可能为中医诊断技术的客观化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 基于象隐喻的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建构作用

    作者:温世伟;贾春华

    以象隐喻认知理论框架对五行学说范畴体系的发生学进行研究,认为象隐喻是五行学说发生的主要认知机制,五行学说是一种理论建构性隐喻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关文化发展的假设:一种文化的发生,乃基于一种理论建构性隐喻,这种隐喻直接参与初始概念的构成或直接转换为这种文化的初始概念,在此初始概念下形成一系列基本命题.这种隐喻所参与的初始概念的构成,使得这种文化的各个角落都充满这种隐喻的气息.通过对中医理论、佛经、《圣经》等不同文化经典的语料分析并结合他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论证上述假设存在的合理性.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国际合作的健康资源共享途径探讨

    作者:孙东东;袁盼;钱洁;申俊龙

    “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医药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健康资源,在“一带一路”合作实施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中医药资源与现代西方医学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之间具有互补性和一定的比较优势,中医药资源价值实现需要进行活化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需要进行传承创新以适合各国的医疗卫生效用,以被各国利用,需要进行开发与保护平衡,以保证可持续发展.中医药资源国际合作的基础是利益共享,通过加强卫生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等五个领域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 五神脏理论钩玄

    作者:夏梦幻;王庆其

    从“五神脏”理论概念、现代解析两方面分别阐述五神脏的理论内涵及科学思想,探讨五神脏理论的现代心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机制.基于五神脏核心思想,提出“五神-五脏-五志”为五神脏信息反馈轴心.探索五神脏理论对构建中医心理学、中医心身医学的意义以及对临床辨治精神障碍类疾病、心身疾病的指导价值.

  • 疏肝健脾活血方对肝星状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共培养体系中VEGF/VEGFR表达的影响

    作者:鲁军;周凝;黄棪;夏雪皎;张俊杰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方逆转肝纤维化进程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肝窦内皮细胞(LSEC)和肝纤维化模型大鼠LSEC,利用慢病毒转染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过表达HSC.实验分为6组,1)正常HSC组:正常大鼠HSC空白血清培养;2)正常组:正常大鼠HSC及正常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3)模型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4)过表达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空白血清共培养;5)模型加中药组:正常大鼠HSC及模型大鼠LSEC 10%含药血清共培养;6)过表达加中药组:VEGF过表达HSC及模型大鼠LSEC10%含药血清共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LSEC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因子CD31及血友病因子(vWF)蛋白表达,HSC中胶原Ⅳ、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采用PCR法检测各组HSC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及VEGFR-2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CD31及vWF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CD31及vWF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中胶原Ⅳ、VEGF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模型加中药组较模型组VEGF、VEGFR-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正常HSC组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过表达组VEGF mRNA表达升高(P<0.01);模型加中药组VEGF mRNA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疏肝健脾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VEGF、VEGFR-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恢复LSEC窗孔结构,从而逆转肝窦毛细血管化.

  • 温胆汤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及下丘脑STAT3和SOCS3表达的影响

    作者:喻松仁;白洋;王河宝;舒晴;姚琦;周丽;王萍;程绍民;简晖

    目的 探讨温胆汤治疗肥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温胆汤组,每组8只,另将8只健康大鼠设为正常组.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均采用基础饲料喂养,同时温胆汤组大鼠给予温胆汤15 g/(kg·d)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用等量蒸馏水灌胃,共持续6周.比较各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肥胖率,检测血清瘦素、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下丘脑组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血脂水平(除HDL-C外)、下丘脑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胆汤组Lee's指数、体重、血脂水平(除HDL-C外)、下丘脑STAT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OCS3 mRNA和蛋白表达则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肥胖率为26.36%,温胆汤组为1.06%. 结论 温胆汤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可能通过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而调控机体瘦素水平,从而纠正机体代谢异常.

  • 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作者:李钰佳;李定祥;马钟丹妮;周韩;邓奕辉

    目的 探讨左归降糖通脉方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中药组给予左归降糖通脉方36 g/(kg·d)灌胃,西药组给予尼莫地平片18.35 mg/(kg·d)及格列齐特缓释片27.5 mg/(kg·d)灌胃,空白组予以4 ml蒸馏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5天,制备含药血清.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设为50、100、200、400 mg/L 4个浓度组,分别作用12、24、48h 3个时间点,观察AGEs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形态结构改变的影响来筛选佳干预浓度和时间.将左归降糖通脉方含药血清分为2.5%、5%、10%3个浓度组,作用于BMECs 24h后,测定BMECs增殖率来确定左归降糖通脉方中药含药血清的佳作用浓度.再将BMECs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加入相应含药血清进行干预.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含量.结果 AGEs的佳干预浓度和时间点为200 mg/L作用24h,中药含药血清的佳作用浓度为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IL-1β、ICAM-1、VCAM-1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IL-1β、ICAM-1、VCAM-1明显下调(P<0.05). 结论 左归降糖通脉方能下调IL-1β、ICAM-1、VCAM-1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 张晓星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经验

    作者:柳强;薛雪

    介绍张晓星论治扩张型心肌病(心胀)的经验.认为本病以先天禀赋不足、心肾两虚为根本,六淫邪毒乘虚而入,内舍于心,邪毒久蕴致心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心体逐渐胀大,血不利则为水,病久血瘀水停,终而发为本病.治疗上提倡扶正为先,培元固本,尤重益肾养心;强调祛邪并用,兼顾解毒、化饮、祛瘀;同时灵活应用收敛固涩之法.

  • 徐景藩“六调法”论治食管癌术后经验

    作者:谭唱;陆为民;徐丹华;宁丽琴;赵宇栋

    噎膈与食管癌术后食管狭窄等梗阻症状相吻合,徐景藩教授指出本病初起气郁痰阻,久则瘀血内停,阴阳互结,疾病发生发展多与情志及阴液有关.临床治疗食管癌术后提出“六调法”,即调和阴阳、调养脾肾、调畅气机、调补阴液、调营化瘀、调摄安和,并首创“糊剂卧位服药法”以助食管癌术后患者食道功能的整体恢复.

  • 基于明清医案的耳鸣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闫新宇;王俊阁

    目的 探讨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中文数据库中有关耳鸣治疗的明清医案,采集医案中处方药物等信息建立数据库,统计药物分类及功效、性味、归经情况,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 结果 共纳入耳鸣治疗医案98篇,涉及方剂209首、药物160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分别为茯苓(114)、甘草(73)、党参(48)、当归(47)、半夏(45);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分类分别为清热类(336)、健脾类(200)、祛湿类(148);药性以寒性(729)和温性(506)为主,药味以甘味(901)、苦味(745)、辛味(276)为主.对使用频次>20的29种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类核心药物聚类组,当相对距离为1时,得到4组4味核心药物聚类组.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22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 结论 明清医案中治疗耳鸣的用药以清热、健脾、祛湿等为主,临床不应局限从肝肾角度用药,还应注意调理脾胃及心经用药.

  • 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

    作者:秦怡文;刘莹;陈明;赵楠琦

    目的 系统评价麻黄汤联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8年7月10日.采用Cochrane系统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GRADE系统推荐分级方法,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估,并用RevMan 5.3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及喘鸣音、湿啰音、喘憋、咳嗽的消失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项随机对照试验,1342例患者,试验组均为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均为西医常规治疗.其中7项为中等风险偏倚,其余为高风险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RR=1.23,95%CI (1.18,1.28)],缩短喘鸣音消失时间[MD=-1.72,95% CI(-1.94,-1.50)]、湿啰音消失时间[MD=-1.61,95% CI(-1.76,-1.45)]、喘憋消失时间[MD=-1.83,95% CI(-2.06,-1.60)]、咳嗽消失时间[MD=-2.53,95% CI(-2.96,-2.11)].GRADE评价结果显示:总有效率、喘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指标为中等质量证据,咳嗽消失时间指标为极低质量证据. 结论 麻黄汤加味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在疗效及缩短症状时间方面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证据质量多为中低等,故仍需要开展高质量、报告详细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强度.

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