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杂志

中医

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www.jtcm.net.cn
  • 曾用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基于机器学习的卒中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罗晓舟;温小鹏;何家扬;黄健婷;唐纯志

    目的 通过机器学习判断脑卒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病历系统中提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88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脉象、面色、舌质、舌苔、中医药干预方式、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吸烟史、饮酒史、抑郁家族史、影像学卒中病灶部位及终抑郁判断结果.采用单规则(1R)算法进行学习并判断提取信息中影响卒中后患者是否抑郁的危险因素,继而将所搜集病例分为训练数据集(500例)和测试数据集(188例),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形成优判别结果.结果 通过单规则算法得出脑卒中后是否抑郁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卒中病灶所在部位,其中计算机推测卒中病灶位于额叶及颞叶者易发生卒中后抑郁,基底节、脑干、小脑、延髓、枕叶的病灶则不易引起抑郁,其准确分类率达到88.95%(612/688例).对前500例训练数据集进行随机森林模型判别,其抑郁判断的正确率为98.2%;188例测试集判断结果正确率达99.47%;将688例患者资料运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学习,总的正确率为98.84%.重要性测度结果显示,病灶位置、中医药干预手段及抑郁家族史是脑卒中后是否发生抑郁重要指标的前3位. 结论 病灶位于额颞叶的脑卒中患者以及具有抑郁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

  • 热敏灸治疗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焦琳;刘言薇;迟振海;张琳;章志芳;宗懿

    目的 观察热敏灸治疗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热敏灸组及综合组,每组30例.热敏灸组用自制热敏灸艾条,在患者腰骶部及下腹部探寻热敏化腧穴,每次选择2~3个热敏化腧穴施灸,每周治疗5次,每次施灸45 min.针刺组选择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命门、腰阳关及双侧天枢、大横、带脉、脾俞、胃俞、水道等穴位,每次选7~10个穴针刺,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周治疗5次.综合组给予针刺加热敏灸,方法同上.各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腰围、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率及腰围身高比,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各组治疗后体重、BMI、脂肪百分率、腰围身高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综合组体重、BMI、脂肪百分率、腰围身高比低于针刺组和热敏灸组(P<0.05),而针刺组与热敏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热敏灸组为76.7%,综合组为86.7%,综合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及热敏灸组(P<0.05).结论 热敏灸治疗脾肾亏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有效,并且与针刺结合疗效更佳.

  • 心肺同治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24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玉金;贾振华;王军花;赵振军;王亚丽;黑冬梅;李小佼;吴以岭

    目的 观察心肺同治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COPD稳定期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橘红片组、通心络组和橘加通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橘红片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橘红片3.6g口服,每日2次;通心络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1.04g口服,每日3次;橘加通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橘红片和通心络胶囊,服法同上.各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O)水平.结果 本组治疗前比较,橘红片组、通心络组和橘加通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评分及SGRQ评分,升高FEV1、FVC,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及血清CRP、IL-1β、IL-10水平,并且橘加通组在部分指标上效果优于橘红片组和通心络组(P<0.05或P<0.01). 结论 心肺同治法能改善COPD稳定期合并稳定性心绞痛气虚血瘀痰阻证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抑制慢性持续性炎症反应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临床观察

    作者:马红霞;赵欣;刘静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后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及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眼部症状评分,包括眼位偏斜、眼球活动障碍、复视、第一斜视角大于第二斜视角、代偿头位,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治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分别为10.0%、66.7%,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眼部症状总评分及复视、眼位偏斜、眼球活动障碍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眼部症状.

  •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中的若干问题浅析

    作者:张明丽

    《黄帝内经》对于五味影响五脏的论述存在有不完全一致之处.过食五昧损伤五脏的基本规律具有多样性,可以伤及本脏、所克之脏、克己之脏等,远非损伤所克之脏这一种情况.利用五味对五脏的不同亲和力纠正脏腑之间的不平衡,这是《黄帝内经》治疗理论的一大特色,受文字及篇幅的限制,原文只是举例阐释,后学当举一反三.依据五味理论确立治法,在宋元以后逐渐被淡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研读经典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去伪存真,准确把握经典理论的精髓.

  • 中药先煎的原因、方法探讨

    作者:谷珊珊;卢晓英;刘方;龚轩

    《伤寒论》中煎煮方法多样,先煎是其中较为特殊的煎法.药物先煎的原因包括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增强药效;降低药物的毒性;合理配伍增强药效.阐述先煎药物的分类、先煎方法以及中药煎煮的智能化,并为中药先煎的智能化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从毒论治代谢综合征初探

    作者:李晓红;宋福印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的口臭、便秘、皮肤瘙痒、易生痈疽等类似于中医学“毒”的表现.认为“毒”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从“毒”分型论治,可分为脾胃气虚、湿毒内蕴证,火毒伤阴、阴虚阳亢证,气滞血瘀、痰毒流注证,脾肾两虚、瘀毒阻络证.解毒同时调脏腑、和气血,并且临床上立法、选方、用药还应根据患者的表现灵活变通,不可拘泥.

  • 基于“阴毒-毒损络脉-玄府”论阴证湿疹病机

    作者:苏化;杨川;胡一梅;甘雨龙

    基于王好古阴证论探讨阴证湿疹的发病机理.湿疹在内应有“内已伏阴”的致病基础,外受寒邪,内外相引,迁延成阴毒.元阳中脱,阳从外走,热郁生风化湿导致其典型急性期症状;阳从内消,气液渗灌失司,可致非典型急性期表现;毒损络脉,肌肤失荣,演变为慢性期;阴毒蛰伏、销铄正气,复感外邪、内外相引,导致慢性期急性复发加重.

  • 贝母瓜蒌散在儿童燥咳辨治中的应用

    作者:闫书文

    总结和分析贝母瓜蒌散的文献记载,认为其具有润燥止咳、利气消痰散结、兼祛寒热邪气的功效,用于内因外感所致的燥痰结聚、表邪未尽、肺窍不利等证.儿童病程较长的迁延性、慢性和反复发作的咳嗽,有燥痰结聚、肺窍不利或寒热错杂、润燥兼见的临床特征,可用贝母瓜蒌散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并根据兼见症状进行加减,为儿童燥咳的辨治提供了思路.

  •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作者:夏淑洁;胡荫奇;王义军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是脊柱关节病的特殊类型,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机主要为先天不足、肾督亏虚、感受外邪、瘀血痹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提倡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未分化脊柱关节病.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将该病分为肾虚督寒、寒湿阻络,肝肾阴虚、湿热痹阻,经络不利、瘀血阻滞三型,同时病证结合,分期制宜,并选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对疾病有针对性治疗作用的药物以提高临床疗效.

  • 络风内动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

    作者:李红梅;王婧文;孙晓婷;王显

    基于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理论内涵,结合络病与病络相关概念,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属于络脉为病范畴,具备多虚、多瘀、多变特点,加之其病理变化极具风证表现,提出络风内动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核心痛机.根据枸建络风内动模型的实践,进一步佐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与络风内动的高度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在岭南地区的应用

    作者:林玉敏;江钢辉

    研究分析《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结合岭南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人群体质特点,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论述岭南地区民众及岭南名老中医的养生理念.《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念对于岭南地区人民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从阳气亏虚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及应对策略

    作者:刘磊;李振祥;肖军;林家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临床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但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发生EGFR-TKI耐药.中医学认为,阳气亏虚是导致肿瘤的发病因素,阳气不足导致癌毒内生、促进有形实邪的形成.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以温阳法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可以抑制EGFR-TKI耐药,提高EGFR-TKI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控miRNA基因以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对抗肿瘤异质性、调节肿瘤微环境有关.因此,阳气亏虚是导致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耐药的关键病机,而扶阳抑阴是克服EGFR-TKI耐药的中医基本治法.

  • 基于“脾胰同源”理论从脾论治糖尿病

    作者:晁俊;刘桠;钟文;方传明;谢春光;高泓

    从中医角度出发阐释“脾胰同源”学说的学术渊源,认为“脾不散精”是导致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脾散精功能受损,不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而是聚为“糖浊”,表现为血糖升高.从脾辨治糖尿病,临证时健脾益气,助脾升清;补脾阴,清内热;并兼顾肝肾,辅以化痰活血之法,将“治脾即是治胰”的治疗理念应用到糖尿病的防治之中.

  • 取象比类思维下的中药药性理论探析

    作者:康砚澜

    通过查阅中药药性理论古代医籍,将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指导下的中药药性理论进行整合分析,发现取象比类思维被广泛运用于涵盖中药命名、四气五味、趋向性、归经、毒性以及炮制等中药药性理论中.其中基于取象比类思维的中药命名包括取性状、取药性气味功能、取生成环境而命名;四气五味包括以性状、以生成、合体用而定;趋向性包括以阴阳定清浊升降、以气味厚薄论升降、以形质生成定趋向;归经包括以形归经、五行归经论、经络脏腑归经论;毒性包括审阴阳四气定毒性、合五味释毒性;炮制包括参药性气味以炮制、秉辅料之性以炮制.古代医家基于形象-征象-意象三重境界而不断丰富药性认知,形成动态而崇尚天人合一的中药药性系统.

  • 中国古代本草的性与效

    作者:刘鹏

    中国古代本草传统理论的构建离不开医疗实践过程中对药物功效的累积认识,同时又与不同时期用不同药性理论来阐释功效机理的博物学传统密切相关.《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的集结成书是中医学本草传统得以初步形成的标志,两书对药性与功效有相对完整的表述,但所关注的焦点有所差别.《神农本草经》以后,以药性阐释功效逐渐成为本草学的发展趋势与基本特色,明清时期大量本草注释著作的出现使这种特色进一步凸显.

  • 当代中医病机概念的演变

    作者:王维广;陈子杰;王慧如;李梦琳;梁艳;刘金涛;翟双庆

    通过考察全国统编1至9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及中医诊断学教材,对比分析这些教材中病机概念的内容及理论结构.认为现代中医病机概念的内容主要是机制,在其概念的构建过程中,病理概念的影响极大,这与古代病机的内容强调“关键”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治思路上从处理“关键问题”到处理“抽象概念”这一方面.这种转变与现代中医受西医的影响,强调“机理”“机制”等内容,使古代中医中的“象”被边缘化有关.

  • 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腓肠肌病理形态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钟文;谢春光;刘桠;朱海燕;高泓;贾华楠

    目的 探讨参芪复方对2型糖尿病骨骼肌损害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18只自发性2型糖尿病(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参芪复方组及西格列汀组,每组6只;另设Wistar大鼠6只为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饮食连续8周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同时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均按5 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参芪复方组按1.44 g/(kg·d)给予参芪复方浸膏灌胃,西格列汀组按16 mg/(kg·d)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混悬液灌胃.试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取腓肠肌称取湿重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腓肠肌p70s6k1蛋白表达.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腓肠肌湿重、血清IGF-1水平及p70s6k1蛋白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且病理观察发现腓肠肌细胞萎缩,有较大面积水肿,肌间淋巴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西格列汀组及参芪复方组大鼠腓肠肌湿重、IGF-1含量及p70s6k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TNF-α、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病理观察未见明显肌细胞萎缩、水肿,炎细胞浸润少.西格列汀组与参芪复方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参芪复方可减轻糖尿病骨骼肌损害,其可能机制是减少炎性因子含量,升高血清IGF-1水平,从而维持骨骼肌质量.

  • 百合知母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司晓丽;王燕;党文呈;李双燕;赵敦;朱向东

    目的 探讨百合知母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百合知母汤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10%卵白蛋白(OVA)腹腔注射以及2% OVA超声雾化吸入建立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每次雾化之前30min,百合知母汤组给予百合知母汤3.68g/(kg·d)灌胃,地塞米松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2 mg/(kg·d)灌胃,空白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则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4天.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情况,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分离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观察细胞周期情况及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结果 哮喘模型组大鼠光镜下支气管管壁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浆IL-4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加,IL-2含量降低,G0/G1期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降低,S期与G2/M比例增加,淋巴细胞CaN活性显著升高(P<0.05).百合知母汤组大鼠肺组织光镜下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较哮喘模型组血浆中IL-4含量降低,IL-2含量升高,G0/G1期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增加,S期与G2/M比例显著减少,淋巴细胞CaN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百合知母汤可能通过降低支气管哮喘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aN活性,从而抑制淋巴细胞增殖,降低IL-4含量,减轻气道炎症.

  • 李士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观点初探

    作者: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

    总结李士懋“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学术观点为6个方面.1)论诊断重脉诊:创立了脉诊辨证大纲说、虚实脉诊大纲说、气血脉理大纲说,提出了脉诊新说;2)论三法重汗法:将辛温发汗法既用于治疗实寒证,也用于治疗虚寒证;3)论伤寒重阳虚:认为内伤阳虚证是外感风寒侵袭的重要原因;4)论温病重火郁:首次明确指出温病的本质为郁热,善用以透为核心的清、透、滋三法治疗温病,创制新加升降散治疗郁热;5)论疑难重痰瘀:认为现代临床疑难杂病的特点与中医的痰证和瘀血证有相似性,喜用导痰汤、张仲景和王清任逐瘀诸方、桃红四物汤化裁治疗痰瘀证;6)论抢救重急症:认为中医善于治急症,中医急症学的研究要善于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 施杞诊治慢性筋骨病思路与方法

    作者:李晓锋;莫文;胡志俊;唐德志;叶秀兰;叶洁;薛纯纯;王拥军

    总结施杞教授诊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经验.归纳其具体诊治思路与方法为:慢性筋骨病分早、中、晚三期论治;辨病、辨型、辨证临证三辨;看清病人、看懂病情、看出门道的诊疗三看;注重将病变的靶点、围靶点和整体证候特点相结合辨证的三点辨证;治疗过程中强调中药、手法、功法三法并施、内外兼治;倡导防治策略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防治养一体化理念.

  • 基于血脉理论辨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概况

    作者:杨宝;袁杰;杨传华

    血脉理论是形成于《黄帝内经》时期的重要理论体系,对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近年文献的研究,系统阐述血脉理论的内涵与现代认识、血脉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血脉病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论治,以期为今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轻度认知损害证候分布特征文献研究

    作者:高胤桐;田金洲;时晶;张然;冯蕙裳;郭凯航;姜晓媛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轻度认知损害证候研究类文献,对其中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专家经验得出各证候要素的相关症状. 结果 共纳入32篇文献,经术语规范化后得出轻度认知损害有24个证型,出现频次前5位的分别为痰浊蒙窍证、肾精亏虚证、气血两虚证、热毒内盛证、瘀阻脑络证.病位类证候要素中肾和脑所占比率高,分别为30.83%和30.00%;病因、病性类证候要素中气虚所占比率高为16.5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并结合专家经验共提取出15个证候要素,其中包含69个症状.结论 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证型以痰浊蒙窍证与肾精亏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肾、脑,病性为气虚.

  • 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作者:张建国;唐纯志;孔令朔

    目的 评价太极拳运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收集在老年人群中开展太极拳运动、研究其认知功能结局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对有效信息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所有研究均描述为随机,但仅有2项研究描述了随机方法,1项研究设盲,整体方法学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认知功能缺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结局评价中,太极组在整体认知功能[MD =0.91,95%CI (0.37,1.46),,=0,P=0.001]、语言流畅度[MD =2.17,95%CI (0.88,3.45),I2=0,P<0.001]和延迟回忆测验[MD =0.7,95%CI (0.29,1.11),I2=0,P<0.001]评价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记忆广度改善不明显[MD=0.16,95%CI(-0.14,0.45),I2=55%,P=0.30].在健康老年人的结局指标评价中,太极组在整体认知功能[MD=0.7,95%CI (0.11,1.29),P=0.02]评价中明显优于对照组,语言流畅度评价[MD=0.32,95%CI (0.01,0.64),I2=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潜在优势;在执行力评价连线测验A(TMT-A)[MD=1.53,95%CI (0.1,2.96),,=26%,P=0.04]中优于对照组,在连线测验B(TMT-B)[MD =1.24,95%CI(-5.20,7.67),I2=94%,P=0.71]中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太极拳运动对于健康与认知缺损老年人的认知功能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 脾虚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1概述1.1 中医对脾的认识《素问·灵兰秘典论》日:“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论》日:“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均描述了脾主运化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日:“中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乃化而为血”,指出气血生成由脾胃相互协调完成;《素问·痿论》日:“脾主身之肌肉”,《素问·玉机真脏论》日:“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说明脾主司肌肉和充养四肢百骸的属性;《金匮要略》日:“四季脾旺不受邪”,指出脾气健旺则外邪不易入侵;《养生四要》日:“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精气以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表明脾也有阴阳之分.上述有关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为之卫”以及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功能,不仅涵盖了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而且与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免疫、生殖、运动系统功能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脾在脏象理论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对脾本质的研究历久不衰并取得了长足进步.

    关键词:
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