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杂志

中医

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www.jtcm.net.cn
  • 曾用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补肾活髓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的倾向指数研究

    作者:杨丽;王树庆;王素珍;王海霞

    目的 应用倾向指数法比较补肾活髓颗粒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司坦唑醇片每次2 ~4 mg,每日3次;环孢菌素软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髓颗粒,每日1剂,分两次口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应用倾向指数匹配法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对匹配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和匹配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白细胞(WBC)及血小板(PL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各有76例成功匹配.匹配前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8例,总有效率61.54%;治疗组分别为50例、36例、34例及75.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6.71,P=0.08).匹配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缓解14例,明显进步17例,总有效率61.84%;治疗组分别为12例、18例、17例及61.8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7,P=0.78).匹配后两组患者治疗后HGB、WBC及PLT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HGB和PL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补肾活髓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改善HGB及PLT方面优于单纯西药.

  • 甘桔冰梅片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咽炎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孙铭涓;黄春江;李云英;谯凤英;陈小宁;冷辉

    目的 评价甘桔冰梅片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240例患者,完成235例,其中治疗组119例、对照组11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甘桔冰梅片和安慰剂治疗,均每次0.4g,每日4次,疗程5天.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疾病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包括咽痛、咽干灼热、咽黏膜充血、吞咽不利)疗效,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13.5%,总有效率87.4%,对照组临床痊愈率7.8%,总有效率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咽痛改善率为89.9%,对照组为61.2%;治疗组咽干灼热改善率为70.6%,对照组为52.6%;治疗组咽黏膜充血改善率为73.9%,对照组为48.3%;治疗组吞咽不利消失率为88.7%,对照组为76.6%,治疗组各症状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甘桔冰梅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结论甘桔冰梅片治疗风热犯肺型急性咽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 免疫2号颗粒对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艾滋病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

    作者:刘颖;王健;邹雯;伦文辉;邓鑫;张复春;王莉;李永红

    目的 观察中药免疫2号颗粒对高效抗转录病毒疗法(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艾滋病患者的免疫重建效果.方法 将361例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9例和对照组172例,分别采用免疫2号颗粒+ HAART(治疗组)和免疫2号颗粒模拟剂+HAART(对照组)治疗72周,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36、48、60、72周时检测两组患者CD4+、CD45 RA、CD45 RO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72周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两组患者CD45 RA淋巴细胞计数、CD45 RO淋巴细胞计数均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72周时治疗组CD45 RA淋巴细胞计数上升更明显(P<0.05),CD45 RO淋巴细胞计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免疫2号颗粒能增加HAART后免疫重建不全艾滋病患者的CD4+淋巴细胞数量,从而改善机体免疫力.

  • 针药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46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志强;郑颖颖;李贵;吴艳荣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和西药组各46例.针药组给予针刺加中药(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西药组给予奥关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 mg,每日2次,早、晚餐前口服)和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每次5 mg,每日3次,餐前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积分、内镜积分及安全性指标,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RDQ积分和内镜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针药组RDQ积分及内镜积分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 <0.05或P<0.01).针药组总有效率(95.7%)高于西药组(82.6%)(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率西药组(84.2%)高于针药组(34.1%)(P<0.01).针药组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西药组中2例出现头晕、3例出现腹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 茶解药毒考辩

    作者:奚茜;廖艳;林殷;李冰;王晶;马芳芳;潘诗霞;张聪;张玉苹

    茶的起源常与“神农得茶解毒”的典故相联系,进而民间有茶解药毒、降低药物疗效、服药期间不可饮茶的说法.据考证,古代医籍和本草著作中并无“神农得茶解毒”的说法,“茶解药毒”的相关记载早见于《圣济总录》中,但其在众多解药毒方中的地位并不突出.此外,古籍中服药“忌茶”的情况仅局限于威灵仙、土茯苓、斑蝥、榧子、使君子几味药及其复方,并非所有药物都需要“忌茶”.非但如此,更有许多药方强调“以茶送服”或“服药后多吃茶”以促进药效发挥,可见“服药不饮茶”的说法并不成立.

  • 张简斋“风胜湿”理论应用探析

    作者:咸政宇;陈仁寿;鲁晏武;霍介格;钱峻

    张简斋为民国时期金陵名医,其发展“风胜湿”理论,临证处方多加风药,具体运用时结合患者体质的强弱、疾病的在表在里及寒热虚实的不同,提出“风胜托化”“风胜疏化”“风胜疏导”“风胜和络”等治则,继而组方遣药,每获良疗,足资效法.

  • 试论“心神”与癌毒

    作者:杨永;王笑民

    “神”主宰人的生命规律,由心主导,分先天元神与后天之神.介绍心神之变是癌毒发生的始动和促进因素,元神之变、异常情志与过度欲望均与癌毒有关;同时提出传统情志疗法、养心安神、补中益元等调心神防治癌毒的新思路.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夜补脾胃法探微

    作者:陈旭;陈仁寿;戴慎

    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暮夜(晚、夕、卧时)用药案例,总结其夜治脾胃用药规律.以法统方,将叶天士夜治脾胃法归纳为升阳健脾(温阳涩脱、建中运湿、温阳利水),健脾养营,宣补胃阳,濡养胃阴,补虚通络各法;认为夜治脾胃杂病具有重视脾胃与其他四脏及奇脉的关系、重视补虚通络、重视气味配伍等特点.探讨叶天士夜治脾胃法的用药特点,对临床治疗疑难杂症、久病痼疾有一定参考价值.

  • 平性药药性及应用特点

    作者:穆兰澄;顾成娟;徐立鹏;王丽霞;仝小林

    平性药是介于寒热之间而偏性不显著的一类中药,其与偏性药相对而言,是客观存在的.提出平性药药性特点为药性平和、不显寒热、温凉偏差小,药性调和、随证配伍、适用广泛;认为其作用特点为性平力不平,且可针对病症、扭转病势;其以作用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性平力缓、以补为主、多味甘,另一类是性平力峻、药效速猛、多味辛、苦、酸.中药的药性理论是指导中医治疗用药的基础,故明确平性药的药性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 中医体质量表的项目反应理论分析

    作者:虞晓含;朱燕波;王琦;史会梅;张笑梅

    目的 应用项目反应理论对中医体质量表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项目反应理论指导下的等级反应模型,对1114例被试的中医体质量表作答情况进行项目参数估计,并绘制出各条目的项目特征曲线. 结果 除条目53外,其他各条目区分度参数均>0.60,对不同能力受试者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约半数条目难度参数介于-3.00 ~3.00之间,难度适中;部分条目难度参数略偏大,项目特征曲线有右偏的倾向.结论 经项目反应理论分析,中医体质量表整体性能良好,部分条目存在区分度偏低、难度偏大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修订.

  • 从气机升降理论探讨针灸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作者:宁玉楼;成泽东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肠道菌群稳态的改变会引起相应的疾病,恢复原有的稳态则可治疗相应疾病.针灸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灸的作用目的是达到阴平阳秘,使机体恢复稳态,与肠道菌群稳态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而中医气机升降理论则可以用于针灸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疾病方面的理论分析.

  • 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构建及德尔菲法实施规范

    作者:张冬;张明妍;郑文科;杨丰文;李越;张俊华;张伯礼

    建立中医药临床试验核心指标集是解决当前中医药临床研究指标不一致、不规范、不公认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究需要方法学保障,其中多个环节涉及到共识的取得.提出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究中取得共识的常用方法德尔菲法实施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编制咨询表、专家组的构建、咨询实施方式、信息回收、咨询轮次、数据分析规范、结果报告等方面,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支撑.

  • 脉络学说营卫交会生化理论探讨

    作者:常成成;李红蓉;刘红利;吴昊天;常丽萍;魏聪

    营卫理论是构成脉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络作为脉络的小构成单位,是营卫二者相互贯通交会生化的场所.综合分析脉络学说及营卫的基本概念、孙络在营卫交会生化过程及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认为脉络学说营卫“由络以通,交会生化”理论的提出,既有着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着现代医学的有力佐证,同时在临床治疗及体内外实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也证明了该理论的科学性及临床实用性.

  • 证候表型组学的理论问题与应用构想

    作者:魏盛;孙鹏;王杰琼;宋春红;陈刚;陈家旭;乔明琦

    动物行为分析是判定模型动物证候归属并理解中医证本质的核心关键技术.通过对现代动物行为学思路和方法进展的梳理与总结,提出证候/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行为评价中的证候表型组学概念.通过分析这一学科领域中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提出证候表型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若干构想,包括基因操纵技术的联合应用有望带来学科领域的大发展、长时程行为监控笼具是未来动物行为分析的可能趋势、对动物模型行为的结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证候表征的复杂内涵,为解决动物模型的证候属性判别、揭示中医证候的复杂内涵提供思路与方法.

  • 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溯源

    作者:杨馥铭;周丹;陈波;郭义;高旸

    经络腧穴诊断是针灸施治的重要依据,通过经脉、络脉望诊可以判断病变部位,辨别病变性质;通过腧穴切诊可以从温度、血管应指压力的异常变化、腧穴受压的感受等几个方面了解病情.从古典医籍入手,梳理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的古典文献依据,认识经络腧穴诊断的发展历程,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肺瘤平膏及其拆方含药血清对体外负载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形成免疫突触的影响

    作者:王亚杰;朱晓阳;韩东;敖卓;贺用和;祁鑫;裴迎霞;熊露;张波

    目的 探讨肺瘤平膏抗肿瘤的可能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肺瘤平膏拆方分为解毒方、益气方、益气解毒方,分别制备含药血清.应用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熟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体外相互作用动态过程.树突状细胞培养设为空白组,将负载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分为负载组、解毒组、益气组、益气解毒组、全方组和地米低、中、高剂量组,每组设定106/106、106/105、105/106、105/105(树突状细胞/T细胞)4个浓度配比.细胞培养第2天,解毒组、益气组、益气解毒组、全方组吸取相应中药血清1 ml加入细胞中,地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浓度为37.5、75.0、150.0 mg/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 ml,空白组、负载组加入不完全RPMI-1640培养液1 ml.于培养第8天,比较各组在混合培养3、6h时T细胞数和免疫突触数.结果 体外负载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体外混合培养30 min时观察到免疫突触形成.3h时T细胞发生了明显增殖,6h后随着免疫突触的减少,细胞分布逐渐趋于均匀.全方组在3、6h时T细胞数和免疫突触数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各给药组在106/106配比下免疫突触数均明显高于其他配比(P<0.01).各组细胞在不同配比下培养6h与本组3h时免疫突触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瘤平膏具有一定调节免疫突触形成及促进负载肿瘤抗原树突状细胞刺激T细胞增殖作用,且全方效果优于其拆方.

  • 清化颗粒对糖尿病小鼠葡萄糖转运因子的影响

    作者:李俊燕;王静懿;徐杰;陆灏;陶枫

    目的 探讨清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各6只,另设6只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清化颗粒3.77、7.54、15.08g/(kg·d)灌胃,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d)灌胃,空白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各组均连续观察4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及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浓度,并检测小鼠回肠组织中葡萄糖转运因子2(GLUT2)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空腹血糖和HbA1c含量明显升高,血清GLP-1浓度及回肠组织中GLUT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均能下调空腹血糖和HbA1c含量,上调血清GLP-1浓度及回肠组织中GLUT2mRNA和蛋白表达,并且以清化颗粒高剂量组效果好(P<0.05或P<0.01). 结论 清化颗粒能降低db/db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和HbA1c水平,促进GLP-1分泌,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回肠组织中GLUT2的表达有关.

  • 积雪草水提液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尿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胡向阳;刘桃丽;林春淑;杨璇

    目的 探讨积雪草水提液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积雪草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检测造模前后和给药7、14、21天各组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及24h尿量,计算24h尿酸总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各组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24h尿酸总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各时间点苯溴马隆组和积雪草组血尿酸、尿尿酸浓度、24h尿酸均明显降低;给药7天苯溴马隆组24 h尿量降低,积雪草组24 h尿量升高(P<0.05或P<0.01).与苯溴马隆组比较,给药7天积雪草组血尿酸、24h尿量升高,尿尿酸浓度、24h尿酸总量降低(P<0.05).结论 积雪草水提液可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尿尿酸浓度及24h尿酸总量,并增加24h尿量,对尿酸代谢作用的影响是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可能作用机制.

  • 林洪生“固本清源”理论维持治疗恶性肿瘤经验

    作者:郑佳彬;周晓梅;刘杰

    林洪生在继承老一辈肿瘤学专家“扶正固本”论治思想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成果,将“固本清源”思想引入到恶性肿瘤中医药维持治疗中,并提出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药治疗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这一学术思想丰富了中医肿瘤理论内涵,并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肿瘤维持治疗过程中的特色和优势.

  • 基于流行性出血热探讨周仲瑛辨治外感热病的学术特点

    作者:郑志攀

    基于周仲瑛对流行性出血热(疫斑热)的认识,总结其对外感热病的学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重视病理因素、注重病势演变、主张理论复合和学术革新、探索特异性治法、临证一法多用和多法并举.从对疫斑热的认识可以看出,周仲瑛既有对传统认识的继承,又有对理论的创新;既有全面把握,又有重点认知;既保持了对中医理论的严格把握,在特定疾病上又不失灵活对待.对其辨治疫斑热的学术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提高中医外感热病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中医概念总论性研究述评

    作者:邢玉瑞

    从中医概念的分类、特征、认知、存在问题、研究路径5个方面对现代中医概念的总论性研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医概念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客观上是由于中医理论的建构以象思维下的自然语言为主;主观上是由于中医学界重视不够,掌握逻辑学及相关研究方法的人员过少,研究水平低下.提出在现代科学与文化背景下,研究象思维与概念思维之间的互补、会通、转换的途径与方式,探讨以现代学科术语观念研究整理传统中医学科术语,使其概念明确、表述规范、层次清楚、结构合理.

  • 募穴在临床诊断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柏琳;任玉兰;李宁;陈琳;王丹;奉书薇;周玉梅;梁繁荣

    目的 探讨募穴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与作用意义.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募穴物理性质的现代研究文献,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纳入文献所涉及的募穴与其物理性质及其在不同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情况. 结果 共纳入文献26篇,涉及9个募穴,包括中府、巨阙、期门、膻中4个脏募穴和中脘、日月、天枢、中极、关元5个腑募穴.物理特性以热学特性文献多(13篇,50.00%),主要涉及中脘、中府、天枢等穴位以及支气管哮喘、原发性痛经等疾病;光学特性的文献8篇(30.77%),主要涉及期门、膻中等穴位以及乳腺增生等疾病;电学特性的文献4篇(15.38%),主要涉及关元、中极等穴位以及原发性痛经等疾病;阳性反应的文献3篇(11.54%),主要涉及中脘穴和心脏疾病. 结论 募穴有反映相关脏腑疾病的特性,其物理特性的改变对疾病的诊断具有价值.

  • 健脾化湿法治疗克罗恩病1例

    作者:史佳宁;郝微微;温红珠;刘玉婷;曹丽静;邵兰君

    介绍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验案1则.认为湿、热、毒、瘀为克罗恩病发病之标,根据脾虚湿热的病机特点,拟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止血止痢治疗大法,立健脾化湿汤,并对健脾化湿汤在治疗本病中的临证运用经验进行分析.

  • 天疱疮中医诊疗指南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中医对天疱疮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从现有的证据中甄选出相对较为可靠的证据,推荐临床有效且安全、可行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其内容适用于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整个过程.其他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的,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辨证治疗.

    关键词:
  • 紧抓机遇 再登征程

    作者:张伯礼

    2016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医药大事、好事连连,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迎来了中医药发展的春天,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深受鼓舞,充满信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启动了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医药“十三五”规划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