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医杂志

中医

中医杂志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1668
  • 国内刊号: 11-2166/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www.jtcm.net.cn
  • 曾用名: 北京中医;新医药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5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医杂志》编辑部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复方大黄煎剂联合紫草油治疗Ⅲ、Ⅳ期压疮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程红;程芳;任桂钰;杨春霞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大黄煎剂联合紫草油治疗Ⅲ、Ⅵ级压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Ⅲ、Ⅳ级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复方大黄煎剂冲洗湿敷患处,待痂皮脱落后外敷紫草药油,每2~3天换药1次.对照组创面常规消毒后喷洒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每天换药1次.于治疗后10、20、3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者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新生肉芽出现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 结果 两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10天组间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0天、30天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腐肉脱落时间、新生肉芽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大黄煎剂联合紫草油治疗Ⅲ、Ⅳ级压疮疗效优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益血生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惠卿;吴耀南;杨嘉恩;唐金模;陈少东;林莉

    目的 观察益血生胶囊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PEG-IFNα-2a)、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8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PEG-IFNα-2a(每次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以及利巴韦林片(每次300 mg,口服,每天3次)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此治疗的首3个月,加用益血生胶囊口服,每次1 g,每天3次.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丙型肝炎病毒定量、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生化学应答及病毒学应答百分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及随访6个月时病毒学应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及随访6个月生化学应答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5.00%及22.50%,均低于对照组的80.00%与60.00% (P <0.01). 结论 伍用益血生胶囊可减少PEG-IFNα2a、利巴韦林片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骨髓抑制作用,但未能提高抗病毒疗效.

  •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80例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孙佩宇;雷仲民;黄明华;柳根哲;彭亚;张翔

    目的 观察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颈椎病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5天治疗1次,共治疗3次.对照组采用中、低频电子脉冲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治疗2周.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患者颈肩部疼痛(VAS评分)、压痛值,并判定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为98.65%,对照组分别为90.14%、88.73%,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时临床疗效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压痛值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随访时VAS评分、压痛值与本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痛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相当,疗效持久.

  • 肺腺癌患者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后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

    作者:张心悦;彭艳梅;徐央波;崔慧娟;段桦;宋亚中

    目的 观察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取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并产生皮肤不良反应的肺癌患者,在入组当天及入组后第14天、28天、42天、56天观察记录其皮肤不良反应及其他症状表现特点,对其中医证型和病机进行初步归纳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43例,其中3例脱落,40例纳入分析.入组时患者的皮疹呈针头至粟米大小淡红色丘疹为主,92.5%患者有瘙痒,80%患者出现面红目赤,舌色多红.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后出现痤疮样皮疹时间为(7.85±5.07)天,第14天时达高峰,此后逐渐缓解.第14~28天时25.0% ~30.0%患者出现脓疱样皮疹,同时有口苦,小便黄,舌红苔黄.第42天以后痤疮样皮疹逐渐稀疏,皮肤干燥明显增多,占85.0%,皮肤干燥出现时间为(32.8±14.91)天;第56天时有92.5%患者出现皮肤干燥,50.0%的患者有3级脱屑,口干鼻干咽干逐渐增多,舌红绛少苔无苔占50.0%.皮疹变化每14天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药物的肺腺癌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中医证候呈现出初期为风热证,中期为湿热证,后期为阴虚证.

  • 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菀桐;褚瑜光;胡元会;宋庆桥;商秀洋;吴华芹;贾岱琳;孟昊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4例冠心病患者,其中血瘀证患者50例,非血瘀证患者24例.检测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以及血小板比容(PCT),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比较两组各指标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冠心病血瘀证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冠心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瘀证组PT、INR明显小于非血瘀证组(P<0.05).两组血小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血瘀证与PT、INR有相关性(P<0.05).INR是冠心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与凝血功能关系密切,表现在PT缩短,INR降低.

  • 宣肺祛风汤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风痰恋肺证40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斌;李江全;王明明;李辉;孔飞;武海江;陈传喆;刘玉玲

    目的 观察宣肺祛风汤治疗儿童过敏性咳嗽风痰恋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过敏性咳嗽风痰恋肺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宣肺祛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易坦静及开瑞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积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40例中临床控制12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40例中临床控制7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及次要症状积分和全部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和全部症状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而两组次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肺祛风汤可有效改善儿童过敏性咳嗽之风痰恋肺证的症状,尤其是对于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改善更明显.

  • 躯干蛇行功对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

    作者:刘长喜;张福利;马伯艳;胡雁宾;白林

    躯干蛇行功是在传统导引吐纳术基础上,针对现代人因久坐少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脊柱相关性疾病,结合生物力学、骨关节功能解剖学、脊柱康复医学等原理创编而成的养生康复功法.该功法通过模仿蛇之柔软、节节灵动、蜷缩伸展、环绕自然的身形及活动特点,从脊柱第一颈椎到第五腰椎乃至骶椎和双下肢,做节节贯穿的多维、多角度的蛇行涌动,配合在意识引导下的逆腹式呼吸及丹田潜转、开合鼓荡,以达到柔筋健骨、正脊调曲、和络宁神、固本还原的健脊养生功效.本文旨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该功法编创背景、原理及养生康复意义予以阐析,以期为脊柱相关疾病的自我主动防治提供参考.

  • 玄府气液理论在鼻鼽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王振兴;张秀;张廷模;王飞

    运用刘完素玄府气液理论分析鼻的生理功能,指出鼻鼽的病机是玄府郁结、气液代谢失常、郁而化热,并结合临床验案探讨了鼻鼽反复发作的根源在于玄府郁闭和“误治兼化”,并论治了相关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鼻鼽的治疗和控制复发,提高鼻鼽的防治水平.

  • 血压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相关性

    作者:孟建晓;毛静远;侯雅竹;王贤良

    血压作为人体气血阴阳运行的外在表现之一,其昼夜节律受子午流注时辰规律影响,以此为理论依据,临床上就血压昼夜节律与中医分型的关系以及高血压病择时服药做出了一些研究,但目前尚缺乏关于血压监测时间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就血压昼夜节律机制、子午流注时辰规律及其二者相关性研究作一概述.

  • 中医药治疗感冒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质量控制内容与方法

    作者:李洪皎;何丽云;张昕;王祥配;闫东宁;宋毅鹏;刘保延

    由于受到受试者依从性差、合并药物的漏记等因素影响,中医药治疗感冒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大,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为保障研究实施质量,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感冒的3000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采用了现场与远程交互的质量控制方法.现场质量控制优势在于面对面接触研究者(实施干预者、疗效评价者)和受试者,适宜开展研究相关人员访谈和研究信息溯源;远程质量控制优势在于实时性,质量控制人员通过远程质量控制实时了解研究进度、不良事件等情况,同时可以根据远程质量控制的评估结果调整现场质量控制的核查频率,在保障研究质量的同时节省质量控制成本的投入.此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较好地控制了研究实施的质量,可为中医药治疗感冒随机对照试验中实施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与临床用药

    作者:焦如春;邱凤喜;叶超;马会霞

    针对目前中医药理论五味与五行配属的新见解,从文献及临床用药特点多方位进行分析,探究五味与五行配属关系根源,提出五味指导临床用药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并且结合临床实际,阐明五味理论诊治人体相关疾病的思维方法及用药特点,提高五味对临床用药方面的指导意义.

  • 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问题的思考

    作者:匡海学

    对中药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并在社会多样化需求和新的中药学类专业布局的基础上,对中药学专业的定位与人才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进行论述.提出在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要坚持“中医药思维与科学思维培养并重”和“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基本原则,要深化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构建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开展中药高等教育的研究,积极落实《本科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论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

    作者:傅延龄;王倩;王振宇

    提出了中药临床用量控制的概念,分析了当前中药临床处方用量控制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即缺乏对用量控制相关基础知识的总结与研究、药物有效用量范围模糊、药物用量控制策略匮乏;阐述了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总结提出了用量控制的“二纲”即随症施量原则和三因施量原则和“十五策”,并以“君药宜重”和“叠加药量”策略为例作了阐释.

  • 基于“肺主皮毛”理论的肺系疾病易感体质浅析

    作者:赵强;李忱;徐伊晗;庞立健;刘创;吕晓东

    阐述“肺主皮毛”理论渊源与现代医学含义,从流行病学体质分布调查与临床反证角度得出气虚质为肺系疾病共同易感体质;并以“肺主皮毛”理论为基础,以“卫津一体”论为桥梁,浅析“肺主皮毛”与气虚质的内在关系,提出“卫津不布”是气虚质体质特征的关键环节.

  •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时间序列的影响

    作者:赵旭;郝传铮;杨仁旭;徐俊伟

    目的 通过分析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于细胞(BMSCs)基因表达谱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在基因组学层面探索左归丸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和左归丸组,每组18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手术2周后,戊酸雌二醇组和左归丸组分别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溶液(浓度为0.01 mg/ml)和左归丸溶液(浓度为0.5 g/ml)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次1ml/100g,每日1次,灌胃至手术后第4、8和12周末(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12周末时检测各组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胫骨近端骨密、腰椎骨密度.无菌分离各组大鼠的股骨和胫骨,培养BMSCs,表达谱芯片检测各组BMSCs F2代细胞基因表达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采用STEM法进行时间序列分析,通过DAVID进行功能与通路富集.结果 模型组大鼠股骨远端骨密度、胫骨近端骨密、腰椎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左归丸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大鼠3个骨骼位点的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左归丸组-模型组对比组中时间序列显著趋势DEGs多达56个.其中第4周末显著下调基因Ppig、Rb1 cc1、I16和Rock1富集到细胞增殖、自噬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分化等.结论 左归丸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自噬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分化等多途径,广泛调控BMSCs基因表达,终减少骨量丢失.

  • 抗纤灵方对5/6肾切小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钟利平;麻志恒;余柯娜;何立群

    目的 观察抗纤灵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方法 180只C57小鼠随机取出30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150只采用5/6肾切除方法制作肾功能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西药组,每组3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0.5ml自来水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抗纤灵方水煎剂(药物剂量依次为0.2 g/kg、0.4g/kg、0.8 g/kg) 0.5ml灌胃治疗,西药组给予雷帕霉素溶液(药物剂量0.0000016 g/kg)0.5ml灌胃,每日灌胃1次,各组疗程均为12周.在灌胃后第4、8、12周末,每组分别取出10只小鼠处死,检测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T IMP-1) mRNA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第4、8、12周末模型组小鼠MMP-2 mRNA、IIMP-1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在第8、12周末低、中、高剂量组和西药组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第4、8、12周末低、中、高剂量组TIMP-1 mRNA表达降低(P<0.05);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第8、12周末MMP-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本组第4周末比较,低、中、高剂量组第8、12周末TIMP-1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抗纤灵方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MMP-2 mRNA表达、TIMP-1 mRNA表达相关.

  • 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过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方证验证评价

    作者:简维雄;左和宁;袁肇凯;胡志希;李杰;孙贵香;莫莉

    目的 复制心血瘀阻证大鼠模型动态形成过程并进行方证验证. 方法 采用高脂饲养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结合的方法建立3阶段模型,即第一阶段“血瘀证前期”模型,第二阶段“亚血瘀证期”模型,第三阶段“心血瘀阻证期”模型,并设相应模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阳性药物干预对照组、阴性药物干预对照组,每组8只.成模后采用阳性药物、阴性药物干预法验证动物模型,阳性药物干预组和阴性药物干预组大鼠分别在心血瘀阻证期造模后给予养心通脉片溶液3.25 g/ (kg·d)和四逆散溶液3.00g/(kg·d)灌胃,心血瘀阻证期组给予纯净水(1 ml/100 g)灌胃,共7天.观察各组大鼠中医表征积分,检测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结果 血瘀证前期组、亚血瘀证期组、心血瘀阻证期组中医表征积分均较本模型相应的对照组升高(P<0.05);心血瘀阻证期组、亚血瘀证期组血脂各指标均较本模型相应的对照组升高(P<0.05);血瘀证前期组、亚血瘀证期组与各自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浆黏度水平升高(P<0.05).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中切比较,阳性药物干预组低于阴性药物干预组和心血瘀阻证期组(P<0.05).结论 通过3阶段造模法以及方证验证,初步建立了心血瘀阻证动态演变的实验动物模型.

  • 梁冰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经验

    作者:李琤;胡永珍;李达;代喜平

    针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不同于急性白血病的疾病特点,梁冰教授认为,本病是“因虚致病、因病致毒”的过程,病因根本是“正虚”,不同分期“正”“邪”盛衰不同.在治疗上首推扶正,以参芪四物汤健脾补肾活血,并结合临床分期及中医辨证施以祛邪药物.

  • 从治病求本浅析阮士怡辨治心血管病经验

    作者:王晓景;张军平

    介绍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运用“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经验.认为治疗应求本,即本于病机、本于病因、本于本脏.临床上心系疾病重脾肾,兼有痰浊宜软坚;谨守病因辨虚实,祛邪还需固正气;辨清脏腑分喜恶,益气涤痰复脉律,并举3例验案.

  • 周绍华从痰论治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经验

    作者:鲁喦

    介绍周绍华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经验.认为“痰”邪在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本虚之不同,临床上分别采用养阴化痰、和胃化痰、益肾化痰的方法.

  • 近年经络实质研究概述

    作者:吴昊天;魏聪;位庚;常成成;常丽萍

    经络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对其实质的研究前后已持续60余年,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定论,并且迄今所存之论多定注于以“机械、形态还原论法”探究脉络的物种性,而忽略了经络本身所承载的信息交流、传递等全息性.而这正是我们研究过程中当突出解决的重点.

    关键词: 经络 P物质 神经肽
  • 青黄胶囊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急性白血病1例

    作者:万姜维;刘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类高度异质性、获得性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青黄胶囊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内制剂,报道应用青黄胶囊治疗MDS转急性白血病1例.

  • 基于德尔菲法的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诊断指标研究

    作者:谢秀丽;卢传坚;姚丹霓

    目的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建立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诊断指标体系.方法 制定寻常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专家咨询问卷,遴选全国范围内皮肤病领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专业人员32位,分别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评价指标采用五尺度评分法,并采用百分权重法对指标进行赋权;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及权威程度,并采用算术均数、等级和、满分比分析专家评价意见集中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分析专家评价意见协调程度. 结果 两轮问卷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1.3%、96.9%,权威程度分别为0.90、0.96.第一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6 ~0.43之间,第二轮问卷变异系数波动在0.05 ~0.32之间;第一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375、血瘀证0.488、血燥证0.379,第二轮问卷各证型协调系数分别为血热证0.276、血瘀证0.357、血燥证0.256.根据各证候诊断指标的权重系数及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决定各指标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终血热证有15个诊断指标,血瘀证有10个诊断指标,血燥证有13个诊断指标.结论 初步建立银屑病常见证候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诊断指标体系,可为本病证候诊断标准的确立提供参考.

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