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lectronic)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6681
  • 国内刊号: 11-9336/R
  • 发行周期: 旬刊
  • 邮发: 10004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镭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探究

    作者:刘昌述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6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据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3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分析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情况。结果①观察组中有6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中有53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4.1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共有90例中高级患者,比例为71.43%,治疗后,共有51例中高级患者,比例为40.48%。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静;滕华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冠心病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行冠心病PCI术的9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降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宝玉

    目的:观察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2年7月~2014年7月对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黄芪生脉饮,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肌酶指标降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酶指标降低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黄芪生脉饮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明显的疗效,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冯秀丽;吴爱萍;张晓红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病患者、3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和120例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5.1±4.5)μmol/L>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8.6±3.8)μmol/L>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9.02±1.23)μmol/L。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高血压病患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高同型半胱氨酸又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卒中,是一常见的危险因素。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目的:观察与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5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统计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率、PR间期改变、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美托洛尔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采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综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发生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作者:张贵有

    目的:通过对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侵袭性脑膜瘤住院患者48例。根据患者病变部位、术前脑神经损伤情况、周围脑组织的侵袭程度选择手术类型。具体切除方法根据Simpson(脑膜瘤切除程度分级)分级标准进行选择。结果肿瘤的形态大多呈圆形、椭圆形或者分叶状扁平状。周围组织受肿瘤组织侵袭所致相应改变。侵袭性脑膜瘤的病变部位、术前脑神经损伤情况、周围脑组织的侵袭程度影响手术切除范围。侵袭性脑膜瘤位于大脑凸面21例中20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位于矢状窦旁17例中4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13例给予Simpson 2级切除。大脑镰旁和颅底9例中3例给予Simpson 1级切除,6例给予Simpson2级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决定患者手术方式,影响侵袭性脑膜瘤预后的重要依据,应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

  •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

    作者:李培祥;路燕敏

    目的:通过讨论研究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胸科手术患者30例,年龄60~70岁,对其控制变量并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其临床特点并记录各时段的反应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减轻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具有有利的积极印象,并且效果明显。

  • 益气活血类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张连军

    目的:探索益气活血类中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寻求临床医生帮助筛选可以入组的心血管病患者68名,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我院常规的心血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好,大大的提高了临床疗效,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顺祥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将其疗效和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的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中西医结合组好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的西医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明显好于单纯的西医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效果优于单一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值得不断应用和推广。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牛志红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抗心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按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射血分数以及心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4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随访APP在PCI术后康复指导中的应用

    作者:王玲玲

    依托目前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等,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实现更为方便灵活的双向交流,定期推送个体化的康复指导知识、智能匹配用户信息形成患友圈,极富弹性的分析患者自我管理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和对疾病高危因素的控制,以及对日常生活不良习惯、随意停服药物、不按时进行复诊等进行康复指导,随时随地的为患者带来健康指导。

  • 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管理

    作者:张传芬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特征,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折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上报跌倒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跌倒发生时间以1:00~2:00、6:00~7:00、20:00~21:00为主,因心律失常发作而损伤程度的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发作所致的跌倒。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的时间及疾病的特征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许晨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一周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作者:康文慧

    目的:对比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51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福辛普利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8%,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0%,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压降低水平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为期两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中未出现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例,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出现冠心病,4例心肌梗死,试验组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是一种有效的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且其疗效显著优于福辛普利,能有效提高血压控制水平,避免或减少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盐酸米多君联合左旋卡尼丁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张晨洁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米多君联合左旋卡尼丁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只使用左旋卡尼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米多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血压等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检测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多君联合左旋卡尼丁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通心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周秀英

    目的:探究应用通心络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0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疗效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1]。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5.00%);试验组治疗2周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8.37±2.28)mg/L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13.65±4.13)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磷酸肌酸钠治疗围生期心肌病14例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晓霞;李建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在围生期心肌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11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B型脑钠肽前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心电图、LVEF和NT-proBNP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围生期心肌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 颈外静脉穿刺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王青

    目的:对颈外静脉穿刺的解剖学意义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我校解剖实验室内经过防腐技术进行固定的50例成人尸体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28例男性尸体,22例女性尸体。在对尸体进行解剖的过程中,对所要解剖的相关结构或部位进行测量。以游标卡尺作为测量这些结构或部位的工具,精确度为0.01 mm,因此本文所有在测量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单位均精确到0.01 cm。结果有8例尸体颈外静脉回流到颈内静脉,所占比例为16%,为Ⅰ型回流模式;有24例尸体颈外静脉回流到静脉角,所占比例为48%,为Ⅱ型回流模式;剩下的18例尸体颈外静脉回流到锁骨下静脉,所占比例为36%。在Ⅰ型回流模式当中,回流过程中颈外静脉不接受任何属支。解剖过程中测量结果为有颈外静脉汇入的锁骨下静脉中外侧直径大小为(1.31±0.21)cm,内侧直径大小为(1.72±0.19)cm;无颈外静脉汇入的锁骨下静脉的平均直径为(1.19±0.23)cm;颈外静脉的上段测定的平均直径为(0.61±0.21)cm。由记录的数据结果可见,若锁骨下静脉中有颈外静脉汇入,那么内、外侧直径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锁骨下静脉中有颈外静脉汇入与锁骨下静脉中午颈外静脉汇入相比,外侧直径大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颈外静脉的特殊位置,在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时,需要对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关系熟练的掌握,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的几率。

    关键词: 颈外静脉 穿刺 解剖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作者:肖玉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门诊或住院的120位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方式,并对两组的降压疗效、症状改善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改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度至重度(Ⅱ~Ⅲ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相互协同、扬长避短,在临床治疗中取得较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常国栋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利尿剂及强心剂等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呼吸、心率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及呼吸、心率改善情况等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呼吸与心率频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原醛患者临床特点分析与研究

    作者: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目的:研究原醛患者临床表现特点,并对相关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58例确诊原醛患者,按照血钾水平分组,正常血钾为对照组,16例;观察组为低血钾或存在低血钾病史,42例;比较与分析2组临床生化检测指标和合并症及肾上腺CT检查等。结果2组原醛患者血压和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尿醛固酮水平分别为(181±91)ng/L、(10.1±6.7)μg/24 h明显低于观察组(282±178)ng/L、(18.3±12.7)μ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血钾与正常血钾原醛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无明显差异性。

  • 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伟萍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对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2013年本院收治的66例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进行介入治疗的过程和方法,评价终的疗效。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高达91%,且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结论大多数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均可耐受介入治疗,且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比较高,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使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得到较好的预后效果。

  • 高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范振东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88例老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0例(56~79岁)和高龄组48例(≥80岁)。对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发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同时于病后4周采用Rankin量表进行预后分析。结果高龄组患者发生房颤、肢体乏力及头晕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预后不良比例显著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在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危险因素方面与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具有一定差异,并且患者预后效果相对较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于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胫骨及腓骨愈合时间、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胫骨及腓骨愈合时间分别为(4.51±1.21)个月、(6.52±2.21)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5.96±1.31)个月、(8.97±2.41)个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西医治疗来说,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患者胫腓骨愈合。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致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孝福

    目的:研究脑血管病致抑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收治的脑血管病致抑郁症患者共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安乐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DS及HINS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以及HINS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为84.85%,观察组为96.97%;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调查研究

    作者:洪德军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现代流行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升高的趋势日益明显,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势在必行。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3类6种药物治疗心血管病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了依据。

  • 隐性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君;张强;王慧峰

    目的:评估隐性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了120例行冠脉造影者的临床资料,把隐性高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隐性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具有相关性;隐形高血压与其他危险因素有正关联;多重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的协同作用更明显。结论隐性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有相似的冠状动脉病变,年龄、性别、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为隐性高血压的高危因素,且易导致冠状动脉病变。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三明;王乐临;曾颖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纯西药治疗来说,采用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溃疡74例临床研究

    作者:孙作刚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溃疡,分析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研究方案,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74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0 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38例中,痊愈20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36例中,痊愈12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 大丰市农村高血压患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兴桃;顾晓平;盛凤;陈尧

    目的:对大丰市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今后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在大丰9个农村乡镇开展慢性非传染病抽样调查,共调查9692人,对其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目前大丰市农村高血压患病情况、发病因素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统计,大丰市农村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89,在慢性非传染病中患病率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人群高血压知识知晓率35.56%,不同年龄知晓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患者群超重或肥胖、饮酒、吸烟、不经常锻炼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患患者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大丰市农村高血压发病率相对较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超重或肥胖、饮酒、吸烟、不经常锻炼可能为诱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值得关注。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作者:范中敏

    目的:观察细节化优质护理影响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表现。方法选择76例行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患者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中38例患者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满意率分别为65.79%(25/38)、94.74%(36/38)、97.37%(37/38),对照组38例患者分别为42.11%(16/38)、89.47%(34/38)、78.95%(30/38),观察组的痊愈率、满意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行细节化优质护理,可为提升疗效提供有效的辅助,且有助于增加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作者:刘益颖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血液透析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感染发生的原因。结果87例患者的总感染率为24.14%,置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和透析时间、疾病和药物、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给予健康教育、置管前后护理、透析前后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银杰;姜峰

    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干预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中医护理联合干预,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2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康复总有效率为94.7%,而对照组11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康复总有效率为65.8%,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中医护理 心绞痛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刘金艳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出院三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经过相应护理,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压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相比常规护理可更好的改善老年高血压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作者:尹碧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进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护理记录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98例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达100%。有3例出现血压降低现象,采取相应处理后血压回升;有2例出现穿刺部位肿胀;有5例出现睡眠障碍,采取相应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科学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尹燕红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便秘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本组157例患者共发生不良护理事件108例次,其中摔伤6例,比例为3.82%,坠床4例,比例为2.55%,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0例,比例为6.37%,睡眠障碍82例,比例为52.23%,其它6例,比例为3.82%。结论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加强临床护理,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方法及护理措施

    作者:张龙梅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抢救时所采取的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等,探讨分析抢救护理效果。结果34例患者经抢救后,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结论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进行快,若不及时抢救则很容易造成患者死亡,对此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挽救患者生命;同时在抢救结束后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加快患者治疗后恢复。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

    作者:张卫萍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诊断并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结合护理组和临床护理组,各49例。临床护理组给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规护理,结合护理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给与中医辩证施护。施护7 d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7.96%,临床护理组总有效率为87.63%,结合护理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临床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维护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作者:郭风玲;何新颖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不少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静脉置管,为使此类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效果,本文总结一下维护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综合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玲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措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LiFHe评分。结果经过6个月护理干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LiFHe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范慧颖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鼻窦炎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200例儿童鼻窦炎住院患儿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结果经过1~2个疗程治疗和护理,92%患儿治愈出院。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 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李远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及饮食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冯菁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25例患者为观察组,2011年6月~2012年6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23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医疗纠纷、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综合满意度情况等。结果未采取风险管理模式的对照组发生风险事件22例,比例为6.77%,医疗纠纷27例,比例为8.31%,患者综合满意度为84.62%;经过风险管理,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2例,比例为0.86%;医疗纠纷4例,比例为1.72%,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7.42%;两组比较,观察组的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综合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 浅谈临床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与合理用药

    作者:王艳丽

    目的:进行心血管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分析,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5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临床用药情况及不合理用药问题。结果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中,卡托普利DUI值高,为1.51,其次为胺碘酮,DUI值为1.01;心血管疾病用药常见问题中,以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为突出,本研究中共计330例,比例为38.55%;其次为联合用药不合理,本研究共发生258例,比例为30.14%。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情况复杂,用药较多,医护人员要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身的临床用药知识,加强临床护理,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分析

    作者:安艳芝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5人,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且不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心脏瓣膜疾病。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临床护理,配合日常生活指导、疾病宣教等康复护理内容,6个月后再次记录病情状况。结果6个月后复诊,75名患者接受治疗和康复护理指导后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结论全面到位的康复护理策略可以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因此需重视护理工作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观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马玉青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明显改善,但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的价值。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社区护理干预

    作者:郭春红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本社区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值得临床选择和使用的护理模式。

  • 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智月英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护理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陈小华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精心周到的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病患者,给予对症治疗与精心的护理。结果全部高血压病患者的情况都恢复的较好,满意出院了。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周到的护理,使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稳定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了。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路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吴淑甜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治疗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之上,制定详细的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90.0%。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两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工作上,值得在医学上进行推广。

  •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

    作者:张玉红

    目的:评价缬沙坦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联合用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26名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用药组(分别服用缬沙坦分散片80 mg,1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次,1次/d)、联合用药组(二者合用)治疗6周后观察血压下降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降压疗效和总有效率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联合应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单一用药效果更理想。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39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海霞

    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伴上消化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所获疗效。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所诊治的78例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一组病例数为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基于常规西医治疗加施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所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操作简单且可行性强,便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 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的预防

    作者:杨付明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预防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8月外科收治的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静脉全麻,研究组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静脉全麻。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对比两种麻醉方式的预防效果。结果研究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40%,对照组心电图改变发生率90%。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神经节阻滞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对比没有很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及插管后5 min研究组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预防冠心病非心脏手术麻醉心血管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李梅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62例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并随即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8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茶碱与菌必治进行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总有效率(96.29%)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使用价值。

  • 冠心病合并房颤32例临床诊疗分析

    作者:杨旭然

    目的: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的临床诊疗进行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加氨酰心安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32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经治疗后的心电图ST段的改善率为84.4%,心功能的改善率为96.9%,疗效较好。结论在对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氨酰心安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鲜昊澄;王玲

    目的:分析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病例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结果针对于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可以采用瓣膜置换术进行治疗。结论在对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瓣膜置换术是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提升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患者围术期的心肌保护、合适的手术时机以及匹配的瓣膜型号。

  • 几种联合治疗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巍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组联合卡托普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44.44%,治疗组为97.2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张宏

    目的:观察冠心病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绞痛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肾病透析伴慢性患者社区安全用药干预模式的建立

    作者:彭欣

    目的:探讨分析肾病透析伴慢性患者社区安全用药干预模式的建立。方法对160例肾病透析伴慢性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实施安全用药流程,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流程,严密监控两组用药情况,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用药缺陷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实施安全用药流程之后,发生用药缺陷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安全用药流程可以有效减少用药缺陷次数,提高了用药护理质量,为实现零用药缺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特点分析

    作者:王骁骊;张利民;李永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69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首发症状主要是气促(27.5%)、胸闷(24.6%)和心前区疼痛(20.3%),其次是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15.9%)和意识障碍(8.7%);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病;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少(16.7%);并发症常见心力衰竭(50.7%)和心律失常(85.5%);一周死亡率高(10.1%)。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不典型,合并症和并发症常见,死亡率高;首诊时对老年患者应常规行心电图检查,进一步监控血压和血糖、防治心衰,有望避免漏诊和误诊,争取治疗时机,改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 参红化浊通络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靳宏光;宋晶

    目的:探讨参红化浊通络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红化浊通络方,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红化浊通络方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良好疗效。

  • 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咸睿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37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有效的治疗处理,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组37例患者中,入院后发生急性左心衰3例,发生肾功能损害2例,对症治疗处理后缓解,治疗有效率为94.6%,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确诊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理的降压药物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秦英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贝那普利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味参芪地黄汤进行治疗,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都有所好转,两组之间比较,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疗效评价

    作者:冯志青

    目的:探讨研究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1例,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及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率较高,应积极应用。

  • 老年医疗保健运用中医药研究

    作者:刘昌述;张淑秀

    我国汉族的传统医学中医学对老年医疗保健非常有用。本文主要探讨了老年中医保健的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老年医疗保健当中的应用,这些进步与成就为发展中医老年医疗奠定了基础。

  • 高血压冠心病C-反应蛋白和血沉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鞠福娟

    目的:对C-反应蛋白和血沉联合检测在高血压冠心病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52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抽取同期52例健康人士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的C-反应蛋白及血沉检测指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90.24±8.42)mg/L及血沉(36.14±5.82)秒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15.28±1.65)mg/L及血沉(12.98±1.20)秒水平;C-反应蛋白诊断特异性性92.3%明显高于血沉特异性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与血沉联合检测对高血压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进一步提高病症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与肺栓塞的诊断鉴别

    作者:戴旭卿;吕雅玲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肺栓塞的诊断与鉴别,为降低误诊率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被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误诊情况与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8例中胸痛10例,呼吸困难14例,D-diner(D-二聚体)>520μg/L;患者血气分析均为低氧血症;11例患者心电图ST-T改变。考虑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原因:8例胸痛伴有严重低氧血症,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4例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无效。结论因呼吸困难、胸痛被初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如果临床资料不足以确诊时,特别对于冠心病常规治疗无效或低氧血症严重时,应考虑诊断为急性肺栓塞并行早日检查确诊。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内科川崎病疗效分析

    作者:闫文芳

    目的:研究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为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未应用丙种球蛋白两组。实验组50例患儿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儿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总热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对川崎病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效果,减少冠状动脉损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作者:迪丽阿热·加马力

    目的:分析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本院的收治案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采用不同药物后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显著的11例,有效22例,无效19例;观察组疗效显著的24例,治疗有效25例,无效3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和预防,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效果更佳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赖性,因此适合临床使用。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房恒青

    目的:分析心血管重症患者护理过程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以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55%、1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70.0%、97.5%,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当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当。

  •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强;黄忠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较之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脂水平。

  •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翟兆锋

    目的: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使用呋喃唑酮和西沙比利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服用养胃理气汤进行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53%,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吴新泉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达到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合理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近几年来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降糖西药联合治疗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50例,根据患者实际给予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上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9.6%和92.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血糖和血糖达标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加上全面的调护,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血糖值更能有效控制。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