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杂志

肿瘤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31
  • 国内刊号: 3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高玉堂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睡美人转座子介导AEG1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可治疗小鼠肝癌

    作者:杨柳;王翼寅;陈睿;吕莎;尹燕锋;李源;张蕾;苏晓三

    目的:探讨睡美人(Sleeping Bbeauty,SB)转座子系统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效率,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 1,AEG1)重组转座子系统转染DCs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从pEGFP-N1质粒中获取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启动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从小鼠肝癌细胞H22中克隆AEG1基因,将上述基因分别插入质粒pT/HB后获得重组转座子载体pT-CMV-EGFP和pT-CMV-AEG1.将重组转座子载体分别与转座酶pCMV-SB11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获得双质粒转座子系统pT-CMV-EGFP/SB11和pT-CMV-AEG1/SB11.将pT-CMV-EGFP/SB11转染DCs,荧光显微镜和FCM法观察EGFP表达率;将pT-CMV-AEG1/SB11转染DCs后,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AE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pT-CMV-AEG1/SB 11转染后的DCs治疗肝癌H22细胞荷瘤小鼠,观察小鼠体内肿瘤体积的变化,并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治疗19d后小鼠脾细胞对肝癌H2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质粒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重组转座子载体pT-CMV-EGFP和pT-CMV-AEG1均构建成功.pT-CMV-EGFP/SB11转染DCs后24和48 h,细胞内EGFP的表达率分别为46.5%和27.8%,均明显高于空载体pT-CMV/SB11转染组(P值均<0.001).pT-CMV-AEG1/SB11转染DCs后24 h,细胞内AEG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体pT-CMV/SB11转染组(P值均< 0.001).用pT-CMV-AEG1/SB11转染的DCs治疗H22荷瘤小鼠后,小鼠体内肿瘤生长被明显抑制(P<0.01),小鼠脾细胞对肝癌H2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P<0.01).结论:SB转座子系统可高效转染DCs.pT-CMV-AEG1/SB11转染的DCs可通过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H22细胞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

  • 沉默Sam68基因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作者:邝紫桥;章乐虹;潘小梅;刘毅俊;邹颖;陈欣欣

    目的:探讨沉默Sam68 (Src-associated substrated during mitosis of 68KD)基因表达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具有不同侵袭能力的乳腺癌MDA-MB-231和MCF-7细胞中Sam68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选择Sam68高表达的MDA-MB-231细胞,利用siRNA技术沉默细胞中内源性Sam68蛋白的表达.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MT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沉默Sam68基因表达后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Sam68蛋白在高侵袭性的间质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高表达(P<0.05);采用siRNA沉默MDA-MB-231细胞内源性Sam68蛋白的表达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vimentin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MDA-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值均< 0.05),细胞可能发生间质-上皮转化.结论:Sam68在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Sam68基因的表达能抑制EMT的发生,并降低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 Hes1基因沉默可抑制食管腺癌OE3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作者:胡丽娜;彭兴春;郭显智;刘慧;龙志国;余明华

    目的:探讨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airy and enhancer of split 1,Hes1)基因表达对食管腺癌OE33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食管黏膜上皮HEEC 细胞、食管鳞癌TE-1和食管腺癌OE33细胞中Hes1基因的表达水平.将特异性针对Hes1基因的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食管腺癌OE33细胞,然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es1基因的沉默效率,并通过CCK-8、划痕愈合实验以及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Hes1 基因沉默对OE3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HEEC和TE-1细胞相比,OE33细胞中He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P值均< 0.01).Hes1-shRNA重组慢病毒感染OE33细胞后,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值均<0.01),并且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值均< 0.01).结论:沉默Hes1基因的表达能一定程度上抑制OE3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提示Hes1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食管腺癌治疗靶点.

  • ADAMTS18基因过表达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作者:徐红英;肖茜;范宇;穆俊豪;邵辨非;任国胜

    目的:探讨ADAMTS18 (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 18)基因过表达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BT549、MB231、MB468、MCF7、SK-BR-3、T47D细胞和乳腺纤维囊性病MCF10A细胞以及乳腺癌旁组织中ADAMTS18 mRNA的表达情况.将ADAMTS18过表达的重组载体质粒pcDNA3.1(+)-ADAMTS18转染至乳腺癌BT549、MB231和MCF7细胞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法检测ADAM TS18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ADAMTS18过表达对乳腺癌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乳腺癌BT549、MB231、MB468、MCF7、SK-BR-3和T47D细胞中ADAMTS18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乳腺纤维囊性病MCF10A细胞以及乳腺癌旁组织(P值均< 0.01).ADAMTS18过表达后BT549、MB231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被显著抑制(P值均<0.01),而克隆形成和增殖能力无显著变化(P值均> 0.05).结论:ADAMTS18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

  •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介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抵抗化疗

    作者:尹春荣;翁巍;何高芬;侯海珠

    目的:研究骨髓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rcinoma-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化疗抵抗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 (recombinant huma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rhTGFβ1)体外诱导AML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形成CAF,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AF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及Ⅲ型胶原蛋白(coHagen Ⅲ)的分泌水平.然后构建CAF与AML细胞系THP-1或K562的共培养模型,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经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Ara-C)化疗后白血病细胞的活性变化,FCM法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进一步应用TGFβ受体拮抗剂SB431542 处理人白血病细胞系THP-1或K562,然后再与CAF共培养,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CAF对白血病细胞抵抗Ara-C化疗的保护作用.结果:TGFβ1可在体外诱导BM-MSCs分化形成CAF;与BM-MSCs相比,CAF高分泌α-SMA、FAP、coUagen Ⅰ和coⅡagen Ⅲ蛋白(P值均<0.01).共培养实验结果表明,CAF细胞可明显减弱白血病THP-1和K562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P值均<0.01);此外,经Ara-C作用48h后,CAF共培养组THP-1细胞的G0/G1期所占比例为(60.94±3.67)%,相比THP-1单独培养组的(37.20±3.91)%明显升高(P<0.05).受体拮抗实验表明,SB431542处理能够显著减弱CAF对白血病细胞抵抗化疗的保护作用(P<0.001).结论:CAF可保护白血病细胞抵抗化疗,其机制可能与TGFβ通路密切相关,并通过维持白血病细胞处于静止状态而逃避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

  • 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的Meta分析

    作者:崔静;张宝营;姜雷;李毛吉;王蓉;关泉林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术后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术后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共纳入14项研究,其中4项为随机对照研究,10项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有2 862例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放疗序贯内分泌治疗组(序贯治疗组)与放疗同步内分泌治疗组(同步治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RR:1.00 (95% CI:0.93~1.07),P=0.907]、≥2年无事件生存率[RR:1.00 (95% CI:0.92~1.08),P=0.909]、复发率[RR:1.07 (95% CI:0.86~1.32),P=0.536]、远处转移率[RR:1.09 (95% CI:0.89~1.34),P=0.401]、肺纤维化发生率[RR:0.88 (95%CI:0.56~1.38),P=0.580]、肺炎发生率[RR:0.81 (95% CI:0.41~1.61),P=0.543]和皮肤纤维化发生风险[RR:0.93(95% CI:0.63~1.36),P=0.69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于研究类型、国家、内分泌治疗方案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序贯治疗组与同步治疗组的上述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接受放疗序贯或同步内分泌治疗的≥5年总生存率、≥2 年无事件生存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肺纤维化发生率、肺炎发生率和皮肤纤维化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差异.今后有待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对此进行验证.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影响因素

    作者:黄佩新;乐凡;赵志英;谢晓莺;杨毕伟;夏景林;任正刚

    目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FAP)是经股动脉进行介入诊断及治疗的局部并发症.目前针对FA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导管术后FAP的发生,但对于肝癌患者行经股动脉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后的FAP发生率及潜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TACE治疗后与FAP发生及其治疗疗效相关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5 389例,其中11例患者发生FAP.对TACE治疗后FAP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特点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 389例肝癌患者接受12 222例次TACE治疗后的FAP发生率为0.09% (11/12 222).高龄、男性、罹患高血压和(或)糖尿病以及肥胖是FAP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本研究中,FAP首选治疗方法——超声引导下加压包扎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为63.64% (7/11).高龄、女性、FAP瘘口直径和周围血管疾病史是影响FAP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高龄、男性、罹患高血压和(或)糖尿病以及肥胖是TACE治疗后FAP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高龄、女性、FAP瘘口直径和周围血管疾病史是影响FAP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 北京市东城区2001-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作者:石红梅;杨雷;王宁

    目的:分析北京市东城区2001-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的变化趋势.方法:利用2001-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甲状腺癌的发病资料,按性别和年龄计算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采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采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算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2001-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居民甲状腺癌累计发病563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438例,男女性别比为1∶3.50.甲状腺癌发病率由2001年的2.69/10万上升至2011年的14.29/10万,增长431.23%;标化率从1.69/10万上升至9.33/10万,增长452.07%.甲状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25~64岁各年龄组甲状腺癌发病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男性发病高峰出现在70~74岁组,女性发病高峰出现在45~49岁组和75~79岁组.男、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的APC分别为16.88%和15.60%.结论:北京市东城区2001-2011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较快,需要深入分析甲状腺癌高发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李友炳;张军;李国平;朱月永;刘豫瑞;江家骥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3例早期HCC患者与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间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表达量、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HCC病理分级和NLR等病理指标的差异.分析不同NLR(NLR<3.65与NLR≥3.65)之间HCC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成率的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CC发生的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因素.结果:NLR在HCC组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6,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高低与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408,P<0.001).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NLR(NLR<3.65与NLR≥3.65)组间HCC术后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38,P<0.001),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GT)对HCC发生有影响;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HCC复发有关(比值比为2.271,P<0.01).结论:NLR高低与HCC的发生具有相关性,NLR越高HCC的分化程度越低,且术后3年内复发率越高,但与术后3年总生成率无关.

  • SATB1、survivin和VEGF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瑞莲;谢可

    目的:探讨SATB1(special AT rich sequence-binding protein-1)、survivin 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卵巢、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ATB1、survivin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SATB1、survivin和VEGF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ATB1、surviv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值均< 0.05).SATB1的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腹腔积液有关(P值均< 0.05).SATB1、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值均<0.05).SATB1、survivin、VEGF及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是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P值均<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SATB1、survivin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且SATB1的表达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腹腔积液有关,SATB1、survivin和VEGF阳性表达的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 肥胖与甲状腺癌

    作者:吴长华;王亮;陈万军

    甲状腺癌(thyroid carcinoma)是人体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近几十年来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肥胖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升高存在正相关性,而且与甲状腺癌的侵袭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已有的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抵抗、炎性反应、瘦素和雌激素是较有可能参与肥胖致甲状腺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机制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 inositol 3-kinase,PI3K)、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炎性反应机制.探索肥胖介导甲状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与防控.本文遂对肥胖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和侵袭性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肥胖致使甲状腺癌发病风险增加的分子因素进行综述.

  • 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作者:苗传望;胡旭东;于金明

    高级别胶质瘤是常见且恶性程度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复发后的侵袭性更强,常规放化疗的疗效不佳.贝伐单抗是批准用于治疗复发性胶质瘤的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近年来,开展了许多有关贝伐单抗联合其他治疗手段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研究,但对于联合用药的疗效、模式及安全性尚存有较多争议.本文对贝伐单抗应用于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使用贝伐单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提供参考.

  • 抗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沙;蒋涛;周彩存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传统疗法因其耐药性等问题也已进入了治疗的瓶颈时期.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了解,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1(PD-1 ligand,PD-L1)构成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成为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PD-1/PD-L1 的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然而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只有约20%的NSCLC患者能从中获益.因此,探寻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而精准的选择出免疫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抗PD-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吸烟与膀胱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艾为;乔艳;朱熹;张捷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存在性别和地域差异.吸烟是膀胱癌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谷胱甘肽转硫酶M1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M1,GSTM1)、N-乙酰化转移酶2(N-acetyl transferase 2,NAT2)、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染色质域6(chromobox 6,CBX6)/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A (apolipoprotein B mRNA-editing enzyme catalytic polypeptide-like 3A,APOBEC3A)等基因共同作用有关.近期有研究显示,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细胞色素P450酶1A2(cytochrome P450 family 1 subfamily A member 2,CYP1A2)、溶质运载体家族14A1 (solute carrier family 14 member 1,SLC14A1)和轮辐蛋白同源体3(radial spoke protein 3 homolog,RSPH3)/T细胞活化Rho鸟苷三磷酸酶激活蛋白(T-cell activation Rho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TAGAP)/埃兹蛋白(ezrin,EZR)等基因可增加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且对吸烟者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些相关基因的发现或许能为研究者探究吸烟影响膀胱癌发生提供新的思路,也能为防治膀胱癌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证据支持.

  • 拓扑替康口服与静脉剂型二线治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

    作者:高毅;杨胜;吴欣爱

    目的:系统评价拓扑替康不同剂型在化疗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6例敏感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2组.口服组37例,每天口服拓扑替康(2.3 mg/m2),连续5d;静脉组39例,每天静脉滴注拓扑替康1.5 mg/m2,连续5d;21d为1个周期.有72例患者完成2~6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1次疗效.主要观察指标为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口服组与静脉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2.8%和21.6%,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1.4%和75.7%,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2和10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1和19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2组的不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口服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5.4%,明显低于静脉组的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口服组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为2.7%,低于静脉组的7.7%,但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率口服组低于静脉组,2组均未出现3~4度的贫血反应.2组患者非血液学毒性主要是恶心、呕吐、乏力、发热和脱发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经过一线化疗的敏感型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拓扑替康作为二线用药,口服制剂与静脉制剂疗效相当,但口服制剂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更低,应用更方便.

  • 肝肿瘤螺旋断层放疗中患者年龄对摆位误差的影响

    作者:丁伟杰;孙菁;陈一兴

    目的:应用螺旋断层放疗中的兆伏级CT (megavoltage CT,MVCT)图像引导技术对老年和非老年肝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的摆位误差分析,评估年龄因素对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8月接受螺旋断层放疗的43例肝肿瘤患者,其中非老年组(< 60岁)26例,老年组(≥60岁)17例.放疗前先进行MVCT扫描,并与CT扫描图像进行自动匹配和手动调整,分别记录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倾斜、旋转和偏离的旋转摆位误差,之后调整摆位误差进行放疗.对2组的摆位误差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非老年组和老年组线性摆位误差X轴方向上分别为(0.41±2.89)和(1.13±5.79) mm,Y轴方向上分别为(1.61±4.09)和(1.86±4.84)mm,Z轴方向上分别为(0.62±1.96)和(0.84±2.57) mm;旋转摆位误差倾斜方向上分别为(0.24±0.47)°和(0.42±0.87)°,旋转方向上分别为(0.47±0.95)°和(0.94±1.69)°,偏离方向上分别为(0.26±0.65)°和(0.72±0.86)°.两组X轴、倾斜和旋转方向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老年组在螺旋断层放疗中的摆位误差相对较大.利用图像引导技术在放疗前进行摆位误差校正,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放疗精度.

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