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杂志

肿瘤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影响因子: 1.1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431
  • 国内刊号: 3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28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肿瘤》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高玉堂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外源一氧化氮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桑建荣;陈永昌;邵根宝;黄晓佳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评价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甲酯(N-nitro-L-arginine methylester,L-NAME)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FCM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SNP使细胞周期发生变化,与对照组比较,S期细胞减少,G_0/G_1期细胞增多,细胞由IC50/G_1期进入S期延缓;SNP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PCNA mRNA、PCNA蛋白和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而NOS抑制剂L-NAME预处理逆转了SNP的这种作用.结论:NO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和增殖,加速细胞凋亡.

  • 银杏叶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作者:蒿艳蓉;欧超;曹骥;杨芳;段小娴;杨春;李瑗;苏建家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761 from Ginkgo biloba,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经AFB_1和EGb761不同处理,获得AFB_1组、AFB_1+EGb761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14、28及42周给予抽血及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肝癌发生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Ⅰ相酶CYP450和Ⅱ相酶GST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诱发率在AFB_1+EGb761组明显低于AFB_1组(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发生;EGb761对Ⅰ相代谢酶CYP450及Ⅱ相代谢酶GST活性无明显影响.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高水平(4 356.01 pg/mg albumin)发生于实验第14周的AFB_1组.在实验第14、42周时EGB761显著抑制了血清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3.07% (P=0.033)、73.63% (P=0.002).在各检测点的8-OHdG蛋白表达强度显示,AFB_1+Egb 761组均显著低于AFB_1组(P<0.05).结论:EGb761阻断AFB_1致肝癌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完全是通过影响肝脏Ⅰ、Ⅱ相代谢酶活性的途径实现的.EGb761能够抑制AFB_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降低8-OHdG蛋白的表达,减轻DNA的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其终抑制或延缓AFB_1诱发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 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人食管癌TE-1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作者:商晓辉;商晓丽;单保恩;陈育民;任凤芝;刘晓霞

    目的:研究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Cortex periplocae, CPEAE)诱导人食管癌细胞TE-13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分析CPEAE对TE-1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Giemsa染色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CPEAE处理后细胞凋亡形态的变化; FCM法检测CPEAE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影响; Western印迹法检测用药前后TE-13细胞中CDK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PEAE抑制TE-13细胞的增殖(P<0.05),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作用48 h时的IC_(50)值为(2.443±0.005)μg/mL;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E-13细胞发生了特征性的凋亡形态学改变;FCM检测可见典型的凋亡峰;CPEAE作用TE-13细胞后,CDK4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结论:CPEAE可诱导TE-13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通过下调CDK4基因表达水平而实现的.

  • 奥沙利铂联合替尼泊苷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作者:马望;高明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 OXA)联合替尼泊苷(teniposide, VM-26)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体外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XA和VM-26单药以及联合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应用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OXA单药以及OXA联合VM-26用药对胃癌BGC-823细胞caspase-9和l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OXA和VM-26单药均可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效应;联合用药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OXA和VM-26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 CI)为0.46.OXA(1.250 μg/mL)单药作用于胃癌BGC-823细胞12、24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13%、13.86%和21.48%;VM-26(0.625 μg/mL)单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0%、10.72%和17.07%;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73%、24.14%和44.75%.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OXA和VM-26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OXA(1.250 μg/mL)单用以及联合VM-26(0.750 μg/mL)作用于胃癌BGC-823细胞48 h后,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增加,而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下降;各用药组之间以及用药组与对照组(未用药)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XA联合VM-26用药在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NS-398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探讨

    作者:付卫争;孙国平;范璐璐;葛磊;吴志丽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选择性抑制剂NS-398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及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XIAP和c-IAP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S-398作用BEL-7402细胞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情况,FCM法和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X-2、survivin、XIAP和c-IAP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S-398 可以显著抑制BEL-740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组相比,NS-398作用可使BEL-7402细胞中COX-2、survivin、XIAP和c-IAP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NS-398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survivin、XIAP和c-IAP1的表达有关.

  • 尼美舒利联合西妥昔单抗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孟丽君;姜藻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ycloxygenase 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esulide)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联用对结肠癌HT-29细胞株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吖啶橙/溴化乙锭(acridine 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COX-2和非甾体类消炎药活化基因-1(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activated gene,NAG-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EGFR通路下游相关蛋白Akt的磷酸化活性.结果:尼美舒利与C225联合作用于HT-29细胞48 h后,该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尼美舒利组[(72.8±2.3)% vs(51.8±1.8)%,P<0.05].AO/EB染色观察到尼美舒利与C225联用组HT-29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FCM检测显示48 h时联用组的细胞凋亡率[(57.67±0.86)%]显著高于尼美舒利[(33.27±1.47)%]和C225单用组[(6.27±0.55)%,P<0.05].C225下调COX-2 mRNA的表达,各药物干预组NAG-1 mRNA 的表达均上调,联用组对Akt磷酸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尼美舒利和C225单用组.结论:尼美舒利与C225联用可增强二者各自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EGFR信号通路参与了结肠癌细胞内COX-2基因的表达调控,终通过其下游促凋亡基因NAG-1、pAkt的蛋白表达变化,影响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 RMP基因沉默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连晓宁;杨慧翠;曹锴;李敏;盛伟华;王晓婷;郭云兰;魏文祥

    目的:建立RMP(RPB5-mediating protein)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研究RMP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体外合成3条RMP基因的siRNA,并转染到SMMC-7721细胞中,RT-PCR检测3条siRNA对RM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筛选出佳干扰序列;然后,pGPU6-Neo-RMP-48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G418筛选出稳定干扰RMP基因的细胞株,RT-PCR法检测该稳定细胞株中RMP基因的干扰效率,MTT法检测RMP-siRNA对SMMC-7721细胞增殖及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利用RNA干扰技术成功建立了RMP基因下调的稳定细胞株,与SMMC-7721细胞对照组比较,其RMP mRNA表达水平下调了(83.67±2.56)%.稳定转染siRNA的细胞株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增殖抑制率可达(74.33±0.58)%.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细胞黏附能力有所增加,迁移率则相应降低.结论:成功筛选出了稳定转染RMP-siRNA重组载体的细胞株.pGPU6-Neo-RMP-484重组载体能有效抑制RMP基因在肝癌SMMC-7721细胞内的表达,可作为RMP分子机制研究的细胞模型.RMP基因的下调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使其黏附率增加,同时细胞的迁移率降低.

  • Bcl-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

    作者:白杨;戴殿禄;马国明;王桂兰;桑梅香;王小玲;耿翠芝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 C(-938)A SNP的3个基因型(即AA、AC和CC),并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联,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按腋淋巴结转移个数进行分层分析,AA型和AC+CC型在无转移、1~3个转移、≥4个转移组中分别占26.8%、47.8%、52.6%和73.2%、52.2%、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42);与AC+CC型相比,AA型在≥4个转移组OR值为3.041(95%CI:1.072~8.626).在组织学分级中,AA型和AC+CC型在Ⅰ~Ⅱ级、Ⅲ级中分别占30.9%、57.9%和69.1%、42.1%,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5,P=0.025);与AC+CC型相比,AA型在肿瘤分化Ⅲ级组中OR值为3.082(95%CI:1.122~8.465).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A型和AC+CC型的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5, χ~2=1.504, χ~2=1.163;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AA基因型与其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和肿瘤组织分化较差相关.

  • 类固醇硫酸酯酶在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范志松;张慧;刘巍;范忠林;王玉栋;陈勇;耿翠芝;李海平;刘运江;刘月平;王小玲

    目的:探讨类固醇硫酸酯酶(steroid sulfatase,STS)蛋白及其mRNA在乳腺癌组织及相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RT-PCR法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T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STS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TS蛋白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内,有3例患者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见STS蛋白的表达,乳腺间质组织未见STS蛋白表达.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STS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乳腺癌组织中ST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0.0%)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分层分析显示,绝经前、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期较晚的乳腺癌患者,其乳腺癌组织中ST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可能通过高表达STS以促进自身合成雌激素,提高肿瘤局部的雌激素水平,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同时,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局部合成的雌激素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可能越来越重要.

  •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ERCC1及ERCC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慧;范志松;刘巍;孟宪利;李保庆;刘俊峰;吴国祥;陈勇;左静;吕雅蕾;王玉栋

    目的:探讨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替代肿瘤组织中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及ERCC2表达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9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外周血、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应用RT-PCR法检测ERCC1和ERCC2 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蛋白中ERCC1和ERCC2的含量,以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结果: ERCC1和ERCC2 mRNA以及蛋白在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的表达高于食管癌患者外周血(P<0.05);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ERCC1和ERCC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ERCC1和ERCC2 mRNA的表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 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治疗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林宁晶;张运涛;郑文;王小沛;宋玉琴;涂梅峰;平凌燕;应志涛;朱军

    目的:探讨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博来霉素+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甲基苄肼+强的松)治疗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2例初治的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接受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化疗,同时对于初始肿瘤大径≥5 cm及化疗后有肿瘤病灶残留的患者给予放疗.结果: 22例患者中有16例获得完全缓解,5例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5.5%.在各项临床因素中,国际预后评分对能否获得完全缓解有显著影响(P = 0.011).所有患者的1、2和3年总生存率均为95.5%,1、2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7%、53.1%和53.1%,1、2和3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5.9%、76.4%和76.4%.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国际预后评分以及能否获得完全缓解对无进展生存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其中3例(13.6%)患者出现Ⅲ度药物性肺损伤.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改良标准型BEACOPP方案治疗初治的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是有效而安全的.

  • 乳腺癌17号染色体多体对HER2检测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王富文;应学翔;夏晓天;林燕苹;何萍青

    目的:探讨乳腺癌17号染色体多体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双色法检测71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HER2基因和17号染色体拷贝数目情况.采用HER2绝对拷贝数标准和HER2/chromosome 17 比值标准,判定HER2的FISH检测结果;基于FISH检测结果,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的HER2蛋白表达情况及相关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组对比分析.结果: 无论按照HER2绝对拷贝数标准(14/71,19.7%)或HER2/chromosome17 比值标准(2/71, 2.8%),所有FISH检测结果示HER2基因扩展可疑的病例都为17号染色体多体;与HER2基因扩增阴性者相比,单纯17号染色体多体组在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激素受体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HER2基因扩增阳性组相比,单纯17号染色体多体组表现出更低的肿瘤分级(50.0% vs 81.5%, P=0.025)、更高的淋巴结阴性率(55.6% vs 25.9%, P=0.045)以及更高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率(83.3% vs 41.7%, P=0.005)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阳性率(87.5% vs 44.4%, P=0.003).结论:相比于HER2基因扩增组,单纯17号染色体多体组更倾向于HER2基因扩增阴性;17号染色体多体会影响HER2检测结果,是FISH检测中导致可疑结果产生的主要原因.

  • 宫颈癌根治术后骶前淋巴结区域是否需要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曲雅勤;何玉宝;姜新;贾晓晶;杨艳明;王绍华

    目的:研究早期(ⅠB期~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靶区勾画是否应包括骶前组淋巴结.方法:46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1个月后开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放疗靶区勾画不包括骶前淋巴结,对照组为放疗靶区勾画包括骶前淋巴结.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示无放疗禁忌证,并对其治疗知情同意.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2组患者的局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1.000);5%和95%体积的直肠(V_5,V_(95))接受剂量及整个直肠接受平均剂量、小剂量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_5:t=2.169, P=0.041;V_(95):t=4.036, P=0.001; 平均剂量:t=2.236, P=0.036; 小剂量:t=2.265, P=0.034),而直肠接受的大剂量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8, P=0.610);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有复发危险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在三维适形放疗靶区勾画时可不包括骶前组淋巴结,以减少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满孝蕊;胡绍燕;岑建农;陈子兴;何海龙;李捷;柴忆欢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 related protein 1,IGFBP-rP1)基因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RFQ-PCR )法检测168例(次)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细胞中IGFBP-rP1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同期30例非白血病患儿作对照.根据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分析IGFBP-rP1 mRN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初诊组急性白血病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儿(P<0.01).初诊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儿(P=0.013).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组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低,接近非白血病患儿组;复发组AM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再度上升,明显高于CR时的表达水平.而ALL患儿的IGFBP-rP1 mRNA表达水平在初诊组、CR组及复发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GFBP-rP1基因可能参与儿童AML的发生和发展,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 Stathmin蛋白:一个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甘淋;刘银坤

    人stathmin也称原癌基因蛋白18(oncogene protein 18, Op18),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胞质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10~3,可与微管蛋白结合,参与微管和纺锤体的组装;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再生和运动均有关,并具有信号活性调节的功能.近年来有研究发现,stathmin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可通过调节微管的解聚,促进肿瘤细胞的运动及侵袭.Stathmin翻译后修饰状态的改变,可影响与p53蛋白的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单独或者联合化疗药物使用的抗stathmin效应剂已用于某些肿瘤的治疗.虽然stathmin与肿瘤病因学的内在联系尚不十分清楚,但其作为一个潜在的肿瘤标志物或药物靶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 热疗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吕雅蕾;刘会芝;刘巍

    热疗(hyperthermia)是用人工加热的方法治疗恶性肿瘤,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在人体组织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升温到一定程度,并维持一定时间,达到杀灭癌细胞及避免正常细胞遭受损伤的目的.与肿瘤治疗的其他常规手段相比,热疗有其特殊的优点, 已成为一种新的肿瘤综合治疗模式.本文从热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机制和热疗在消化系统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雌激素系统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张怡飞;张杰;陆舜

    肺癌是目前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雌激素系统与NSCLC的生物学行为存在着密切联系.同时,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亦可对其病情及预后产生影响.因此,针对雌激素的治疗已成为目前NSCLC诊治的一大热点.本文就雌激素系统在NSCLC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王顺;张大水;符洁颖;王鹏;潘涛

    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良好模式,可使宫颈癌患者的死亡危险度下降30%~50%,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1]);然而,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严重腹泻和血液不良反应等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因此,使用何种方法和何种药物减轻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商品名为斯普林)作为生物调节剂联合同期放化疗和辅助化疗的模式治疗宫颈癌,探讨斯普林对治疗疗效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外翻切除吻合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费伯健;金留根;曹华祥

    腹腔镜手术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对腹腔及整个机体内平衡干扰较少的手术方法,具有传统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创效果.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肿瘤的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已得到随机对照研究的证实~([1-3]).本科于2007年6月-2009年5月将经肛门外翻切除吻合技术用于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3例患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 吉西他滨联合多柔比星治疗晚期膀胱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肖颖;刘睿;胡国志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晚期膀胱癌的治疗一直较为棘手,临床上大多数膀胱癌电切术后复发的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且在化疗过程中,常出现抗药性问题.近年来,有报道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膀胱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2]).本科室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多柔比星治疗24例晚期膀胱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肿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