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절강림상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7664
  • 国内刊号: 33-123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范永升;彭淑牖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酸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意义

    作者:王娜;喻丽芝;顾正华;夏成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入院的78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合格的78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取晨起空腹肘静脉血4ml,对离心后所得血清进行UA及Hcy测定,进行组间分析其与ACI的关系,并依据脑梗死的直径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将UA及Hcy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UA、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重度组的UA、Hcy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轻度组(P<0.01),中度组的UA、Hcy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ACI患者的UA、Hcy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而且UA、Hcy水平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因此二者可作为ACI的临床监测指标。

  • 血浆D-二聚体和蛋白S检测在肝硬化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作者:李雅萍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和蛋白S(PS)水平检测在肝硬化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44例,分为门静脉血栓(PVT)组(21例)和无血栓组(23例);利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各组血浆D-D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蛋白S水平。结果血栓组的D-D及PS水平分别与无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两组的D-D及PS水平呈负相关(r=-0.533,-0.526, P<0.01)。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D-D和PS水平可预测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硬化患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防治少儿假性近视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俞怡;余幼芬

    目的:评价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在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近视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通过将60例(80眼)诊断为假性近视的少年儿童按就诊单双号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3例(38眼)在行为干预的基础上采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对照组37例(42眼)仅行为干预不予滴眼液治疗,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2周内3次随访记录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能治疗和预防少儿假性近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欣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剂量胰岛素。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前后外周血IL-6以及CRP含量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IL-6及CRP含量比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为(12.7±3.4)分,与对照组(12.2±3.2)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降为(10.2±2.5)分,较对照组(14.2±3.2)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预后效果为优者占64.00%(32/50),优良率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00%(21/50)以及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强化胰岛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对患者的外周血IL-6以及CRP含量进行有效调节。此方式能对患者的预后起重要的作用。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临床观察

    作者:郑水红;徐宾;徐雪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急性首发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静脉滴注14d。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是否溶栓等基线因素,观察入院24d内、3个月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分析丁苯酞注射液与脑梗死患者3个月末时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24h内NIHSS评分、MMSE评分、MMSE评分<27分患者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3个月末NIHSS评分、MMSE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MMSE评分<27分患者例数有明显差异(P<0.05)。以MMSE评分<27分诊断为认知功能损害时,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及3个月末NIHSS评分、阿替谱酶静脉溶栓是影响VCI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使用丁苯酞注射液为VCI的保护因子,3个月末较高的NIHSS评分为VCI的危险因子。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有效,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个月末的认知功能。

  • CHr和MCV对产后贫血补铁治疗的指导价值

    作者:全浩平;严巧峰

    目的:采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和红细胞平均体积(MCV)鉴别诊断产后贫血中的缺铁性贫血,以减少不必要的铁剂补充。方法将216例产妇分成101例对照组(Hb≥10.5g/dl)和115例贫血组(6.0

  • 结合腹腔镜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顾叶春;朱仁武;姜阳贵;赵茂森;张益明;张煜程

    目的:探讨结合腹腔镜的快速康复外科技术(FTS)在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35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周围脏器副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IL-6和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饥饿感、口渴感、恶心呕吐及腹胀程度等均较对照组轻(P<0.05或0.01)。观察组的夜间睡眠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观察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及耐受半流质饮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结合腹腔镜的FTS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有效地减轻应激反应、术后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Stathmin1蛋白在胃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意义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

    作者:胡桂梅;叶国良;秦丽君

    目的:探讨Stathmin1蛋白在胃癌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了解其与幽门螺杆杆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进展期胃癌、早期胃癌、上皮内瘤变、慢性胃炎黏膜组织中Stathm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14C呼气试验和组织学改良Giemsa染色方法联合检测胃癌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分析Stathmin1蛋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Stathmin1在胃癌中表达与胃炎组、上皮内瘤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期胃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stathmin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与分化类型、浸润深度、淋巴转移、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者stathmin1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 Stathmin1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指标呈正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恶性表型及预后重要指标,亦可作为早期胃癌的筛查指标。

  • 腹膜假黏液瘤患者临床诊断及疗效分析

    作者:汪帆;何芳;李曙光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PM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5例PMP患者的诊治经验,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5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消瘦、腹部包块。B超检查均提示腹腔内有不均质腹水,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尽可能清除黏液性病变组织,4例行术后腹腔内化疗。病理证实4例黏液腺癌来源,1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来源。结论 PMP是一种少见病,其恶性程度与原发肿瘤性质相关。该疾病术前诊断困难,手术难度大,常无法有效进行术后腹腔化疗,全身化疗效果差。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马春华;李艳萍;陆婷婷;赵跃;文佳;张秀玲

    目的:了解本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感染病原菌类型,为提高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843例发生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统计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病原菌分布特点等情况。结果843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9.82%,高于同期医院感染3.13%,老年患者非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两组之间的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非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两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要分布为心脏中心(10.9%)、神经外科(9.7%)、胸外科(9.3%);主要基础疾病为恶性肿瘤(25.9%)、神经系统疾病(19.6%)、心血管系统疾病(1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66.2%)多;高危因素为侵入性操作(23.2%)、恶性肿瘤(22.3%)、脑血管意外(10%)、心血管疾病(9%);检出病原微生物5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0株(79.15%),革兰阳性菌82株(15.80%);外科系统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5.21%),内科系统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11.40%)。结论掌握本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特点,以便针对性的采取治疗及预防措施,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下段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疗效分析

    作者:杨俊;刘璐璐;赵兴奇;王亚东;李淦洪;姜华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所致顽固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所致顽固性肾绞痛早期实施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情况。结果其中250例一次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98.8%,尿外渗1例,2例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输尿管黏膜形成假道2例,后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致顽固性肾绞痛早期实施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是有效的,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 根管填充程度对患者疼痛与疗效的影响分析

    作者:邓卓峰;周峥

    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患者疼痛和疗效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至12月间行根管治疗的牙体牙髓患者166例(患牙306颗),根据X线片检查结果,分为适量填充组、超量填充组和欠量填充组,比较患者进行根管填充治疗后1、3、7d的疼痛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及治疗2年后的疗效情况。结果适量填充组、超量填充组、欠量填充组患牙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适量填充组低。治疗7d后三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和7d后三组患者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的根管填充可减轻患牙疼痛程度和降低发生疼痛的几率,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 左房容积指数联合尿酸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标;范建华;张敬云;潘婷婷;陈弹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联合血尿酸(UA)水平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HFPEF)和对照组(非HFPEF),每组各45例。分别比较两组人群UA水平、超声心动图指标及临床资料,并对LAVI、UA与超声心动图舒张功能指标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比LAVI、UA及LAVI联合UA在HFPEF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HFPEF组UA及LAVI平均值为(459.7±99.2)μmol/L及(38.8±9.5)ml/m2,非HFPEF组为(337.3±83.7)μmol/L及(26.4±7.1)ml/m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UA及LAV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02。LAVI联合UA诊断HFPEF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LAVI及UA增大(0.884vs0.856,P<0.05;0.884vs0.820,P<0.05),LAVI诊断HFPEF中的AUC较UA增大(0.856vs0.820,P<0.05)。结论 LAVI联合UA对HFPEF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右美托咪定在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屈健民;赵云峰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行无创通气时的镇静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A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右美托咪定针给予镇静分为A组和B组,联合右美托咪定针组为A组,单纯无创通气组为B组。结果 A组无创通气后6h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PaCO2、动脉血乳酸和无创通气总时间,ICU留住时间,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通气有效率、氧合指数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是治疗AE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有效方法,可改善通气,提高无创通气有效率,减少呼吸频率,减少ICU留住时间,减少无创通气总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

  • 自体血回输在肝炎肝硬化基础脾切除断流术中的应用

    作者:姜丹;张王山;韩建波;易永祥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肝炎肝硬化基础脾切除断流术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肝炎肝硬化基础的门静脉高压症择期行脾切除断流手术患者78例,断流手术后行自体血回输,分别于术前、回输前、回输后2h、术后第1天检测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术前、回输前、回输后、手术结束及术后2h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与回输前比较,自体血回输后2h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血小板下降(P<0.05),凝血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术后第1天与回输后2h比较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均无变化(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能显著降低肝炎肝硬化基础脾切断流手术患者自身血液的损失,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不影响其凝血功能,临床应用安全。

  • 两种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评价

    作者:胡常红;李春涛;徐慧

    目的:探讨国产生长抑素联合硫酸镁与进口醋酸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成本-效果。方法1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国产生长抑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78例给予进口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住院时间、有效率、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在血、尿淀粉酶、hs-CRP降低程度、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成本-效果比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国产生长抑素联合硫酸镁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与进口醋酸奥曲肽无显著差异,成本-效果比优于进口醋酸奥曲肽。

  • 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和预后分析

    作者:林清认;王准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预后因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61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参照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肺癌研究组分期系统将患者分成局限期和广泛期。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总生存率,并行Log-rank检验。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局限期48例,广泛期13例。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3个月,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4%、27.3%及21.8%。局限期和广泛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5和15.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在局限期中,含有化疗的综合治疗组和未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5和8.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Cox回归模型未发现明确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食管小细胞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总体预后较差。局限期患者以手术或放疗为主的局部治疗效果较差,以含有系统性的全身治疗(化疗)或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值得推荐。

  • 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王楠;石玉琪;王帅;许春芳

    目的:评价血清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内镜超声检查(EUS)、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断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对240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血清生化指标、B超、MRCP及EUS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240例患者中,伴有血清总胆红素、ALT、GGT、ALP升高的比例分别为66.7%、56.7%、72.9%、67.1%。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中,B超、MRCP、EUS的确诊率分别为81.6%、89.4%、97.4%。所有240例患者确诊后行EST或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血清生化指标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基本检查手段。MRCP、EUS的确诊率较高,可作为ERCP的术前检查。ERCP作为胆总管结石诊断的金标准,结合EST取石可达到同步治疗的效果。

  • 不同部位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皮肤交感反应分析

    作者:何萍;张剑平;董万利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上肢皮肤交感反应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对26例半球梗死、13例丘脑梗死、9例脑干梗死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双上肢行皮肤交感反应进行检测,记录波幅及潜伏期。结果所有患者左右侧手皮肤交感反应波幅、潜伏期无差别(P>0.05)。三组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皮肤交感反应(SSR)无论波幅和潜伏期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波幅小于对照组,潜伏期大于对照组(P<0.05)。丘脑梗死患者SSR波幅低于其他两组,而潜伏期大于其他两组(P<0.05)。半球梗死和脑干梗死两组比较,波幅和潜伏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中青年脑梗死与自主神经损害有密切关系,丘脑梗死对自主神经功能影响较明显。

  • MDCT后处理技术在腕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维敏;陈小启;邓雪英;王益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MD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腕关节创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创伤行腕关节MDCT病例37例。MDCT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重建后的薄层图像传至GE多功能后处理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评价各种后处理技术对腕关节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7例腕关节创伤中骨折共计43处,其中腕舟骨骨折13处,月骨骨折4处,三角骨骨折3处,豌豆骨骨折2处,大多角骨骨折3处,小多角骨骨折1处,头状骨骨折1处,钩骨骨折2处,桡骨远端骨折6处,尺骨远端骨折4处,掌骨基底部骨折3处。月骨脱位及月骨周围脱位各1例。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能清晰显示细微骨折和脱位的方向;曲面重建(CPR)可于同一副图像显示不同层面的结构和骨折;容积再现(VR)能清晰显示复杂骨折脱位的空间关系。结论 MDCT的后处理技术能够明确诊断腕关节创伤的各种骨折及脱位,为临床诊治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成亮;刘守正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92例患者行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取出,其中行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51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取出41例。分别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行组间比较。结果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平均手术时间(42±15)min,手术出血量(72±31)ml。传统入路组平均手术时间(71±30)min,手术出血量(238±92)ml;术后切口愈合不良2例,脑脊液漏2例。患者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术后1个月为(1.3±0.2)分。传统入路组术后1个月为(2.1±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取出内固定具有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 宫腔镜联合介入治疗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佳琦;张伟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治疗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58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肌内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组)29例和观察组(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治疗组)29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血清应激激素指标及炎性状态相关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1d、3d及5d的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皮质醇(Cor)、白介素IL-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水平,而血清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前列腺素E2(PGE2)亦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的检测水平(P均<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宫腔镜治疗对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机体综合状态的影响较小,对于缓解患者的机体应激及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 改良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疗效

    作者:张德志;丁法明;陈龙华;唐正华;章鸣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对手指末节指端皮肤缺损的20例患者应用螺旋桨皮瓣的蒂部设计改良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其中示指5例,中指8例,环指7例。缺损面积1.0cm×1.0cm~1.5cm×2.0cm,创面均伴有指骨外露。急诊Ⅰ期修复,切取皮瓣面积1.5cm×1.5cm~2.0cm×2.5cm。皮瓣供区取其前臂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的两点分辨觉6~9mm,供区无瘢痕挛缩,指体侧方未见明显的凹陷,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17指、良2指、可1指。患者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应用螺旋桨皮瓣的蒂部设计改良的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修复指外观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 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享道;彭家群;魏东;张煜;张芹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切除中的临床价值,并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362例拟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30例,未显露喉返神经(RLN)]和观察组(n=132例,显露RLN),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RLN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观察组RLN暂时性损伤率(1.52%)和RLN永久性损伤(0.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69%,4.62%)(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显露RLN可有效降低RLN损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地诺前列酮栓在子痫前期引产的临床应用

    作者:林君飞

    目的:观察地诺前列酮栓在子痫前期引产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100例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静脉小剂量催产素引产和常规护理,观察组予阴道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和安定静脉推注,辅助乳头刺激,并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宫颈成熟度、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对母婴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宫颈成熟度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较高,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痫前期引产过程中应用地诺前列酮栓和安定静推,辅助乳头刺激,治疗过程中,加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

  • 脑利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OSAH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姜小飞;叶芬;陈曦;张业明;石理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CHF患者98例,根据多道睡眠图监测分为对照组(CHF组)(50例)及观察组(CHF合并OSAHS组)(48例),测定血气分析、血脂、血糖、肝、肾功能、脑利钠肽(BNP)水平以及心脏彩超检查。对观察组随访1次/3个月,共18个月。记录症状变化、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临床事件的情况,并测定血气分析、血浆BNP、心脏彩超。结果入院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BNP水平较高,而左室射血分数较低(P<0.05)。对观察组进行18个月的随访发现,左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BNP水平逐渐升高,并且血浆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29,P<0.05),而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31,P<0.05);观察组的临床事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BNP的水平与临床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r=0.18,P<0.05)。结论 CHF合并OSAHS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单纯心力衰竭患者差,血浆BNP可能对该类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的作用。

  • 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作者:孙丹凤;李洁萍;谢新生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提高对布鲁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8例布鲁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起病前均与羊有密切接触史。6例患者表现为反复发热、多汗、关节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发热、咽痛;1例患者仅表现为关节疼痛。8例患者布鲁菌血清凝聚试验均阳性,2例血培养阳性。8例患者经抗感染治疗,预后均良好。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复杂,非牧区临床医生亦应高度重视本病,对不明原因发热者应及早进行细菌培养和布鲁菌血清凝集试验。

  • 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袁瑞新;李海洋;王玮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32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参照 Garland And Werley关节评分标准评价:优18例、良10例、中5例、差2例。结论桡骨远端掌侧入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效果满意。

  •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波;邹操;宋建平;惠杰

    目的:采用心率变异性(HRV)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行CPVI术的PAF患者35例,术前,术后第3天、1个月、3个月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平均心率、HRV各指标。比较术前及术后房颤(AF)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平均心率和HRV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3d,rMSSD和LnHF指标在未复发组中降低更明显(P<0.05)。在PAF未复发组患者中,术后3d平均心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能维持≥3个月(P<0.05)。结论 CPVI术后,长期持续的低迷走神经活性也许有助于减少PAF的复发。

  • 妊娠早期母体HCG及超声检查对异常胚胎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星蓓;章勤

    目的:分析三倍体胎儿孕早期的母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的变化规律和超声检查表现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12日至2014年10月31日期间流产后成功行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者1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绒毛染色体正常核型45例(40.2%),异常核型67例(59.8%)。数目异常55例(49.1%),结构异常12例。(2)数目异常绒毛染色体核型中,有胎心组35例,以三倍体(45,X)为多见;无胎心组20例,以16三体为多见。(3)有胎心组中三倍体、可存活常染色体三体(21三体)、(45,X)22例,占62.9%(22/35),明显高于无胎心组,仅3例,占15%(3/20)。(4)在有胎心组中,三倍体、可存活常染色体三体(21三体)、45X的胚芽长度平均(17.1±5.7)mm,明显大于有胎心组其余数目异常染色体的胚芽长度(6.2±2.7)mm(P<0.05)。(5)在数目异常染色体核型中,三倍体的HCG高值平均(16925.3)IU/L,明显低于可存活常染色体三体(21三体)、(45,X)的HCG高值平均125806.2IU/L及其余数目异常染色体的HCG高值平均(42903.4)IU/L(P<0.05)。结论绒毛染色体异常是早期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妊娠早期母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超声检查对于三倍体胎儿的检出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疗效评价

    作者:陈宁;傅伟达;曲娟

    目的:为了进一步寻求更好的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CSD)药物、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和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症状量表评分。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80例C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抗抑郁、抗焦虑、营养神经等),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32例(80.00%)与对照组总有效20例(50.00%)比较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比较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SD患者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仅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荐。

  • 70岁以上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

    作者:崔冬梅

    目的:探讨年龄>70岁晚期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年龄>70岁晚期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化疗组及对症治疗组,以2个月为观察周期,回顾性分析及比较两组不同参数。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采用小剂量化疗,总有效率达45.9%,明显优于对症治疗组。进一步证明了小细胞肺癌有效率优于非小细胞肺癌。

    关键词: 肺癌 化疗 对症治疗
  • 降钙素原在关节置换术前后变化的动态观察

    作者:吴鹏

    目的: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在非感染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变化,了解其变化规律,结合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分析三者在监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7月1日78例初次关节置换且非感染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PCT、WBC、ESR及CRP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CT高峰时间为术后1d,术后1、3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高峰时间为术后1d,术后1、3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高峰时间为术后5d,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高峰时间为术后3d,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手术部位及疾病类型分别分组,各组间术前及术后各对应时间点的PCT、WBC、ESR、CR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其他炎症指标比较具有达峰时间短、特异性高等特点,在关节置换术后与WBC、CRP、ESR等联合监测能提高早期感染的诊断率。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作者:邵波;滕灵方;陈慧慧;杨鹏翔;陈钰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为临床救治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例,通过停用华法林,肌肉注射维生素K1,及时开颅血肿清除和大骨瓣减压术等治疗,术后病情稳定及时恢复抗凝治疗。结果颅内再发或迟发出血6例,其中手术部位2例,远隔部位4例,有2例患者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3例、Ⅱ级5例、Ⅲ8级例、Ⅳ级1例、Ⅴ级1例。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发生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急危重症,通过围手术期平衡术前、术中和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风险,能及时有效抢救患者,取得良好疗效。

  • 手术治疗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患者疗效分析

    作者:孙晓明;刘建夏;唐祖雄;郭凤宝

    目的:探讨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腹膜后化学感受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其中2例损伤下腔静脉,遂行静脉修补术,1例患者因肿瘤位于胰尾、脾门处且粘连严重,行肿瘤、胰尾和脾脏切除术。结论本病多数患者因发现腹部肿块就诊,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但可通过影像学检查完成定位诊断。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佳治疗方案。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作者:刘燕;施胜铭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例,按是否有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分为两组,均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舒张功能不全组24h、昼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舒张功能正常组(P<0.05),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显著低于舒张功能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平均收缩压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显著相关。结论血压昼夜节律减弱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独立相关。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疗效分析

    作者:李秀芳;童慕贤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16例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经期缩短,淋漓出血症状消失。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憩室的疗效满意,具有定位准确、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海洋;袁瑞新

    目的:评价双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4月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26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按Cassebaum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85%。结论采用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能达到满意的稳定固定,可以早期肘关节功能练习,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关于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罗文荣

    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为预防及远期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闭塞率高,糖尿病组较非糖尿病组闭塞率高,低血压组闭塞率高,水分增加过多者闭塞率高。结论调查显示高龄、糖尿病、低血压及水分的控制对内瘘闭塞率有显著影响,故血透患者需加强血糖、血压及水分的控制,从而延长自体内瘘的使用寿命。

  • 子宫腺肌病保留宫颈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张仕铜;汪期明;陈丽萍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风险性,为子宫腺肌症患者提供多种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宫颈切缘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颈切缘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缘阳性)的发生率为10%。术前有慢性盆腔痛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宫颈残端的切缘情况进行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比较,发现无论切缘阳性与阴性在盆腔痛缓解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单纯表现为月经过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病理标本无论切缘阳性及阴性均未出现慢性盆腔痛表现。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次切手术,可改善月经过多,缓解盆腔痛症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 无痛阴道分娩法镇痛初产妇产程曲线分析

    作者:吴颖元;陈丽萍;彭伶;刘爱香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无痛阴道分娩法用于初产妇分娩的临床使用效果、对产妇及产妇产程曲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4年2月分娩初产妇17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7.1±1.8)h短于对照组(9.3±2.9)h,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潜伏期和活跃期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9.1±2.8)h短于对照组(11.3±3.7)h(平均减少时间约2.5h);两组产后出血量及转手术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阴道分娩法能够缩短初产妇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加速宫颈扩张,减轻第一产程期间疼痛。对初产妇身体健康无影响,未增加初产妇分娩风险,对新生儿亦无影响,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的临床分娩法。

  • 帕罗西汀治疗污染维度与性维度强迫症近期疗效的对照分析

    作者:唐文新;朱丞;毛洪京;王奕權;陈致宇;陶明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对污染维度与性维度强迫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6例污染维度强迫症(污染维度组)和22例性维度强迫症(性维度组)患者用帕罗西汀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Y-BOCS、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8周后性维度组Y-BOCS减分值与减分率均显著高于污染维度组(P<0.05);性维度组显效率63.64%明显高于污染维度组显效率34.62%(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性维度强迫症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污染维度强迫症。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非发酵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高明;任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非发酵菌分布情况,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AECOPD患者584例,在入院后行痰培养,并采用法国梅里埃ATB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分析,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利用WHONET5.3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584例AECOPD患者共培养出237株细菌(40.58%),其中非发酵菌68株(28.69%),比例高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结论本地AECOPD患者致病菌感染中非发酵菌感染的比例较高,并且耐药率较高,需呼吸科医师关注。

  • GMI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楼百层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方法将12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甲钴胺+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GM1。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TCSS、MNCV和SNCV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治疗后两组TCSS、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GM1联合甲钴胺及α-硫辛酸治疗DPN疗效显著。

  • 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艳;郑浩;马祥明;任明霞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尿酸检测数值分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A组,n=49例)和高血压尿酸正常组(B组,n=47例),比较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20%等发生率,同时检测P-选择素、血栓素B2和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等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结果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IMT≥1m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颈动脉狭窄>2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尿酸正常组(P<0.05);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组P-选择素、血栓素B2和GMP-140等指标均显著高于高血压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增强血小板活化功能而加重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 前列地尔对肝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玉廷;王正昕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肝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的4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多巴胺组。术后25例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前列地尔组),24例接受多巴胺+普鲁卡因治疗(多巴胺组),两组受者术前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于肝移植手术前后观察受者血肌酐、尿素氮、尿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72h血肌酐、尿素氮、尿量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但前列地尔组的血尿素氮明显低于多巴胺组,而尿量多于多巴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肝移植受者术后肾功能保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产程三维导航系统在胎膜早破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覃亦伟;张晓丽

    目的:探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与传统产程监测在单胎胎膜早破产程监护差异,分析其在胎膜早破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60例孕周≥36周单胎头位顺产为对照组,60例孕周≥36周单胎胎膜早破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程监测,观察组采用产程三维导航系统监测。监测指标为分娩参数(胎方位符合率、先露下降程度、肛门检查次数、胎心率、羊水平段)和产褥病率、新生儿呼吸系统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结果胎方位符合率观察组为93.39%,对照组为68.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先露下降程度、肛门检查次数、胎心率、羊水平段、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呼吸系统发病率、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三维导航系统为胎膜早破产妇临床分娩提供准确数字化的产程监护,在判断胎方位、减少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及降低产褥感染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产程监护方式,减少了胎膜早破患者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阴式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近期疗效比较

    作者:雷婷婷;李玉红

    目的:比较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修补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照组采用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86.67%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彩超提示13.33%的患者有3~4 mm小憩室,对照组63.33%月经恢复正常,36.67%的患者有3~4 mm小憩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对胃肠道干扰小,但是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 老年人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尹秋生;周冬翠;冬兰

    目的:对老年人的中心动脉血压(CAP)和肱动脉血压进行相关分析,探讨老年人CAP与肱动脉压的关系以及年龄、血压升高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老年患者205例(高血压患者152例,非高血压患者53例),采用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量CAP,依据年龄和高血压分级分组,比较CAP与肱动脉血压的差异变化。结果与中心动脉压比较,无论是高血压组还是非高血压组,肱动脉收缩压(SBP)、脉压(PP)显著增高(P<0.01),舒张压(DBP)下降。与<70岁年龄组比较,>70岁人群的DBP、中心动脉舒张压(cDBP)下降(P<0.01,或P<0.05),PP和中心动脉脉压(cPP)增大(P<0.01),中心动脉增强压(AP)和增强指数(AIx)显著增高(P<0.01)。与Ⅰ级高血压患者比较,Ⅲ级高血压患者的SBP、PP、AP和AIx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高血压患者与Ⅱ级高血压患者比较,以及Ⅱ级高血压患者与Ⅲ级高血压患者比较,SBP、PP、AP和AIx呈逐渐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非高血压人群,肱动脉血压与CAP有显著差异;随着增龄与血压的升高,外周动脉血管弹性下降,僵硬度上升,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

  • 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豫民;况军;王琰;韩轲

    目的:探讨右前外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与左后外切口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食管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择期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1);对照组采用左后外侧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胸腔开放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肺功能肺活量(VC)、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一次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肺功能VC、MVV、FVC、FEV1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两种不同的手术途径均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经右前外侧开胸加上腹正中切口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损伤显著低于经左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且能显著缩短术中单肺通气时间及胸腔开放时间。

  • 内镜下尼龙套扎圈并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疗效观察

    作者:张荣;董世光;张利云;穆恒;田叶红;刘震雄

    目的:探讨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胃肠镜检查确诊的有蒂或亚蒂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cm)86例(共91枚)。对于有蒂息肉先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再予高频电切术切除;对于亚蒂息肉先予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根部,后高频电切术切除。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评估其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套扎并同时行高频电切除术。3例有蒂息肉少许渗血,经原尼龙圈下方再次套扎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化疗联合小剂量IL-2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朱贵华;李秀梅;庄万传;江亚军;何耀;柴星星

    目的:观察化疗联合小剂量白介素-2(IL-2)治疗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AM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IL-2100万IU/d,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对IL-2耐受性良好,观察组完全缓解(CR)率、达CR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1% vs 58.6%,(18.5±5.2)d vs(19.2±4.3)d,P>0.05];观察组Ⅲ、Ⅳ级血液学毒性及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联合小剂量IL-2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能提高CR,但IL-2可降低感染风险,减轻血液学毒性。

  • 骨转换标志物在慢性肾脏病患者骨营养不良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根珍;胡妍芳

    目的:观察骨转换标志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7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和46例健康成人血清中骨转换标志物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及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水平,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慢性肾脏病并发骨营养不良患者血清TPINP、β-CTx及iPTH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血清1,25-(OH)2D3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定期进行骨转换标志物监测,有助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

  •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合用对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临床实效性评价

    作者:徐华峰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合用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性药物中毒患者124例临床资料。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的模式,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以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APACHE-Ⅲ评分情况,来分析临床治疗的实效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8.4%,住院时间为(6.14±1.63)d,昏迷时间为(7.32±2.01)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含量分别为(0.67±0.19)ng/ml和(0.22±0.20)ng/ml,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以及APACHE-Ⅲ评分情况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合用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有着重要作用,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临床方法。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 CRP及IMT变化

    作者:曹达魁;姚扬伟;王海琴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旨在探讨OSAHS发病机制。方法观察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轻、中、重度OSAHS组,根据多导睡眠仪检测结果抽取观察对象进入相应观察组,每组各15例,ELIAS法检测CRP、流式细胞仪测定淋巴细胞亚群、超声测定IMT,对比各组相关数据变化情况,并分析各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对部分OSAHS患者进行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了解各数据变化情况。结果 OSAHS患者CD4+T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水平低,CD8+T细胞比例、CRP及IMT较正常对照组水平高,伴随OSAHS严重程度加重,CD4+T细胞比例下降,CD8+T细胞比例、CRP及IMT上升,各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均<0.05)。CD4+T细胞比例与OSAH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924,P<0.01),CD8+T细胞比例、CRP及IMT与OSAHS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0、0.948、0.569,P均<0.01)。经CPAP治疗前后IMT轻中重度三组均无明显变化,轻度组OSAH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R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中重度组OSAHS患者经治疗后CD4+T细胞比例上升,CD8+T细胞比例及CRP下降。结论免疫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及炎症反应参与了OSAHS发生发展过程,并且随疾病进展,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 CPAP可作为OSAHS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并可相应增加提高免疫力及抗炎方面治疗手段。

  • 不同途径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比较研究

    作者:丁硕;渠时学;李梅;彭慧;赵家玉;李静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2例在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下行纤支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术(BAL)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经导管外和导管内插入纤支镜进行吸痰和BAL,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纤支镜治疗术前、术中5min、术中20min、术毕及术后1h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IP)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h血气分析较术前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毕PaO2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aCO2明显下降(P<0.05)。结论由气管切开经导管外侧插入纤支镜对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进行吸痰和BAL,过程更加平稳,操作安全有效。

  • 手术治疗 Fraser I型与Ⅱa型浮膝损伤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克亚;李力更;吴啸波;吴国杰;王宏伟

    目的:比较浮膝损伤I型与Ⅱa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0月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浮膝损伤患者共80例。Fraser I型患者49例、Ⅱa型患者3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I型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随访8~26个月,平均15个月,I型和Ⅱa型的Karlstrom和Olerud功能评价优良率分别为82.9%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型术后疗效优于Ⅱa型浮膝损伤,但对Ⅱa型患者早期进行韧带、半月板的重建配合积极康复锻炼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帕金森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析

    作者:郭舜源;陈波;陈珂楠;耿昱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120例PD患者按H&Y分级分为早期、中期及晚期3个亚组,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行运动功能评定,并测定血尿酸水平。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比较PD组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比较PD不同病情组间血尿酸水平的差异,分析血尿酸与病程、H&Y分级及UPDRS评分的关系。结果 PD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中期和晚期PD组间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与病程、H&Y分级及UPDRSⅢ评分无相关性(r=-0.128,P>0.05;r=-0.140,P>0.05;r=-0.152,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降低是PD的危险因素,但与PD的疾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

  • 鼻窦炎患者钩突变异的影像分析

    作者:曹隆和;周静;林森;陈崇喜

    目的:探讨鼻窦炎及非鼻窦炎患者钩突变异的差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至8月126例鼻窦炎及130例非鼻窦炎患者的冠状位CT资料,比较鼻窦炎组及非鼻窦炎组钩突在其气化、内移、外移和肥大等的变异情况。结果鼻窦炎组气化、内移、外移,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3.2%、12.8%、7.9%、8.7%,非鼻窦炎组气化、内移、外移,肥大的发生率分别为2.3%、5.4%、6.2%、3.1%,钩突内移及肥大的发生率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差异显著(P<0.05),而气化、外移组间比较无差异,总体变异发生率鼻窦炎组(33.3%)高于非鼻窦炎组(16.9%)。结论鼻窦炎组钩突总体内移变异、肥大的发生率高于非鼻窦炎组,鼻窦炎患者钩突总体变异为33.3%,较大一部分患者钩突为正常,正常钩突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内窥镜鼻窦手术中允许如条件允许应尽量保留部分正常钩突。

  • 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余景武;沈国鑫;唐杰;叶永强

    目的:探讨3D-MT-TOF MRA在粥样硬化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怀疑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行MR检查,采用MT技术、大密度投影及容积重建显示血管。结果45例患者MRA成像,其中32例诊断动脉粥样硬化,9例伴动脉瘤(7例单个囊性动脉瘤,2例囊性、梭形动脉瘤各1个,共11个动脉瘤);4例(个)动脉瘤发生于颈内动脉,2例(个)发生于大脑中动脉,3例(个)发生于大脑后动脉瘤,2例(个)发生于椎动脉。结论3D-MT-TOF MRA对颅内动脉血管显示满意,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动脉瘤显示清晰,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并可作为病例筛查及随访的首选方法。

  • 西格列汀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章宪忠;陈轩芹;沈建国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使用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优泌林70/30治疗>3个月,胰岛素总量>30U/d,且糖化血红蛋白≥8.0%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加用西格列汀片100mg,1次/d,对照组加用二甲双胍片0.5g,2次/d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每日胰岛素总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FPG、2hPG、HbA1c、HOMA-IR均有下降,HOMA-β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6.8±0.8) mmol/L vs(7.1±0.5)mmol/L]、2hPG[(8.1±0.8)mmol/L VS(8.9±3.1)mmol/L]、HbA1c[(6.4±0.8)%vs(6.6±0.7)%]、HOMA-IR(2.6±0.6 vs 2.9±0.5)下降更显著(P<0.05),HOMA-β升高优于对照组(5.8±0.4)vs(4.8±0.4),(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每日胰岛素总量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在治疗后每日胰岛素总量明显减少[(28.3±2.6)vs(34.6±3.4),(P<0.05)],两组在低血糖发生频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使用剂量,并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大黄治疗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小青;陈华;章乐锋;张剑

    目的:观察应用大黄治疗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积极处理原发病灶、循环和呼吸支持、氧疗、止血、输液、输血、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治疗(大黄15 g加温开水150~300 ml浸泡,50~80ml鼻饲/次,2~4次/d);两组均治疗5d。采用放射免疫分析试验(RI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PaO2/Fi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ng/L)、IL-1β(ng/L)、RR (次/min)、PaO2/FiO2(mmHg,1mmHg=0.133kPa)、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观察组[(TNF-α:(64±5);IL-1β:(23±4);RR:(25.7±1.8);PaO2/FiO2:(278.3±14.1);APACHEⅡ评分:(12.2±2.7)]和对照组(TNF-α:[(78±3);IL-1β:(30±2);RR:(30.2±2.8);PaO2/FiO2:(262.3±13.8);APACHEⅡ评分:(16.3±7.4)],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4.4±2.5)d、住ICU时间(8.4±1.9)d,与对照组比较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病死率(6.7%)与对照组病死率(16.7%)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治疗创伤后ARDS患者能减轻机体炎症及肺损伤,改善患者氧合及预后。

  • 宝石能谱CT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佳伟;何东;陈兴灿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CTA的影像特点,并与冠脉造影(CAG)检查比较,计算出冠脉CTA在诊断冠脉狭窄中准确率。结果本组50例病例共647段冠脉,其中左冠状动脉主干(LM)50段、回旋支(LCX)100段、左前降支(LAD)150段、对角支(DB)79段、钝缘支(OM)共68段,右冠状动脉(RCA)共150段,锐缘支(AM)共50段,其中CTA的诊断结果为:正常234段,轻度狭窄185段,中度狭窄137段,重度狭窄91段,阳性率为63.83%,含有钙化241段,心肌桥138段。CAG的诊断结果为:正常362段,轻度狭窄99段,中度狭窄103段,重度狭窄83段,阳性率为44.05%。结论能谱CT在诊断冠心病与CAG具有一致性,对中重度冠脉狭窄以及正常冠脉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筛查、诊断中重度冠心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 冠脉CTA CAG 冠心病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

    作者:林金辉;李立丰;杨登法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点,15例均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1例肿瘤大径>3cm,表现为囊实性或囊性为主肿块,边界清楚,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5例边缘见弧形、蛋壳样钙化,增强后动脉期实性部分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见持续性强化,囊变区始终无强化,9例见包膜强化。4例肿瘤大径<3cm,表现为实性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见渐进性强化,延迟期密度接近或略低于胰腺实质。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其CT表现随病灶大小不同而异。

  • 基于高通量技术在检测产褥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的应用

    作者:王黎;盛巍;张群英

    目的:采用高通量16S rDNA测序检测产褥期及正常妇女阴道微生态,以更好的了解妇女在产褥期的阴道微生态变化。方法采集产褥期妇女(产后6~8周)及健康育龄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各5例,采用高通量技术检测其阴道微生物的种类。结果阴道微生态菌种在产褥期和正常生育期差异显著,在正常妇女的阴道中,乳杆菌属占所有细菌含量的55%,而在产褥期妇女中,占22%。结论产褥期妇女乳杆菌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正常生育期妇女,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有助于更清楚的了解阴道微生态群落的组成,以进一步了解产褥期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产褥期微生态特征,可以为生殖道健康干预、临床保健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 乳腺超声BI-RADS分级诊断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伟宗;张家庭;李泉水;李征毅;杨雪冰;周鹏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诊断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乳腺肿块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患者(84个肿块)分别进行乳腺普通超声和CEUS检查,分别应用BI-RADS分级诊断、CEUS诊断及二者联合判断肿块的良恶性,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比较二者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84个肿块中良性49个,CEUS以中等、均匀增强为主,边缘较清楚,增强前后大小无变化,恶性肿块35个,以不均匀高增强为主,边缘不清,周围可见扭曲的血管,增强后肿块增大;BI-RADS分级诊断联合CEUS诊断乳腺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二者单独应用均有提高,其中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分级诊断联合CEUS诊断可提高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

  • T-SPOT.TB阳性标本抗原ESAT-6和CFP-10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周玉利;周青雪

    目的:探讨T-spot.TB阳性标本抗原ESAT-6和CFP-10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检测的T-spot.TB阳性的333例结果,分析其中抗原ESAT-6与CFP-10的结果并评价相关性。结果抗原ESAT-6阳性占98.49%,抗原CFP-10阳性占77.48%,抗原ESAT-6阳性且CFP-10阴性占22.52%,抗原ESAT-6阴性且CFP-10阳性占10.51%,抗原ESAT-6阳性合并CFP-10阳性占66.97%。结论 T-spot阳性标本中,抗原ESAT-6合并CFP-10阳性的比例高,抗原ESAT-6阳性且CFP-10阴性的比例高于抗原ESAT-6阴性且CFP-10阳性的比例。

  • 类风湿性关节炎Th2细胞过度激活的影响因素

    作者:丁伯泉;王再平;李大森;古俊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Th2细胞过度激活的产生原因。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同时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4和IL-6)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患者CD25+和CD19+细胞水平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D8+/CD28-细胞水平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CD3+和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和IL-6细胞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其细胞免疫调节紊乱而导致体内Th2细胞过度激活。

  • 子宫腺肌瘤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瞿华;崔凤;方卫英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的磁共振(MRI)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6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瘤病例的MRI影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瘤的MRI表现为:子宫体部或底部局限性增大,相应部位结合带增厚,结合带厚度3.5~24mm,平均13.8m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略低信号,脂肪压制像呈等低信号;病灶信号不均匀,18例呈混杂信号,中央部T2WI可有多发点状高信号,增强扫描增厚的结合带轻度强化。5例T1WI可见片状高信号,6例并发有子宫肌瘤。结论 MRI能较全面地显示子宫腺肌瘤的病变范围和并发症,在子宫腺肌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分析

    作者:于金涛;刘文国;郭长义;宋雪冬;宋任浩

    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探讨对RhD阴性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对初筛RhD阴性献血者进行确认,采用抗体筛查细胞和谱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特异性鉴定,采用单克隆抗-C、抗-c、抗-E及抗-e试剂对含有不规则抗体的RhD阴性献血者进行Rh表型鉴定。结果1205份 RhD阴性献血者标本共检出不规则抗体29份,检出率为2.41%。其中女性23例,男性6例;特异性抗体25例(包括抗-D、抗-M、抗-JKa、抗-P、抗-S)、非特异性抗体4例。抗体筛查阳性RhD阴性献血者表型分布比例依次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和ccdEE。结论 RhD阴性的献血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较高,对RhD阴性的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 自体动静脉内瘘阻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作者:张金林

    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19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共发生血管内瘘阻塞26例,现对其发生时间、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 四种鼻饲方案在吞咽障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魏叶红;陈建英;段晓情

    吞咽障碍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食,临床常采用鼻饲的方法保证患者营养的供应,而鼻饲患者常有胃肠道反应,腹泻是胃肠内营养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56%~62%[1],便秘是鼻饲的另一胃肠道并发症。为减少患者因鼻饲引起的胃肠道并发症,2010年11月至2014年1月,作者对150例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四种不同方式输入鼻饲液,比较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 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西医治疗结果及护理

    作者:罗华;王黎明

    急性胰腺炎(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他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发病急、病情重、变化迅速,可导致休克而危及生命[1]。因此寻求有效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手段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本院消化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特色优势,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AP及相关护理工作,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对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63例AP患者的中西医综合护理总结如下。

  •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意外伤害风险的影响

    作者:李岚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医院住院人群中,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断增高。而老年人住院期间易发生坠床、跌倒、烫伤等多种意外伤害,成为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1~4]。一旦发现意外伤害,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易引起医患纠纷。从2012年1月开始,本院开始进行意外伤害风险评估,从老年患者入院开始,即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地减少院内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 ICU患者使用的毛巾污染病原菌检测

    作者:赖美红;钱香

    重症监护室(ICU)为救治危重患者的场所,由于感染患者或定植者可将病原菌(尤其是多重药耐药菌)经多个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其居住或活动的周围环境,如果日常的清洁与消毒不到位,残留的病原体可在环境表面长期存活[1]。ICU环境卫生与患者的感染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当环境卫生情况得到改善,患者的感染情况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2]。因此,有效清洁患者使用的各类物品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ICU环境中物品表面的监测和对策,对患者每日使用毛巾的清洁度的研究鲜有报道,无统一的规范。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资料对患者洗脸、擦身用的毛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 内镜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韩桂英;陈方志

    晚期恶性肿瘤所导致的胆道梗阻临床治疗比较棘手,传统的手术方法禁忌症多,创伤大,疗效不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能够较好地解除胆道梗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院自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对39例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行内镜下支架引流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春华

    宫颈癌好发于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1]。其主要是以接触性出血、阴道血性分泌物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可能与高危型HPV感染、多个性伴侣、早孕、初次性生活过早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感染等有关[2]。目前用于治疗宫颈癌的方法多样,但主要是以铂类制剂药物为主的化疗方法,但化疗严重的并发症常使患者中断治疗,明显降低了治疗效果。据有关报道显示[3],改善常规的护理方法,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进行全面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或减少化疗副反应。而本资料旨在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化疗并发症中的效果,以明确(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是否可以降低患者化疗并发症的发生率。

  • 血清C反应蛋白在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吴琼华;艾新波

    C反应蛋白(CRP)指在机体受到感染或组织损伤时血浆中一些急剧上升的非特异性蛋白质,动态观察CRP值的变化可以反应机体免疫状态,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取代普通的开腹手术,成为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手段[1]。该手术利用高频电波使局部组织凝固坏死,达到切除息肉、创面止血的目的。但术后如护理指导不当,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的384例结肠息肉患者,观察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及住院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 Orem自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作者:刘霄;吴引娟;吴华英;张梅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以中老年人多发,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脑卒中还是重要的致残性疾病,据统计,生存者中约3/4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劳动能力缺失,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1]。患者正常的生活、工作模式被打乱,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融入社会生活是其康复的终目的。本资料中以Orem自理模式为指导,将其运用到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对提高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减少肢体的致残率有着积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科学管理在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

    作者:胡晴;吕春艳;窦燕;刘蓉;姚宜红;吴晓艳

    科学管理活动小组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而在CT增强检查中运用科学管理方法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中未见有报道。随着多排螺旋CT的发展,对比剂的应用日益广泛,而静脉外渗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对比剂静脉外渗损伤是一种皮下组织非感染性炎性损伤,其临床表现变异较大,可从轻微的皮肤反应到严重的皮肤坏死或溃疡形成、血管和神经变性萎缩,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1]。本科将科学管理活动应用到降低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改良颈臂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姜景卫;毛桂琴;毛美娟;何利方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改良颈臂丛阻滞用于锁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60例锁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U组)和传统组(C组),每组30例,U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然后在颈阔肌下行颈浅丛阻滞;C组采用肌间沟异感法阻滞臂丛神经,然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行颈浅丛阻滞。观察两组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U组操作时间缩短(P<0.05),镇痛时间延长(P<0.01),锁骨区域阻滞起效时间更快(P<0.01),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1)。U组总优良率为96.67%高于C组的70.00%(P<0.05)。结论超声引导改良颈臂丛阻滞具有操作时间短、起效快,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药物与非药物联合干预模式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作用评价

    作者:方玉美;黄文杰;秦一雨

    目的:评估药物与非药物联合干预模式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和水合氯醛联合或联合非药物干预处理85例患儿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和面部表情分级评分法评估患儿疼痛程度;Ramsay法评估患儿镇静程度;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和状态焦虑问卷评估患儿及其监护人的焦虑程度;纽卡斯尔量表评估患儿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乙酰氨基酚栓和水合氯醛处理组患儿在镇痛、镇静、焦虑和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上并无显著差异。联合干预在大龄患儿的镇痛作用、患儿及其监护人焦虑的缓解作用、监护人的护理满意度方面优于药物干预。结论对乙酰氨基酚栓和水合氯醛可作为小儿术后镇痛的常规用药,非药物干预是小儿术后镇痛中的一个有效补充。

  • 醋酸林格液在消化外科手术麻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平蕾

    目的:观察醋酸林格液在消化外科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消化外科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观察组使用醋酸林格液。记录不同时段的各项监测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通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血糖及其他各项血液检查做出综合评价。两组在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全性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外科手术中输注醋酸林格液能更好的保护肝肾功能,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临床安全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 Logistic回归评估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中重度疼痛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晓燕;陈淑琼;胡欣

    目的:对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影响疼痛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NRS量表对62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作术后疼痛程度的测评,另收集人口学、病史及手术记录等资料;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出与术后疼痛程度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年龄和体重指数(BMI)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疼痛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增长为保护因素,BMI指数增长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中重度疼痛的高风险患者,护士应提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

  •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作者:邓硕;曾振华;戴仪;顾新珠

    目的:观察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持续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观察80例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镇痛治疗的疗效,评估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80例使用丁丙诺啡透皮贴剂的患者镇痛总缓解率为97.5%(78/80),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结论丁丙诺啡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安全有效,副反应程度轻,为中重度慢性疼痛药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CD235a+CD71+细胞在胃癌患者体内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一心;张光波;赵光耀;陈卫昌

    目的:初步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235a+CD71+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D235a+CD71+细胞表达水平,初步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qRT-PCR分析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该群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初步探究其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235a+CD71+细胞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30.34±18.29)% vs (22.36±7.86)%,P<0.01],且表达率与胃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胃癌患者外周血CD235a+CD71+细胞的Arg1和TNF-α基因表达较健康人明显下调(Foldchange>2.0)。结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患者外周血CD235a+CD71+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胃癌进展相关,其涉及的分子机制可能与Arg1和TNF-α表达下调有关。

  • 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景峰;田领;孙猛;王昊;张会凯;赵红军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32例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支架置入术,观察治疗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对介入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血管介入患者颈内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均较介入前明显改善,其中狭窄程度减轻≥70%20例,50%~70%7例,<50%5例;DSA造影和支架置入治疗过程中和术后不良反应较轻微。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明显改善颈内动脉内径狭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非俯卧位以及大范围内界膜剥除治疗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

    作者:俞颂平;应佳;章征;蓝淑琴;陈战巧

    目的:讨论大范围内界膜剥除联合16%全氟丙烷(C3F8)玻璃体腔填充,术后不采用俯卧位的治疗在黄斑裂孔手术中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129眼)黄斑裂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前佳矫正视力(0.16±0.11),术后佳矫正视力(0.37±0.19)。术前眼压(14.54±8.67)mmHg,术后1周(16.89±2.71) mmHg,术后1个月(14.41±3.08)mmHg,术后3个月(14.11±3.10) mmHg,术后6个月(14.16±1.61)mmHg。单纯裂孔封闭率100%。对照组:术前佳矫正视力(0.16±0.11),术后佳矫正视力(0.35±0.21)。术前眼压(14.75±5.42)mmHg,术后1周(17.03±2.48)mmHg,术后1个月(14.22±2.37) mmHg,术后3个月(14.03±2.58)mmHg,术后6个月(14.06±1.09)mmHg。随访时有3例裂孔一直未闭合,但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大范围内界膜剥除+16%C3F8玻璃体腔填充,术后非俯卧位的外科治疗较之于以往的玻璃体腔气体填充以及俯卧位的治疗方式同样有效,且不易复发,消除了以往术后俯卧位引起的一系列病态反应。

  • 穿心莲内酯干预对哮喘大鼠气道IL-33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勇;刘雅娟;程立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干预对哮喘大鼠气道IL-3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哮喘组、穿心莲内酯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通过100mg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并且OVA雾化吸入连续激发28d,末次激发24h后处死大鼠。行支气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AB-PAS染色观察气道组织杯状细胞、黏液分泌情况,Real-time PCR检测IL-33 mRNA在肺组织内的表达。结果穿心莲内酯干预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AB-PAS阳性染色面积、IL-33 mRNA表达均较哮喘组减低(P<0.05)。结论穿心莲内酯可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并且降低气道IL-33的表达。

  • 川芎嗪激活Wnt信号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组织炎性研究

    作者:霍江涛;张小乔;严洁;潘庆敏;陈敏

    目的:探讨川芎嗪是否能通过激活Wnt信号通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组织炎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造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观察川芎嗪对AD大鼠海马tau蛋白上部分磷酸化位点及β淀粉样蛋白(Aβ)前体APP水平的影响,Wnt途径中β-联蛋白(β-catenin)和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4组AD大鼠海马Aβ沉积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单侧大脑皮质区Aβ沉积明显,镜下可见细胞间隙呈褐色改变。而经川芎嗪干预后,褐色成分逐渐减少,川芎嗪可显著抑制Aβ沉积,显著抑制tau磷酸化,抑制GSK-3活性,减少β-catenin降解。结论 TMP通过对AD大鼠海马组织GSK-3β阳性表达的抑制、导致β-catenin降解下降,从而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并可激活Wnt信号通路抑制Aβ蛋白引起神经毒性,从而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 计划性CT复查在单纯脑挫裂伤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科;赵冬青;沈张峰;李玉健;胡兵;张海栋

    目的:探讨入院首次行头颅CT检查发现为单纯脑挫裂伤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无必要行计划性CT复查。方法按标准收集病例共154例,分成计划组与非计划组,各77例。计划组指伤后无论有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在首次CT检查后6h、24h、3d、5d及7d复查。非计划组则在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恶化时复查,如无临床表现恶化,则在出院前1 d予以复查。比较两组入院时的基本资料、首次头颅CT检查时间、挫裂伤部位、影像学进展及神经外科专科干预比例、住院天数、出院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基本情况、首次头颅CT检查时间、挫裂伤部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影像学进展比例、神经外科专科干预比例、住院天数、出院时格拉斯哥评分(GCS)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首次CT检查发现有单纯脑挫裂隙伤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可不必行计划性CT复查。

  • 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马文宇

    目的:探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徒手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导航导板技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植入情况、侧凸畸形矫正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优良率100.0%(122/122)显著高于对照组79.2%(84/106)(P<0.05),侧凸畸形矫正率80.0%(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0%(6/10)(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和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1/1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5/10)(P<0.05)。结论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外周血NF-κB活性及血清GSH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分析

    作者:杨青青;李全民;王爽;杜瑞琴;颜艳;胡晓强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外周血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及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在不同程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不存在DPN、轻度、中度、重度DPN4组,健康对照组(N组)38名。测定其血清GSH水平及外周血NF-κB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2DM组较N组血清GSH水平下降、NF-κB活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组间两两比较显示各组间血清GSH水平及NF-κB活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血清GSH水平较单纯T2DM组下降、NF-κB活性升高,随着周围神经病变的加重,GSH水平显著下降、NF-κB活性明显升高。

  • 38kD-lgG和TSPOT-TB联合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建辉;何燕武;陈海明

    目的:探讨抗结核抗体(38kD-lgG)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检测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单项或联合检测疑结核患者114例,其中结核患者72例,非结核患者42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SPOT-TB及38kD-IgG试验单项检测结核菌阳性(菌阳)结核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90.63%和78.1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6.88%。TSPOT-TB及38kD-IgG试验单项检测结核菌阴性(菌阴)结核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80.00%和77.50%,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00%,联合检测与两种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TSPOT-TB及38kD-IgG试验特异性分别为90.48%和78.57%,联合检测特异性为66.67%。TSPOT-TB试验对3种肺外结核的检测敏感性显著高于38kD-IgG试验(P<0.05)。结论对于菌阳患者,TSPOT-TB试验敏感性较高。对于菌阴患者,联合检测敏感性较高。38kD-lgG和TSPOT-TB联合检测可提高结核病的诊断敏感性。

  • 慢性肾功能衰竭与线粒体

    作者:金劼;张晓辉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不同病因慢性肾脏病发展的终结局。在中国,CRF的常见病因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高血压及糖尿病肾病等。根据中华医学会1999年统计资料显示[1],我国CRF的发病率为33.16/百万。CRF虽是临床常见病,但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待完善。近年来,有关CRF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与CRF的关系颇受关注,然而,自由基的主要产地和承受者-线粒体却较少提及,虽然线粒体损伤在肾脏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受到关注[2],但线粒体DNA(mtDNA)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少见。线粒体是细胞凋亡的主开关,而mtDNA易氧化损伤,导致基因产物发生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线粒体的功能状态决定着细胞的生存。对于CRF,线粒体是疾病进展的一个中心环节,本文就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RF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引起重视。

  • 半导体激光脱毛进展

    作者:徐美娇;王一枫

    过多或多余的毛发是困扰爱美人士一个普遍的美容问题,轻则影响美观,重则损害身心健康,去除影响外观的毛发是较多人的迫切需要。多毛症(Hirsutism)是由雄激素浓度增高引起的,表现为部分或完全男性型的多毛[1]。另外一种是非雄性激素依赖型的局部毛发增多[2],如过多的腋毛、腿毛、手毛、胸毛或络腮胡等。除此之外,先天性遗传或者代谢功能失调亦会引起多毛[3]。脱毛的方法有多种,传统的有刮毛法、镊取法、蜡脱、毛发生长抑制法、电解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光子脱毛现已成为主流。然而要达到永久脱毛仍然十分困难,既要考虑疗效又要兼顾安全无痛,各种激光脱毛仪器不断改良问世[4],其中半导体激光具有脱毛的佳波长而为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现对近年来半导体激光脱毛概况综述如下。

  • Rho激酶在胶质瘤侵袭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云涛;陈谦学;吴庭枫;邵灵敏

    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脑肿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约占成人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80%。其具有局部高侵袭力、高核分裂活性、血管生成和局部坏死等特点。胶质母细胞瘤(GBM,WHO Ⅳ级)是恶性程度高的胶质瘤,其中位生存期仅14.6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9.8%。胶质瘤较少会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之外,但在脑实质中有较高的侵袭性。而且,无论何种级别的胶质瘤均表现出较高的侵袭性,提示在胶质瘤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这种恶性表现[1]。到目前为止,仍无针对胶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亦无明显改善,且经放、化疗后肿瘤复发较明显。而且,放化疗等临床治疗手段会促进胶质瘤的侵袭能力[2]。所以,掌握胶质瘤发生发展中侵袭的分子机制可能为胶质瘤患者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案。

  • 肥大细胞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潇;王施广;王养民(审校)

    尽管在基因组和细胞学方面的知识在不断增加,前列腺癌仍是世界各地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前列腺癌由一系列影响分子、细胞、超细胞加工过程的基因发生改变所致,同时前列腺癌中可见大量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浸润,到底是肿瘤引起炎症还是炎症导致肿瘤的发生及进展这个问题尚不清楚,但炎症的确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作用[2]。肥大细胞(MCs)是公认的与IgE免疫反应相关的重要感受器,在过敏或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仍具有争议[3]。在某些肿瘤MCs中发挥促炎介质作用具有保护作用;而在其他肿瘤MCs中可刺激血管新生、组织重构及调节宿主免疫反应,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发展[4]。

  •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朱立;牛国忠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1200万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由于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1]。临床上脑卒中诊断后将按流程进行评价和治疗。首要目标是阻止或逆转脑损害[2]。美国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卒中研究显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明显益处。虽然静脉溶栓治疗的缺点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严格的适应证,可能出现严重的出血等不良反应。但有效的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措施[3]。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影响溶栓治疗的一些因素。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吴晖

    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中常见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其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呼吸暂停,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三类,其中以阻塞性常见。阻塞性呼吸暂停指口鼻气流停止,但存在呼吸运动;中枢性呼吸暂停指口鼻气流停止,且不伴有呼吸运动;混合性呼吸暂停指阻塞性呼吸暂停伴随中枢性呼吸暂停。流行病学提示国外儿童打鼾的发生率3%~7%左右,OSA影响约2%的儿童,2~8岁为OSA的高发期[1,2]。刘玺诚对我国8个城市的28424名2~12岁儿童睡眠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睡眠频繁打鼾的发生率为5.7%,张口呼吸为5.3%,睡眠呼吸暂停为0.4%[3]。儿童的OSA仅严重的时候才出现鼾声及呼吸暂停,主要表现为张口呼吸,睡眠不安和喘息。呼吸暂停一般被父母或照顾者及时发现,而且只有当疾病严重的时候才出现[4]。

  • P311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任凤芹;吴红赤

    P311是Studler等于1993年首次在胚胎大鼠的脑组织中发现,其广泛表达于体内的多种细胞[1]。P311参与组织修复、瘢痕形成、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亦参与肝纤维化的进展。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共同途径及主要病理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调节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关键细胞因子。在烧伤创面成熟期P311可以下调或抑制 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等表达[2],从而抑制烧伤组织的纤维化,防止其瘢痕的生成。在IgA肾病患者中,P311可以通过与TGF-β1的隐性相关蛋白(LAP)结合从而诱导间质纤维化,参与IgA肾病的进展,提示 P311对肾间质纤维化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P311与肾间质纤维的相关性报道较少,作者对此进行了综述。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天疱疮一例

    作者:郭艳荣;卢易;徐玲珑;陈建霖

    天疱疮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严重的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副肿瘤性天疱疮(PN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天疱疮,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同源[1,2],从目前报道的病例来看PNP均伴有潜在恶性或良性肿瘤,但以淋巴细胞系统恶性肿瘤为多见。肿瘤可出现于天疱疮皮损发生以前或出现于其后。PNP 伴随的潜在肿瘤多为血液系统来源的肿瘤,有恶性的如非何杰金病、何杰金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也有良性的如castleman病、胸腺瘤等,而非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较少见。作者就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天疱疮1例,现报道如下。

  • 右肾低度纤维黏液样肉瘤一例

    作者:谢敏;李琼

    低度纤维黏液样肉瘤(LGFMS)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为原始间叶组织纤维组织黏液变性或肿瘤组织的黏液变性。常见于中青年人,临床表现为好发于躯干、四肢的皮下深层结节状肿物,其余见于腹膜后、头颈部、盆腔、阴囊等部位[1],极少发生在肾包膜、纵隔和颅内[2]。多为单个,正常肤色或白色,一般直径约3~15cm,界限清楚,一般无出血坏死,大多数肿瘤发生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大部分肿瘤表现为结节状生长,切面呈胶冻状,结节间为纤维结缔组织间隔,间质呈黏液样,常呈弥漫性浸润。本例35岁右肾LGFMS女性患者,其临床特征如下。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合并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一例

    作者:刘静;王虎军;刘琴

    目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治疗的主要有效措施是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其是国际上公认的改善患者心功能根本的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1],行瓣膜手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高,约为40%~60%。房颤多发生于心脏手术后5d内,术后第2天是房颤发生的高峰期[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瓣膜置换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实施药学监护,重点关注抗凝强度的确定、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以及华法林剂量的调整等多种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保障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肿瘤患者腹腔手术致急性肺栓塞一例

    作者:吴卫珍

    肺栓塞多指肺血栓栓塞症,在临床并不少见,但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常误诊,延误诊治,有较高的病死率。作者收治1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因肠梗阻行肠道造口术致急性肺栓塞得到及时诊治,抢救成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现报道如下。

  • 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作者:刘军;王琪;张丽

    尿毒症是一种严重且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长[1]。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三种,其中透析治疗仍占主导地位。但透析治疗会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问题。焦虑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并发症之一[2]。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属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在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症状的同时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所以,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教育尤其重要。本资料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焦虑情况好转。报道如下。

  • 猝死患者院外CPR及护理干预对复苏效果的影响

    作者:戴新蓉;冯亚珍

    猝死是院外发生严重的临床急症,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异常迅速,病死率极高,患者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h心脏停搏[1~3],尤其是猝死现场地处偏僻,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而难以挽救生命。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急诊科198例院外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现场CPR及护理干预对复苏效果的影响,旨在改善现场CPR及护理配合,以提高猝死患者的生存率。

  • 医疗指导下自我管理模式在肾移植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郭娅;牛丽红;董永超;任洁;王锐;王养民

    肾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理想的方法。随着肾移植技术及免疫抑制剂的研究发展,肾移植已成为各种器官移植中开展多、成功率高的器官移植[1]。有效的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支持及定期的随访是肾移植患者术后保健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术后良好的自我管理对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自我管理是指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3]。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和技能,患者能够检测其身体状况,通过改变认知、行为和情感模式,终实现一种满意的生活质量。

  • 雷帕霉素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抑制的作用研究

    作者:王巧玲;徐辰;王越;刘厚奇

    目的:通过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衰老的影响,推动其临床应用。方法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为对照组及雷帕霉素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检测UC-MSC细胞内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BG)的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CCK8)检测UC-MSC细胞的增殖;Real-time PCR检测UC-MSC细胞中衰老、增殖与干性相关 mRNA的表达。结果与无水乙醇对照组相比,雷帕霉素组细胞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及染色深度均降低;细胞增殖加快;增殖、干性基因升高同时伴有衰老相关基因的下降。结论雷帕霉素能够减缓人脐带MSCs的衰老。

  • 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病的现代临床文献分析

    作者:蒋惠芳;徐光星

    当归芍药散是《金匮要略》中治疗妇科病的经典名方,现代医家对本方虽有大量理论、实验及临床使用方面的报道,但缺乏对本方应用情况的系统研究与总结。本文旨在从经验层面入手,以临床文献为基础,通过对现代有关本方在妇科临床运用方面的数据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总结其临床运用经验规律。

浙江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