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절강림상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8-7664
  • 国内刊号: 33-123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11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范永升;彭淑牖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金九如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化湿祛瘀方汤剂加西药非诺贝特(力平之)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99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分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56例和西药对照组143例。中西药治疗组给予西药力平之,每晚口服1次,加中药清肝化湿祛瘀方汤剂,1剂/d,分2次口服。西药对照组仅给力平之,每晚口服1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测血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肝功能(ALT)、肌酸激酶(CK)、肾功能(Cr)及空腹血糖(FPG)。结果经2周和4周治疗后,TG、TC、LDL均降低,中西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西药对照组有肝功能(ALT)及肌酶(CK)升高,中西药治疗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较西药对照组明显为优,两组间安全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力平之加中药清肝化湿祛瘀方汤剂对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良好。

  • 颈部机械吻合术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道猛;钱斌;吴俊;张春阳

    目的:评价颈部机械吻合术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76例患者的资料,男46例,女30例;年龄52~74.5岁,平均年龄(62.0±2.5)岁。分为机械吻合组(48例)和手工吻合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吻合口瘘、术后吻合口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上切缘肿瘤残留、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患者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9.5±2.1)min、(180±65)min、(12±2)d,短于手工吻合组的(30.6±6.2)min、(210±50) min、(15±4)d。机械吻合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1/48),低于手工吻合组7%(2/28)。两组术后吻合出血发生率为0%(0/48)和3.5%(1/28),两组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2%(1/48)和10.7%(3/28)。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2/48)和10.7%(3/28)。两组上切缘肿瘤残留发生率为0%(0/48)和3.5%(1/28)。两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4%(2/48)和10.7%(3/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机械吻合术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上切缘肿瘤残留及肺部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ADAM8 CD23水平暨治疗观察

    作者:陈福将;吴铁峰;何丽丹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CD23的水平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二者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1例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中ADAM8、CD23水平,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肺炎组进行对比;比较激素组与非激素组急性期与恢复期鼻咽分泌物中ADAM8、CD23的差值,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的结果。结果毛支、喘支患儿鼻咽分泌物中ADAM8、CD23含量均显著高于肺炎组,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中ADAM8与CD23含量呈正相关,且ADAM8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明显降低ADAM8、CD23水平。结论毛支患儿鼻咽分泌物中ADAM8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明显降低其水平而减轻气道炎症。

  • 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和对CA125表达的影响

    作者:沈惠;黄琼;金杭美

    目的:观察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宫腔内放置曼月乐。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如痛经的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放置后脱落2例,其余130例放置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6个月后痛经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变薄(P<0.01),子宫体积缩小,血清CA125下降(P<0.01)。结论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安全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保守性治疗手段。

  • 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袁仁顺;胡浩;王刚;谢鹏龙;程化宾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05年2月至2014年2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ERCP诊断率均为100%,CT/MRI为88.6%,B超为33.3%,胃肠钡餐为66.7%。CEA、CA199阳性率分别为9.5%,57.1%。肿瘤好发部位为第二段,占73.0%(27/37),尤其是乳头周围区,占62.2%(23/37)。29例行根治手术,8例行姑息手术。根治手术组2年生存率为62.1%,姑息手术组无获得长期生存者。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纤维十二指肠镜及ERCP是首选检查手段,早期诊断、根治切除是延长生存期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十二指肠 腺癌 手术
  • 普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冠心病并血脂异常患者的安全性

    作者:陈萍;杨明;韩凌;陈欣;胡文泽;李晓红

    目的:评价小剂量普伐他汀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142例,随机分A、B两组,每组各71例。A组:普伐他汀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B组:单用普伐他汀(20mg/d),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伐他汀(20mg/d)联用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治疗冠心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安全。

  • 内镜下喷洒孟氏液对消化道肿瘤合并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剑杰;郭淦华;王芳芳

    目的:比较内镜下喷洒孟氏液及静脉应用奥曲肽对晚期消化道肿瘤合并大出血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符合条件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大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孟氏液组)及对照组(奥曲肽组),比较两组患者呕血及黑便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病死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12h内治疗组及对照组出血停止人数分别为20例和6例;两组患者输血量分别为(804.17±236.79)ml、(1033.33±272.07)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71±2.76)d、(15.4±4.75)d;经比较差异均具显著性;而住院期间死亡人数分别为2例和6例,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10例及13例,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内镜下喷洒孟氏液治疗能显著缩短晚期恶性消化道肿瘤大出血患者的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而不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20例的诊治分析

    作者:王晓刚;彭勃;周俊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portal vein thromboss PVT)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脾切除术后发生的20例PVT进行分析报告。结果 PVT与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结论手术操作规范化、早期诊断及抗凝祛聚是防治PVT的有效方法。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朱迎春;白寿军;冯岗;查芳芳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0例长期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儿童I型糖尿病三种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法比较

    作者:吴海瑛;陈临琪

    目的:比较三种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法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区别。方法 I型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患儿38例,根据患儿运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分为三组,治疗3~4年后比较三组患儿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到稳定时间、低血糖发生例次、再发酮症酸中毒例次、每日治疗费用、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短效+中效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到稳定时间、每日所需胰岛素量高,低血糖发生例次、再发酮症酸中毒例次多。速效+长效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到稳定时间与泵治疗组无明显差别,低血糖发生例次、再发酮症酸中毒例次与泵治疗组相当,每日所需胰岛素量、每日治疗费用介于其他两组之间。泵治疗组每日所需胰岛素量低,每日治疗费用高。结论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优缺点,在临床工作中,需针对不同患儿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 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陈昌荣

    目的:探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挑选于2010年至2013年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5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包括手术用时、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所行切口的长度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较小,出血量少,且手术用时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更好的疗效,且明显优于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此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疗效好又安全。

  • 耳后皮脂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期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花锦超;薛源

    目的:观察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在脓肿形成期进行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脓肿切开引流换药3~4次后手术切除囊肿。结果3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1.5年均无复发。结论耳后皮脂腺囊肿伴感染脓肿形成期手术治疗能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作者:虞伟星;范晓松;夏未杰;何非平;章更生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与单独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常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联合治疗组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单药治疗组只单纯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结果80例患者随访2年,复发18例(复发率22.5%)。膀胱肿瘤复发率联合治疗组为12.5%,单药治疗组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口服乌苯美司0.5~1年后,其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单纯灌注组上述各指标在0.5~1年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能有效提高膀胱肿瘤术后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口服乌苯美司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纯吡柔比星膀胱灌注。

  • 急诊肠造口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旭;周好;支巧明;俞敬;匡玉庭

    目的:分析急诊行肠造口术患者临床诊疗资料,探讨导致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急诊肠造口术119例患者资料,62例术后发生感染,作为感染组,余57例未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找出导致急诊肠造口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急诊行肠造口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52.10%(62/119);术前存在低蛋白血症、术前或术后有呼吸机或胃管使用史、术中造口方式选择单腔造口是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β>0, OR>1,P<0.05)。结论影响急诊肠造口术后发生感染的因素较多,应注意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及采取措施,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 抗蛇毒血清两种注射方法疗效分析

    作者:傅敏玲

    目的:分析两种抗蛇毒血清注射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7月65例,2012年5月至7月87例蝮蛇咬伤病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直接按传统法先做皮试,皮试阴性者直接静脉滴注。皮试阳性,按脱敏注射给药。观察组先予以注射扑尔敏针10mg,15min后同时使用抗蛇毒血清和地塞米松针。结果观察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抗蛇毒血清使用过程中结合扑尔敏针,地塞米松针,可明显减少过敏反应发生。

  • 复方皂矾丸防治晚期结肠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观察

    作者:彭敏;谢国明

    目的:观察复方皂矾丸防治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组化疗的同时服用复方皂矾丸至化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单纯使用化疗,化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程度及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抑制程度低于对照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皂矾丸能减轻晚期结肠癌行mFOLFOX6方案化疗所致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下降。

  •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ESRD并RH疗效分析

    作者:孙继业;陈华茜;曾艳

    目的: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on-line HDF+HP)对终末期肾病(ESRD)并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ESRD并RH经充分透析、充分超滤及≥3种降压药治疗,血压仍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3次/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给予3次/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肾素(RA)、血管紧张素Ⅱ(AngI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AP、iPTH、RA、AngII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on-line HDF+HP)治疗ESRD并难治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在经HD+HP治疗后高血压仍控制不佳的RH患者中值得推广使用。

  •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脑出血早期应用疗效的系统评价

    作者:盛敏峰;陈延明;蒲玉伟

    目的:评价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knowledge、万方、CHKI等中外文献数据库,收集有关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脑出血早期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按Cochranc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研究,共1493例患者。Meta分析发现,剂量为40μg/kg的rFⅦa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血肿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功能恢复明显改善(P<0.05),不良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为80μg/kg的rFⅦa治疗组与对照组,脑出血患者血肿增加量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神经功能恢复以及不良事件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早期治疗中应用剂量为40μg/kg的rFⅦa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剂量为80μg/kg的rFⅦa治疗可减少血肿扩大发生,同时rFⅦ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军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50例和阿昔洛韦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更昔洛韦3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予阿昔洛韦500mg,2次/d。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更昔洛韦组与阿昔洛韦组在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病程方面比较,所需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阿昔洛韦。

  • 使用双套管冲洗预防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观察

    作者:陶吴东

    目的:观察使用双套管冲洗预防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此组术后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手术吻合口,持续时间3~5d;另外24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此组术后不进行预防冲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冲洗液颜色、是否并发感染以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其中对照组没有进行冲洗故不观察冲洗液颜色。结果24例观察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体温升高(16.7%);3例患者冲洗液浑浊(12.5%);3例患者发生感染(12.5%);1例出现吻合口瘘(4%)。24例对照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体温升高(29.2%);5例患者引流液浑浊(20.8%);6例患者发生感染(25.0%);3例出现吻合口瘘(12.5%)。结论胃肠道术后使用双套管冲洗吻合口对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给药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

    作者:王晓琳;戴杰;阮方超

    目的:观察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给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3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派丽奥组各66例,派丽奥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派丽奥软膏根管内注射及牙周袋上药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牙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及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4W及8W后,派丽奥组的较PD、BI、GI、PLI等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派丽奥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派丽奥经根管和牙周联合给药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安全有效,能更有效控制消除感染,促进根尖周及牙周组织的修复和达到保存患牙的目的,能够有效改善其牙周状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

    作者:龚伟;闵娜;刘丽华;廖洪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一线FOLFOX方案治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结直肠癌患者46例,随机入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伊立替康270mg/m2,静脉滴注90min,d1;雷替曲塞2.6mg/m2,静脉滴注15min以上(伊立替康后1h),d1;21d为1个周期。对照组:伊立替康180mg/m2,静脉滴注90min,d1;亚叶酸钙200mg/m2,静脉滴注2h,d1;5-Fu 400mg/m2,静脉滴注, d1;5-Fu 2400mg/m2持续静滴46~48h;14d为1个周期。观察组每2个周期、对照组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直至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观察组多化疗6个周期,对照组多化疗9个周期。结果4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21.74%(5/23)和13.04%(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P=0.1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2.61%和69.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29)。观察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优于对照组的2.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0)。观察组中位总生存时间14.0个月,优于对照组的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P=0.00)。观察组Ⅰ~Ⅱ级中性粒细胞细胞减少(43.48% vs 65.22%,P=0.03)和黏膜炎(13.04%vs39.13%,P=0.0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转氨酶升高(26.09% vs 8.70%,P=0.00)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毒副作用能耐受,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案。

  • 他汀类药物预防结直肠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作者:施煜军;李江涛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是否可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和其他检索,收集国内外关于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癌发生率关系的研究,采用相对危险度(RR)作为统计学指标对入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用RevMa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有28篇,病例对照研究15篇,队列研究6篇,随机对照研究7篇,进行Meta分析,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类药物组结直肠癌发生率较低(RR值为0.93,95%CI为0.91~0.96,P<0.05)。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可预防结直肠癌,降低其发病风险。

  • 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张君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7~30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骨折均获临床骨性愈合,并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满意,术后无肘内翻等严重并发症。优23例,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治疗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创伤小,维持复位确切,固定可靠,可以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和外形,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娟娟;周跃;姜龙;左阿芳;沈坚英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对血糖的影响。方法120例高龄(≥80岁)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确诊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60例)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8周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尼可地尔组心绞痛缓解情况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两组间血糖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可缓解高龄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尼可地尔疗效更佳。尼可地尔在高龄老年人群中安全性高,对血糖无影响。

  • 鼻塞式CPAP在婴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徐利萍;王金

    目的:评估临床工作中鼻塞式CPAP氧疗在治疗婴儿重症肺炎中的作用。方法观察鼻塞式CPAP和传统面罩给氧两种不同用氧方式下婴儿重症肺炎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PO2、PCO2、SPO2)变化情况。结果鼻塞式CPAP氧疗在治疗婴儿重症肺炎中可迅速提高氧分压、血氧饱和度(P<0.05),改善临床症状、体征(P<0.01),与传统面罩给氧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塞式CPAP氧疗在婴儿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效果优于传统面罩给氧。

  • 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动脉血气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金雪文;陈坤伦;黄桔红;张叶辉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观察组)进行临床检验,观察治疗前后PaO2、PaCO2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变化,并采集4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aO2、PaCO2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呈负相关及正相关。结论重症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好转期均存在不同程度高凝及纤溶亢进状态,早期使用抗凝剂可能对改善预后有益。

  • 冠脉痉挛性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特点及生化标志物比较

    作者:姜庆军;陈治奎;胡万英;柳俊平;周军波;葛世俊

    目的:分析比较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CSA)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标志物,加深对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认识。方法对比15例CSA患者和18例SAP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冠脉造影结果及生化标志物。结果 CSA组患者年龄显著小于SAP组患者(P<0.05),其余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患者胸痛多发生于静息或夜间。CSA组和SAP组中有意义的狭窄患者分别为10例(66.7%)和18例(1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血运重建者(包括支架植入及CABG)分别为7例(46.7%)和16例(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更多发生于有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CSA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SAP组患者(P<0.05),两组间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SAP相比,CSA常发生于年龄较轻的吸烟患者,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CSA患者胸痛多发生与静息或夜间。CSA组有较低的合并冠脉狭窄比例及较低的接受血运重建比例。CSA更多发生于有明显狭窄的冠状动脉。炎症可能是CSA的发病机制之一。

  • 埃索美拉唑等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作者:刘艳;郭锋;戴一青

    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埃索美啦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三联治疗,疗程4周。观察组患者接受埃索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及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治疗1周后停用羟氨苄青霉素及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及胶体果胶铋继续应用3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镜下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胃镜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6.9%,显著优于对照组79.0%和77.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5.3%和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烧心缓解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酸及腹胀缓解率未见显著差别(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理想,Hp根除率高。

  • 重度子痫前期与孕妇UA Hcy RBP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赵清;梅丽娜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入选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6例;非妊高症孕妇114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Hcy、UA、RBP4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重度子痫前期与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UA、Hcy、RBP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这种疾病状态导致UA,Hcy,RBP的升高,但与三者相关的紧密度存在差异。

  • 不同气腹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多系统功能影响

    作者:兰戴天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4例患者,根据气腹压力水平分为A组(12mmHg组)37例和B组(15mmHg组)37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气腹前及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循环系统及氧代谢指标分别检测及比较。结果 A组气腹后5min、10min、20min的肝功能指标均低于B组,循环系统相关指标均高于B组,氧代谢指标也均好于B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2mmHg气腹压力水平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机体多系统功能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他巴唑和放射性131I长期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的比较

    作者:邓仁生;朱小琴;于静

    目的:比较他巴唑治疗和放射性131I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纳入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他巴唑治疗组和放射性131I治疗组,随访3年,终止随访时检测患者甲状腺功能,血脂以及脂蛋白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平均随访35个月后,与他巴唑治疗组比较放射性131I治疗组甲减发生率较高(P<0.001),血清LDL-C较他巴唑治疗组增高(P<0.05),HDL-C较他巴唑治疗组降低(P<0.05),心脏舒张早期E峰速度与晚期A峰速度比值较他巴唑治疗组下降(P<0.001)。两组血清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5)的变化无差异,两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收缩末内径(LVESd)的改变无差异(P>0.05)。结论长期他巴唑治疗甲亢效果优于放射性131I治疗,对患者甲状腺功能、血脂蛋白以及心脏舒张功能影响较小。

  •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颖芳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年龄在>70岁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7.5%~11%,在胰岛素及阿卡波糖治疗>1年,血糖仍控制不理想者,在保持原有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5mg,1次/d治疗12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用量、BMI、血肝肾功能,观察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应用沙格列汀治疗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BMI均下降,(P<0.01或P<0.05),治疗后C肽水平升高(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好,不影响体重及肝肾功能,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性高。

  • 创伤性浮膝损伤的治疗

    作者:陈余庆;季祝永;薛荣;张文祥;韩乃富;邹春锦

    目的:探讨创伤性浮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创伤性浮膝患者34例,29例获随访,年龄23~65岁,平均41.4岁。采用手术复位内外固定治疗。结果29例获20个月~5年的随访。膝关节功能采用Karlstr?m评定标准,优9例,良12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72.4%。结论创伤性浮膝较为复杂,应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尽量一次手术固定治疗,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对于浮膝损伤远期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浮膝 创伤 手术 固定
  • 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石活顺;邵国丰;汪朝阳;史信宝;孙乐波

    目的:总结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53例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后出血再开胸止血10例,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5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所用人工瓣中机械瓣114例、生物瓣39例。结论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若处理得当,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 甲状腺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碳保护甲状旁腺的分析

    作者:徐锦;郭幕红;姜鹏;张斌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再手术中应用纳米碳混悬液,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21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米碳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在术中先向残余甲状腺或癌灶周围注射纳米碳,对照组不使用纳米碳,观察两组辨别甲状旁腺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使甲状腺再手术患者的残余甲状腺或癌灶黑染,而甲状旁腺不黑染,在黑染组织中均未发现甲状旁腺,术后甲状旁腺减退的并发症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纳米碳对甲状腺再手术中的甲状旁腺的负显影,使甲状旁腺易于识别和保护,明显降低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并发症。

  • EV71病毒载量与手足口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王忠敏;滕淑;邵启民;赵仕勇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病毒载量拷贝数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7月实验室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154例,其中重症109例,普通型45例。采集患儿的咽拭子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比较分析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毒载量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高热天数及体温峰值上的差异。结果重症EV71手足口病患儿与普通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毒载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热天数及体温峰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中,病毒载量拷贝数与病情轻重程度无关;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病情轻重程度无关;而小年龄、男性患儿更易发生重症手足口病。

  • 中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前列腺体积的关系

    作者:谭擎缨;姚佳琦;阮芸;王静;王秀景;阮勇

    目的:分析在中年男性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前列腺体积(PV)的关系。方法40~65岁男性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93例,非糖尿病对照组57例,均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浓度(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系列(TC、TG、LDL、HDL)及PV等相关临床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的PV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组(80例)PV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113例)(t=2.740,P<0.05)。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131例)的HOMA-IR显著高于非BPH组(62例)(t=3.320,P<0.0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IR与PV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3、0.309;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IR为PV的独立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4.598、4.270;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加的危险因素。

  • 输尿管镜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

    作者:沈育忠;郑俊彪;李建辉;俞金峰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双频双脉冲U100激光(以下称U100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拟用输尿管镜下U100激光对输尿管结石行碎石疗法。结果对输尿管上段结石176例U100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1.5%(161/176),输尿管中段结石326例碎石成功率为95.1%(310/326),输尿管下段结石648例U100激光碎石成功率为98.3%(637/648),治疗输尿管结石总成功率为96.3%(1108/1150)。术后住院3~5d,无大出血、输尿管撕脱及脓肾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输尿管镜U100激光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的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 PET-CT中结直肠癌18F-FDG的摄取与HIF-1α AKT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申景涛;辛小燕;贾支俊;李爱梅;冯雪凤;郭万华

    目的:探讨PET-CT中SUV值与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AKT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定肿瘤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AKT表达。分析SUVmean值与组织病理关系及与HIF-1α、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0例结直肠癌患者均为高摄取,SUVmean值为(5.42±1.67)。SUVmean值与HIF-1α(r=0.595, P=0.006)、AKT(r=0.522,P=0.01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18F-FDG的浓聚与肿瘤组织的缺氧微环境有关。

  • 肾癌脊椎体转移的手术及预后回顾性分析

    作者:毛敏;宋滇文;韩帅;肖建如

    目的:通过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经过和预后的分析,探索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2003-2013年22例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行手术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2例患者的随访资料,对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探讨。结果22例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男18例(81.8%),女4例(18.2%),平均年龄52岁(25~78岁)。术前患者均接受了原发肾癌的肾切除术。术前和术后部分患者行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伴有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评分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84个月)。在随访过程中,14例患者死亡,其余8例患者随访至今情况良好,未见明显复发征象。结论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脊椎体转移瘤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可缓解或改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对于压迫时间短,压迫程度轻的患者的改善更明显。与既往资料比较,手术可能延长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尚不能认为放化疗或靶向治疗能延长肾癌脊椎体转移患者的寿命。

  • 双源CT在肝外胆道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逢春;张祖艳;张春宁;刘枫

    目的:探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在肝外胆道梗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120例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肝外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DSCT影像资料。结果胆管结石71例,胆管炎12例,胆总管囊肿1例,十二指肠乳头区憩室1例,胆道蛔虫1例,胆管癌14例,壶腹癌3例,胆囊癌4例,胰腺癌12例。全部病例均显示肝外胆道扩张,其中78例伴肝内胆管扩张,22例呈现“双管征”。梗阻末段胆总管内可见“靶征”或“半月征”,不规则软组织影及片状、管状影,邻近胆管壁可见增厚、毛糙等;Ⅲ期强化程度不一或无强化。在肝外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DSCT定位的准确率为100%,定性符合率为92.5%。结论 DSCT显示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以及相邻组织结构准确清晰,对疾病定位、定性和临床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 同期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张明刚;李彦龙;马恩光;黄永刚

    目的:探讨同期腔内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行腔内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59例原位碎石成功,其中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滑入肾盂,1例进镜至肾盂将结石击碎,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成功。术后4~6d拔出尿管,2例出现暂时性尿失禁,术后3~4周复查彩超检查未见结石残留。结论腔镜下同期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输尿管结石,疗效满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小波;付海卫;张蓉映

    目的:比较小潮气量和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44例)采用小潮气量(6ml/kg)机械通气治疗,B组(n=44例)采用常规潮气量(10ml/kg)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治疗0.5h、24h的气道压力指标气道峰压(Ppk)、平台压(Pplat)、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变化情况以及气压伤发生率、存活率、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pH(7.44±0.05)、PaO2(10.12±1.34)明显高于A组(7.37±0.07),(8.51±1.23)(P<0.05),PaCO2(4.81±1.03)明显低于A组(6.77±1.14)(P<0.05)。B组患者机械通气0.5h气道Ppk、Pplat、PEEPi水平[(4.50±0.72)、(3.60±0.76)、(1.07±0.20)]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0.5h[(3.67±0.65)、(3.04±0.57)、(0.80±0.15)](P<0.05);B组患者机械通气24h时气道Ppk、Pplat、PEEPi水平[(4.27±0.54)、(3.58±0.67)、(0.95±0.11)]均明显高于A组24h患者[(3.62±0.76)、(2.92±0.72)、(0.72±0.22)](P<0.05)。A组气压伤发生率(0%)明显低于B组(18.2%)(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7.5±3.4),(12.7±4.2)较B组(12.2±5.1),(17.3±6.5)明显缩短(P<0.05),而存活率(84.1%vs77.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避免肺组织损伤,是一种有效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频振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何中倩;李晓东;田青;张升荣;陈宏洁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治疗、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50例,2011年11月前以常频机械通气的25例患儿作为CMV组,2011年11月后以高频振荡通气的25例患者患者作为HFOV组。结果机械通气1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动脉血氧分压(P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PO2、MAP与CM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用氧时间与C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漏、颅内出血、心力衰竭、DIC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休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发生休克症状的病人增多,但积极处理后可以缓解。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但24h后的疗效与CMV组比较无差别,未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休克积极处理后可以纠正。HFOV可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又一选择。

  • 超声探查宫腔积液对可疑异位妊娠的价值探讨

    作者:刘伟达

    目的:探讨可疑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提示宫腔积液的情况及宫腔积液对协助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57例可疑异位妊娠产科患者的超声检查与临床确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可疑异位妊娠患者中超声提示宫腔积液组的异位妊娠诊断率明显高于宫腔未探及积液组。结论超声检查提示宫腔积液对异位妊娠可疑患者具有较大临床指导价值。

  • 结肠癌患者血清sVCAM-1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爱民;荆卫娟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30和60天对75例结肠癌患者(观察组)血清VCAM-1水平进行检测,同时随机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结肠癌患者术前后血清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血清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0、60d血清sVCAM-1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可造成结肠癌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升高,随着术后恢复,影响程度可能减弱。

    关键词: 结肠癌 sVCAM-1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流后宫腔残留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炜娟;石太芬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流后宫腔残留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药流后不规则阴道出血>10天观察宫腔内声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40例在宫腔内膜及残留物基底部与局部宫壁组织内探及异常血流信号,2例未探及血流信号,刮出物送检均证实为蜕膜、绒毛及血块组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宫腔内有无残留,避免临床盲目清宫及给药,提供了重要诊断依据。

  •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李素平;李丽苹

    目的:运用免疫双联法检测粪便隐血,分析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血红蛋白免疫法、转铁蛋白免疫法和免疫双联法(双联法用于定性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对72例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人的粪便进行隐血检测,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6例,胃肿瘤病变11例,消化道溃疡25例,大肠肿瘤病变10例。结果血红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8%、72.7%、44.0%、60.0%;转铁蛋白免疫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7%、81.8%、52.0%、80.0%,两种方法同时检测即应用双联免疫法(其中任何一项为阳性则均判定为阳性),其阳性率分别为88.5%、100%、64.0%、100%。结论粪便隐血的检测仍然是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筛查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它更快捷,更直接,更经济有效的反映消化道出血情况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应用双联免疫法即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的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更高,特异性强,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消化道出血及其恶性肿瘤病变的粪便隐血的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转铁蛋白
  •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作者:金高正;沈健;胡文超;冯湛;顾国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row CT,MDCT)在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diopathic retroperitoneal fibrosis,iRP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RPF患者共14例,回顾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及后处理方法。结果 CT表现为腹膜后腹主动脉周围间隙内的软组织影,包绕大血管生长,范围较大者沿腹主动脉长轴走形,并向双侧肾周间隙生长,其中13例侵犯一侧或双侧输尿管致相应肾脏积水。iRPF病灶CT平扫呈较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明确病变与大血管及输尿管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密度、强化特点及累及范围,对iRPF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肿瘤分期与血小板升高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叶爱琴

    目的:探讨血小板升高与肿瘤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3例首次入院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他们进行TNM分期,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53例患者中,血小板数增高62例,正常88例,减少3例。其中血小板增高的62例患者中,TNM分期为Ⅲ、Ⅳ期51例,占82.3%。结论肿瘤患者血小板增高提示分期较晚,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 血小板 肿瘤分期
  • 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临床筛查价值

    作者:陈友良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的临床筛查价值。方法对妇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分别做高危型HPV与TCT检查,对阳性样本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活体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高危型HPV阳性313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34.8%,TCT检查阳性150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54.7%,高危型HPV与TCT均阳性130例,与病理活检符合率90.8%。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疾病筛查中的敏感性较高,而TCT检测简单实用而且特异性好,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阳性率。

  • 杭州地区2458例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陈学波;陈国强

    目的:调查杭州市女性人群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状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2458例妇女进行HPV检查,分析HPV-DNA亚型感染状况。结果2458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917例,阳性率为37.30%,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30.59%(752/2458)。在被测的21个HPV-DNA亚型中,常见类型依次为16型(26.71%,245/917),52型(22.13%,203/917),58型(17.99%,165/917),未检测出43型。HPV阳性者中多重感染率为32.17%(300/917)。不同年龄段人群HPV阳性率有差异,<20岁人群HPV阳性率高(47.05%,8/17)。结论杭州地区女性HPV感染常见基因亚型总体符合亚洲人群分布规律,又有独特的区域性。

  • 南京地区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患儿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潘伟;岳玉林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患儿感染侵袭性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患儿血液、脑脊液等侵袭部位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155株,采用荚膜肿胀试验进行血清型分析,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分离得到的155株侵袭性肺炎链球菌中,主要血清型依次为19F(21.9%,34/155)、19A(19.4%,30/155)、14型(15.5%,24/155)、9V(7.7%,12/155)、23F(6.5%,10/155)、6B(6.5%,10/155),另有11株(7.1%)未能分型。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克罗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很高,而对氯霉素和头孢曲松则保持比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南京地区患儿肺炎链球菌血清型以19F、19A和14型为主,多重耐药现象严重,提示临床要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口服超声造影观察胃下垂的动力学变化

    作者:浦明娟;骆继芳;刘剑锋;邬萍雨;沈引华

    目的:观察胃下垂与正常者胃动力学差异及餐后右侧卧位对胃下垂的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单切面实时超声显像法对60例胃下垂患者(轻、中、重度各20例)站立位时与健康对照组20例进行胃动力学多项指标监测及右侧卧位后胃下垂的动力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站立位时胃下垂胃半排空时间平均延长1.62倍,胃窦收缩频率减慢66.89%,胃窦收缩幅度下降53.17%,右侧卧位后胃下垂的动力明显改善,各项胃动力学检测指标接近正常,胃下垂程度越严重,其胃动力下降越明显。结论超声研究胃下垂的排空功能具有实时、方便、准确的特点,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信息。胃下垂餐后右侧卧位可作为胃下垂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 应用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快速诊断肝硬化SBP的分析

    作者:徐玉燕;吴春明;朱小区;柳侠平;许建平

    目的:建立PCR技术扩增细菌16S rRNA的快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实验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细菌16S rRNA基因为靶序列,利用计算机软件Primer Express设计一对通用引物UP1和UP2,建立快速诊断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PCR实验方法;同时采用该方法检测60例肝硬化患者的腹水中的细菌DNA情况,并比较PCR方法与腹水培养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结果用引物UP1、UP2对12个不同菌株进行PCR扩增,均得到996bp左右长度的DNA片段,敏感性实验表明,用UP1、UP2引物进行的PCR扩增低可检测出10pg/ml。对60例肝硬化腹水标本进行PCR扩增,阳性率为30.0%(18/60),明显高于同期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仅为6.7%(4/6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8.625,P<0.05)。结论 PCR法优于腹水培养,其阳性率、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具有早期、快速诊断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连续护理对膀胱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影响

    作者:蒋建萍;赵红星;邵四海

    ??连续护理是随社会发展和医疗模式转变而出现的一种新护理服务,被认为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现已是一种趋势[1]。膀胱癌介入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2,3],但连续护理对膀胱癌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较少。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采用介入治疗60例膀胱癌的护理过程,探讨连续护理对膀胱癌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

    作者:何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即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在妊娠高血压疾病基础上发生的,既往无心脏病症状及体征,突然发生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急性左心衰竭症候群,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5%左右。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约有4%发生此病[1],是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采取对症的医疗和护理措施对挽救母婴生命有着重要意义。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本科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作者:冉茁

    ??无创通气是不需要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而进行的辅助通气,具有痛苦小、应用灵活、可间断或持续应用等特点,操作更安静,护理更方便,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降低医疗费用等有显著作用。其中护理质量是决定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报道如下。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自闭回肠保护性造口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叶丹;吴金艳

    ??直肠癌是常见消化道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为腹膜返折平面以下的直肠,占全部肠癌的3/4[1]。低位直肠癌低位直肠吻合时,易发生吻合口漏。保护性造口可以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以及吻合口漏后果的凶险程度[2],但保护性造口需要再次手术回纳,而回纳手术有可能发生并发症甚至死亡,增加经济负担[3]。自2013年2月至12月本院43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癌前切除加自闭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治疗,造口均可以自闭,减少了二次手术和吻合口漏发生。现报告如下。

  • 经口插管困难行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术后的护理

    作者:王薇;刘鸿芹

    ??经口插管困难是指经>3次的试插或是插管时间>10min [1]。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延伸至胸骨后突出而形成,重量或体积较大的甲状腺肿,手术通常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由于气管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容易造成麻醉中的插管困难。而且手术难度大,气管软化、塌陷[2],术后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术后48h需严密监护。本科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11例经口插管困难行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给予严密监护,均顺利转出监护室。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 对乙酰氨基酚复合护理干预减少日间手术小儿术后躁动

    作者:朱淑玲;倪育飞;康定鑫;林函;李军

    ??小儿全麻恢复期间出现躁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现象,近的研究显示高达30%的患儿会出现苏醒期躁动,其中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复苏室(PACU)[1]。术后躁动会伤害患儿并导致其PACU滞留时间延长,因此对入院、手术、出院均在当天完成的日间手术[2],更须预防术后躁动的发生,保证当天患儿顺利出院。由于小儿沟通交流困难,对其术后躁动的良好护理有赖于护理人员的严谨细心观察和准确的护理干预,并结合镇静和镇痛干预,缓解患儿躁动的发生。本文旨在对小儿日间手术术后躁动的原因进行观察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和药物干预。

  • 聚焦解决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中的应用

    作者:李菊仙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综合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上已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1]。然而,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的运动知识、技能掌握不够和科学的专业指导未到位,以及糖尿病的漫长病程带给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该疗法的依从性较差[2]。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近年来已在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4]。?为此,作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疗法的护理干预,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征文启事

    作者:杭州市第一医院集团杭州市老年病医院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社

    关键词:
  • 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作者:朱晓伟;沈小英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脑梗死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其主要表现以运动功能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为常见[1]。其中,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可达20%~25%,而对于多发性脑梗死的患者,更是高达40%[2]。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阻碍其重返家庭、社会。既往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康复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改善脑梗死灶局部的血管再生,促进梗死灶周边半暗区的神经元再生,实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塑。所以,康复介入越早,预后越好[3]。作者将本科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60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报道如下。

  • 孕产妇呼吸心跳骤停的抢救与护理

    作者:徐忠平;彭忠英;李苑

    ??呼吸心跳骤停是临床上危急的病情。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均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孕产妇由于血容量、血流动力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心脏负荷加重,与一般病人相比,有其特殊性。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如抢救不及时,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应及时迅速地作出判断,并于佳时间内及早实施心肺复苏和电除颤技术,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并通过加强复苏后的护理,改善孕产妇复苏后结局[1]。作者对本院2006年6月至2013年9月,住院期间发生呼吸心跳骤停11例孕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抢救与护理重点总结如下。

  • 规范化疼痛管理对半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的影响

    作者:金芳;占换梅;徐姬妍

    ??疼痛是骨科疾病的首发及共有症状,有效、合理的镇痛能防止或减轻疼痛对身心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康复。目前,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了早日能下地行走,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选择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对住院老年患者就诊及手术期间,进行疼痛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合理评估疼痛,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将疼痛小化,减少各种并发症,更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1],作者自2012年2月按无痛病房模式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 哌替啶联合利多卡因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效果的观察

    作者:边薇;俞凯;骆玉璇

    目的:观察哌替啶联合利多卡因与单纯利多卡因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6例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各13例。A组:应用2%利多卡因20ml局部浸润麻醉。B组:术前30min给予哌替啶50mg(超过70kg应用75mg)肌肉注射+2%利多卡因20ml局部浸润麻醉,手术开始后5min、15min、30min、75min及术后30min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记录腹肌肌松质量,术中及术后记录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81.2±1.0)min,明显长于B组的(71.0±1.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观察时间点,B组VA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及腹肌肌松效果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均未发生漂管、导管末端包裹等。结论哌替啶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中起效快,镇痛及腹肌肌松效果好,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AHH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及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作者:黄晓红;杜丽媚;王乐洁

    目的:探讨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谵妄发生与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方法160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乳酸林格液。术中记录循环指标,两组分别于术前或AHH前、术后采集静脉血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术后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目测疼痛评分(VAS)。分析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谵妄较对照组少,观察组术后FT4水平较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谵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非谵妄患者高,术后T3及FT3水平较低,两组患者术后FT4均较术前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为谵妄保护因素(OR=0.16),而术后VAS得分为危险因素(OR=1.91)。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发生谵妄的患者存在低T3,FT3水平,术后疼痛为谵妄发生危险因素,术前使用AHH较安全且能降低谵妄的发生率。

  • 中度AHH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术中血管保护作用影响的观察

    作者:朱文清;林秀微;贾志强;张序忠

    目的:探讨中度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术中血管保护作用与血管损伤的相关性及miR-126在术中血管损伤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分AHH组及对照组各45例,术中测定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T-1,NO)、血清miR-126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浆NO含量较术前降低,ET-1含量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AHH组血浆NO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AHH组血浆ET-1含量较对照组低(P<0.05),AHH组较对照组miR-126基因表达上调2.7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HH具有血管保护作用,AHH术中血管保护作用可使miR-126表达上调。

  • 胱硫醚-β-合成酶/硫化氢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丽旦;王新国;万虎;俞秀丽;刘雁;黄谦

    目的:观察脂肪肝中CBS/H2S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SD 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模型,6周后处死动物,测其血清中的硫化氢,肝酶和血脂变化情况。取肝脏进行病理检查,ELISA法检测肝脏CBS及亚甲基蓝法测H2S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中TG、TC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28±0.51)vs(1.18±0.85)]、[(4.5±1.25)vs (1.61±0.33)],(P<0.05)、H2S明显减少[(16.12±7.21)vs(20.91±10.30)],(P<0.05);S-腺苷蛋氨酸干预组血清中TG、TC较模型组明显好转[(1.31±0.62)vs(2.28±0.51)]、[(3.2±0.66)vs(4.5±1.25)],(P<0.05)、H2S明显增加[(32.3±3.52)vs(16.12±7.21)],(P<0.01);羟基胺干预组血清中TG、TC、H2S较模型组显著减少[(3.87±2.63)vs(2.28±0.51)]、[(5.0±1.01)vs(4.5±1.25)]、[(10.3±1.63)vs(16.12±7.21)],(P<0.01)。模型中CBS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92±0.31)vs(4.12±0.21)],(P<0.05)、过氧化脂质明显增加[(78.2±7.56)vs(28.2±11.9)],(P<0.05);与模型组比较S-腺苷蛋氨酸干预组CBS含量增加,过氧化脂质减少[CBS :(2.96±0.78)、过氧化脂质:(34.2±3.68)],羟基胺干预组则CBS减少(1.32±0.17)、过氧化脂质增加(90.13±16.0)。肝脏脂肪变性与硫化氢的量呈反比。结论细胞膜损伤导致CBS外泄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硫化氢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激活CBS增加硫化氢可以改善肝内脂肪积聚。

  • 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在治疗VSD干下型中的应用

    作者:李淑珍;刘志平

    目的:探讨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在治疗小儿干下型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到2013年1月间应用经胸超声介导下封堵治疗18例3岁以下干下型VSD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7例VSD患儿经胸食管超声介导下,均成功置入封堵器且无并发症。仅1例3岁患儿封堵后主动脉瓣中度反流,中转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2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许残余分流,分别于调整封堵伞后分流消失或1周后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房室瓣及动脉瓣功能均无障碍,无轻度以上反流。结论经胸食管超声介导封堵术对于治疗小儿干下型VSD症状是一种简便、安全可行的术式。

  • PPAR-β激动剂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观察

    作者:夏丽伟;孙永明;孙守峰;李景田;牛炎平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β(peroxisome proliferater activated receptors-beta,PPAR-β)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脊髓组织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脊髓损伤组(SCI组)和PPAR-β受体激动剂GWO742治疗组(GWO742组)。Sham组大鼠仅做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组织,GWO742组和SCI组大鼠分别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SCI模型,并于术后1h开始分别通过腹腔注射同等剂量0.3mg/(kg·d)的PPAR-β受体激动剂GWO742和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3、7、14、21d随机抽取大鼠行BBB评分;术后24h随机抽取大鼠10只,处死取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术后3、7、14、21d,GWO742组大鼠较SCI组大鼠BBB评分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CI组大鼠脊髓组织充血、水肿、损伤中心区出现液化坏死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GWO742组大鼠脊髓出血、坏死范围及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轻于SCI组;TUNEL染色显示伤后24h,SCI组和GWO742组损伤脊髓组织均可发现TUNEL阳性细胞,而GWO742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SCI组(P<0.05)。结论 PPAR-β受体激活后能够减轻SCI大鼠脊髓组织充血、水肿等病理学改变,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 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何磊;钱宇;金以军

    目的:观察体位复位辅助下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2例(36椎),其中男5例,女27例;年龄61~91岁,平均71.2岁。患者椎体压缩程度75.1%~80.2%,平均77%。取俯卧位调节手术床使患者椎体骨折部位过伸,达到一定闭合复位后,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经两侧椎弓根建立工作通道后,一侧放入可扩张球囊,行两侧缓慢交替扩张。复位基本满意或球囊到达椎体皮质时停止扩张,取出球囊,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将骨水泥注入椎体。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后凸畸形角度。记录分析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形态变化。结果椎体前壁高度和中间高度明显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术后伤椎处疼痛均显著缓解,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28±1.11)分降至术后平均(1.92±0.73)分。结论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后凸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及有效方法。

  • KLF2预测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观察

    作者:申友奎;杨勇;董礼文;楼正清;王军;傅晓青

    目的:观察Krüppel样转录因子KLF2在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时的动态表达,分析两者与急性肺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进一步随机分成三组,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ALI模型,分别于尾静脉注射2h、4h、24h后采血及肺组织。观察各组病理表现、RT-PCR检测KLF2 mRNA在血清中及肺组织的表达,分析KLF2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动态表达,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显示造模后4h肺损伤为明显,KLF2 mRNA在正常大鼠肺组织及血清中均有明显表达,模型组各组KLF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0.01),且KLF2 mRNA在2h表达明显低于4h组和24h组(P<0.01)。结论 KLF2在大鼠急性肺损伤表达变化早于病理变化,KLF2可作为急性肺损伤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 虎杖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汪玉冠;曹羽;徐小小;杨珺超

    目的:探讨中药虎杖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虎杖低、中、高剂量组、强的松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并以虎杖煎剂治疗后,使用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大鼠肺组织AQP-1mRNA的表达。结果 AQP-1 mRNA表达:虎杖高剂量组为(4.332±0.221),虎杖中剂量组为(7.727±0.527),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虎杖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虎杖可能是通过促进肺组织AQP-1 mRNA的表达,改善肺组织正常水液代谢功能,从而起到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 肺炎链球菌TruB表达 纯化及与tRNA的相互作用

    作者:沃铭毅;王青;杨伟

    目的:通过对肺炎链球菌TruB(SpTruB)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SpTruB蛋白,再运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对TruB与tRNA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方法 PCR扩增SpTruB基因序列,然后转入E.coli BL21中进行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采用EMSA检测SpTruB与tRNA的相互作用。结果正确构建了SpTruB基因的表达质粒,SpTruB蛋白在E .coli BL21中为可溶性上清表达,成功纯化了目的蛋白,EMSA检测显示SpTruB能与tRNA进行相互作用。结论 SpTruB能与tRNA进行相互作用。

    关键词: SpTruB 表达 纯化 EMSA
  • 联合检测血小板源性指标在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沈笑春;陈延斌;穆传勇;雷伟;黄建安

    目的:通过测定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配体(CD40L)、CD62P的表达水平,探讨血小板源性CD40/CD40L在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体外分离肺癌患者的血小板,用二磷酸腺苷(ADP)体外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表达的CD40、CD40L、CD62P进行测定,并与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ADP诱导前,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DP诱导后,肺癌组血小板源性CD40、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ADP诱导前后,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CD40L、CD62P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ADP诱导前后,有远处转移患者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患者(P<0.05)。结论(1)肺癌患者血小板源性CD62P、CD40L表达水平增加,且表达水平与肺癌的进展程度相关,血小板源性CD40/CD40L系统在肺癌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检测血小板源性CD40L、CD62P表达水平对研究肺癌的临床分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锁定钢板与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曾斌;武理国;沈军;傅国海;祝海炳;马一平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9月6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49例获得随访。男17例,女32例;平均年龄66.5岁(24~83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10例。49例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36例(内固定组),其中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3例。采用肩关节置换治疗13例(关节置换组),其中三部分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10例。术后参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平均为94min(70~150min),49例患者获得手术后平均18.6个月(12~32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按Neer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结果内固定组优13例、良1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6%;关节置换组优3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5%。结论年龄<60岁,Neer分型属于二、三部分骨折患者,可以考虑选择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年龄>60岁的四部分骨折可考虑选择肩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TCF21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碧玉;唐以军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抑癌基因TCF2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NSCLC各种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非选择性入组肺癌患者206例(观察组),其中鳞癌86例、腺癌及腺鳞癌99例、其它非小细胞肺癌21例;非肺癌组60例(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种组织TCF21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观察组中TCF21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CF21的低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 TCF21基因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的功能缺失可能是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TCF21基因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NSCLC肿瘤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 凋亡相关因子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葛云(综述);卓宋明(审校)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中一种常见的进展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性疾病。是目前患病率高的一种慢性肺部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但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清楚,除蛋白酶失衡、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慢性气道炎症等与之有关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1~3]表明,细胞凋亡在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 PIK3CA基因突变与人类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德行;李建中

    ??人类癌症关于PIK3CA基因产物p110a-磷脂酰基醇3激酶(PI3K)催化亚单位的研究已进行15年余。研究表明, PI3K家族尤其是p110α的激酶活性与关键癌基因蛋白密切相关,对肿瘤形成起重要作用[1]。而PIK3常有PIK3CA突变,PIK3扩增等激活[2]。有报道30%的人类实体瘤中存在PIK3CA基因突变,并且靶向PIK3CA的抑制剂如NVP-BKM120、XL147等已开始临床试验[3]。PIK3CA有望成为心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将对PIK3CA基因突变在人类肿瘤中的突变情况进行综述。

  • 肝内外胆管结石合并肝血管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柳东;朱一平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primary?hepatic?angiosarcoma, PHA)是一种较罕见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发生率为(1.4~2.5)/107,约占原发性肝肿瘤的0.4%,但却是肝肉瘤中多见的,约占36%[1]。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者少有报道,本院收治1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合并肝血管肉瘤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报告如下。

  • 外阴淋巴管瘤一例报道

    作者:贾亚利;苏明;陈健;吴黎明

    淋巴管瘤是一种淋巴管的过度增生,大多数在出生时或者1岁以内发病,但偶尔也有迟发或者老年发病。淋巴管瘤一般不会自行消退,通常继续生长扩大。治疗上可用电干燥、冷冻或者激光治疗。作者近在临床遇到一例比较少见的老年发病的淋巴管瘤,现报道如下。

  • 麦胶性肠病病例一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陆丽芬;张晗芸;潘文胜

    麦胶性肠病(gluten-induced?enteropathy),又称乳糜泻(celiac?disease,CD)[1],是一种在遗传易感人群中因摄入含麦麸食物而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肠道炎症疾病,多表现为小肠绒毛大面积萎缩以及小肠黏膜营养吸收不良[1~3]。国内相对少见,临床易误诊漏诊。现报道1例CD病例,并结合文献探讨CD的诊断方法及治疗。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影响

    作者:赵青青

    ??本院感染科自2013年8月优质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以来,始终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深入落实“优质服务病房”重点任务,为患儿提供适合个体的佳整体护理,进一步深化完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保障本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更好开展,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为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出院后恢复情况,及在院内获得的健康知识是否能够持久掌握、理解,强化如何预防手足口病的知识理念,减少手足口病复发率,本科自2013年12月开始对出院患儿家长进行电话回访,追踪评价患儿康复情况及健康教育的效果,并且将健康教育在出院患者中更好地继续延续下去。现将电话回访的情况报告如下。

  • 集体面试法在开展优质护理对护理组长选拔中的应用

    作者:郭莹;宋淑萍;张雪松;张莉莉

    ??集体面试法,是小组讨论的一种,该技术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将一定数目的考生组成一组(4~8人),进行1h左右的与工作相关情景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不指定领导,也不指定测试者的座位,让受测者自行安排小组领导和人员的相应座位,考官观察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的说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达到拟任岗位的要求,以及积极性、情绪的稳定性、反应能力等个性特点是否符合拟任岗位的团体气氛,并根据以上情况给竞聘者打分,由此来综合评价考生之间的差别。本次通过在本院护理组长的选拔中应用集体面试法,探讨其在护理组长竞聘上岗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报道如下。

  • 渗透于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医患沟通教育

    作者:陆晴友;刘林;沈阳;韩庆辉

    目的:帮助医学生在掌握创伤骨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与创伤骨科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能力。方法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结合具体病情与患者的特点,渗透医患沟通的教育。结果创伤骨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医患沟通的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结论创伤骨科是医患纠纷多发的科室,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在今后的临床实习与工作中减少医患纠纷与矛盾。

  • 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思考

    作者:孙艳玲;吴五洲;王贤裕;吴艳琼

    目的:探讨合理科学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方法通过对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体系的分析,剖析其优缺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结果麻醉科住院医师通过规范的培训与考核,麻醉技能与相关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结论该考核体系客观、真实,考核方式简单易行,实施方便。但为了确保考核的客观、公平和全面,仍需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丰富考核方法。

  • 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教学查房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宋红香;曹小琪

    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寻改进措施,以提高呼吸科教学查房的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五年级学生PBL教学模式备课时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PBL教学课程学生课后复习时间与课前总备课时间、集体备课、网络备课呈负相关;五站式出科考试成绩与学生临床教学参与程度、课前总备课时间、集体备课、网络备课呈明显正相关,与课后复习时间呈负相关;教师课堂评价与学生临床教学参与程度与课前总备课时间、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PBL教学查房教学模式宜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PBL教学模式在实践应用中的问题必会逐步得到解决。

  • 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许明妹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

浙江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