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화중의약학간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7717
  • 国内刊号: 21-15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82
  • 曾用名: 中医药学刊
  • 创刊时间: 198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社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热瘀相搏是重型肝炎病理变化的关键探析

    作者:陈卫平;刘涛

    重型肝炎病情重、预后差,发病机理错综复杂,治疗十分困难,国内外近年来报导的病死率大多在60%~80%之间[1].对本病发病机理及提高其存活率的研究,历时半个多世纪,迄今仍是肝病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故对于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若能穷源竟委,既识得全局之常,又晓其中之变,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的提高,兹就此作一探析.

  • 金银花质量与生态系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邢俊波;李萍;张重义

    目的:研究金银花药材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性.方法: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对金银花4个道地产地和1个非道地产地的土壤进行了元素和有机质分析;对以上5个产地的药材进行了连续3年的动态采样,并用HPLC法对各产地药材中主成分绿原酸和4种黄酮类成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对金银花产地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对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以探求影响其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4个道地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区划等方面具有共性;道地和非道地产地金银花药材中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形成、积累与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如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中的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悬殊,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远高于非道地产区药材的含量,提示我们只有深入研究二者的相关性,才能提高中药材的质量.河南和山东金银花主产地在地理位置、土壤和气候等方面的相似性,可能是道地药材质优的重要原因; 结合金银花中主成分的动态积累分析,综合道地和非道地产地的土壤和气候等信息,推断在生态因子中,土壤可能不是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决定因子,而日照时数可能是其有效成分子的决定因子;为寻求道地药材的形成本质及建立其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为金银花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中医理论与人类基因组的研究

    作者:林乔;王米渠;吴斌

    根据近年对基因功能的研究资料,用气血脏象学说原理分析整理OMIM基因库,采用系统学的方法将人类功能基因分为正、邪气2个子系统,13个部件,47个元件,每个元件各分为生理性阳性基因座与病理性阴性基因座2部分.检索结果, 因为任意2内脏或其它部件间有少部分表达相同的基因,所以如果一个器官其基因产物的表达量缺如时,则另一器官相同基因的产物量可补足其不足(相生);如一器官表达量过度时, 则另一器官有时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实现下调以达人体基因表达的适度,或实现基因互作的协调.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应后可分泌出基因产物信息的调节分子,以实现对人体的生理、疾病、心理、行为等的控制.这就是中医整体论的基因基础.

    关键词: 基因组 阴阳 脏象
  • 影响中药临床疗效的因素探要

    作者:柳献云

    目的:提议当前影响中药疗效的各种因素与解决办法.方法:整理名老中药师江照云老师的技术经验,对中药种植采收、运输保管、加工炮制、配方标准、煎药方法等一条线质量下降问题,以实例论证提出上述改进理由.结果与结论: 归纳影响中药疗效二大因素即中药供求紧张与中药受到市场经济冲击之下,国家主管部门需帮助中药各个环节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中医药学.

  • 辛荑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刘俊红;王洪志;李棣华;伍孝先

    目的:研究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及其包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进行考察,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其包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辛荑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40℃,油与β-CD比例1:7,包合时间40分钟.其挥发油及其包合物的乙醇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10nm 处有一大吸收峰.结论:辛荑挥发油包含后使其微分化,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 烧伤液中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作者:易运辉;任志强;龙艾兵

    目的:建立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液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0.4~80.0μg·m;-1 ,平均回收率为98.70%,RSD为2.24%,大黄素甲醚的线性范围为0.23~46.0μg·m;- 1,平均回收率为98.36%,RSD为3.2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烧伤液的质控.

  • 寒热药的相反相成配伍意义与作用

    作者:李淑彦;李大庆

    寒热药配伍是常见的相反相成的药物配伍方式,是阴阳互根原理在中药配伍中的具体运用.现将相反相成配伍的意义与作用探讨如下:

  • 《中药鉴定学》的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作者:吴启南

    笔者就<中药鉴定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

  • 黄芪口服液制备工艺的改进研究

    作者:马涵涛;谢秀娟;王颖

    目前地方药品标准收载的制备方法均为水醇法,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生产周期长.因此,笔者对其工艺进行了改革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适宜工业化生产采用.目的:研究黄芪口服液的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为指标,比较了水醇法和高速离心法两种制备方法的差异。结果:高速离心法制备的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苷、黄芪多糖含量均较水醇法高,且生产工艺简便。结论:高速离心法制备黄芪口服液值得推广。

  •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态势评析

    作者:赵全忠;史小月

    中药经皮给药是一种古老的给药方式,公元前二世纪的<内经*素问>中就有许多章节记载有关中药外治的内容.[1]晋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对黑膏药的制法、条件、用具都有详细的记载.此外,我国还有两部论述外治法的历史专著<集救广生集>和< 理论骈文>.[2]进入20世纪后,随着美国Alza公司东莨菪碱贴片(Transderm- Scop)1981年的成功上市,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 入药部位不同的同种植物功效区别辨析

    作者:谭学宽

    1 麻黄、麻黄根两者均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前者以草质茎入药;后者以其根及根茎入药.前者功效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痹;后者功效则能固表敛汗、理气化痰.

  • 艾与蕲艾的生药学研究与开发

    作者:洪宗国

    艾叶是常用的中药,蕲艾是艾叶中著名的品种,道地药材.介绍了艾与蕲艾的植物学特征和药用历史、用途与疗效;综述了各地艾叶品种的挥发油含量、成分及其各成分的相对比例,艾的成分及含量,不同采用期和不同提收方法蕲艾油含量的变化,以及水蒸汽蒸馏母液的成份与含量;探讨了艾与蕲艾的综合开发战略 ;并综述了艾与蕲艾开发的现有技术,产品的相关专利和市场信息.

    关键词: 蕲艾 开发
  • 太白洋参的生药学研究

    作者:胡本祥;李华

    太白洋参为一名贵中草药,主产于陕西的太白、四川、云南等省区,具有类似人参的功效,民间广为使用.然而其生药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对二种太白洋参从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太白洋参 生药学
  • 大戟科植物药用历史沿革及价值的探讨

    作者:李同琴;郭秋红;田质芬

    大戟科药用植物在植物形态、所含化学成分方面有相同之处,所以在临床上有相似功效.利用植物这种亲缘关系将有助于寻找扩大药源.总结大戟科药用植物在医疗和化学成分的某些共性,找出之间存在的规律,从而揭示出其中某些内在的联系,探讨其科学内涵,为寻找新的植物药提供依据.

  •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探析

    作者:林欧文

    中药复方研究近年来是世界医学研究的热点,不可否认,在运用现代新技术及手段来揭示复方作用机理及新功能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更多的则是在复方研究中陷入了误区,致使近年来研出成果日益溃乏,而这主要是因为研究思路及方法的不当.表现为突出的是研究思路为机械唯成分论和不可知论两种观点所左右.探讨认为应当遵循"一个主线,两上原则,三个有利于"的路线来开展中药复方研究.

  • 白头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述要

    作者:钟长斌;李祥

    近年来国内外对白头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白头翁灵、白头翁英、白头翁素、原白头翁素、胡萝卜苷以及糖蛋白等成分.其中对三萜皂苷成分已有深入研究,分离鉴定十九种,分属于羽扇豆烷型和齐墩果烷型.白头翁药理活性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 盐制中药材的历史沿革考释

    作者:刘超

    盐制法是中药炮制方法之一,也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各个朝代对盐制中药的炮制方法及目的均有阐述.

  • 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经验

    作者:黄裕新

    中药,尤其是花类中药,往往含有各种鲜艳的色素.在目前,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缺乏可靠的化学鉴定方法来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色泽便是从外观上判断药品质量好坏的指标之一.通过多年摸索实践,采用丙三醇同贮法养护花类中药,行之有效.解决了医院或零售药店正在配方使用期间的已拆除包装的花类中药易变色、难养护的问题,且扬长避短,避免了几种传统养护方法的不足.

  • 行气活血开闭固脱法治疗休克的机理研究

    作者:周仲瑛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有学血循环量不足,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流灌注不良,导致缺血、缺氧,微循环瘀滞、代谢紊乱和脏器功能障碍等一组病理生理改变,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血压下降,收缩压10.61KPa(80mmHg)以下 , 脉压差小于2.7KPa(20mmHg),心排血量降低、心率增快、脉搏细弱而数、全身无力、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紫绀、静脉萎陷、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等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病理演变过程,类同于中医学的厥脱.

  • 橄榄解酒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胃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作者:彭勃;苗明三;朱平生;王颖芳

    橄榄解酒饮由橄榄、枳木具子等药物组成,目的: 观察橄榄解酒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胃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白酒灌胃法造模,连续5天.制作胃肠组织病理切片, 光镜下观察,与护肝胶囊对照.结果:光镜下,模型组胃肠粘膜充血,粘膜上皮细胞脱落.橄榄解酒饮大剂量组胃肠粘膜充血不明显,腺上皮出现轻度脱落;中、小剂量组胃肠粘膜各层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照组腺上皮细胞可见轻度脱落.结论:橄榄解酒饮具有良好的保护胃肠道粘膜作用.

  • 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23139例调研分析研究

    作者:陈大舜;葛金文;周德生;易蔚;曲晓璐

    1 目的与方法本次文献调研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及其主要并发症近10年来中医药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的现状和诊治水平;了解对该病的辨病辨证、中医药治疗及防护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尤其要重点掌握该病的基本病机及内部转化规律,以及对主要证型的初步确立,结合对本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为制定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诊疗方案打下初步基础.

  • 利用生物芯片技术研究SLE中医证候的意义

    作者:禤国维;吴元胜;范瑞强;吴晓霞

    中医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积淀丰厚,内涵深邃.人类基因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药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应该基于对现代生命科学基本原理与新进展的准确理解与全面分析.藉此,笔者将开展的利用芯片技术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证候的思路分析如下,以与同道共鉴.

  • 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 、IL-10影响的研究

    作者:蔡光先;王银山;周兵;郑爱华;胡学军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失血性休克大鼠IL-6、IL-10 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和治疗组,以右侧颈动脉插管放血制作休克模型,空白对照组插管不放血,治疗组在伤前3小时及伤后6小时、12小时给与大承气汤灌胃,休克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伤后24小时无菌条件下下腔静脉取血处死,检测相应指标.结果;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具有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 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玲;杨鹏;白晓薇;王立忠;高晓明

    目的:研究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 :从肛门给药一定时间后,用200mg/kg环磷酰氨给小鼠化疗,以破坏小鼠免疫系统.经一系列体内、体外实验,观察中药维化灵对小鼠免疫系统的作用,如3H-TdR掺入法分析T细胞增殖的情况,FACS分析脾脏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的比例,用OVA免疫足底观察DTH反应,收集小鼠外周血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等.结果:在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提前恢复到正常水平,给维化灵20天后化疗小鼠脾脏重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脾细胞受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明显增强C D3+T细胞比例明显增多.结论:(1)维化灵可以加速白细胞恢复正常水平(2)维化灵可帮助淋巴细胞重建或有助于外周淋巴细胞转归淋巴器官并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 保力康养生液延缓衰老机理探析

    作者:常士军;亓振稼

    保力康养生液是精选了人参、当归、鹿茸、灵芝等多种名贵中药.配以维生素B族、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牛黄酸等.用先进工艺科学加工提纯而成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口服液. 具有补肾、健脾、益气、生精、养血、增强体质等功效.它能使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得以调和,从而使五脏系统和阴阳平衡所需要的物质得到充分的保障.

  • 喉咳宁对小鼠浓氨水引咳延长潜伏期及减少咳嗽次数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郑作文;邓家刚;周军

    对喉咳宁的药效学研究表明,喉咳宁对小鼠浓氨水引咳有明显延长引咳潜伏期并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的作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小鼠因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减轻作用;对小鼠棉球肉芽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

  • 五倍子对致泻性海洋弧菌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春远;郑纪勇;渠桂荣;赵晓燕;李秀萍;蒋国俊;傅玉斌

    目的:体外试验五倍子两种提取物对致泻性弧菌的抑制活性.方法:平皿孔穴法.结果:五倍子对所试验的弧菌属的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拟态弧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结论:首次证明五倍子对常见引起腹泻的海洋弧菌的抑制活性,为使用五倍子等中药治疗弧菌性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弧菌属于常见海洋污损微生物,该发现也为舰船等防污研究提供了参考.

  • 补肾防衰方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茂林;邱幸凡;张法涵;张六通;李翰旻;田代志

    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补肾防衰方对其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补肾防衰方组能明显提高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DP/O和RCR值,与老年组比较,P<0.05.维生素E-C组与老年组比较,肾、骨骼肌线粒体ADP/O,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肝、心肌线粒体ADP/O,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生素E-C组与老年组比较,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RCR,有显著性差异(P <0.05).二组药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大有氧工作能力的下降,表现为大摄氧量随增龄而降低.提示补肾防衰方具有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或减轻线粒体老化的结构改变.

  • 宁血益肾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耑冰;俞洋;卢惠薇

    目的:探讨宁血益肾颗粒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病有效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利用该药治疗以系膜增生为核心病理环节的多种肾脏疾病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研究,用不同剂量的宁血益肾颗粒刺激4~6代系膜细胞16小时,MTT法测定系膜细胞增殖指数;TUNEL法定量观察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结果:加入宁血益肾颗粒16小时后,系膜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征象 ,诸如细胞内深棕色颗粒形成、核固缩、碎裂等;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同时血尿停各组bax、bcl-2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其对凋亡、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为中医治疗以系膜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多种肾脏疾病(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病、紫癜性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病等)提供新的实验依据.结论:宁血益肾颗粒可能通过调控bax和bcl-2基因表达诱导系膜细胞凋亡,促进肾小球增殖性病变消散.

  • 李积敏"诊病辨证论治"学术思想初探

    作者:纪良臣

    李积敏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及临床研究,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提出中医妇科疑难病"肾虚血瘀"病机理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探讨了李积敏"诊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阐述了 "诊病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为:病怀证的辨证关系;临床先诊病,病立再辨证;据病定主方,随证再加减.并认为建立"诊病辨证论治"诊疗体系,是中医临床治疗体系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向.

  • 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简析

    作者:吴连恩;杨建平

    介绍了单兆伟教授治疗脾胃病治学活用、科研创新,用药甘平醇正的孟河医学思想特色.单教授多年来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脾胃病理论的基础上,坚持脾胃病现代实验研究,相继创制了如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仁术健胃颗粒冲剂,治疗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和胃胶囊 ,治疗慢性胃炎的胃舒合剂,治疗急症胃痛的理气和胃口服液,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后虚损的参芪精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中成药方剂,有的已经进入Ⅱ期临床试验,这些研究成果为中医药现代化和脾胃病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颜德馨教授从气血失调辨治失眠的经验

    作者:杨志敏;老膺荣;汤湘江

    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工作学习繁重,失眠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大城市这种趋势更为明显.据流行病学调查,美国人群中失眠发病率为32%~35%,英国为10%~14%,日本为20%.国内目前尚缺乏社区人群的大样本调查,对失眠的发病率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根据临床医生估计至少大于10%,于守臣等通过对黑龙江省6个城市、4种职业人群11432人睡眠障碍的流行学调查,发现睡眠障碍以失眠症为主要类型,占97.5%.笔者使用主题词法分阶段检索CBM1979~2001年国内有关失眠的科研文献,发现近年来失眠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不管是整个医学界还是中医学界,1995年到2001年所发表的失眠研究文献均占22 年来同类文献总数的80%以上.著名中医学家颜德馨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失眠的辨证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对失眠的辨治历代源流和现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理论体系.笔者有幸跟随颜老学习,现将颜老辨治失眠的心得简要总结介绍如下.

  • 马贵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作者:韩捷

    马师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与饮食失宜、七情过极、劳倦过度等有关,临床上表现为胃脘隐痛、乏力、痞满、纳差等虚弱症候,故脾胃虚弱是本病的发病基础.盖胃主受纳,宜降则和; 脾主运化,宜升则健.如脾胃受病,谷气不升,脾气下流,清不升而浊不降,而发生病变.指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瘀血为患.各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劳倦日久皆可致瘀.盖因各种致病因素影响脾胃功能,久则脾胃虚弱,脾虚气滞,日久则气滞血瘀,马教授常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较长,其治疗每强调"三分药,七分养",对饮食宜忌相当注意.

  • 邢向晖教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三则分析

    作者:李东;隋宏;王芳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以局部肌肉抽搐为主症的神经系统运动障碍疾病.本症多见于学龄儿童,男女比例约为4:1,其病程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学习及生活.西药氟哌啶醇等虽可有效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但其远期疗效差,副作用明显.导师邢向晖通过总结多年的治疗经验,临床将其分为3型,据情加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结合医案,整理如下:

  • 邓铁涛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

    作者:林晓忠;吴焕林;严夏

    应用邓铁涛教授邓氏冠心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结果表明: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0%,并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

  • 百合病和栀子豉汤证的病位及治疗探析

    作者:王洲

    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记述,提出百合病及栀子豉汤证病位为三焦,并分析了其虚实特点及适宜的治疗原则.

  • 血瘀的致病特点及其证候特征浅析

    作者:王均宁

    血瘀是许多疾病极为常见的一种基本病变和共有病态,对于疾病的发展转归有重要影响 ,近20多年来,深入研究血瘀理论一直是研究、发展中医药学的重要课题之一.血瘀理论肇始于<内经>,散见于书中多篇,后虽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使血瘀理论得以深化, 但其内容仍显支离.尽管血瘀病证范围较广,变证百出,但血瘀为患,必有其内在、共同的病理基础,因而必然具备许多共同的且主要的临床特征.本文将以<内经>血瘀理论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治验,尝试从血瘀的致病特点与证候特征方面,探讨血瘀致病的临床特征,丰富血瘀理论,以期为深入研究血瘀致病的辨证施治、发展转归及改善预后等提供借鉴.

  • 痹通对AA细胞凋亡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静;金明秀

    目的:研究养血活血方对试验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基因Fas、FasL、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中Fas、FasL、Bcl-2表达,以及给药后其表达的变化.结果:B组大鼠滑膜组织中Fas、FasL表达较低,Bcl-2表达较高,痹通各治疗组均可改善这一状态,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C组比较,E、F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血活血方可通过调节滑膜中Fas、FasL 、Bcl-2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凋亡,血虚血瘀证在RA存在的可能性大于单纯血瘀证.

  • 证候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元胜;朱华宇;禤国维;范瑞强

    中医学的"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病理概括,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做的结论.辨证论治在中医药学的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证候研究是中医学术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学向客观化和科学化迈进的重要基础.简单回顾了证候研究的成果, 分析了目前证候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证候研究有重要意义,是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证候 中医学 现代化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述略

    作者:魏东明;文新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有关RA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报道概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垂盆草苷的含量测定与药理研究

    作者:赖荣胜;潘金火

    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民间用于治疗各种肝炎、咽喉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临床应用表明, 垂盆草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1979年方圣鼎等从水溶性部位分离到一种氰苷类成分: 2-氰基-4-O-β-D-葡萄糖反丁烯-2-醇,命名为垂盆草苷(sarmentosin),并指出其为抗肝炎活性成分[1].为使大家对该成分的化学性质和药理活性有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垂盆草苷的化学、药理等进行综述.

  •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中医外治法研究述略

    作者:牟丽萍

    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及哮鸣音为主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幼儿. 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西医主要采用激素、β受体兴奋剂及茶碱类药,副作用较多.近3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 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态势评析

    作者:陈婕;周爱军

    随着人口老龄化,研究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逐渐成为热门. 中医着力发扬"辨证论治、整体观念" 的优势,不但疗效确切,且有整体调理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针灸介入这一领域由来已久,但进行系统地观察、研究还是近几年兴起的.

  • 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探要

    作者:郭尧杰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发生在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等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肩周炎的针灸疗法通过临床分析,涉及针灸、穴位注射、激光穴位照射、耳针、手针、蜂针、腕踝针、眼针、头针、火针及综合疗法等,资料显示[1]以针灸为主, 约占68.37%,穴位注射、综合疗法为次,分别占11.28%和11.22%.

    关键词: 肩周炎 针灸 治疗
  • 针刺安眠穴治疗颈椎病引起失眠32例分析

    作者:张宜

    失眠为临床常见病症,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继发症状,在颈椎病患者中的有较高发生率.对颈椎病所导致失眠,笔者采用针刺安眠穴的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 对经络实质研究的几点反思

    作者:张英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生理现象、病理反应及其特殊联系规律的总结.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或学者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对人体某些现象(包括生理及病理变化及人体特定部位之间联系)的一种解释和总结.经络实质研究是我国医学科学研究中争论为激烈,而且又受重视的一个课题.就目前经络实质研究中选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些反思,并提出了今后经络实质研究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经络实质 研究
  • 针刺TDP灯照射配合治疗面神经麻痹30例分析

    作者:张万方;连至诚

    面神经麻痹是一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采用针刺并配合 TDP灯照射,及推拿治疗30例,取得较好疗效,可能是上述三种方法发挥综合作用的缘故.治疗着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炎症吸收,从而使其功能恢复.

  • 脾阴虚证30例血浆P物质水平测定研究

    作者:毛炯;李艳嫦;朱伟淑;张双胜

    脾阴虚证是脾虚的常见证型之一,与现代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目的:探讨脾阴虚证的血浆SP水平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脾阴虚证患者血浆SP的含量,并与脾气虚证组、健康人组对照.结果: 血浆SP的含量脾阴虚组为35.62±21.78ng/L、脾气虚组为69.31±26.01ng/L.脾阴虚组显著低于健康人组、脾气虚组(P<0.05).结论:脾阴虚证"运化失司"的客观病理基础与S P水平变化相关,血浆SP水平对脾阴虚证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糜烂性胃炎146例治疗前后舌苔的变化研究

    作者:王长洪;陆宇平;王艳红;王立新;朱虹;陈山泉;杨卓

    目的:观察舌苔在糜烂性胃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146例经内镜诊断的糜烂性胃炎(EG),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Hp、舌苔等动态观察.结果:舌苔与糜烂程度、HP感染,症状轻重有密切关系,Hp感染者,糜烂程度及症状重者,黄苔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糜烂治愈后,黄苔发生率为27.7%,较治疗前的82.19%,明显减少(P<0.01).结论:黄苔在胃热辨证及疗效评价中有重要参考意义,黄苔应引为胃热辨证的主证之一.

  • 电针百会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组织3种亚型NOS表达及NO含量的影响

    作者:崔晓军;李伊为;陈东风;杜少辉

    目的:研究电针百会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NO含量及3种亚型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造成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灰质3种亚型NOS(nNOS、iNOS、eNOS)的表达 ,观察脊髓损伤后3种亚型NOS表达.结果:电针百会能减少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NO含量,与损伤组比较P<0.01;电针百会组脊髓灰质nNOS、iNOS表达显著低于损伤组( P<0.01),电针百会组脊髓灰质eNOS表达显著高于损伤组(P<0.01).结论: 电针百会能上调脊髓灰质eNOS表达,同时下调脊髓损伤所致nNOS、iNOS的异常表达,从而减少总NO的生成量,降低损伤引起的毒性作用,对脊髓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毓宫胶囊对肾阳虚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杨鉴冰;崔晓萍;王宗柱;许英

    目的:观察毓宫胶囊对子宫发育不良肾阳虚大鼠ER的影响及治疗子宫发育不良的作用机理.方法:先将健康雌性鼠龄35~40天大鼠分组进行双卵巢切除后加地塞米松磷酸钠肌注诱导肾阳虚子宫发育不良模型,再用不同药物及毓宫胶囊溶液灌胃18天后处死大鼠取出子宫,分别测定子宫重量、湿重百分比及大鼠子宫ER含量.结果:各组比较显示毓宫胶囊能使大鼠子宫重量增加,子宫湿重百分比上升,并能使子宫内膜ER含量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毓宫胶囊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使去卵巢大鼠子宫湿重,湿重百分比增加,子宫组织E R含量增加,而促进子宫发育.

  • 龙蛇羊泉汤治疗小鼠膀胱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传刚;李墨林;舒晓宏;刘用楫;贺瑞麟

    目的:探讨龙蛇羊泉汤对BTT739荷瘤膀胱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对照组:每日灌胃生理盐水0.15ml2次;②龙蛇羊泉汤组:每日2次龙蛇羊泉汤灌胃0.15ml;③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应用电镜,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测定龙蛇羊泉汤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荷瘤生存时间,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龙蛇羊泉汤组小鼠肿瘤组织电镜下可见特征性凋亡细胞的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出在G1期前出现凋亡峰;龙蛇羊泉汤组小鼠的抑瘤率为30.5%,荷瘤生存时间为28.7天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为30%.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龙蛇羊泉汤可以直接抑制小鼠膀胱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龙蛇羊泉汤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重要信息传导途径.

  • 行瘀清热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病理改变的影响

    作者:王玺坤

    目的:观察行瘀清热法对慢性前列腺炎综合征(Chron ic Prostatitis Syndrome,CPS)中气血瘀滞、精络瘀阻证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组,共筛选纳入病例216例.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6例.采用计分的方法,观察行瘀清热法对CPS前列腺压痛及前列腺液白细胞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前列腺压痛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为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白细胞数目大小比治疗前降低,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瘀清热法治疗CPS,在减轻临床症状、减轻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等方面有较好效果.

  •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编写思路的几点思考

    作者:林俊山

    <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世纪之初呈现出一个较新的面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各门学科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内容既要继承前人的经验又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文明,发展自己,更重要的是它应做为一块肥沃的土壤,其它各科从此汲取养分而使中医事业具有发展的后劲.笔者不揣浅陋,就<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的编写,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路,供编者参考.

  • 心房颤动中医药治疗研究述要

    作者:毛静远;王恒和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具有效力高、副作用少、毒性低的优点,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不统一,辨证分型繁杂,证型不规范.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致,有些则自拟标准,缺乏严谨性、科学性.观察指标仅停留在心电监测及心功能方面,对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变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缺乏系统观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1例分析

    作者:曾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ephroctic Syndrome,NS)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而常复发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Frenguently Relapse Nephrotic Syndrome,FRNS),也是治疗肾小球疾病中常常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往往疗效不佳,副作用大,又不能有效的解决复发的问题.1999~2002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41 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分析

    作者:张秀云

    慢性肾功能衰竭多为虚实夹杂,其证虚之关键在于脾胃不足,气血两虚,扶正之法应以调理脾胃为本,而实邪之所在乃困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气虚日久,血着为瘀,湿浊与瘀血则为其实邪之关键,因而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以益气活血,利湿降浊中药组成的健脾益肾解毒汤,用于治疗终末肾衰前稳定的无明显并发症的肾功能衰竭,对其延缓进展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B组患者加用健脾益肾解毒汤治疗后,其肾功能衰竭的发展速度较单纯低蛋白的饮食和控制高血压治疗的A组明显延缓.

  • 中医药治疗生殖器疱疹的实验研究评析

    作者:李振洁;郑名振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此病在由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STD)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该病的治疗方面,中医药显示比较好的苗头,且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实验研究也逐渐增多,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本文就单药及复方药物对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体内外实验研究进行了论述.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探析

    作者:刘宗文;谢华;张艳

    笔者通过多年临床摸索,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 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92例分析

    作者:刘延祯

    观察胃动灵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将92例FD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用胃动灵及吗丁啉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说明胃动灵可明显改善FD临床症状,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胃肠排空功能有关.

  • 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40例分析

    作者:江光明

    目的:观察疣毒净系列制剂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疣毒净点涂霜、外洗液及口服胶囊外用、口服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40例.结果:痊愈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4个月后复发6例.总有效率97.5%,复发率17.14%, 无全身毒副反应.结论:中药疣毒净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有较好的疗效.

  • 便秘的辨证分型施治

    作者:岳维成;包丽红

    便秘日久,肠道气机阻滞,轻则影响消化功能,可有腹胀不适,脘闷嗳气,食欲减退、恶心欲呕等症状.故治疗本病贵在预防为主,积极消除引起便秘的各种因素.在饮食上应避免过食辛辣、厚味、寒凉生冷之品.生活上多适当参加体力活动,避免久坐、久卧,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情绪上保持精神舒畅,避免过度七情刺激,从而做到心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便秘 中医辨证治疗
  • 加味二矾散外洗防治尖锐湿疣术后复发30例分析

    作者:杨海魁;石莹

    目的:观察加味二矾散煎剂防治尖锐湿疣手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80例尖锐湿疣患者先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将肉眼可见之疣体气化后,按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治疗组(加味二矾散煎剂局部熏洗)50例和对照组(α-干扰素皮下注射)3 0例,分别治疗6周,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6例,复发4例,治愈率92.00 % ;对照组治愈19例,复发11例,治愈率63.33%,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加味二矾散煎剂局部熏洗对于预防尖锐湿疣手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疗效.

  • 治疗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要走出的误区

    作者:梁学林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从事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工作,发现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尚存在一些误区,医护人员有必要增强对此类疾病的认识,走出误区,做好支原体感染的诊治工作 .

  • 心舒口服液治疗冠心病131例

    作者:黄兆民

    近几年来采用心舒口服液治疗冠心病131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限局性湿疹40例

    作者:覃永健

    目的:观察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限局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限局性湿疹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滋肾益肝汤,并同时配合梅花针等中医外治手段,对照组采用肤疾宁贴膏与去炎松尿素软膏联合使用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55%,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22.5%,总有效率62.5%,以上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内服及外用治疗慢性限局性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32例分析

    作者:陈小平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2例起在3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于灯盏花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对比对照组治愈率(P<0.05),总有效率( 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疗法疗效理想,应用方便,副作用小,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用药.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体会

    作者:陈福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主要与胃肠功能紊乱特别是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与胃排空功能障碍即中医所说的胃失和降密切相关的症候群.西医治疗该病亦无特效方法.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则疗效显著,笔者对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探讨如下:

  • 运用温阳通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分析

    作者:蔡建成;钱国忠

    根据AS患者是以禀体阳虚,督脉无以温煦,又风寒湿邪侵袭,脉络瘀阻致痹症的理论,用温阳通痹为主治疗AS患者40例.结果:8项临床观察项目中有7项治疗前后明显改善(P<0.01),SCHOBER试验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 >0.05).临床治愈8例(20%),显效15例(37.5%),有效16例(40%),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 %.并且认为临床治愈及显效患者均需长疗程.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概况

    作者:姜敏

    干燥综合征[1](SJOGREN SYNDROM,SS)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体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眼干燥,也可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本综合征也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疾病(AUTOIMMUNE EXOCRINOPATHY)、斯约格伦综合征、口眼干燥关节炎综合征.目前本病仍属病因未明的难治之症,尚无特效疗法.近几年来,中医对SS的研究日益增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医
  • 经筋辨治膝退行性变合并膝痛364例分析

    作者:薛立功;张海荣;刘春山;周峰;史云飞

    目的:观察用经筋辨证论治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合并膝痛的疗效.方法:在经筋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内经>"长圆针",采用<内经>解结针法:1.分离结筋病灶点表层粘连;2.或分离结筋病灶点周围横络;3.或对骨膜下积血、积液进行近骨膜处"横络"切开减压处理.由此分离由经筋辨证所检出的结筋病灶点(横络),解除其对经脉的卡压,减少或消除因卡压后而引出的津液涩渗反应,从而解除膝关节痹痛,使绝大多部分关节痹痛病人取得明显疗效.将364例,532个膝关节退行性变患者用经筋辨证观点,循足三阴、三阳经筋查取结筋病灶点,用长圆针以解结法治疗.结果:治愈426个关节,占80.08%;有效82个关节,占15.41%;总有效率95.49%;无效24个关节,占4.51%.其中50例病人,66个关节随访一年,痊愈30个关节,占45.45%;有效21个关节,占31.81%;总稳定率为77.27%;反复如治疗前者15个关节,占22.72%.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0例疗效分析

    作者:李磊;王立颖;刘成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胃溃疡的主要环节,绝大多数患者以中上腹部疼痛起病,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伴有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笔者自拟胃溃宁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发现具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修复胃粘膜、复发率小等优点,现总结如下:

  • 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诊治思路探析

    作者:刘卫华

    强调指出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小儿与成人相比 ,不但在形态上有量的不同,更重要的还有质的区别.基于这种思想,文章详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病因上的特殊性,强调诊断上应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重视望诊.在辨证论治上有其辨证的特点和特有的治疗原则.具体治疗方法也是多姿多彩的,包括多样化的药物治疗与多样化的非药物治疗.旨在为中医临床诊治小儿疾病提供简捷实用的诊治思路.

  • 对比敏感度在角膜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栋

    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目前除配镜外治疗近视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对屈光手术前后视功能的评价仅靠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两个指标,并不能全面评价手术疗效及人眼视功能.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 Funtion,CSF)是形觉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CSF比常规视力检查更加全面反映形觉功能.其在屈光手术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广泛.本文从其原理、检测方法、临床应用进展等方面对其加以综述.

  • 辨证治疗子宫腺肌症简析

    作者:王清;经燕;许润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为镜下异位内膜小岛.内膜小岛由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组成.小岛内还可见内膜呈瑞士干酷样增生过长或蜕膜样或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1]

  • 与时俱进开拓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局面(一)--北京中医药大学"九五"期间"211工程"及学科建设

    作者:刘迪谦;雷顺群;张宝春;司银楚

    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98年初启动"211工程"建设, 在"九五"期间我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和科学管理等的总体水平 ,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学科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方面都比"八五"期间有了较大的发展,学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和既定目标.原6个重点学科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7 3项,部局级科研项目96项;共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2项."九五 "建设期间,根据我校各学科发展情况,准确调整学科建设方向和内容,重点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成就,使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达到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成为全国中医院校中具有国家及市、局级重点学科数量多、涵概学科全面的院校.

  • 肝功能衰竭的辨证施治探要

    作者:罗国钧

    肝功能衰竭的中医治疗亦应强调辨证施治,重点应把握五个主证的治疗,即利胆退黄,改善肝功;利尿除胀,消退腹水;利便泻热,苏醒神志; 凉血祛瘀,防止出血;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强调要掌握主证的缓急轻重,以便用药有所侧重.

  • 疏血通治疗非Q波性心肌梗死60例

    作者:才晓君;梁伟

    非Q波性心肌梗死是其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某支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而引起,即斑块破裂处迅速形成血小板血栓使血流减少,但通常不完全阻断血流.目的:探讨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非Q波性心肌梗死病例6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点,每日1次,2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在症状缓解、血流动力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对非Q波性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并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

  • 生大黄在急性重症胆管炎中的应用

    作者:曹建西;侯智亮;彭红光

    急性重症胆管炎起病多急,病情凶险,合并症多,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颇感棘手. 我院自1998~2001年间以大剂量生大黄煎汁口服配合抗生素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24例,与同期同类病人单纯以西药治疗相比,疗效优于对照组,现介绍如下.

  • 益气活血法治疗疑难杂症三则例析

    作者:高扬

    祖国医学有关气血论述中根本的一条原则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为血帅"….气与血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推动的密不可分的统领关系.笔者在临床中见到许多老年病如心血管、脑血管、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妇科疾病等等.都与气血不调有关,即本虚标实之气虚血瘀之证.

  • 清热活血消肿汤薰洗治疗软组织损伤58例

    作者:封颖璐;徐婷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消肿汤薰洗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及温度、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煎剂薰洗及局部热敷,每日 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疗程,采集病例58例.结果: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软组织损伤大部分恢复正常,总有效率96.39%.结论:该疗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作用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肢血运,增强渗出物吸收,而使损伤部位功能恢复正常.

  • 循证医学传统西医与中医学

    作者:王志国;季绍良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就循证医学、传统西医与中医学进行了比较,得出了三者的异同点.论述了中医运用循证医学应注意的问题 ,强调了循证医学兴起对中医学发展所带来的启示.有利于循证医学的普及、运用和推广,有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学
  • 整合优势资源突破关键技术探索中药现代化

    作者:银海;林庆华;李雪松

    除了继承祖国医药的遗产外,更重要的是努力开拓,勇于创新,用智慧和热情去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中药现代化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整合多种优势资源,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努力突破中药发展的关键技术,是中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中药现代化相结合的必由之路.

  • 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与三焦实质

    作者:王智明

    三焦理论自创立以来,一直是中医脏象学说研究的疑难之处,自<难经>开始即对此进行了长达两千年的研究,众说纷纭,悬而未解.由于三焦学说对中医论治起着很大作用并至今仍在指导临床,因此研究三焦理论对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都有重要意义.笔者研习古今文献 , 结合现代医学重大发现-脂肪组织是一个新的内分泌器官这一新理论,重新认识三焦,并在此与同道探讨.

  • 对提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水平的思考

    作者:白晶;刘迪谦;孙明瑜

    对中医药研究领域-中医基础理论、证候本质、中药、复方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思考.指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应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运用DME方法建立大范围的有别于西医的证的指标谱;加强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重视道地药材的研究,建立规范的质控标准;重视复方中多成分与效用的关系 ,开展复方化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临床中药药理研究基地.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中药复方研究为切入点,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

  • 低水平铅暴露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徐鸣;叶辉

    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在生长发育早期受到上述水平的铅中毒影响,虽未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有学者的研究发现,其空间学习能力明显下降,到了成年期,即使血铅降至正常组水平,基学习能力仍然低于正常大鼠,说明铅对生长发育期脑的影响,特别是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 中医诊断工具的发展沿革与改进设想

    作者:严惠芳;刘诤

    从事中医工作的人们,无不关心中医的前途与命运,有人认为中医已走向衰落,一百年后还有中医吗?有人认为中医要发展得走中西医结合之道路,也有人认为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等等,可谓众说纷纭.那么中医到底如何发展,恐怕大家都希望她蓬勃盎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然而,这一良好的愿望实现 , 必须建立于对其合理的继承和深入研究与提高的基础上.在中医学中值得继承的东西很多, 如中医的思想(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知识的结晶(经验的总结)和丰富而有效的临床治病方法.发展才是硬道理,本文想着重讨论中医诊断工具的使用与发展.

  • 让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医

    作者:陈柏林

    1 让世界了解中医药中医药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它强调内因是发病的根据,外因是发病的条件. 辨证论治是其它任何东西不能比拟、替代的,这无疑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它是中医临证治疗的指导性原则,是中医药的核心,即是"求本"必须通常达变.由于医者的业务素质理论功底以及临床经验的差异,故所谓的辨证结论和治疗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关键词: 中医 世界 发展
  • 维多利亚大学中医教育要览

    作者:瑞恩·戴米;许洪

    在过去的10年里,澳大利亚的中医教育已经从私立办学逐渐发展到国家大学.与此同时 ,私立中医学院仍在继续,并努力改进其课程设置,从而取得了州或联邦政府主管教育部门对其 "继续教育文凭"和"学士学位"教育的认可.在中医教育上,澳大利亚在许多方面已经走在了西方世界的前列.

  • 膳食脂肪对高血压人群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鸣;李勇

    总结了11项膳食脂肪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其中5项研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负关联或饱和脂肪酸与血压呈正相关.

  • 医学统计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简释

    作者:赖幼林;蒲容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医学统计学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已引起中医药界同仁的普遍重视.但是笔者发现有些同志由于对医学统计学不经常应用,以致掌握不好或应用不当.笔者发现近几年有些医学论文存在医学统计学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 唐宗海治血理脾胃学术思想特色探微

    作者:赵文研

    唐氏总括了中焦脾胃在气、血、水、火诸血证病机中 ,有间运上下的作用.据此提出(1)治血凉血,独取阳明.应以泻胃夺实,清泻阳明为法;( 2)治血摄血,首理脾土.因血运上下,全赖脾气统摄;(3)治血复正,重视中焦.因血生于脾胃,复正必壮化源,精微才能上输心肺而化血.观其施方用药,皆以调理脾胃为基础,可谓治血独具匠心.

    关键词: 唐容川 血证 脾胃
  • 《儒门事亲·补论》研读札记

    作者:贺晓慧;贾孟辉

    近读金代大医家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补论>(下简称<补论>)一章,反复研习,获益匪浅 ,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虽时移境迁,国人嗜补之习非但未改,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国人向以"补者人所喜,攻者人所恶"为尚,于是乎"天下好补者"辈出不穷,代不乏人.拭目今之国人,虽经济繁荣、生活优裕而犹有未宜,动辄此虚彼虚而非此补彼补不可.难怪目下媒体补肾、补钙、补血…补这补那,此起彼伏,铺天盖地,不一而足.此积弊久已,由此可见一斑.<补论>正是针对当时嗜补之风颇盛而发,举凡有疾无疾,不分虚实,滥投补剂 ,为害甚烈.目睹时弊,古今无二,是故科教兴国,教化国民崇尚科学,普及医学科普教育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积弊,移风易俗.亦惟其如此,大医张从正的"吾之说非止欲我辈共知,欲医流共知,欲天下共知也"及后人共知之所愿能遂. 是故复习<补论>,领会先贤微言要旨,指正实践,起疾纠偏,多有裨益.

  • 金元时期医家学术繁荣特色之感悟

    作者:徐建云

    金元医家,学有渊源,又不拘本本;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倾听临床实践的声音,尊重客观临床实践方面的收获,这是他们取得自身学术成就的根本要则.他们没有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弘扬了中医学本身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实用科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让理论自觉地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在实践的检验中来证实原有的理论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 《未刻本叶氏医案》制方用药特色探微

    作者:李秉涛

    <叶案>原出自叶氏门人周仲升所抄录 ,距叶氏卒年未久.内容未经选择修饰,深朴可珍、案语虽简率,处方却精细,药味虽不多 ,而选药至谨严,运用多古法,而变化尤奇妙.

  • 《金匮要略》中"白酒"考辨

    作者:王勇;高爱玲

    <金匮要略>所讲"白酒",应该是古时的"米酒",因为汁、糟混合,或者是因为色白而称"白酒".现代的米酒应当同它为接近.但米酒、高粱酒均具温通上焦阳气的作用,临证可根据条件,因人而异,随证选用,不可拘泥.临床上如遇到必须添加酒的方剂, 可选市售的米酒头(酒精含量百分之三十五)及高粱酒(酒精含量百分之五十八)等酌量添加煎煮.

  • 《临床指南医案》通阳法治则浅识

    作者:陈芳;江泳;陈建杉

    "通阳"二字早见于<中藏经>.其云:"炙则起阴通阳".至金元时代,单味药物的通阳作用(如葱白、桂枝等)才被认定,时至清代,通阳法则才真正成熟起来.如尤在泾<医学读书记>认为四逆汤和白通汤俱用姜附但其不同在于:"白通意在通阳,故用葱白;四逆意在救里,故用甘草".笔者读叶天士<临床指南医案>后,体会到叶氏除了"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的著名论断外,对通阳法的运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下从三个方面略呈管见, 以飨同道.

    关键词: 叶天士 通阳法 研究
  • 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作者:杨保林;武维屏;王硕仁;任传云

    目的:尝试建立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运用束缚加夹尾作为心理应激源刺激哮喘大鼠,观察其对哮喘大鼠呼吸阻抗、通气功能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影响.结果:应激后哮喘大鼠哮喘表现加重,呼吸阻抗明显升高,CL、FEV0.3、FEF25%~75%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明显升高(P<0.01),并有肺血管周围支气管炎性浸润加重.结论:建立的心理应激哮喘大鼠模型具有哮喘的证候特点,可以用于病症结合的基础或应用研究.

  • 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贺运河;张凤娥;胡彬文;葛金文

    目的:探讨脑泰方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模型.利用放免法测定脑组织TXB2、6-Keto-PG1a及其血清TNF-2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 而6-Keto-PG1a含量则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脑泰方治疗组能明显降低脑组织TXB2及其血清TNF-a的含量(P<0.05或P<0.01),并能显著升高脑组织6-Ke to-PG1a含量(P<0.05),且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组(P<0.05).结论:脑泰方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以增加脑血流量和减少TNF-α的生成,减轻TNF-α激活的炎性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关.脑泰方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其调节TXA2与PGI2的相对平衡和抑制TNF-a的分泌有关.

  • 益气养阴剂MVP化疗并用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48例

    作者:周红光;吴勉华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剂与MVP化疗合用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 :将48例Ⅲ、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益气养阴剂加MVP化疗治疗 ,对照组单纯用MVP化疗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近期疗效有效率为46.15%对31.82%;治疗组对肺癌气阴两虚证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治疗改善不明显,两者比较P<0.05;在细胞免疫方面治疗后治疗组细胞免疫增强明显.结论:益气养阴剂与化疗药合用有改善临床症状及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 益气解毒法治疗小儿合胞病毒肺炎36例分析

    作者:赵春玲;李蔷华;朱南方

    目的:验证益气解毒中药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对小儿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确诊为小儿合胞病毒肺炎患儿65例,随机分为益气解毒中药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生脉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36例 ,西药治疗组(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宣肺解毒汤每日1剂,滴注复方毛冬青注射液 (1.5-2ml/kg/日,大1号10%葡萄糖液,浓度不超过10%),生脉注射液(5ml/人/日,加入10% 葡萄糖60~100ml);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西药对症治疗(剂量按药典执行).结果: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88.89%,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显效率17.24%,总有效率51.7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发热、咳嗽、罗音消退时间及住院日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气促消退时间比较有显著性.临床观察中, 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解毒中药合复方毛冬青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

  •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与实验研究态势评析

    作者:孙淑荣;莫新民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证 ,临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以老年人多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支亦有很大进展,主要集中于中药与抗生素的协同作用,以取得满意的疗效.中医药研究应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起来,加快加深中药作用机理的探讨,同时,还应大力开展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期在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防治上有新的突破,使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取得更好的进展.

  • 中医药治疗肺癌临证应用辨析

    作者:杨学峰

    中医药治疗肺癌取得很好疗效,对新病体壮者,应早治猛攻;久病正虚者,宜缓图分疏;西医治疗后,应调补疏理;综合治疗,心理调治在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中华中医药学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9 10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