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科

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堪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

    作者:梁凌毅;刘祖国;陈家祺;黄挺;王智崇;邹文进;陈龙山;周世有;林爱华

    目的 探讨角膜移植治疗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病灶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手术治疗的40例(48只眼)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9只眼进行手术前后的散瞳检影验光检查,对7只眼进行手术前后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患者年龄(30±6)岁,术后随访时间为(7±6)年.手术前、后各参数采用(Q25,Q75)表示.患眼手术前裸眼视力为(0.05,0.4),佳矫正视力为(0.1,0.5),手术后裸眼视力为(0.2,0.6),佳矫正视力为(0.4,0.7)(z=4.63,3.85;P均<0.01).患眼验光球镜度数的术前值为(-2.00 D,-8.50 D),术后值为(-1.25 D,-4.75 D)(Z=2.49,P=0.01);柱镜度数的术前值为(2.50 D,12.00 D),术后值为(0.75 D,4.25 D)(Z=2.54,P=0.01).术后Orbscan Ⅱ角膜地形图模拟角膜曲率、角膜散光度数、角膜直径3 mm与5 mm处的散光度数和屈光力度数均较术前有所下降,除角膜直径5 mm处的散光度数改善外(Z=1.86,P=0.06),其余指标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包括术中植床穿孔5只眼(10.4%)、术后角膜层间积液8只眼(16.7%)、角膜层间上皮植入4只眼(8.3%)、脉络膜脱离1只眼(2.1%)、术后植片排斥反应7只眼(14.6%)、复发3只眼(6.3%).5只眼(10.4%)分别因层间积液、层间上皮植入及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病灶切除联合角膜移植是Terrien边缘角膜变性的优选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地保存或提高患眼视力.

  •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研究

    作者:卢宁;王光璐;张风;彭晓燕;孟淑敏

    目的 探讨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在≤40岁和>40岁年龄组中的发病特点和发病危险因素及其视力预后.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将随访6个月以上的非缺血型CRVO患者按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组两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矫正视力、眼底彩色照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测资料等.结果 共148例(151只眼)CRVO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15年,平均1年零5个月.其中≤40岁组39例(40只眼),发病年龄15~40岁,平均27岁;男性20例(20只眼),占51%;女性19例(20只眼),占49%.>40岁组共109例(111只眼),发病年龄41~76岁,平均57岁;男性53例(54只眼),占49%;女性56例(57只眼),占51%.≤40岁组中,仅有2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无其他全身疾病;而>40岁组中,40%以上的患者合并有全身疾病史(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两组患者初诊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x2=0.087,P=0.769).但两组间末诊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x2=4.692,P=0.047);其中≤40岁组中,有18只眼视力≥0.3(45%);>40岁组中,有25只眼视力≥0.3(23%).>40岁组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较≤40岁组中明显增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检验,x2=8.763,P=0.006).结论 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为>40岁组患者CRVO的致病危险因素,但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40岁组患者较少发生并发症,视力预后虽然较>40岁组者佳,但仍有35%的患者末诊视力≤0.1.相比之下>40岁组患者视力预后较差,发生并发症者较多.两组患者均需积极治疗.

  • 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

    作者:黄挺;王玉娟;冀建平;高娜;陈家祺

    目的 探讨不同形状的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40例(42只眼)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溃疡和穿孔区的大小和形状,分别采用半月形LKP(14只眼)、新月形LKP(11只眼)、双凸面形LKP(7只眼)、指环状LKP(5只眼)及全LKP(5只眼)治疗.术后随访3~21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角膜透明度、角膜散光及并发症,分析原发病的种类和复发情况.结果 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的原发病主要有Terrien边缘性角膜变性(15只眼,35.7%),蚕食性角膜溃疡(13只眼,31.0%),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只眼,11.9%),眼部化学烧伤或热烧伤(4只眼,9.5%)及周边部角膜扩张性病变(3只眼,7.1%)等.LKP后34只眼(81.0%)板层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角膜透明.术前13只眼(31.0%)视力为0.1以下,术后仅3只眼(7.1%)视力为低于0.1.术后27只眼(64.3%)视力提高,9只眼(21.4%)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5.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为(7.23 ±1.22)D,术后6~9个月(已拆线)角膜散光减少为(3.72 ±1.76)D.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双前房(8只眼,19.1%),继发性青光眼(8只眼,19.1%)等.结论 LKP治疗周边部角膜溃疡穿孔,可有效修复穿孔,挽救眼球.采用不同形状的LKP可避免损伤过多的正常角膜,制作与植床高度匹配的植片可减轻术后严重角膜散光,从而使大多数患者改善或保存了视力.

  • 我国东北地区两家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OPTN基因新突变研究

    作者:原慧萍;肖铮;徐娜;杨滨滨;孟庆丰;李元媛

    目的 研究我国东北地区两家系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致病基因并确定其基因突变位点.方法 病例对照实验.对两家系POAG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和系谱分析.采集L家系6例患者和6例健康成员与C家系4例患者和4例健康成员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连锁分析,确定致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点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PTN基因外显子,直接测序确定致病的基因突变位点.结果 L家系POAG患者的OPTN基因第10外显子发生错义突变,1274 位点AAA变为GAA,对应的赖氨酸替换为谷氨酸(Lys322Glu).L家系中健康成员、C家系全部成员及87名正常人均未发现该位点突变.结论 OPTN基因新突变(Lys322Glu)是L家系POAG的致病基因.

  • Wilson 病的眼部表现

    作者:霍丽君;廖瑞端;陈雪梅

    目的 探讨Wilson病(WD)眼部表现的情况.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2年1月至2006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52例Wilson病患者的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临床表现将其分为无症状筛查组、仅有肝脏病变组、仅有神经病变组及混合组(兼有肝脏和神经病变)4组.结果 52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0例,比例为1.6∶1.0.年龄4~53岁,平均(20±1)岁,其中41例(78.8%)在10~30岁之间.14例(26.9%)有家族史,3例(5.8%)有可疑家族史.无症状筛查组2例(2/52,3.8%),其中1例(1/2)K-F环阳性;12例(12/52,23.1%)仅有肝脏病变,其中7例(7/52,13.5%)K-F环阳性;11例(11/52,21.2%)仅有神经病变患者全部K-F环阳性(11/11,100%);27例(27/52,51.9%)兼有肝脏和神经病变,其中26例(26/27,96.3%)K-F环阳性.共45例(45/52,86.5%)K-F环阳性,7例(13.5%)无K-F环.1例(1.9%)有"向日葵"样白内障,1例(1.9%)有眼球震颤.51例(98.1%)铜蓝蛋白降低,51例(98.1%)24 h尿铜排泄量大于正常.结论 K-F环是常见的WD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多见于有神经病变的患者.

  • 反义寡核苷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2刺激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义珍;王育红;曹阳;张明昌

    目的 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滤过泡瘢痕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应用二甲基四氮唑盐(M1Tr)法检测脂质体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HTF)活性的影响;用脂质体包裹CTGF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处理经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刺激的HTF,然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合成,用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CTGF的表达.结果 3个不同浓度组的脂质体作用HTF后,其吸光度(A)值分别为0.178±0.069、0.196±0.071、0.141±0.036,与正常对照组(0.202±0.07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5,P>0.05);单纯的TGF-β2刺激组(T组)与加入了脂质体的TGF-β2刺激组(D组)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比较CTGF和F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2.32,0.75,2.11;P>0.05);转染12 h后CTGF与Fn的Mrna水平比较,脂质体介导的CTGF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A组)的相对灰度RI值明显高于脂质体介导的CTGF正义寡核苷酸对照组(S组)和D组(F=15.25,19.73;P<0.05);CTGF与FN的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表达水平相一致.结论 CTGF的ASODN能够抑制TGF-β2对HTF表达CTGF和Fn的刺激作用.

  • 葛根素对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郝丽娜;何守志;罗秀梅;马清敏;毛绮妍;凌亦凌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对培养的兔晶状体上皮细胞(LEC)造成的影响以及葛根素(Pur)的对抗作用.方法 为实验研究.原代培养兔LEC,将其第3或第4代用作实验.实验分为:(1)对照组:加入无热源生理盐水200 μl.(2)ONOO-组:加入ONOO-200 μl使之终浓度为0.5 mmol/L.(3)Pur组:同时加入5 μg/ml ONOO- 和10μg/ml的Pur.各组加入试剂总容积为200 μl,继续培养24 h.收集细胞分别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ONOO-的标记物硝基酪氨酸(NT)在LEC中的抗原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晶状体组织中NT蛋白表达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基因组DNA电泳、流式细胞仪和Fas/Fas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6~24 h期间,对照组LEC呈现绿色荧光;ONOO-组:LEC颜色逐渐由黄绿色转变为橘黄色荧光;Pur组LEC颜色逐渐由淡绿色转变为淡黄色和淡黄绿色荧光;对照组NT蛋白质表达极微弱;ONOO-组:实验各期均有NT蛋白质表达,且呈由弱到强的趋势(A值为77.22±2.44,145.00±3.94,235.78±5.97).Pur组实验6 h表达微弱(A值为72.78±2.64),12 h表达增强(A值为84.94±3.01),但至24 h表达强度减弱(A值为74.44±3.00);计算机图像分析表明,实验6、12及24 h,3组NT蛋白质平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细胞形态和基因组DNA电泳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查可见极轻微凋亡,但细胞膜和细胞浆均未见Fas/Fas L的表达;ONOO-组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形态改变,基因组DNA电泳可见典型的"梯形条带",随时间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加重(q=78.12,82.76,69.98,P<0.01)并可见Fas/Fas L的表达;而Pur组细胞形态、基因组DNA电泳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查大致正常,未见Fas/Fas L的表达.结论 葛根素可减轻ONOO-所致培养的LEC凋亡.Fas/Fas L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影响并加强了ONOO-介导的LEC的凋亡过程.

  • 环氧化酶2抑制剂联合阿昔洛韦抑制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复活的实验研究

    作者:夏元;黄振平;马飞;薛春燕

    目的 探讨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复活的抑制作用,以及联合使用阿昔洛韦的协同效应.方法 本文为实验研究.实验小鼠完全随机分为6组,其中5组选取HSV-1在三叉神经节潜伏的小鼠,A组同时使用氯诺昔康和阿昔洛韦;B和C组分别单独使用两药;D、E两组腹腔注入生理盐水;第6组F组为未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6组中除E组外均进行紫外线照射.将角膜擦拭液或三叉神经节组织和293指示细胞共同培养,观测指示细胞有无出现病理性变化以鉴别有无病毒复制.结果 A、B、C 3个用药组的角膜和三叉神经节中病毒复活率与对照D组相比明显降低(角膜X2a-D=36.88,X2b-D=22.43,X2c-D=20.32,P<0.05;三叉神经节X2a-D=49.91,X2b-D=29.16,X2c-D=24.89,P<0.05);但联合用药的A组与单独用药的B、C组对角膜病毒复活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A-B=2.75,)(2A-C=3.66,0.05<P<0.1);对三叉神经节病毒复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a-B=4.78,X2a-C=6.97,P<0.05).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氯诺昔康能显著抑制紫外线诱导的HSV-1的复活,联合使用阿昔洛韦眼液无显著的协同效应.该类药可为预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复发提供新方法.

  • 一个X连锁遗传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家系基因突变研究

    作者:李宁东;王犁明;崔丽红;陈霞;朱丽娜;郭新;赵堪兴

    目的 探讨一个X连锁遗传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为回顾性研究.通过询问病史、临床检查确定遗传表型;进行系谱分析确定遗传方式;通过连锁分析进行致病基因定位;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发现致病基因突变.结果 经连锁分析,将致病基因定位于Xq25-Xq27 上微卫星位点DXS8044阳DXS1227之间;基因序列分析发现FRMD7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两个碱基的缺失.结论 FRMD7基因突变是导致该家系出现疾病的主要原因.

  • 真菌性角膜炎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建章;谢立信

    目的 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术后真菌复发的特点、诊疗方法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1998年1月至2005年7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经LKP治疗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218例(218只眼),术前详细询问病史,术中选用大于病灶0.5mm的环钻,采用深板层剖切,个别病例加以术中镜检,术后观察真菌的复发特点,对复发者进行药物与手术治疗,并比较在不同菌属和术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有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等危险因素存在下行LKP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2周有17例(7.80%)真菌复发,其中15例在术后第1周;复发主要表现为局部刺激症状加重、植床中央或边缘出现菌丝浸润灶.17例复发病例均成功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治愈.危险因素分析:曲霉菌属LKP术后复发率(19.23%)高于镰刀菌属(5.63%)(P=0.0323),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例行LKP术后复发率(21.70%)较高(P=0.0219),术前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的病例LKP术后复发率(17.02%)较高(P=0.0134).结论 LKP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术后复发主要在术后1周内;曲霉菌属、术前经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前房积脓或内皮斑等是其危险因素;术中灵活应用手术技巧等可能是降低复发率的有效途径.

  • 急性髓性白血病并发双眼真菌性眼炎一例

    作者:赵振儒;黎晓新

    白血病眼部病变发生率可高达90%[1],发病机制可分为白血病直接对眼部的浸润和高黏滞血症、机会感染等继发性病变对眼部的损害两种.

  • 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成像术在眼科的应用

    作者:王冰松;王宁利

    本文介绍了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成像术(OCT)产生的背景、技术特点及测量方法,并对其在眼科的应用进行综述.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眼前段OCT在角膜成像和分析、前房成像和活体测量、前房角成像和定量分析、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成像和位置测量、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成像和分析以及眼的调节观察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眼前段毒性综合征

    作者:赵琳;李筱荣

    眼前段毒性综合征是一种无菌性的术后炎性反应,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并可引起严重的继发性反应;病因繁多而复杂,目前已知的相关因素有灌注液和黏弹剂、眼内器械相关感染源、药物因素和人工晶状体等;易与感染性眼内炎相混淆,诊断比较困难;目前已报道的有效药物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在预防.

  • 加强我国板层角膜移植的研究

    作者:陈家祺;袁进

    角膜移植是更换混浊角膜,恢复视力的有效治疗手段.由于板层角膜移植的光学效果不如穿透性角膜移植,所以其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近年来,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等新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出现,使得临床眼科医师需重新审视板层角膜移植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板层角膜移植的发展和存在问题,对新的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设计理念、术式特点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板层角膜移植的未来发展趋势.

  • 多灶性脉络膜炎

    作者:王艳玲;赵露;黄映湘;李明铭

    患者女性,28岁.因左眼视物变形2个月,于2007年6月27日来我院就诊.双眼自幼近视,否认其他全身疾病.全身体检: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梅毒抗体、弓形虫、相关病毒检查和结核菌素实验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 重视儿童角膜移植术的特殊性

    作者:潘志强

    儿童角膜移植是减少角膜盲发生,促进视觉发育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儿童角膜巩膜刚性低,术中晶状体-虹膜隔易前移错位,术后易致屈光不正、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以及潜在的眼后节疾病对手术时机选择的影响等,儿童角膜移植的失败风险率较高.因此,对手术时机的慎重选择,以及术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青光眼、植片感染和融解等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儿童角膜移植的成功率.

  • 几丁糖抑制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红;张嘉声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的游走、移行、化生为类成纤维细胞且大量增殖有关[1-2].

  • 角膜内皮炎

    作者:晏晓明

    自1982年Khodadoust和Attarzadch[1]首次报道角膜内皮炎以来,人们发现临床上角膜内皮炎并非少见,其特征为:睫状充血;角膜内皮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混浊;角膜基质、上皮水肿,有时出现大泡;后弹力层粗大皱褶;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s,KP);可伴虹睫炎,瞳孔可有后粘连;部分患者眼压高;可复发,也可发生于术后.

中华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5
198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