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科

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堪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羊膜对氧氟沙星滴眼液兔角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徐建江;王艳

    目的探讨羊膜对氧氟沙星滴眼液兔角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先给108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样本编号,再按号码单纯随机抽样并分为6组,每组18只,分别为正常角膜组、正常角膜羊膜移植组、机械刮除角膜上皮组、机械刮除上皮联合羊膜移植组、角膜碱烧伤组、角膜碱烧伤联合羊膜移植组.0.3%氧氟沙星眼液滴眼,每15 min滴眼1次,共4次,后1次滴眼后5、30 min,1、2、4、6 h,于每个时间点每组18只大白兔中任意处死3只兔抽取房水.高效液相法检测房水中氧氟沙星的浓度.结果刮除角膜上皮组与正常角膜上皮组比较,药物的前房浓度均明显增高(均P<0.05).正常角膜羊膜移植组5、30 min、1h房水中氧氟沙星浓度与正常角膜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2、4、6 h则明显高于正常角膜组(均P<0.05);机械刮除上皮联合羊膜移植组2、4、6 h房水中氧氟沙星浓度亦明显高于机械刮除角膜上皮组(均P<0.05),而两组间5、30 min、1h房水中氧氟沙星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角膜碱烧伤联合羊膜移植组6 h以内房水中氧氟沙星浓度均高于碱烧伤组(均P<0.05).结论羊膜具有一定药物蓄积和缓释作用,增加了氧氟沙星在角膜表面的停留时间,使药物的通透性增高.

  • 人角膜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高建鲁;吴欣怡

    目的探讨人角膜上皮组织和细胞系(THCE)对Toll样受体(TLR)2和TLR4的表达及后者介导THCE对烟曲霉菌(AF)抗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人角膜上皮组织和细胞系THCE的TLR2和TLR4蛋白质表达与分布;采用自制的AF菌丝体片段(5×106/ml)和培养上清提取物(牛血清白蛋白当量浓度为10μg/ml)抗原,刺激培养的THCE细胞,于刺激1、2、4及8 h收集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于刺激后30 min、1及2 h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IκBα的表达变化以评价核转录因子κB的活化;采用抗体封闭实验分析封闭TLR2和TLR4对THCE细胞表达IL-8和TNF-α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人角膜上皮组织和THCE细胞均表达TLR2和TLR4蛋白质;AF菌丝体或培养上清抗原刺激THCE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IL-8和TNF-α于1 h后开始升高,至8 h分别达到(64.71±5.15)pg/ml和(32.46±3.28)pg/ml(菌丝体刺激组)及(94.94±11.92)pg/ml和(48.70±3.32)pg/ml(上清刺激组),分别为对照组THCE细胞培养上清中IL-8和TNF-α浓度的3.0倍和2.5倍及4.5倍和3.5倍(均P<0.01);同时Westernblot检测AF菌丝体和AF上清刺激30 min后THCE细胞的IκBα表达(平均灰度值)分别由对照组的51.57±5.58和49.23±3.49下降为10.31±1.30和8.15±2.37(均P<0.01),2 h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在AF菌丝体刺激组,单纯封闭TLR2或TLR4部分抑制THCE细胞IL-8和TNF-α的分泌(均P<0.05),同时封闭两种受体则明显抑制了IL-8和TNF-α分泌(均P<0.01);AF上清抗原刺激组,单纯封闭TLR4和联合封闭两个受体均可明显抑制IL-8和TNF-α的分泌(均P<0.01),而单纯封闭TLR2未明显抑制二者的分泌(均P>0.05).结论 AF可能经过TLR-NF-κB信号转导通路诱导人角膜上皮细胞表达IL-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TLR2和TLR4可能介导人眼角膜上皮细胞对AF菌丝体的识别,而对AF上清抗原的识别则可能主要由TLR4介导.

  • 全反式视黄醇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图谱的建立

    作者:韩伟;沈晔;王竞;Sheaping Yip;Maurice K. H.Yap

    目的建立全反式视黄醇脱氢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不平衡图谱.方法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在4个汉族人DNA样品池(每个由5个样本组成)中筛查SNP,并在150个汉族人样本中测定基因频率.采用Haploview和EH软件对筛查到的常见SNP进行LD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共筛查到15个SNP,其中10个为新发现SNP,7个为常见SNP,等位基因频率>0.05.在3'端的4个SNP存在显著的LD(|D'|>0.75且|D'|的置信区间估计提示强LD,r2>0.33,P<0.031),组成一个明显的单倍型区块;5'端3个SNP间的LD则不明确.结论 RDH8基因区域的LD分析结果提示,在进行有关RDH8基因的关联分析时,3'端需要一个代表性SNP位点即可(RDH8E5a也许为合适),而在5'端则至少需要2个SNP(如RDH851).

  • Ⅱ型糖尿病患者瞳孔相关性自主神经病变的研究

    作者:杨亚波;俞一波;付清

    目的探讨通过暗视、明视及药物散瞳3种状态下瞳孔直径对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瞳孔源性自主神经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分为亚临床期组和单纯期组,随机各取20例,选取相应年龄段眼科就诊的非糖尿病的泪道病患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红外线数码摄影法拍摄暗视、明视及药物散瞳状态下的眼前节照片,获得瞳孔图片,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换算出瞳孔直径及缩小率和散大率.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亚临床期组和单纯期组在暗视下的瞳孔直径分别为(6.02±0.48)、(5.87±0.99)、(4.95±1.12)mm;明视下分别为(3.40±0.33)、(3.37±0.31)、(3.25±0.47)mm;药物散瞳后分别为(7.37±0.59)、(6.91±1.00)、(5.49±1.24)mm;缩小率分别为(43±7)%、(41±10)%、(32±14)%;散大率分别为(23±8)%、(19±13)%、(11±5)%.暗视下和药物散瞳后的瞳孔直径及缩小率和散大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瞳孔源性自主神经病变,暗视和药物散瞳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及缩小率和散大率可用于评价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

  • 常见原发性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复发的关系

    作者:姚静;陈荣家;孙兴怀

    目的分析原发性泪腺上皮性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复发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28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泪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石蜡标本,其中常见的三种依次为良性混合瘤74例(57.8%),腺样囊性癌22例(17.2%),恶性混合瘤18例(14.1%),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与复发的关系.结果良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和恶性混合瘤的复发率分别为23.0%、18.2%和27.8%,其中良性混合瘤的病理类型和包膜完整性在肿瘤的复发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常见原发性泪腺上皮性肿瘤复发率高,了解其病理表现对肿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和随访时间的确定具有参考意义.

  • 姜黄素诱导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黄秀榕;祁明信;康可人

    目的探讨天然药物姜黄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凋亡的诱导效应及其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牛LEC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观察姜黄素对LEC的DNA含量及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影响.结果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姜黄素组LEC呈现核染色质凝聚、固缩、边集、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经FCM检测显示,姜黄素组作用早期(24 h)LEC细胞核的DNA量没有改变,在作用的中、晚期(48、72 h)细胞核内DNA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DNA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姜黄素作用早期线粒体△ψm已经开始下降,8 h时△ψm下降的细胞数占(4.13±0.52)%;作用72 h后达高峰,占(46.91±3.71)%.各期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可通过细胞核和细胞质两种途径诱导LEC凋亡.诱导LEC凋亡可能是姜黄素减少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姜黄素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低素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

  • 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牛膺筠;刘夫玲;周占宇;王云霄;康菊

    目的探讨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原发肿瘤的来源、组织学分型.结果18例患者中大部分临床表现为严重视力障碍.眼底检查可见后极部视网膜下实性肿物,8例患者伴视网膜脱离.B超和CT检查显示眼内扁平或不规则的实性占位性病变.MRI扫描显示肿块在T1W上呈中高信号,T2W上呈低信号.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腺癌11例,鳞癌4例,未分化癌3例.来源于肺癌者10例(55%),乳腺癌者4例(22%).结论脉络膜转移癌以视力明显下降、眼底扁平实质性占位病灶为主要临床表现.原发肿瘤以肺癌发病率高,组织病理学分型以腺癌常见.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脉络膜转移癌的诊断.

  • 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的晚期整复及其疗效

    作者:范先群;傅瑶;李瑾;周慧芳;刘海燕

    目的探讨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83例(83只眼)单侧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患者行内眦韧带固定和畸形矫正术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依据内眦移位眼睑畸形的不同和皮肤的瘢痕情况,而分别选择"Y-V"成形、"Z"改形、"Mustard"法及旋转皮瓣矫正内眦皮肤和软组织异常;根据鼻眶筛骨骨折后"中心骨段"骨折或移位的情况,选择缝合固定、钛钉固定、钻孔固定及中心骨段复位钛板固定方法行内眦韧带固定术;对伴有泪道阻塞患者,泪道手术与内眦畸形矫正术同期进行;对伴有眼球移位或鼻梁塌陷患者,先行眼眶重建和隆鼻术,二期行内眦整复手术.83例患者术后随访12~30个月.结果 72例患者术后内眦点水平和垂直位置与健侧基本对称,水平和垂直向移位均≤1 mm,内眦凹陷恢复,外观满意.但是11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出现内眦移位的复发,其中6例患者再次施行内眦韧带固定和内眦成形手术,术后畸形改善,再无复发移位.结论根据鼻眶筛骨骨折情况和内眦移位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内眦韧带固定方法和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畸形效果显著,疗效稳定.

  • 应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沈丽君;刘岚;汪朝阳;瞿佳;王勤美

    目的探讨应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和传统玻璃体手术治疗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的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对18例(22只眼)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预计手术操作较复杂的PDR患者,采用免光导玻璃体手术联合剥膜、视网膜复位、光凝等附加术式,术中双手操作;再由同一术者在相近时间段,采用传统玻璃体手术治疗20例(22只眼)伴有广泛纤维血管增殖的PDR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种方式的玻璃体手术过程均顺利.但免光导玻璃体手术中,有晶状体眼在气液交换时眼底无法窥入,需回归到传统玻璃体手术的眼内照明方式.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视网膜均能完全复位,术后视力改善率分别为86.4%和77.3%,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均较少,其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光导玻璃体手术中平均剥膜时间比传统玻璃体手术时间短,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的玻璃体手术对严重PDR均有较好的疗效.免光导玻璃体手术剥膜的安全性较高,尤其在剥膜、电凝止血及周边部操作等方面,免光导玻璃体手术采用双手操作方式的效率较高.

  • 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钟实;冯瑞芳;赵凤蕾;张海玲;李复银

    目的探讨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在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疗效.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白内障线切核器对86例(97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斜向切核及捆绑式娩核的方法施行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价其疗效.结果 97只眼中,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1只眼;前房出血2只眼;眼压升高6只眼;角膜内皮轻度水肿8只眼,均于5 d内消退.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只眼(80.41%),3个月为91只眼(93.8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1.0者66只眼(68.04%).术后1周及3个月角膜平均散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适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的手法碎核及娩核问题,而且操作简便、灵活安全.

  • 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荧光素灌注造影

    作者:孔怡淳;韩梅;赵堪兴;李宁东;林锦镛

    目的探讨使用一种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进行灌注造影,使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眼底血管显影的可行性.方法向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小鼠心脏灌注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眼球经过短暂固定后,通过显微手术镜游离视网膜并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分布与形态.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清楚地观察到全视网膜血管形态、走行;通过调节焦点,使视网膜浅层、深层以及二者交通支都清晰显影.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主要发生在视网膜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的交界部位,可见渗出、出血、微血管瘤的表现.方法简便、快捷,重复性好.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准确地动态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小鼠眼底血管的病变部位及形态学改变.采用此种具有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荧光素进行灌注造影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础研究.

  • 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对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朱晓青;田蓓;杨文利;魏文斌;翁乃清;王兰

    目的探讨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患者球后注射扩血管药物的必要性.方法对39例(39只眼)临床诊断为AION患者,分别于球后注射山莨菪碱前、注射15 min和1h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检测患眼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鼻和颞侧睫状后短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单位时间内平均大血流速度(TAMX)及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时将上述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ION患眼与健眼相比,睫状后短动脉各项参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山莨菪碱球后注射15 min和1 h后,各血流参数指标除阻力指数外,均较注射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睫状后短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检测结果表明,球后注射山莨菪碱15 min和1 h后,CDFI显示血流动力学参数指标变化明显.山莨菪碱球后注射可以有效改善鼻、颞侧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

  • 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兔眼部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作者:张俊杰;高长凤;王丽娅

    目的比较0.2%更昔洛韦滴眼液及其原位胶化滴眼液给兔眼滴用后,更昔洛韦在兔眼泪液、房水以及角膜组织中的经时过程及其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健康无眼疾白色家兔,按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每眼结膜囊内单次给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50μl,对照组动物每眼结膜囊单次给更昔洛韦一般滴眼液50μl.两种制剂滴眼后,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取泪液、房水以及角膜组织,样品经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间的兔眼泪液、房水及角膜组织中更昔洛韦浓度,药物动力学参数采用非线性小二乘法进行计算机拟合求得.结果在用药后120 min内,试验组各时间点房水中和角膜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泪液中在5~10 min时试验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泪液、房水和角膜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分别是对照组的2.2、5.5和3.4倍,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在房水中的ti/2分别为59和43 min,在角膜中分别为223和87 min.试验组和对照组房水中药物达峰浓度分别为4.79和0.96μg/ml,达峰时间分别为60和45 min.结论更昔洛韦原位胶化滴眼液同一般滴眼液相比,明显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增加角膜组织和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更昔洛韦的眼部生物利用度.

  • 结膜鳞状细胞癌侵犯眼球内一例

    作者:张哲;李彬;史季桐;顼晓琳;李辽青;高飞

    患者女性,66岁.2004年10月发现左眼鼻侧长"余肉",伴有轻度异物感,眼红、痛,流泪,于当地医院就诊.眼部检查:左眼鼻侧球结膜呈局限性泡状隆起,色粉红,肿物表面无破溃、渗出及出血;按结膜炎及翼状胬肉予以治疗,无明显效果.

  • 眼部裂头蚴病一例

    作者:彭婷;刘素平;王成业;罗婧

    患者女性,50岁,因左眼红肿、异物感4个月入住我院.自述4个月前左眼睑肿胀,异物感,伴头顶部胀痛,眼痒、眼胀,夜间加重.于外院诊断为"眼睑炎性反应",给予抗炎等处理,症状无改善.

  • 眼部皮肤白化症合并白内障及内脏转位的先天性聋哑患者一例

    作者:晏颖;项弈;邢怡桥;艾明;叶美红

    患者女,8岁.因"左眼视物不清1年余"入院.患者为聋哑儿,家族遗传史不详.入院查体:VOD:1.2/1.5,Vos:光感/眼前.眼压正常.右眼外眼正常,虹膜色泽灰白,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虹膜表面为辐射状纤细绒毛样组织,透过虹膜支架结构隐约可透见深部棕色虹膜组织(图1),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

  •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上皮下植入性囊肿一例

    作者:韦萍;李晓林;慕明燕

    患者男性,74岁,因右眼异物感、干涩感、不适1年余,且逐渐加重,于2005年2月来我院就诊,以"右眼抗青光眼术后巨大囊状滤过泡"收住院.既往史:患者曾于2000年7月因右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慢性期)收住我院,施行小梁切除术(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高位结膜瓣),术后滤过泡形成且较局限,眼压14~17mm Hg(1 mm Hg=0.133 kPa),视力为手动/眼前(同术前).

  • 先天性眼皮肤黑变病合并脉络膜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魏楠;孙丰源;林锦镛

    患者男性,55岁,自出生起即有双眼"黑眼圈",入院前1年自觉右眼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于外院就诊发现右眼球内有一肿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考虑为脉络膜黑色素瘤,于2005年8月1日入住我院.

  • 基因工程视网膜母细胞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杨智炜;李永平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视网膜肿瘤,为了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有必要建立遗传性Rb动物模型.笔者综合分析多个基因工程Rb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简要介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Rb动物模型的新研究进展.认为Rb的发生不仅是Rb1基因的缺失,尚有其他基因的协同作用.

  • 重视眼部肿瘤的综合治疗

    作者:何彦津

    随着眼眶病知识的普及,许多眼科医师已逐渐加深对眼部肿瘤诊治的认识,但临床上仍存在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及肿瘤转移等问题,使患者失去治愈的机会.眼部肿瘤诊治的规范化培训、扎实的眼眶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完善的随访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关键词: 眼肿瘤 综合疗法
  • 髓上皮瘤

    作者:孙为荣;孟瑞华;张蕾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3岁.因右眼发红2个月,视物模糊20 d,于2002年5月23日入住我院.2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经常右眼发红,时轻时重,可自行消退,无眼痛、头痛等不适.近20 d,上述症状加重,且视物模糊,曾去外院检查,诊断不详.给予"消炎药"静脉滴注并口服药物(具体药名不详),治疗后眼红症状消退,但视物模糊未减轻,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全身体检: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矫正视力为0.25,左眼裸眼视力为1.0.眼压右眼为13.5 mm Hg(1 mm Hg=0.133 kPa),左眼为15 mm Hg.右眼角膜后可见灰尘样沉着物(+).颞侧前房浅,偶见房水细胞.虹膜9点钟方位稍向前膨隆,晶状体后囊膜微混浊.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中华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5
198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