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科

中华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중화안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412-4081
  • 国内刊号: 11-214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赵堪兴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击栓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初步报告

    作者:卢宁;杨庆松;马凯;周海英;熊颖;严伟

    目的探讨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击栓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Nd:YAG激光治疗.治疗前检查视力和眼底,确定动脉栓子的部位并行眼底照相.治疗后立即进行眼底照相,并与治疗前图像对比分析,之后定期复查.随访时间为2周至4个月,平均1.6个月.结果共治疗7例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为49~73岁,平均61岁;病程为1 d至2个月,平均13 d.治疗前视力为0.06至0.8;眼底可见典型的分支动脉阻塞表现.所有患者治疗后动脉管径均立即增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血流完全恢复,患者自觉视力改善,检查视力为0.2~1.0.多数患者视野检查显示在相应的动脉分布范围内仍有视野缺损区.在治疗过程中,偶见局部小出血,仅2例患者术中因击破邻近静脉引起玻璃体积血,观察2周后,逐渐吸收.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击栓术是治疗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的有效方法,见效快且相对安全.

  • 209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作者:吴中耀;颜建华;韩姬;杨华胜;林征;陈智聪;艾思明;毛羽翔

    目的探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术前定性诊断与手术入路选择.方法对1986至2000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9例中,男86例,女123例;右眼86例,左眼123例;年龄5~68岁,平均39.2岁;以渐进性眼球突出和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95%(199/209)根据超声波和CT或MRI可作出术前准确诊断.64%(134/209)采用前路开眶,36%(75/209)采用外侧开眶顺利摘除肿物.结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基本上可作出诊断,约2/3的病例不需外侧开眶即可顺利摘除肿物,术后并发症少.

  • FK506及其纳米粒的房水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费文雷;陈家祺;钟诗龙;刘永民;庞志清;王铮;袁进;叶成添

    目的探讨FK506及其纳米粒的房水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4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1)FK506纳米胶体液滴眼组(18只兔)和注射组(16只兔):双眼结膜囊滴入或结膜下注射10 μg FK506的纳米胶体溶液;(2)不含纳米微粒的FK506滴眼组(8只兔):再分为2个亚组,即双眼结膜囊分别滴入20 μg和40 μg FK506的滴眼液.不同时间点采集房水,酶联免疫法测定房水中FK506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含10 μg FK506的纳米胶体溶液结膜下注射和滴眼后房水有效药物浓度可分别维持96 h和16 h;结膜下注射后2 h房水浓度为(1.15±0.25) ng/ml、6~96 h房水浓度为(9.62±2.19 )~(2.60±0.21) ng/ml,滴眼16 h内房水浓度为(15.50±3.39)~(2.59±0.83) ng/ml;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Tmax)(64.00±13.86)h和(1.25±0.50)h,达峰浓度(Cmax)(10.16±1.37) ng/ml 和(15.52±2.37) ng/ml,曲线下面积(AUC0→t)(612.48±54.39) ng·ml-1·h-1 和(152.44±16.74)ng·ml-1·h-1,吸收速率常数(Ka)0.040±0.004和3.790±0.730,平均滞留时间(MRT) (58.53±5.42)h和(8.20±1.28)h.房水中FK506质量浓度呈一室模型.不含纳米微粒的FK506(20 μg和40 μg)液滴眼后房水有效药物浓度维持均≤4 h;其中含20 μg FK506液的Tmax为1 h,Cmax为(18.93±6.95) ng/ml;含40 μg FK506液的Tmax为2 h;Cmax 为(28.33±1.31)ng/ml. 结论采用FK506纳米粒胶体溶液行结膜下注射和滴眼时均可延长FK506药物在房水中的滞留时间,而且结膜下注射能使房水中维持的有效药物浓度相对较低和时间更长.

  • 短发夹RNA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抑制

    作者:蔡春梅;孙葆忱;刘旭阳

    目的探讨针对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短发夹RNA(shRNA)在体外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酶辅助显微分离法分离人RPE细胞,并用细胞角蛋白和S-100进行免疫组化鉴定.设计针对人VEGF的短发夹RNA(shRNAs,P1,P2), P3为阴性对照即不含特异性shRNA,P1、P2退火后双链DNA连接到质粒pSilencer 4.1-CMV的BamHⅠ和Hind Ⅲ双酶切位点.转化细菌后,提取的质粒用EcoRⅠ和 SamⅠ进行酶切鉴定.实验分5组,第1组:RPE细胞中在含有100 μmol/L CoCl2,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30 h;第2组:在常规含有10% 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30 h;第3、4、5组:分别P1、P2、P3转染细胞24 h后在含有100 μmol/L CoCl2 的10% 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30 h;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表达水平. 结果培养的细胞用细胞角蛋白和S-100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提取的质粒经酶切后片断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300 和1600,说明质粒成功地提取和纯化.VEGF表达水平1组明显高于2、3、4组(均P<0.001).乏氧(2组与1组比)可以明显增加RPE细胞中VEGF的表达.3、4组(P1和P2)对VEGF表达抑制分别为65.9% 和 52.4%.5组与1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7).各组间β肌动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人VEGF的特异性shRNA可以明显降低人RPE细胞VEGF的表达,为RNA干扰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尤其是脉络膜新生血管奠定了基础.

  • FK506缓释系统前房植入抑制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作者:史伟云;刘廷;谢立信;王身国

    目的探讨前房植入FK506药物缓释系统(DDS)对兔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和FK506房水药物浓度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107只新西兰白兔中随机数字法选取73只兔进行角膜新生血管化模型的制作,其中68只兔作为受体成功建立高危角膜移植动物模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空白DDS前房植入组、环孢素A(CsA)DDS前房植入组(含CsA 1 mg)、0.1%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含FK506 0.5 mg).角膜移植术后观察各组角膜植片排斥发生的时间,移植术后1周取各组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检测.0.1%FK506眼液滴眼组和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在移植术后的不同时间点抽取实验兔眼房水和静脉血,进行FK506药物浓度的检测.观察各组兔移植术后4周和观察期结束时角膜植片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角膜植片内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Fas及FasL mRNA的表达.结果 FK506 DDS前房植入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超过180 d,明显优于其他各组(F=926.37, P=0.0000),其房水和角膜组织中的FK506药物浓度明显高于FK506眼液滴眼组(T=21.00, P=0.0022).FK506 DDS前房植入组在术后24周内均能在房水中检测出FK506.术后4周对照组和空白DDS前房植入组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并有明显的IL-2Rα和MCP-1 mRNA的表达,而CsA DDS前房植入组、FK506眼液滴眼组及FK506 DDS植入组角膜未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未见IL-2Rα和MCP-1 mRNA的表达.各组均未见明显的Fas和FasL mRNA的表达.结论前房植入FK506 DDS可有效地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房水中较高的FK506药物浓度是防治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

  • 没食子酸丙酯对抗真菌药体外抗丝状真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徐岩;庞广仁;吕雪芳;陈祖基;孙声桃;宋洁贞

    目的探讨没食子酸丙酯(PG)对抗真菌药体外抗丝状真菌活性的影响,为开发有效的眼科抗真菌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两性霉素B(AMB)、特比奈芬(TBF)、布替奈芬(BTF)及酮康唑(KCZ)单独应用及与PG联合应用对6株眼科常见致病丝状真菌(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烟曲霉菌、黄曲霉菌) 及2株质控菌 (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 的低抑菌浓度(MIC).将抗真菌药贮存液分别用1640液及PG-1640液稀释至2倍终浓度.将各浓度药液加入96孔微量板中,每孔100 μl,再向各孔加入100 μl菌液(终菌浓度5×104 CFU/ml),各种药物终浓度范围为0.0313~16 μg/ml,含PG组PG的终浓度为400 μg/ml.AMB的MIC终点判定标准是100%的真菌生长抑制,TBF、BTF、KCZ及PG的终点判定标准是约75%的真菌生长抑制.结果单纯应用PG 400 μg/ml对实验菌均无抗真菌活性.PG与AMB联合应用使AMB对茄病镰刀菌的抗菌活性增加8倍,对串珠镰刀菌、梨孢镰刀菌及烟曲霉菌的抗菌活性增加4倍,对尖孢镰刀菌、黄曲霉菌的抗菌活性增加2倍.PG与TBF联合应用使TBF对茄病镰刀菌的抗真菌活性增加32倍,对梨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的抗真菌活性增加4倍,对烟曲霉菌、黄曲霉菌的抗真菌活性增加2倍,但对串珠镰刀菌的抗菌活性有明显拮抗作用.PG与BTF联合应用使BTF对茄病镰刀菌的抗真菌活性增加32倍,但对其他实验菌无抗真菌协同作用,对串珠镰刀菌有明显拮抗作用.PG与KCZ联合应用,除对茄病镰刀菌的抗菌活性增加2倍外,对其他丝状真菌的抗菌活性均有明显拮抗作用.结论 PG与AMB联合应用,对全部实验眼科致病丝状真菌均有明显抗真菌协同作用;PG与TBF联合应用,对部分实验菌有明显的抗真菌协同作用.

  • 几丁糖防治结膜瘢痕与睑球粘连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红;向艳;张晓农

    目的探讨2%医用几丁糖在角结膜碱烧伤后防治结膜瘢痕、睑球粘连及促进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26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法取21只制作兔重度角结膜碱烧伤模型,设右眼为几丁糖治疗组,左眼为模型对照组;另5只兔按随机数字法取5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角结膜碱烧伤后炎性反应、结膜瘢痕及睑球粘连发生情况.于烧伤后20、30 d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烧伤后30 d行天狼猩红染色比较结膜组织中胶原含量和纤维化瘢痕情况.结果医用几丁糖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结膜修复快,结膜瘢痕和睑球粘连程度轻(u=2.1159,P<0.05);天狼猩红染色示烧伤后结膜胶原含量增高,瘢痕形成明显,但几丁糖治疗组瘢痕轻,胶原含量(Q=32.1450,P<0.01)和吸光度值(Q=22.4767,P<0.01)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几丁糖可减轻角结膜碱烧伤后结膜瘢痕与睑球粘连的形成.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作者:郭宁;周跃华;瞿佳;潘志强;王立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DLK)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发病机制. 方法 LASIK术后DLK患者30例(39只眼)(Ⅰ~Ⅳ期),术后1、3、5、7 d及1个月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术后3、7 d及1个月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 结果Ⅰ期及Ⅱ期DLK的典型表现出现在术后3 d,共焦显微镜观察所见:角膜板层切口前基质及层间可见大量直径12~20 μm的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反光较强,散在分布或排列成行,细胞内可见偏心的高反光的核和低反光的细胞内结构.层间还可见大量直径8~12 μm的圆形细胞,强反光,多聚集成簇或排列成行,细胞核形态不规则.术后7 d上述细胞几乎消失.Ⅲ期DLK出现于术后3~5 d,表现为前基质中的细胞浸润更浓密,层间无定形的高反光物质较明显.Ⅳ期DLK在术后5~7 d出现明显的前基质结构模糊,高反光,角膜瓣全层皱褶,晚期形成大量高反光的瘢痕组织.结论 LASIK术后弥漫性板层角膜炎是角膜瓣层间的炎性反应,主要病理学特征为角膜瓣层间的炎性细胞浸润,其发病是多种因素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 鼻咽癌眼眶转移临床分析

    作者:张浩;颜建华;吴中耀;李永平

    目的分析、总结11例鼻咽癌(NPC)眼眶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至2003年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诊治的11例NPC眼眶转移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 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5.5岁;发生左眼眶转移10例,右眼眶转移1例.有明确NPC病史7例,无NPC病史4例;自NPC确诊至出现眼部症状平均12.7个月(2.0~60.0个月);就诊时眼部症状平均持续10.3个月(0.7~36.0个月).眼眶有1处转移灶9例,2处转移灶2例;肿物主体位于眶鼻侧8例,颞侧2例,眶尖处1例,位于眶前部8例.手术将肿物全部取出或部分切除并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鳞癌4例,淋巴上皮癌2例,未分化型5例.5例患者死于NPC远处转移,自确诊NPC眼眶转移至死亡间隔时间平均21个月;1例死因及存活时间不明;3例仍存活,未发现活动性病灶并继续接受治疗;2例失访. 结论 NPC眼眶转移临床很少见,但于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眼眶转移癌患者中原发于NPC者所占比例高.转移病灶多数位于眼眶前部及鼻侧.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眶肿瘤
  • 眼眶骨内海绵状血管瘤五例

    作者:颜建华;吴中耀;韩姬;庞友鉴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原发性眼眶内良性肿瘤,占眼眶肿瘤的14.5%[1].但眼眶骨内海绵状血管瘤十分罕见,迄今为止,国外文献仅见少数个例报道[2-7],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对自1986至2000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214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为眼眶骨内海绵状血管瘤.由于该病罕见,所有患者均是在术后根据组织病理学检查才做出诊断.现就所见的5例眼眶骨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报道如下.

  • 双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王毅;鲁小中;黑砚;肖利华

    患者女性,42岁,2004年7月12日因"右眼视力下降2年,发现眼球突出2个月"来诊并入住我院.体检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6,不能矫正.眼前节检查未见异常,眼球运动正常,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色淡红,轻隆起,边界清,黄斑结构清.

  • 葡萄膜黑色素瘤误治一例

    作者:曾照年;汪洋

    患者女性,55岁,因右眼前黑影逐渐加重1年在当地医院就诊,先后诊断为"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炎",给予口服消炎药及滴眼液治疗(药名不详),效果不佳.于2002年3月18日在当地以"右眼球内占位性病变"收入院,询问病史,患者曾于半年前按视网膜脱离在外院行"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冷凝加垫压术",术后眼前黑影加重,视力下降加快,遂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好,肝肾肺功能检查正常.

  • 泪腺Castleman病二例

    作者:刘陇黔;刘春玲;夏瑞南;罗清礼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淋巴结增生(angiofollicular lymph node hyperplasia)或巨大淋巴结增生(giant lymph node hyperplasia),多发生于胸内(纵隔或肺门淋巴结),其次为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及腹膜后等,可发生于肾、骨髓或脑,罕见于泪腺[1]或眼眶[2].我们诊治了2例泪腺Castleman病,现就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报道如下.

  • 羊膜的应用与生物学改良

    作者:文道源;袁进;陈家祺

    羊膜特有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使其成为较理想的生物材料;而羊膜的生物学改良为羊膜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羊膜的组织结构、生理特性、免疫学特点、羊膜应用的历史与现状、羊膜眼部应用的手术种类和作用机制以及羊膜的生物学改良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综述与探讨.

  • 生长抑素及其受体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刘燕强;赵强;伍昭龙;季青

    本文总结了生长抑素(SRIF)及其受体在哺乳动物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及它们对视网膜发育的特殊作用.SRI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以出现早、瞬间表达及在开眼的时候表现成熟时状态为特征.SRIF对视网膜突触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促进眼科学进一步发展

    作者:赵家良

    加强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是我国眼科界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大事.在我国眼科学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还存在着学术道德失范、学术风气不正的严重问题.我们应当在眼科学术活动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学术行为,净化和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促进我国眼科学术活动健康发展.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关于加强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建设的规定,是加强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值得全国眼科同道认真关注和严格执行.

    关键词: 眼科学 伦理准则
  • 重视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

    作者:陈祖基

    选择恰当的给药系统能明显增强药物疗效、延长作用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进展,眼部给药系统研究也快速发展.为了更加重视眼部给药系统的研究,笔者简述了眼部给药系统研究的进展和我国研究发展概况,并就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正确开展新型眼部给药系统的眼内药代动力学和眼毒理学研究进行了评述.

  • 注意解决我国眼科科研工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作者:刘熙朴;刘宁朴;张惠蓉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眼科杂志的来稿情况,对我国眼科医师研究工作在立题、科研设计、数据分析、论文书写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对我国眼科医师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 不同浓度国产聚维酮碘对兔角膜毒性损伤的评价

    作者:蒋劲;姚克;章征

    术后眼内炎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视力预后常很不理想.Ciulla等[1]在对各种预防性措施的回顾性研究中发现,术前结膜囊滴聚维酮碘(polyvinylpyrrolidone-iodine,PVP-I)消毒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 拉坦前列腺素降眼压作用与小梁网房水排出途径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宁利;梁远波;乔利亚;李树宁;王洪涛;王华

    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机制是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通道的房水外流而实现.因而,一般理解,在前房内睫状体暴露面积越大,降眼压效应可能越明显.但是,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前房内睫状体带暴露的宽度与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效果无关[1],其他的研究中[2-5]也发现,在残余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尽管房角粘连关闭在180°~270°之间,使用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幅度仍可达29%左右,与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十分接近[6,7],说明睫状体暴露的圆周范围的多少也与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作用无关.这两项研究从不同角度提示了睫状体在前房内的暴露程度与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效果无关.因此,解释这一现象,存在两种可能:(1)葡萄膜-巩膜通道的房水流出是非睫状体表面面积依赖性;(2)拉坦前列腺素的降眼压作用还可能存在其他的途径,即非睫状体的作用途径.

  •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关于加强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建设的规定(试行)

    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

    为促进全国眼科学术活动的健康开展,必须要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国家法律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同时结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和全国眼科界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 16排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朱新进;熊华峰;曾惠良;梁坚豪;欧卫谦;李长顺;李佩文;陈学光

    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是颈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之间形成异常的动、静脉交通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病形式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轻度外伤性和自发性者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为其他眼部疾病而延误治疗.作者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辅助检查证实的颈动脉海绵窦瘘16排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分析其主要的CT表现,探讨16排CT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上睑凹陷的手术治疗

    作者:肖满意;唐罗生;李筠萍;李惠玲

    眼球摘除术后,如果患者不行手术补充眶内组织,则可能发生眼窝内陷,影响面部外观.临床上,采用眶内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后安装义眼片的方法,可使患者眼部外观饱满获得美容效果.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少数患者术后可能再次出现眼窝内陷,若不进行恰当的处理,将影响手术效果.2001年至2004年,我们收治了18例中度以上的上睑内陷患者,根据上睑内陷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矫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一种快速制作以羊膜为载体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切片的方法

    作者:刘廷;王瑶;王宜强;臧新杰

    以羊膜为载体培养细胞已经被证明有利于细胞的分化和生长,临床上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3].但是,在研究载体上培养细胞形态时,获得良好的侧切面,观察细胞侧面形态、细胞基底面与羊膜基质的关系,一直是较为困难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使用一种简易、快速制作以羊膜为载体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切片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程冰

    目前国内应用的人工晶状体包括软性的丙烯酸酯类晶状体、硅凝胶晶状体(silicone IOL)、水凝胶晶状体(hydrogel IOL)和硬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等.生物相容性是指植入生物体内的材料理化性质稳定,能够与机体组织和谐共处,对机体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不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是评价人工晶状体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分为色素层组织生物相容性、囊膜生物相容性和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LEC)的生物相容性[1].相应的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指标包括:晶状体前表面的细胞反应、晶状体前囊膜混浊(an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ACO)、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PCO)、晶状体囊袋的黏附和稳定性[2].

  •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在天津成功召开

    作者:陈有信;闵寒毅;刘虎;赵家良

    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于2005年9月8日至12日在天津人民大会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决定举办年会的第一年,原本以为投稿量会明显减少,但经过本届大会组委会、天津医学会和全国眼科医师的共同努力,在近半年的征稿时间内,收到各类稿件达3000余篇,投稿数量上升,这显示了我国眼科事业空前发展的大好局面,也反映了全国各级眼科机构和眼科医师对全国性眼科学术大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论文的作者遍布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特区及一些欠发达的地区.大会学术委员会从大量的来稿中精选了481篇论文作为口头发言,1100多篇高质量的论文作为展板交流,书面交流论文1400多篇,视频交流材料10余部,眼科图片展示300多幅.整整4天的会议中,交流内容十分丰富.国内各大眼科机构精心组稿,争先恐后投稿.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眼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等均组织了数十篇的论文投稿.

  • 对"与《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作者商榷"一文的回复

    作者:瞿佳

    彭岱医师(以下称"书评者")就我们编写的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视光学理论和方法>教材的部分内容提出了质疑,对这本教材的一些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建议和修改意见.首先我们表示欢迎,同时我们本着严谨与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了书评者的意见,并对书评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现给予如下回复:

  • 与《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作者商榷

    作者:彭岱

    编者按本期发表了彭岱的书评"与<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作者商榷"及<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一书的主编对其回应.有价值的书评对繁荣我国眼科书籍的出版和推动眼科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评者在精读所评书籍的基础上,对书作出评价,可以是褒,可以是贬,也可以是有褒有贬,但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与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一样,书评也需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合理.论事不论人,从繁荣我国眼科事业和团结的愿望出发,达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标,使评者、作者和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对于所评的内容,可能会有共识,也可能出现争论,这是正常的情况.书评也有可能为我们闯出一片深层次思索的新天地,给人们无限的启迪与遐想,这是书评的魅力所在.本期刊出这篇久违的书评和作者的回音,是我们在眼科界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开展热烈而又认真的学术讨论的一种努力.

中华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5
1989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