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底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중화안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015
  • 国内刊号: 51-143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73
  • 曾用名: 眼底病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黎晓新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睫状体神经鞘瘤一例

    作者:雷春灵;毕春潮

    患者男,33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月于2005年6月13日入院.既往史或家族史无特殊可记.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12,矫正不提高,左眼1.0.左眼外眼及眼底检查正常.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虹膜表面散在斑点色素沉着,瞳孔直径3 mm,晶状体无混浊.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致双眼视力丧失一例

    作者:赵娜;魏世辉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真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断性头痛,常伴呕吐、发热、盗汗、颅神经受损等症状,如视神经受损可出现相应的眼部症状.

  • 后巩膜炎继发急性浅前房一例

    作者:钱学翰;李富华;韩梅;高建民

    患者女,22岁.因劳累感冒后左眼红、流泪3 d,外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抗生素眼液点眼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9,左眼0.6,-3.50 D矫正到0.9.右眼前后节未见明显异常.

  • 小口病一例

    作者:赵菊莲;熊小艳

    患者女,24岁.自觉夜盲于2006年8月3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体健,父母非血族婚姻,家族中无类似眼病史.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5;双外眼及眼前节正常;色觉正常.眼压右眼14.4 mm Hg(1 mm Hg=0.133kPa),左眼12.2 mm Hg.

  • 骨髓来源细胞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侯慧媛;王雨生;徐建峰

    目的 探讨骨髓来源细胞(BMCs)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给野生型C57BL/6J小鼠建立嵌合体,应用532 nm倍频激光诱发嵌合体小鼠(处理组)和野生型小鼠(对照组)CNV.利用脉络膜铺片观察由GFP阳性细胞形成的新生血管;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NV中GFP阳性细胞是否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果 激光光凝后第29天,脉络膜铺片显示CNV中有大量绿色的骨髓来源细胞,由其组成的血管面积约占CNV表面积的16.2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显示,CNV区域的一些BMCs表达VEGF和bFGF.结论 BMCs通过参与新生血管组成及分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方式,可能在CNV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低氧诱导因子-1 α在胚胎及出生后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孟旭霞;牛膺筠;杨莹

    目的 观察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时空表达,探讨其表达变化与视网膜发育的关?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孕12、16、20 d组,出生后1、5、10 d组及成年组,每组各5只,共35只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方法检测视网膜HIF-1α蛋白及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 胚胎期大鼠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均有HIF-1α阳性表达,出生后发育早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及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也可见HIF-1α阳件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内网层更明显.随着发育进展,其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大鼠视网膜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在胚胎期高、出生后发育期逐渐下降、成年期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视网膜胚胎及出生后发育过程中HIF-1α的表达存在时空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大鼠视网膜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的发育密切相关.

  • 银杏叶提取物对幼年大鼠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云松;徐亮;李月华;马科;王津津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培养幼年大鼠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建立用荧光金逆行上丘标记鉴定体外培养大鼠RGC的方法.方法 12只鼠龄20 d Sprague-Dawley大鼠用荧光金行双侧上丘注射,标记RGC.6 d后摘除眼球,其中一只眼球行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标记情况.另一只眼球摘除后分离视网膜,制成细胞悬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着染的RGC形态.将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及浓度分别为0.03%、0.10%、0.30%、1.00%、3.00%的EGb761组,接种后3h,1、3、5、7 d锥虫蓝染料排斥法检测RGC的存活情况,同时记录细胞存活率.结果 逆行上丘标记后观察到RGC标记良好,视网膜细胞悬液中大RGC特征明显,离体后迅速死亡,荧光消失.锥虫蓝染料排斥法观察到在视网膜细胞悬液中,这种大RGC死亡迅速.加入不同浓度的EGb761后大RGC存活率明显增加,不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大RGC存活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 EGb761对体外培养的RGC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荧光金逆行上丘标记鉴定体外培养的RGC方法可行.

  • 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宋燕娜;王丽聪

    目的 观察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PVD)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影响.方法 24只有色成年家兔,左眼为实验眼.兔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玻璃体腔注射建立兔眼PVR模型,同时随机将实验兔分为A、B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只眼.建模后3 h A组玻璃体腔内注入1 U纤溶酶(0.05 ml)+20 U透明质酸酶(0.05 m1)共0.1 ml、B组玻璃体腔内注入纤溶酶0.1 ml、对照组玻璃体腔内注入等量的平衡盐溶液.给药后1、7、28 d记录实验眼PVR级别,进行各组PVR等级评分,并行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眼部B型超声检查及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PVR模型成功建立,并在注药后7 d,A组发生完全性PVD 5只眼,不完全性PVD3只眼;B组不完全性PVD 5只眼,未见完全性PVD,另3只及对照组无PVD发生.A、B组在注药后28 d PVR等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75.6,98.9;P=0.003,P=0.011);注药后7、28 d,A、B两组F-ERG b波波幅均高于对照组;产生PVD的眼中PVR级别均较无PVD的眼级别低,其中完全性PVD眼中PVR级别仅为0~1级.结论 在兔眼PVR建模后3 h,纤溶酶与透明质酸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诱导的完全性PV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兔眼PVR的发生和发展,纤溶酶单独或联合透明质酸酶玻璃体腔注射诱导的不完全性PVD对PVR的发展有减缓作用.

  • 羊膜匀浆治疗实验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郝玉华;马景学;修贺明

    目的 观察和探讨羊膜匀浆在封闭视网膜裂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D 4组,其中A、C为治疗组,B、D为对照组,每组各10只兔.每只兔随机取1只眼进行实验.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造孔,人为造成视网膜脱离,气液交换.治疗组裂孔表面滴加0.1 ml羊膜匀浆,而对照组滴加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术毕视网膜复位,20%SFs眼内填充.A、B组于手术后14 d处死动物,C、D组于手术后28 d处死动物,进行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 手术后14 d,A组视网膜复位6只眼,占60%,B组视网膜复位2只眼,占20%(P=0.021).手术后28 d,C组视网膜复位8只眼,占80%,D组视网膜复位3只眼,占30%(P=0.046).各组之间视网膜复位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后出现轻度前节炎症反应,经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炎症于3~5 d消退.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 显示,治疗组应用羊膜后在视网膜裂孔边缘有多层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生,与其下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粘连.对照组视网膜裂孔边缘细胞增生明显减少,视网膜不能和脉络膜形成粘连.电子显微镜检查与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 一致.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提示裂孔边缘增生细胞主要是视网膜胶质细胞.结论 羊膜匀浆有助于封闭视网膜裂孔,通过刺激裂孔边缘视网膜胶质细胞增生,促进视网膜脱离复位.

  • 姜黄素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

    作者:安建斌;马景学;高彦军;刘丹岩;盛梦怡;王红霞;刘丽娅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第4代RPE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姜黄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姜黄素组设10、15、20 μg/ml 3个质量浓度.噻唑蓝比色(MTT)法检测姜黄素10、15、20μg/ml分别在24、48、72、96 h对体外培养的RPE细胞增生的抑制率.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各时间段的半数抑制率(IC50)剂量.流式细胞仪(FMC)检测姜黄素15 μg/ml作用72 h后对RPE细胞周期的影响,并且检测姜黄素15μg/ml作用24、48,72 h后RPE细胞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量和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RPE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 姜黄素24、48、72、96 h的IC50分别是29.31,17.50、13.24、10.99 μg/ml.姜黄素使RPE细胞阻滞在G0/G1期.姜黄素15 μg/ml作用24、48、72 h后,RPE细胞的PCNA表达量分别为(565.04±23.60),(473.61±36.88),(396.15±32.45),凋亡率分别为(12.83±0.13)%,(32.27±4.51)%,(56.81±8.67)%,各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RPE细胞出现凋亡特征.结论 姜黄素可以影响RPE细胞的PCNA合成,诱导其凋亡,从而有效抑制RPE细胞增生.姜黄素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防治PVR的天然药物.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

    作者:石慧;宋鄂;曹绪胜;赵萌;彭晓燕

    目的 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病因.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CEC的32例患者进行病史调查、行高稀释度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胸部X线片检查,外周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弓形体(T)、其他(O)、风疹病毒(R)、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H)检测(TORCH检测),梅毒检测等,明确可能的病因.结果 32例患者中均无结核病史,胸部X线片检查均无全身活动性结核的证据,PPD试验阳性率37.5%.对PPD阳性患者经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或好转.TORCH检测IgM抗体均阴性.梅毒初筛试验均阴性.结论 未发现与CEC直接相关的感染因素,CEC脉络膜新生血管为特发性的可能性较大.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

    作者: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顾青;李彩红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脱离(RD)后1、3、6、12、24、48、72 h组,每组6只大鼠12只眼.视网膜下腔单次注射1.4%透明质酸钠致上半侧视网膜隆起建立RD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不同时间点EPO和EPOR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PO和EPOR在视网膜中定位表达的情况.结果 EPO和EPOR的mRNA表达水平在RD后均上调,均于RD后48 h达到高峰,分别于RD后6、12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EPO和EPOR的蛋白表达水平也在RD后均增高并在RD后48 h达到高峰,均于RD后3 h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显示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外节均有EPO弱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表达;正常视网膜自神经节细胞层至光感受器细胞的内节均有EPOR表达,RD后48 h视网膜相应部位呈强阳性着染.结论 RD后大鼠视网膜EPO和EPOR表达均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大鼠神经视网膜大部分层次能表达EPO和EPOR.

  • 微创玻璃体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辉;陶海;吴海洋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MIV)具有手术损伤小、手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手术器械限制、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其优势和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均尚存在争论.随着对MIV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25G斜行巩膜穿刺技术、25G和23G联合经结膜免缝合的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新的操作技术已在临床开展,其手术安全性得到一定提高,MIV必将日益成熟.

  • 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

    作者:林思勇;王少程;李学旗;穆祥云

    脉络膜上腔出血是一种较少见的眼病,是严重眼外伤和内眼手术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视力完全丧失,甚至眼球萎缩[1,2].

  • 手术显微镜联合间接检眼镜下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计江东;刘庆淮;刘肖艺;龚琦;杭荟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致盲眼病,对其治疗原则是封闭裂孔[1].巩膜扣带术作为常规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对于绝大多数早期的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2].

  • 无灌注玻璃体切割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涛;赵霞;赵春梅

    青光眼患者在进行滤过性手术前,原则上应将眼压控制_在正常水平[1,2].但临床上有些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存使用局部及全身多种降眼压药物下眼压仍然无法控制.

  • 兔视网膜对硅油-RMN3耐受性的研究

    作者:程鹤;张少冲;王君红;龚宇

    临床上经常使用硅油作为长期玻璃体腔填充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密度低于水,对下方视网膜的顶压不足,易在该处形成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比重大于水的全氟化碳液(PFCLs)和部分氟化烷对视网膜具有明显的毒性不适合长期填充眼内[1-4].

  • 玻璃体手术治疗开放眼球伤的时机和核心问题

    作者:马志中

    开放眼球伤的玻璃体手术时机是影响伤眼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规修复的前节外伤近期内实行玻璃体手术的后续治疗是值得重视的眼外伤救治措施.伤道内口清创和周围组织廓清处理是后续处理的技术关键.视网膜复位和稳定修复是手术处理的核心问题.

  • 联合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刘文洁;李筱荣;胡博杰

    目的 观察联合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手术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PDR患者66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接受联合手术的条件为晶状体混浊明显,影响眼底手术;接受分期手术组的条件为晶状体透明或轻度混浊,不影响眼底手术;白内障摘除在眼底情况稳定并认为是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时进行.其中,联合手术组28例3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期手术组31例34只眼,行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指标包括视力及并发症.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5±8.5)个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手术组患者中,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者27只眼,占84.4%,不变2只眼,占6.3%,下降3只眼,占9.4%;分期手术组患者中,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者26只眼,占76.5%,不变2只眼,占5.8%,下降6只眼,占17.7%.手术后并发症中,前房纤维渗出联合手术组4只眼,占12.5%,分期手术组中未见前房纤维渗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24,P=0.033).结论 联合手术和分期手术治疗PDR均安全有效,手术后并发症与手术方式无明显关联.

  • 无眼内填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作者:陶勇;姜燕荣;黎晓新

    目的 观察无硅油或气体等眼内填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DTRD)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未行硅油或气体填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不合并手术前或手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的DTRD患者104例112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中,合并虹膜新生血管(INV)者6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者1只眼;合并黄斑区视网膜脱离者50只眼,未合并黄斑区视网膜脱离者62只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后均末使用硅油或惰性气体、空气填充,只保留手术中灌注液.15只眼手术中联合行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随访12~6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9个月.结果 手术后2个月以内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随访期末,107只眼视网膜1次手术复位,占95.54%.79只眼佳矫正视力提高,占70.53%,14只眼视力保持不变,占12.50%,19眼视力下降,占16.97%.合并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眼,手术后33只眼佳矫正视力提高,占66.00%,未合并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眼,手术后46只眼视力提高,占74.1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P=0.34).7只眼存在INV,占6.25%,其中5只眼为手术后新发,未出现新增NVG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前合并INV是手术后INV的危险因子(OR=10.15),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是保护性因子(OR分别为0.09、0.06).未行白内障手术眼中,未发现明显晶状体混浊加重.结论 不用硅油或气体填充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未合并视网膜裂孔的DTRD即可获得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 严重眼雷管爆炸伤特点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观察

    作者:姚毅;王志军;魏世辉;黄一飞;张卯年

    目的 观察眼球严重雷管爆炸伤的特点以及2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7例雷管爆炸伤患者65只眼的临床资料.男性3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28.6岁.双眼伤31例,占83.8%;单眼伤6例,占16.2%.48只眼为严重爆炸伤眼,视力无光感9只眼,其中3只眼明显萎缩;光感28只眼;眼前手动4只眼;数指/33 cm 7只眼.46只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其中41只眼为严重爆炸伤眼.未行手术治疗的19眼中13只眼无玻璃体手术指征;6只眼因眼球萎缩或经济原因放弃手术治疗.就诊时间在伤后1周以内者7例,占18.9%;1周~1个月者13例,占35.2%;1个月以上者17例,占45.9%.手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时间8.6个月.结果 65只眼中结膜异物占66.2%;角膜异物占46.2%;玻璃体积血占70.8%;球内异物占69.2%.视网膜震荡伤或视神经冲击伤占56.9%.视力提高33只眼;不变25只眼;下降7只眼.46只玻璃体切割手术眼中,眼球内异物伤35只眼,占76.1%.视力提高26只眼,占59.5%;未提高13只眼,占28.3%;未治愈7只眼,占15.2%,其中眼球摘除2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就诊时间超过1个月的患者手术后视力提高率低.单眼盲51.4%;双眼盲8.1%.结论 严重眼雷管爆炸伤大部为多发球内异物伤,就诊晚,伤情严重致盲率高,加强视网膜震荡和视神经冲击伤的诊治,尽早玻璃体切割手术可提高预后视功能.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低眼压和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观察

    作者:桂君民;王一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及其自然病程,并分析其与手术后早期低眼压的关系.方法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连续观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患者46例46只眼.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不同填充内容分组:气体填充组11例11只眼,硅油填充组8例8只眼,平衡盐溶液(BSS)填充组27例27只眼.按手术后眼压分组:眼压<10 mm Hg(1 mm Hg=0.133 kPa)组25例25只眼,≥10 mm Hg组21例21只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第3天行UBM确定有无睫状体脱离,手术后每天用非接触眼压计监测眼压,有睫状体脱离者每隔7 d复查1次,直至睫状体脱离复位,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14~35 d.结果 手术后睫状体脱离20例,占本组患者的43.5%.无睫状体脱离者26例,占本组患者的56.5%.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气体填充组睫状体脱离发生率27.3%,硅油填充组25.0%,而BSS填充组为55.6%.睫状体脱离者手术后平均眼压(6.47±4.49)mm Hg(1 mm Hg=0.133kPa),无睫状体脱离者平均眼压(15.61±7.72)mm 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1,P<0.001).手术后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68.0%,眼压≥10 mm Hg组患者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P<0.00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患者除1例因低眼压引起视盘水肿而需行气体填充外,其余患者均在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结论 手术后早期睫状体脱离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行BSS填充患者手术后睫状体脱离的发生率高.绝大多数患者睫状体脱离能够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30 d内自行复位.

  • 铁锈症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蔡锦红;吴东海;伍端晓

    目的 观察铁锈症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后段磁性异物诱发眼铁锈症22例22只眼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1例;年龄6~54岁,平均年龄40岁.异物存留于眼内1个月~20年.手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0.01者15只眼,0.01~0.15者5只眼,0.1~0.2者2只眼.玻璃体腔异物18只眼,眼球壁异物4只眼.并发白内障18只眼.合并视网膜脱离3只眼.12只眼联合环扎、硅油填充,7只眼联合环扎、C3F8填充.18只眼联合白内障摘除术.2只眼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22只眼内异物均手术一次成功摘除.手术后视力增加20只眼,占90.9%,不变2只眼,占9.1%.BCVA<0.1者7只眼,0.1~0.4者8只眼,0.5~1.0者7只眼.手术中并发症,视网膜裂孔并发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扩大巩膜切口,玻璃体腔积血2只眼.手术后并发症,并发白内障4只眼;黄斑下异物取出手术后3个月,硅油取出时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1只眼,再次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C3F8填充后7 d继发视网膜脱离1只眼.再次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随访结束时22只眼视网膜均在位.结论 铁锈症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可避免铁离子进一步释放,改善患者视功能.

  • 经结膜免缝合20G穿刺套管刀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涛;谢安明;田晓燕;陈萌;张彤;朱磊

    目的 观察经结膜免缝合20G穿刺套管刀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割手术62例63只眼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A组:20G经结膜免缝合穿刺套管完成常规玻璃体切割术33例34只眼.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52.3岁;平均视力0.04;平均眼压18.25 mm Hg(1 mm Hg=0.133 kP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13例;玻璃体积血9例;硅油眼取油剥膜2例;复杂视网膜脱离9例;黄斑前膜剥离1例.B组:常规20G切口玻璃体切割术29例29只眼.男性13例,女性19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9.5岁;平均视力0.02,平均眼压17.50mm Hg.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单纯玻璃体积血8例;视网膜脱离5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环扎2例;硅油眼取油剥膜注气4例.A组34只眼中行眼内激光光凝21只眼,巩膜外冷冻封闭裂孔9只眼;惰性气体填充3只眼,硅油填充15只眼.手术后记录并分析切口渗漏情况,医源性裂孔如发生率及记录患者舒适度.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A组34只眼中31只眼穿刺口自闭性良好,无需特别处理,切口无渗漏,手术后舒适度好,3只惰性气体填充眼需压迫3~5 min,且颞下切口均有气体溢出,缝合1针.B组所有患者巩膜结膜切口均8-0丝线缝合,无切口渗漏.异物感明显刺激症状重;舒适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1);A组34只眼均未发生医源性裂孔,B组2只眼发生穿刺口旁锯齿缘裂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5).结论 经结膜免缝合20G穿刺套管刀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使常规玻璃体切割手术简单快捷,显著的减少了医缘性裂孔发生率,使手术更安全.

中华眼底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