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底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중화안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015
  • 国内刊号: 51-143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73
  • 曾用名: 眼底病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黎晓新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初诊误诊为眼内肿瘤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惠延年;王琳;康军;史颜峰

    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一般容易诊断,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能误诊[1].如果诊断为眼内肿瘤,采用不同的临床处理方法,将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我们遇到初诊误诊为眼内肿瘤的患者一例,现报告如下.

  • 脉络膜黑色素瘤姐妹二例

    作者:高玲;姜德咏;刘湘平;唐朝珍;唐罗生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年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遗传性发病罕见.我们曾遇到姐妹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 双眼脉络膜转移癌一例

    作者:周丹虹;包欣;许示心

    脉络膜转移癌较少见,双侧转移者更为少见.我们遇一例食道中段腺癌伴双眼脉络膜及全身多脏器转移,现报道如下.

  • 视神经撕脱伤一例

    作者:许乐文;马志中;雷嘉启

    患者男,7岁.因右眼外伤后失明41 d于2001年11月28日来我科就诊.

    关键词: 视神经 创伤和损伤
  • 双眼黄斑色素痣8年随访观察

    作者:赵菊莲;张倩

    黄斑色素痣与身体其他部位色素痣一样,从出生就具有,其形态、大小及位置绝大部分保持不变,边缘清晰,色素较均匀[1].我们发现一例黄斑色素痣,经过8年随访观察,一只眼的色素痣形态、位置及色素致密度均发生变化,另一只眼则由初的黄斑区无色素痣而发展到不规则形色素增多.同时伴有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现报告如下.

  • "热点"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匡丽晖;文峰

    "热点"(hot spots or focal spots)是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荧光征象.它与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视网膜-脉络膜吻合(retinal-choriodal anastomosis , RCA)、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的效果及其评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就有关热点的造影特征和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 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的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

    作者:王华;黄佩刚;王平宝;刘双珍;谭浅

    目的探讨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Humphrey Ⅱ-750型自动视野计,对正常人60例60只眼、早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3例63只眼进行标准视野(white-on-white perimetry, W/W)、蓝黄视野(blue-on-yellow perimetry, B/Y)及黄斑阈值视野(macular threshold perimetry, MTP)检查,计算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采用B/Y及MTP并联及串联实验进行分析. 结果比较正常组与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组W/W、B/Y、MTP的平均光敏感度,差异均有显著性的意义[t=-3.01, P=0.005 4 (W/W);t=-2.95, P=0.006 3 (B/Y);t=-2.59,P=0.015 0 (MTP)].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MTP的敏感度高(83%),B/Y次之(65%),W/W低(48%).将B/Y与MTP联合运用时,并联试验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4%;串联试验可使特异度提高到87%. 结论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B/Y、 MTP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眼及对侧眼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作者:董枫;郑海华;李瑾

    目的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f-ERG)评价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的患眼及对侧眼视网膜功能. 方法 mf-ERG检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单眼CSC患者20例40只眼,年龄31~53岁,平均年龄41岁,男13例,女7例.CSC患眼视力0.2~0.8,对侧眼视力0.8~1.5.同时设立对照组24例29只正常眼(视力≥1.0,无其它眼病),年龄30~54岁,平均年龄37岁.mf-ERG检测选用61个六边形刺激成分,提取所刺激部位的一阶反应波形,按不同离心度从中央向周边分成5个环反应波,对N1、P1波的振幅密度和潜伏期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不仅CSC患眼1~3环处P1,N1波的振幅密度较正常眼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而且CSC患眼的对侧眼1、2环P1,N1波的振幅密度较正常对照眼低,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同时CSC患眼的对侧眼1~2环处P1波振幅密度较患眼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的意义(P<0.01),但对侧眼各环N1波振幅密度较CSC患眼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而且5个环N1、P1波潜伏期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 结论 CSC是一种累及双眼的黄斑病变,不仅表现为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下降,而且对侧眼黄斑区视网膜功能也有影响.mf-ERG是一种敏感的视功能检查方法.

  • 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分析

    作者:欧杰雄;李梅;于强;张欣;易长贤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同步检查的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屈光状态-6 D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30例57只眼,进行FFA和ICGA同步检查,对比分析其FFA和ICGA检查图像. 结果 57只眼中FFA显示早期背景荧光减弱25只眼,晚期显示新生血管形成10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40只眼;ICGA显示睫状后短动脉8只眼,背景荧光减弱35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8只眼,漆纹样裂纹形成52只眼. 结论高度近视眼的FFA和ICGA 检查的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背景荧光减弱,漆纹样裂纹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FFA和ICGA同步检查能更全面地了解高度近视患者眼底视网膜与脉络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全面地了解病情和指导进一步治疗.

  • 继发性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吕林;吕秀兰;李永浩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影响因素,比较继发性黄斑前膜与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效果. 方法分析26例黄斑前膜患者的26只眼(其中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性黄斑前膜18只眼,特发性黄斑前膜8只眼)行玻璃体切割、黄斑前膜剥离等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彩色照相以及部分患者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和随访3~12个月的临床资料. 结果 18例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中,与手术有关者9例,占50.0%.巩膜外冷凝、眼内激光光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12.24,P<0.05).与玻璃体积血有关的继发性黄斑前膜11例,占61.1%.手术后3个月内视物变形消失者8例,占30.8%;视物变形改善者18例,占69.2%;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继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1.33行,好矫正视力为0.6;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手术后视力平均提高3行,好矫正视力达0.8. 结论巩膜外冷凝封闭巨大视网膜裂孔、手术前后伴玻璃体积血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继发黄斑前膜的高危因素.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手术疗效明显好于继发性黄斑前膜.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美霞;杨兰芬;罗成仁;严密;孟丹;沈齐;杜彩凤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分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分期、糖尿病病程以及视力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分析1 521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DR患者的FFA检查结果、病程、视力等临床资料.根据我国现行的DR诊断、分期标准对DR进行分期,按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小组制定的标准对DME进行分型,分析统计各期DR中DME的发生率以及DME与病程、视力的关系. 结果 1 521例患者中,468例791只眼存在DME,占30.77%.DME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在此期间,DME的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有逐年上升和加重的趋势.DME中黄斑局限性水肿361只眼,占DME患者的45.64%;黄斑弥漫性水肿430只眼,占DME患者的54.36%.DME在DR Ⅰ期中占1.13%;Ⅱ期中占7.84%;Ⅲ期中占41.98%;Ⅳ期中占48.93%.Ⅴ、Ⅵ期中,由于视网膜增生、玻璃体积血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出现使DME的发现率较低.黄斑局限性水肿在DRⅢ期中居多,占22.51%,黄斑弥漫性水肿在DRⅣ期居多,占31.48%.但有部分患眼在DRI期出现了黄斑弥漫性水肿,而部分患眼在DRⅣ~Ⅴ期仍仅有局限性黄斑水肿.黄斑弥漫性水肿较局限性水肿对视力的损害更重. 结论 DME是DR引起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ME的发生率增加,程度加重.DME的发生和分型与DR的程度有一定关系,但在时序上与我国现行的DR分期标准之间没有严格对应一致的关系.

  • 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与脉络膜分水带

    作者:李亚萍;黎晓新;张晓光;吕永顺;刘国栋

    目的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与黄斑区脉络膜分水带(choroidal watershed zones,CWZ)的关系. 方法对比分析AMD 患者57例57只眼以及与之年龄相匹配的无AMD的患者35例35只眼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资料,观察CNV与黄斑区CWZ的关系. 结果 57只AMD眼中,35只眼有黄斑区CWZ,占61.4%;对照组35只眼中,3只眼有黄斑区CWZ,占8.5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在有CNV的43只渗出型AMD眼中,32只眼有黄斑区CWZ,占74.4%,其中29只眼的CNV来自黄斑区CWZ,占90.6%. 结论黄斑区CWZ可能是渗出型AMD的CNV好发部位.

  • 钕-钇铝石榴石激光玻璃体松解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

    作者:刘谊;张军军;陆方;唐健

    目的观察钕-钇铝石榴石(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玻璃体松解术对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和B型超声检查确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患者47例49只眼,采用Nd:YAG激光行晶状体后囊切开的同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开及松解,观察激光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 结果 49只眼中,前部玻璃体混浊伴有晶状体后囊混浊46只眼,晶状体后囊无明显混浊3只眼.Nd:YAG激光玻璃体松解术后视力均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t=32.50,P=0.007).激光松解术后15 min前部混浊的玻璃体形成透明区者21只眼,占42.86%;24 h内形成透明区者47只眼,占95.92%;2只眼在术后7 d透明区小于瞳孔接受了第2次激光治疗.全部患眼术中和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视力缓慢下降的患者,除考虑有后发障外,还应注意是否有前部玻璃体混浊的存在.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切开联合前部玻璃体松解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前部玻璃体混浊的有效方法.

  •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姜彩辉;张卯年

    目的探讨眼内炎的病因构成及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眼内炎患者53例54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8例,女15例,年龄1~74岁,平均年龄32岁.对2例(2只眼)炎症较轻的患者仅采用药物治疗,5例(5只眼)视力无光感,炎症反应重的患者行眼球内容物剜除术,其余46例(47只眼)均采用常规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随访2~32个月,平均10.5个月.结果眼球穿通伤导致的眼内炎共32只眼,占59.26%.内源性眼内炎8只眼,占14.81%.与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眼内炎共7只眼,占12.96%,青光眼手术晚期滤泡感染2只眼,占3.70%.玻璃体切割术后3只眼,占5.56%.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后1只眼,占1.85%.原因不明1只眼,占1.85%.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提高(P=0.003).3 d内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高于3 d后的患者(P=0.014),7 d内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视力恢复明显优于7 d后的患者(P=0.021).功能成功(视力≥0.02)37只眼,占68.52%;解剖成功(视力<0.02,眼球结构完整)47只眼,占87.04%,脱盲(视力≥0.05)27只眼,占50.00%. 结论眼球穿通伤,尤其是伴有眼内异物存留者是导致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理想方法.

  • 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吲哚青绿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作者:陈松;韩梅;王兰惠;时冀川;张树立

    目的观察和评价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in, AMD)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图像特征和对比检查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73例萎缩型AMD患者95只眼的彩色眼底照相、FFA和ICGA检查资料,其中包括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色素脱失与萎缩19例26只眼、玻璃疣15例30只眼和39例单侧渗出性AMD患者的对侧眼39只. 结果 26只RPE色素脱失与萎缩的眼中,24只色素脱失眼FFA表现为晚期斑片状强荧光,ICGA表现为斑片状强弱相间荧光;地图状萎缩2只眼,FFA表现为斑片状强荧光,ICGA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弱荧光内见脉络膜毛细血管缺损,仅有脉络膜大血管.8只硬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持续斑点状强荧光;16只软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持续性斑片状强弱相间荧光;6只同时有软性和硬性玻璃疣眼FFA表现为强荧光,ICGA表现为斑点状强弱相间荧光.当玻璃疣ICGA表现为弱荧光时,FFA所见到的玻璃疣的数量及范围较ICGA所见者更多更大;当玻璃疣ICGA表现为强荧光时,FFA检查所见到的玻璃疣的数量及范围较ICGA所见更少.单侧渗出型AMD对侧39只眼中,ICGA检查发现32只眼、FFA检查发现31只眼有玻璃疣及RPE色素脱失与萎缩的异常荧光. 结论 ICGA与FFA同步检查为观察萎缩型AMD的眼底图像特征提供了完善的检查手段.

  • 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作者:李俊红;Sonal Farzavzndi;张丽军;贾亚丁

    目的探讨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效果. 方法 68例出生时妊娠期不足32周、体重小于1 500 g的早产儿,出生后6~7周开始ROP检查,确诊ROP阈值病变后48 h内均给予经瞳孔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激光光凝治疗后随访4~6个月.1只眼因激光光凝治疗后1个月发现局部视网膜脱离,给予巩膜环扎手术治疗.手术后随访3个月.确诊ROP阈值病变眼均在出生后4个月时进行屈光状态的散瞳检影检查. 结果 6例12只眼发现ROP阈值病变.发生ROP阈值病变的年龄平均为生后(10±2.89)周 (6~14周).经瞳孔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后,ROP解剖治愈(视网膜在位)率91.67%;巩膜环扎手术眼手术后随访视网膜在位.散瞳检影检查巩膜环扎手术眼屈光度为-14.50 D,其余11只眼等值球镜平均为(-2.89±-1.86) D. 结论二极管激光光凝可成功地治疗ROP阈值病变.

  • 视网膜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解剖研究

    作者:张勇进

    目的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及研究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area, FAZ)的大小及其与年龄增长的关系. 方法 32只尸体眼黄斑部视网膜分离后,应用Ⅳ型胶原抗体对视网膜血管进行免疫染色,采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结果,分析FAZ的面积、直径与年龄的关系. 结果清晰地观察到旁中央凹毛细血管网.FAZ的平均面积(0.24±0.13) mm2,平均直径(0.54±0.15) mm.FAZ的面积、直径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与免疫染色法可清晰显示黄斑中心凹毛细血管拱环.FAZ的大小与年龄无明显关系.黄斑部毛细血管拱环完整性可能不受年龄影响.

  • 人眼组织中共刺激分子、Fas/FasL及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Ⅱ类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作者:杨培增;钟华红;周红颜;傅涛;黄祥坤;李兵;谢其芳

    目的探讨正常人眼组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中共刺激分子B7-1和B7-2、与凋亡相关的分子Fas/FasL、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及CD68(抗巨噬细胞抗体)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12只正常供体人眼(死后16~24 h)均来自中山眼科中心眼库,将6只供体眼组织(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行常规冰冻切片,另6只做视网膜平片,分别于各部分眼组织切片及视网膜平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探讨正常人眼组织中B7-1、B7-2、HLA-DR、CD68、Fas/FasL分子的表达. 结果人虹膜睫状体中有B7-2、FasL、CD68、HLA-DR分子的表达;脉络膜中有B7-1、FasL、CD68、HLA-DR分子的表达;视网膜中可见HLA-DR、CD68、FasL分子的表达,而无B7-1、B7-2、Fas分子的表达. 结论共刺激分子B7-1和B7-2、Fas/FasL及主要组织相溶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分子在不同人眼组织中的表达不同,这些分子的表达可能对维持人眼组织免疫环境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 热休克反应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御作用

    作者:郭斌;杨新光;王莉;王晓娟;黄东华;张文强

    目的观察热休克反应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御作用. 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20只眼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大鼠.行前房灌注(perfusion)平衡盐溶液制造急性高眼压模型,为高眼压组(P组);在制造急性高眼压模型前24 h向大鼠腹腔内注射槲皮素(quercetin) (400 mg/kg),为高眼压+槲皮素组(P+Q组);在制造急性高眼压模型前24 h热休克(heat shock)大鼠,为高眼压+热休克组(P+H组);分别在制造急性高眼压模型前48 、24 h,向大鼠腹腔内注射槲皮素、热休克大鼠,为高眼压+槲皮素+热休克组(P+Q+H组).按照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的标准化方案,采用国特医疗系统对热休克反应后实验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和HSP70被槲皮素特异性抑制后实验性高眼压大鼠模型进行暗适应视网膜电图(dark adapted electroretinogram, D-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Ps)和明适应ERG(light adapted ERG, L-ERG)记录.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HSP70表达情况. 结果 P+H组大鼠视网膜HSP70表达在各组大鼠中高,P+Q、P+Q+H组大鼠视网膜HSP70表达受到抑制.前房灌注后各组大鼠ERG各波潜伏期延长、幅值减小, P+H组D-ERG的b波、OPs的O2波的幅值较P组高.灌注0 h后,P+H组各波幅值显著增高(P值均<0.05);灌注24 h 后,P+H组大鼠视网膜功能恢复较P组好.P+Q、P+Q+H组大鼠灌注后ERG各波及OPs的O2波潜伏期长,幅值低,甚至消失. 结论热休克反应可以提高大鼠视网膜细胞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御作用.

  • 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k4k5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正培;陈钦元;管孝群;陈荣家;佘振钰;赵培泉;宋后燕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k4k5(r-k4k5)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鼠龄为7 d的88只C57BL/6J幼鼠置于75%浓度的氧环境中连续生活5 d,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幼鼠模型.幼鼠玻璃体腔内分别注射r-k4k5 500 ng(大剂量治疗组)、250 ng(小剂量治疗组),对侧眼注射相同体积的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作为对照.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酶染色法视网膜铺片,了解视网膜血管改变;用组织切片观察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观察r-k4k5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密度减少;治疗组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明显减少(P<0.001);而且与小剂量治疗组相比较,大剂量治疗组内皮细胞细胞核数目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01).组织切片未见视网膜毒性及炎症反应. 结论 r-k4k5可以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有望成为防治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生长因子对培养的胚胎视网膜神经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文文;徐萍;陈霞芳;黄倩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及胎牛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神经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方法采用胎牛血清培养人胚胎视网膜神经细胞,加入或不加入EGF、FGF.通过神经元特异稀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特异的Thy1.1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倒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鉴定细胞成分;细胞生长曲线及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掺入测定细胞增殖率;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切口末端标记(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ling, TUNEL)检测细胞凋亡;c-fos、c-jun及bcl-2、ba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转录调控因子及细胞凋亡调控因子表达水平,计数阳性细胞并进一步作统计分析. 结果经过EGF、FGF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细胞总数增加,细胞倍增时间缩短,BrdU掺入率增加,凋亡细胞数减少,其中NSE、Thy1.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同时,c-fos、c-jun及bcl-2阳性细胞数也增加. 结论生长因子EGF、FGF可通过上调转录因子c-fos、c-jun及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胚胎视网膜细胞存活与增殖.

  • 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作者:付海涛;沈泽民

    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chorioretinal venous anastomosis,CRVA)可解决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血流阻滞的问题,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功率不高,为进一步提高其成功率,现就影响CRVA形成的激光功率、光斑直径、以及吻合点与视盘的距离等因素进行了研究.

  • 小柳-原田综合征眼前节病变的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作者:王兰惠;高建民;华宁;魏景文

    为探讨小柳-原田综合征(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VKH) 眼前节病变特征及与临床病程的关系,我们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 UBM)对13例VKH患者的26只患眼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眼底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