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底病

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중화안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1015
  • 国内刊号: 51-143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73
  • 曾用名: 眼底病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眼底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黎晓新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神经萎缩五例

    作者:郭荣珍;赵秉水;刘蓓;魏景文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提高了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治愈率.但玻璃体切割术后各种并发症可导致视功能损害,我院8年来曾发现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神经萎缩5例,现报告如下.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凝后交感性眼炎一例

    作者:周健;惠延年;张鹏;吴玉丽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少见的双眼弥漫性肉芽肿性葡萄膜炎,可发生在一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几天至数十年内.

  • 牵牛花综合征伴先天性白内障一例

    作者:张哲;周宏健;廖燕红

    患儿男,5岁.因左眼自幼瞳孔区有白色物遮挡、视物不见及外斜来我院门诊.检查:左眼球运动正常,原眼位可见外斜位约15°,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正常大小,无混浊,前房清晰,KP阴性,Tyndall征阴性,虹膜无萎缩灶,瞳孔光反射稍迟钝,晶状体呈乳白色混浊,虹膜投影消失.

  • 儿童陈旧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作者:任广玲;柳瑞林

    患者男,10岁.因发现左眼视物不清2个月,到我院就诊.2个月前患儿在学校体检时,发现左眼视力差,眼科医生检查眼底,发现有病变(患儿家长代诉).

  • 视网膜色素上皮腺瘤一例

    作者:张平;冯官光;李永平;林健贤;吴金浪;易玉珍;庞友(钅监)

    视网膜色素上皮腺瘤较少见,临床及病理诊断较困难,国外仅少量文献报道[1-5],国内未见文献报道.我们对一例视网膜色素上皮腺瘤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免疫组化特征研究报告如下.

  • 视网膜大动脉瘤合并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一例

    作者:徐雁冰;于宁;孙秋香;赵淑娇

    患者女,65岁.右眼视物不清1年,高血压3年,"蛋白尿"半年.1年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右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静脉滴注"脉络宁"等,视力无明显好转.

  • Stargardt病的研究现状

    作者:曾磊;魏景文;王立

    Stargardt病(STGD)系一种遗传性疾病,眼底表现为黄斑部外侧对称的萎缩性改变,呈"靶心"状外观,可伴有眼底黄色斑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特异的暗脉络膜征,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证实有黄斑区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或充盈迟缓.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初步揭示了该病的致病相关基因位点.就有关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遗传学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的视功能

    作者:赵铁英;吴德正;高汝龙;梁炯基;吴乐正

    目的 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功能.方法 19例(19只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其中2期3只眼,3期10只眼,4期6只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黄斑裂孔.术前和术后均进行国际标准视力、激光视网膜视力、明视强度反应ERG和Humphrey 30-2程序视野测定.结果 ①国际标准视力:术前视力0.01至0.1,术后视力0.04至0.4,术前术后视力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②激光视网膜视力:术前激光视网膜视力0.12至0.4,术后激光视网膜视力从0.2至0.63.术前和术后激光视网膜视力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③ERG明视强度反应曲线:术前和术后b波大振幅Rmax(μV)和代表曲线斜率的n值的改变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术后半饱合光刺激强度K(cd.sec/m2)的对数单位Log值,较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④Humphrey视野:术后0~10°较术前光阈值提高,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5~30°光阈值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IMH 能提高视网膜黄斑部视锥细胞功能.

  • Stargardt病光感受器特异性ATP结合转运子基因突变

    作者:乐美华;吴乐正;陈又昭;郭向明;文峰

    目的 探索Stargardt病的致病基因.方法 合成光感受器特异性ATP结合转运子基因(phogoreceptor cell-specific ATP-binding transporter gene,ABCR)11个外显子的引物,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 chain reaction,PCR)和单链多态分析(single-stre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及DNA直接测序检测15例 Stargardt 病患者.结果 3例患者有致病突变,其中2例为单碱基置换,1例缺失,均表现为新突变位点.结论 ABCR基因是Stargardt病的致病基因.

  • 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

    作者:吴德正;马娟妹;梁炯基;江福钿;高汝龙;吴乐正;张国明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对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RD)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直图像系统检测21例RD患者的22只患眼和36例正常人的42只眼的MERG.测试野的水平视角为±26.6°,垂直视角为±22.1°,采用Burian-Allen接触镜电极,在8 min(分16段)记录10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结果 RD眼于4个象限、黄斑区和黄斑外区MERG a波、b波潜伏期及b波振幅密度、振幅之和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脱离区、非脱离区和正常眼的MERG b波振幅密度分别为(3.44±2.85)、(6.34±3.31)、(21.32±6.48)nV/deg2,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 多焦ERG能客观定量评价RD的黄斑部、后极部的脱离区和非脱离区的视功能.

  • 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林晓峰;闻祥根;汪振芳;何丽文;龙崇德;罗益文

    目的 观察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7例17只眼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采用经平坦部的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进行治疗,随访2~14个月.结果 术后有11例11只眼获得解剖复位,8例8只眼恢复光感,其中5例5只眼视力大于0.05,好1例1只眼视力为0.2.结论 外伤后早期无光感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是有价值的,使视网膜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胚胎干细胞在裸鼠眼内向神经元和视网膜样结构分化

    作者:李永平;钟秀风;易玉珍;李树浓;颜建华;吴旋;林建贤;郭彦;冯官光;张洁;葛坚

    目的 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在裸鼠眼内的生长特性.方法 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Balb/c裸小鼠眼内.14~20 d处死裸鼠,观察其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变化.结果 胚胎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眼内,在眼前房和玻璃体腔内能见到黄白色物,逐渐增大.光镜检查:在前房和玻璃体腔内均能见到未分化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部分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方式与视网膜组织中的一些结构相似,其免疫组织化学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大部分已分化细胞呈强阳性反应.结论 胚胎干细胞在裸小鼠眼内的特定环境中,向神经元和视网膜样结构分化.

  • 胚胎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实验研究初步报告

    作者:唐仕波;邱观婷;李加青;卢凤荷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onic stem cell,ESC)在视网膜下间隙分化发育的情况.方法 ESC经体外悬浮培养4 d形成胚胎体(embryonic body,EB)备作移植.将ESC以及EB联合或不联合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分别移植到SD大鼠玻璃体腔或视网膜下,在视网膜下间隙移植眼,于移植前结扎眼动脉40 s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模型.于移植后14~28 d摘除眼球,观察移植物分化发育的情况.结果 ESC在SD大鼠玻璃体腔内迅速增生,形成非典型性增生团块;EB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眼视网膜下间隙经RA诱导能定向分化为视网膜感光细胞;而在无RA作用下向多极化分化发育.单独RA视网膜下间隙注射后导致神经视网膜上皮增生变厚.结论 ESC源性的EB在缺血再灌注眼视网膜下间隙经RA诱导能向视网膜感光细胞分化.

  • 可定量的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小鼠模型

    作者:彭晓燕;陈大年;严密;邓杰

    目的 建立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定量研究的小鼠模型,用于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的探讨及治疗方法的评价.方法 给氧箱组16只1周龄C57BL/6小鼠在浓度为75%的氧箱中生活5 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中;16只同龄小鼠生活在正常氧环境中做对照.墨汁灌注视网膜铺片了解氧所导致的视网膜血管改变;计数矢状面6 μm视网膜切片中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反映视网膜血管的增生;视网膜切片还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高氧促视网膜血管收缩、闭塞,相对低氧致视网膜血管扩张、增生.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给氧组平均24个/切面,对照组平均<1个/切面,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给氧组小鼠视网膜内层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该小鼠模型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缺氧相关,并可对其定量观察,是进行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的合适模型.

  • 肿瘤坏死因子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c-fos及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萍;张惠蓉;卢海

    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能刺激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1],但对其增生过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尚不清楚,为进一步探讨其增生过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变化,我们采用分子杂交技术研究了TNF-α对RPE细胞c-fos及c-myc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 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

    作者:刘哲丽;陈蕾;陈君毅;陆海燕;张帆;张士瑞;吴景天

    以往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首选巩膜外加压手术,而一些特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如:靠近后极部裂孔、多发裂孔、眼外肌处裂孔、黄斑裂孔、2.5 PD以上需大块硅胶外加压裂孔等视网膜脱离,常规巩膜外加压手术有诸多不便.

  • 暂时性水囊外加压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作者:师自安;夏群;戴虹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封闭裂孔.国外曾有文献报道采用暂时性水囊外加压法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2],我们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了3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 前葡萄膜炎的治疗

    作者:杨培增

    前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葡萄膜炎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表现为急性、慢性、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炎症.尽管其病因和种类繁多,但治疗相对较为简单,下面介绍前葡萄膜炎常用的治疗药物、给药方法、治疗中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命名——增龄性黄斑变性

    作者:严密;廖菊生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名称是根据本病的原英文名称翻译而来,早的英文名称是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enile"一词根据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suffering from bodily or mental weakness because of old age;或者caused by old age.翻译成中文应当是:因年老而身心衰弱的;或因年老而引起的.

  • 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

    作者:吕林;李永浩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所致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4例手术前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确诊为AMD所致的大量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患者的14只患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单个小切口的视网膜切开、用平衡盐液进行视网膜下冲洗、气液交换、视网膜切口的眼内激光光凝、气体或硅油填充等手术治疗后,随访3~7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14只患眼中2只患眼术后眼球萎缩,占14.3%;12只患眼视力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占85.7%;好的矫正视力为0.2;12只患眼术后随访时间内视网膜保持平复,占85.7%;4只患眼术后7 d内出现前房泥沙样积血,占28.6%,行1~3次前房冲洗术.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有效清除AMD所致的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对预防和治疗视网膜下及玻璃体积血所致的前房泥沙样积血、血影细胞性青光眼及视网膜脱离等有积极意义.

  • 老年性黄斑变性线粒体DNA 3243点突变分析

    作者:于健;吴乐正;徐林

    目的 了解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 )是否存在线粒体DNA ( mtDNA )点突变,探讨AMD的发病机制.方法 26例渗出型 AMD患者,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及 20例阴性对照者,采集外周血抽提 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ong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 mtDNA 3243位点 A→ G点突变.结果 26例渗出型 AMD、10例萎缩型 AMD患者外周血细胞 mtDNA检测未发现 mtDNA 3243位点 A→G点突变.结论 AMD可能与由母系遗传所致的 mtDNA 3243点突变无关.

  •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初步报告

    作者:严密;陆方;张军军;孟丹;杜彩凤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5例渗出型AMD患者的7只患眼行PDT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观察1周和1个月时的临床资料,主要以视力、FFA及(或)ICGA、OCT的改变为观察指标,评价PDT对渗出型AMD的治疗效果.结果 7只患眼在治疗后1个月视力均无下降.治疗后1周时除1只眼在ICGA后期仍可观察到CNV有轻微渗漏外,其余6只眼FFA及(或)ICGA均显示CNV渗漏停止;OCT检查显示CNV有不同程度缩小,CNV周围视网膜脉络膜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明显好转.但在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到有2只眼在原渗漏病灶处又有渗漏灶出现.结论 PDT 治疗可以在短期内封闭AMD的CNV,使其停止渗漏,且不影响视力.

  • 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膜及脉络膜老年性改变的定量分析

    作者:张勇进;Grenham Ireland;Mike Bouton

    目的 研究及定量分析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Bruch膜及脉络膜的老年性改变.方法 应用改良Masson三色组织染色法及电脑图像分析软件对36例不同年龄(3~93岁)正常眼RPE数量和高度、Bruch膜厚度、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密度及脉络膜厚度的老年性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与年龄有显著相关性的老年性改变包括RPE细胞数量的减少(8个/ mm2.年)、RPE细胞高度的增加(0.01 μm/年) 以及Bruch膜增厚(0.02 μm/年);脉络膜毛细血管密度及脉络膜厚度的改变与年龄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 RPE细胞数量减少、高度增加以及Bruch膜的增厚可能是黄斑区早的老年性改变.

  •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作者:张风;马凯;王光璐;孟淑敏;卢宁;马彦;熊颍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的16例渗出型AMD患者的19只患眼作OCT检查,其中4例6只眼并进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对其彩色眼底像、FFA、ICGA和OCT图像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与FFA、ICGA检查结果比较,AMD患眼的OCT改变主要有:①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和层间水肿11只眼;②视网膜层间出血2只眼;③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5只眼;④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10只眼;⑤瘢痕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4只眼;⑥纤维血管膜性色素上皮脱离和隐匿型 CNV 12只眼.结论 OCT从断面上观察和诊断渗出型AMD病变,对FFA、ICGA有补充作用.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作者:黄时洲;吴德正;江福钿;马娟妹;吴乐正;梁炯基;罗光伟

    目的 测试并比较正常人和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方法 应用美国EDI公司生产的VERIS science 4.0视诱发反应图象系统对17例20只正常眼、7例10只老年性黄斑变性(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干性型眼,8例 8只AMD湿性型眼和11例11只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眼进行检测.将各组老年性黄斑变性者6个环形视网膜区域的N1、P1波潜伏期和平均反应密度值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MD湿性型各环N1、P1波潜伏期和AMD干性型3~6环处N1波潜伏期明显长于正常人.AMD湿性型在1~4环处N1波和1~6环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值下降,AMD干性型在1~5环处N1波和1~6环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值下降,IMH者在1~2环处N1、1~3环处P1波平均反应密度值低于正常人.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可对老年视网膜穿孔黄斑变性部位进行视功能的定量检测.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声像学表现

    作者:李舒茵;郭希让;李蕴随;李建新

    目的 观察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声像学特征.方法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查确诊为AMD、眼B型超声检查有阳性发现的35例患者的38只患眼的声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6只眼声像图见增厚球壁层间透声裂隙者,FFA检查显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5只眼伴有小范围"脉络膜凹陷"、4只眼伴有裂隙后缘强回声光带者,FFA检查均表现为较大范围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4只眼FFA检查显示脉络膜血肿者,其声像图表现为透声裂隙中出现弱回声光点;8只眼FFA检查显示病变为瘢痕染色者,声像图表现为后极部球壁不均匀增厚,内侧缘回声不均,内回声无规律可循.结论 AMD的声像学特征主要是增厚球壁层间透声裂隙.

  • 老年华人212只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组织病理改变

    作者:徐格致;王文吉;曹安民

    目的 从组织病理学角度了解和分析老年华人黄斑部病变,探讨老年人视力障碍的原因.方法 108例平均年龄为78.4岁的老年华人系列尸体解剖所得的212只眼球,取黄斑区全层眼球壁组织,作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12只眼中36.3%有硬性玻璃膜疣,19.3%有软性玻璃膜疣,都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萎缩;5.7%有RPE渗出性脱离,视网膜或RPE下新生血管膜形成,伴明显RPE萎缩、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2%有后巩膜葡萄肿,巩膜、脉络膜变薄,色素上皮萎缩,感光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平均眼轴长度29.5 mm;2.4%有白内障手术后的黄斑囊样水肿.结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本组老年华人尸体解剖眼黄斑区的主要病理改变,其次为病理性近视黄斑变性和老年性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

  • 德国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现状

    作者:曾水清

    笔者由国家教委资助,于1999年赴德国留学.德国治疗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有一定特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老年
  • 中文版<基础和临床科学教程>简介

    作者:

中华眼底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