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彦格;毛彦娜;刘炜;赵瑞;宋丽丽;高海丽;李慧霞;张红梅

    目的 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同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HPS患儿血清学、病理学改变及预后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按随访患儿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0例HPS患儿中男30例,女20例,发病年龄3个月~10岁,46例患儿血清白蛋白、NK细胞及胆碱酯酶较正常值范围降低,大部分患儿血清铁蛋白升高伴有凝血功能异常和脂质代谢紊乱.40例患儿骨髓中出现吞噬细胞,35例患儿EBV-IgM抗体阳性,随访37例患儿中25例死亡,其中13例于住院1个月内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儿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NK细胞活性均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1个月、白蛋白<25 g/L、胆碱酯酶<2000 U/L,NK细胞活性为0~3%、EBV-IgM抗体阳性与预后显著相关(P值均<0.05).结论 HPS患儿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病程>1个月、白蛋白低、胆碱酯酶和NK细胞活性低、EBV-IgM抗体阳性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

  • 正常血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的表达及其促凝功能

    作者:刘述川;周晋;史家岚;苏雁华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外周血细胞表面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及其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10名正常成人外周血(每份5ml),分离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用乳黏素和组织因子(TF)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PS和TF的表达.通过凝血复钙时间和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因子Xa以及凝血酶的生成实验测定各细胞组分的促凝活性,并用乳黏素和TF抗体封闭PS和TF,观察其促凝血拮抗作用.结果 正常成人外周血细胞表面有少量PS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血小板9.1%、中性粒细胞5.4%、淋巴细胞3.9%、红细胞3.2%;凝血复钙时间试验示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分别缩短凝血复钙时间47%、36.5%、25%和12.5%;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因子Xa以及凝血酶生成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正常血细胞成份使活化酶产量增加13%~26%.结论 正常血细胞表面具有不同程度的PS表达,并在体内凝血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凝作用.

  • 去甲斑蝥素通过NF-κB/IκBα途径增强阿霉素的抗骨髓瘤效应

    作者:宋晓宁;杜恒飞;于路佳;蒙艳凤;吕鸿雁;孙丽霞;孟建波;张金巧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素(NCTD)联合阿霉素(ADR)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U26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NCTD(10 μmol/L)和ADR(0.25 μmol/L)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 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 p-NF-κB P65)、NF-κB抑制因子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survivin、Bcl-2和Bax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①NCTD能增强ADR的细胞毒和诱导凋亡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②与ADR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胞核NF-κB P65和胞质p-IκBα的表达量分别由2.08±0.29和0.39±0.07降至0.48±0.08和0.02±0.01,胞质NF-κB P65和IκBα表达无变化;③联合用药组与ADR单药比较,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水平分别由0.31±0.05和0.23±0.05降至0.03±0.02和0.05±0.02,而Bax的表达由0.46±0.06升至0.62±0.08;④ADR组和联合用药组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44.6±4.4)%和(27.0±2.1)%,NCTD增强ADR对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NCTD通过抑制NF-κB/IκBα途径,调节下游信号分子survivin、Bcl-2、Bax和VEGF的表达,增强ADR的抗骨髓瘤效应.

  • 10岁以上儿童、青少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叶启东;汤静燕;潘慈;薛惠良;陈静;周敏;江华;罗长缨;王坚敏;汤燕静;顾龙君

    目的 研究大年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与预后特征.方法 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采用ALL-2005方案治疗10岁以上的ALL患儿共67例,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临床分组,并按分组治疗.对患儿进行临床特点、疗效及生存分析.结果 在67例大年龄ALL患儿中男40例(59.7%),女27例(40.3%),平均年龄12.3岁,中位年龄12.2(10.0~17.8)岁,进入中危和高危组的患儿分别为48例和19例.在诱导缓解治疗中,泼尼松窗口试验反应好和治疗第19天骨髓达M1的比例分别为83.6%和86.6%.有59例(88.1%)患儿在诱导第30~ 35天达骨髓形态学缓解,达缓解时间为(31.8±2.9)d,有微量残留病(MRD)标志的58例患儿中,42例(72.4%)在1个疗程后MRD <0.01%,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儿出现MRD阳性,2例患儿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共15例患儿复发,持续完全缓解至复发时间为(14.9±9.9)个月.大年龄ALL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4.4±6.3)%和(74.1±6.1)%.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时的高血清铁蛋白水平、伴有bcr-abl融合基因、窗口治疗反应差、第19天骨髓形态学非M1状态、第1个疗程结束时的骨髓形态学不缓解和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第1个疗程结束时骨髓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RR =2.20,95%CI1.26 ~3.84,P<0.01).结论 ALL-2005方案对大年龄ALL患儿疗效良好,初诊时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融合基因检测、早期治疗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的MRD监测可以作为判断患儿预后的指标.

  •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Ⅶ与X联合缺陷症家系的基因分析

    作者:王明山;金艳慧;郑芳秀;谢海啸;徐鹏飞;牛真珍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与因子X(FX)联合缺陷患者进行基因分析和家系调查,鉴定导致FⅦ与FX联合缺陷症的基因突变.方法 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Ⅶ促凝活性(FⅦ:C)、FX:C及FⅦ抗原(FⅦ:Ag)、FX:Ag等进行表型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FⅦ、FX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侧翼、5’和3’非翻译区及家系成员相应的突变位点区域;选择106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先证者PT、APTT延长,分别为84.5 s和63.4 s,FⅦ:C、FⅦ:Ag和FX:C、FX:Ag分别为6%、7%和4%、30%;先证者父亲、母亲、姐姐的PT稍延长,FⅦ:C分别为72%、47%、42%,FX:C分别为76%、54%、47%,FX:Ag分别为100%、69%、58%,其APTT、FⅦ:Ag均无明显异常.先证者FⅦ基因外显子8的g.11267C→T纯合突变导致Arg277Cys,FX基因外显子8的g.28139G→T纯合突变导致Val384Phe;其父亲、母亲、姐姐均存在FⅦ基因g.11267C→T和FX基因g.28139G→T杂合子.结论 FⅦ和FX基因分别存在的Arg277Cys、VM384Phe纯合突变是导致先证者FⅦ与FX联合缺陷的分子机制;Val384Phe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推测可能影响FX蛋白合成或分泌功能.

  • 不同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对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预后意义的研究

    作者:曲士强;刘旭平;徐泽锋;张悦;秦铁军;张天佼;崔蕊;郝玉书;肖志坚

    目的 研究不同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对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预后分层意义.方法 染色体核型可供分析的532例原发性MDS患者,按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修订的IPSS (IPSS-R)和德国-奥地利(G-A)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标准进行分组,随访患者,分析部分常见的单独染色体异常核型和不同预后分组标准的预后价值.结果 532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核型异常者346例(65%),其中单一异常者200例(38%),2种异常者61例(11%),复杂异常者85例(16%).常见的克隆性异常是+8,占所有异常核型的31%,其后依次为-7/del(7q)( 13%)、del(20q)( 12%)、del(5q) (9%)、- 18(5%)、- 21 (5%)、i(17q)(5%)、-Y(4%)、- 17 (4%)、+21(4%)、- 13/del(13q) (4%)和-22(4%).IPSS中预后差的核型更常见于WHO分型的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Ⅰ和RAEBⅡ.310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中位随访时间14.5个月.染色体核型正常患者中位生存(MS)时间为59个月,核型异常患者MS时间为26个月.IPSS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3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3和12个月(P<0.01).IPSS-R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差、非常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36、15和10个月(P<0.01).G-A细胞遗传学预后好、中危Ⅰ、中危Ⅱ、差4个亚组患者的MS时间分别为59、44、15和11个月(P<0.01).常见的单独染色体核型异常中,+8患者的MS时间为44个月,i(17q)患者为12个月,- 7/del( 7q)患者为14个月.结论 与IPSS和G-A细胞遗传学分组比较,IPSS-R细胞遗传学分组能够起到更细致、更有效的预后分层作用,但其中一些核型异常的预后意义还需进一步验证.

  • 吉林地区朝鲜族KI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韩瑜;焦立新;杨帆;林乾飞;金成日;姜振宇

    目的 分析吉林地区朝鲜族人群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基因的多态性及基因型和单倍型特点,并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KIR基因多态性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PCR-SSP法检测中华造血干细胞库吉林分库中随机选择的吉林地区160名朝鲜族和214名汉族人的KIR基因,并分析其基因型和单倍型.结果 框架基因KIR3DL2、KIR3DL3、KIR2DL4存在于所有被检测者中,其基因频率均为100%.KIR2DL1、2DL3、3DL1、3DP1 *003、2DP1基因频率较高,而2DL2、2DS2、2DS3、3DP1 *001/002/004基因频率较低.全部样本中共检测出39种基因型和16种单倍型,其中以AJ和AF基因型常见,频率分别为18.1%、19.4%和31.8%、19.6%,以单倍型2常见,频率分别为41.8%(n=127)和51.2%(n=2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林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KIR基因分布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但也表现出本民族独特的KIR基因多态性特征.

  • 影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余正平;丁家华;陈宝安;高冲;王淋淋;陈智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以及肿瘤细胞来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DLBCL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化预后指数(IPI)评分、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肿瘤细胞来源以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按IPI评分,低中危者61例(57.5%),中高危者45例(42.5%);按AnnArbor分期,Ⅰ期8例(7.6%),Ⅱ期16例(15.1%),Ⅲ期54例(50.9%),Ⅳ期28例(26.4%);25例(23.6%)患者伴骨髓受侵,其中16例诊断为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38例ECOG评分≥2分、67例(63.2%)乳酸脱氢酶(LDH)值升高;伴B症状者59例(55.7%).106例DLBCL患者完全反应(CR)63例(59.4%),部分反应13例(12.3%),病情稳定3例(2.8%),死亡29例(27.4%),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年总生存率为72.6%;单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临床分期、ECOG分级、肿瘤细胞来源、LDH水平、有无骨髓侵犯、治疗策略的选择、是否获得CR均与预后有关.COX核型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非生发中心来源(HR=4.24,P=0.001)、骨髓侵犯(HR=2.08,P=0.012)、是否获得CR(HR=2.72,P=0.006)以及治疗策略的选择(HR =2.58,P=0.009)是影响DLBCL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骨髓侵犯、不同肿瘤细胞来源是DLBCL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的来源类型,对预后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同时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DLBCL患者的疗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DLBCL的佳治疗策略.

  • 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作者:王三斌;胡灯明;李黎;杨跃煌;潘兴华;刘林;彭利晖;谢政军;尹波;梁洋;孙晓娟

    目的 探索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行性.方法 16例Ⅲ度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接受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2007年12月前采用A方案,即氟达拉滨(总量150 mg/m2)+白消安(静脉,总量520 mg/m2)+环磷酰胺(总量100 mg/k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总量10 mg/kg)+全身照射(总量3 Gy);2007年12月后采用B方案,即氟达拉滨(总量240 mg/m2),不进行全身照射,其余同A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霉酚酸酯三联方案.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87.5%)成功植活,中性粒细胞≥0.5×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10~17天,中位时间第13天;血小板≥20×109/L的时间为移植后第14 ~20天,中位时间第15天.植活的14例患者移植后第30天检测证实均为供者型完全嵌合状态.2例患者未能植入,其中1例于移植后第52天自体造血恢复.Ⅱ~Ⅳ度急性GVHD4例,其中皮肤Ⅱ度GVHD2例,皮肤Ⅲ度GVHD1例,肠道Ⅳ度急性GVHD 1例,广泛型慢性GVHD1例.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14例患者存活,其中13例无病存活.结论 HLA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可以使多数患者获得长期稳定的植活,对于无全相合供者的患儿而言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急慢性GVHD仍是影响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发生致死性CMV肺炎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史丽慧;李洋;彭广新;李园;李建平;刘庆珍;张莉;井丽萍;周康;张凤奎

    巨细胞病毒感染(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CMVI)和CMV病(Cytomegalovirus disease,CMVD)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近年,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非移植治疗患者发生CMV活化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但迄今尚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IST)而罹患致死性CMVI的报告.我们收治1例SAA患者采用兔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联合环孢素(CsA)治疗,患者发生严重CMVI并死亡,现报告如下.

  • 三氧化二砷诱导T315I突变细胞KBM5R凋亡机制研究

    作者:李小丰;王秀丽;王春红;刘秋菊;李景贺;沈卫章;徐文;邱林;马军

    伊马替尼( Imatinib,IM)是以bcr-abl融合蛋白为作用靶点的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但长期应用可使部分CML患者产生IM耐药性[1],特别是bcr-abl基因T315I点突变的CML患者对第一代和第二代TKI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2].我们前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三氧化二砷( ATO)对T315I突变的KBM5细胞(KBM5R)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导致细胞G2/M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并且ATO对KB M5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强于野生型KBM5细胞[3-4].我们通过检测ATO对KBM5、KBM5R细胞bcr-abl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下游相关信号传导途径PI3K-AKT、JAK-STAT5的影响,探讨ATO对T315I突变KBM5R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

  • IA与M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文娟;孙爱宁;仇惠英;李渭阳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现代治疗仍以联合化疗为主.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因其疗效优于其他蒽环类药物被广泛用于AML的治疗,米托蒽醌(MIT)是蒽醌类抗肿瘤药的代表,同样应用广泛.本研究中我们对IA(IDA+阿糖胞苷)与MA(MIT+阿糖胞苷)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 免疫抑制剂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初步观察

    作者:薛梅;王志东;董磊;刘静;朱玲;韩东梅;闫洪敏;王恒湘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尤其是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半数患者对激素等一线治疗耐药.重度aGVHD患者病死率较高,成为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体疗效的重要因素.间充质干细胞( MSC)为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是一类多能干细胞.近年来的研究显示[1],MSC具有促进造血和减轻GVHD作用.我院2008年1月以来应用体外扩增的人脐带组织源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治疗9例单倍型相合HSCT后激素耐药aGVHD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根皮素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作者:陈玲;刘军权;周忠海;黄菲;陈复兴

    根皮素(Phloretin)是一种天然的非类固醇雌激素,存在于梨、苹果等水果和多种蔬菜汁液中,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化疗药物,治疗肿瘤性疾病[1].白血病是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寻求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迫切需要.我们以根皮素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生长抑制作用.

  • 儿童伴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作者:柏露;程翼飞;王彬;江倩;张乐萍

    伴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以髓系增生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PDGFRβ基因重排为主要特征.此肿瘤常见的染色体易位为t(5;12) (q33;p13),导致位于5号染色体的PDGFRβ基因与12号染色体短臂的TEL基因并置,形成TEL-PDGFRβ融合基因,从而激活PDGFRβ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通过多条信号途径促进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导致细胞恶性转化.该病进入急变期后绝大多数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来我科发现1例儿童伴PDGFRβ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患者,终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现报道如下.

  • 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髓系白血病髓外急变一例

    作者:陈美琼;张鹏;鹿全意;胡嘉升

    患者,女,41岁.因"口腔溃疡1年余,反复黑便5d"于2010年7月28日入院.患者1997年8月因白细胞高、脾脏肿大,在我院经骨髓穿刺、染色体检杳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期",给予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后白细胞下降,脾脏肿大消失,后患者长期口服羟基脲1.0 g/d左右,多次查血常规WBC、HGB、PLT基本于正常范围内,多次查bcr-abl融合基因均为阳性.

  • 酷似猫抓病EB病毒感染性淋巴结炎一例

    作者:刘宏;李增军;邹德慧;齐军元;邱录贵

    患者,男,9岁.主因"发热伴颈部右侧肿物1周"于2010年9月9日入院.人院前1个月曾被猫抓伤,未予特殊治疗.人院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并无意中发现颈部右侧有1个5 cm ×3 cm的肿物,伴有轻压痛.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 25.17×109/L,淋巴细胞17.99×109/L,HGB 124 g/L,PLT 192×109/L.予以中药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6℃.

  • 淋巴结结内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陈尔成;马金波;宋轶鹏;郝俊梅;李军霞;苏毅

    患者,男,49岁,因左下腹痛并左腹股沟肿块1个月余于2010年11月收入我院腹外科.查体:左腹股沟区可触及1个约3.0 cm ×2.0 cm大小、触压疼痛、无红肿和发热的肿物,术前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病变,于2010年11月3日行左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中发现左腹股沟区多个肿大淋巴结,大者直径1.5 cm,淋巴结相互融合,与皮肤无粘连,游离并完整切除1枚淋巴结;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见多枚淋巴结融合成团,肿块大小约4.0 cm×3.5 cm,固定,后方可触及血管搏动,切取部分淋巴结组织,术后标本均送病理检查.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异常研究进展

    作者:陈苏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以髓系细胞分化发育异常、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为主要特点.MDS是一类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患者在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方面可呈现显著的差异,包括:外周血细胞减少的系列数目和严重程度;骨髓增生程度、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向AML转化的概率;对治疗的反应和总生存期.各类获得性的遗传学改变是MDS患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MDS致病的生物学基础.

  • 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难治性)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一、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标准1.复发性AML诊断标准:NCCN 2011将白血病复发定义为完全缓解(CR)后外周血重新出现白血病细胞或骨髓原始细胞>0.050(除外其他原因如巩固化疗后骨髓重建等)或髓外出现白血病细胞浸润.2.难治性AML诊断标准:①标准方案诱导化疗2个疗程未获CR;②第1次CR后6个月内复发者;③第1次CR后6个月后复发、经原方案再诱导化疗失败者;④2次或2次以上复发者;⑤髓外白血病持续存在.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1年版)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第一部分初诊患者入院检查、诊断一、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1.年龄;2.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等);3.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放疗、化疗);4.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肾功能).二、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检查;2.骨髓细胞形态学(包括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组织病理学);3.细胞遗传学检测:t(15;17)染色体异常;4.分子学检测:PML-RARα(或少见的PLZF-RARα、NuMA-RARα、NPM-RARα、Stsb5-RARα)融合基因、FLT3-ITD基因突变;5.免疫分型.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作者:游苏宁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在告别室中摆放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以及众多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送来的花圈.7月21日,北京医院隆重召开了缅怀钱贻简教授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笔者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