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辐射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噬反应的研究

    作者:陈哲;白海;潘耀柱;王存邦;赵强;胡晓燕;马晓慧

    目的 观察辐射条件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的自噬反应。方法 应用Annexin- Ⅴ/PI双标法检测0、2、4、8、10Gy X线照射后4 h hBMMSC凋亡率和坏死率的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0、8、10Gy X线照射后4h的hBMMSC自噬形态学变化,以经典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处理组作为阳性对照,并应用RT-PCR技术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MAPLC3,简称为LC3)mRNA表达。结果 在低于8 Gy的剂量范围内,hBMMSC的凋亡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坏死率和死亡(凋亡+坏死)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升高幅度较小。当剂量增至10 Gy时,凋亡率升至高,而坏死率和死亡率的升高幅度增大。并且整体凋亡率变化比坏死率明显。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正常对照组中偶见自噬泡(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合称为自噬泡)出现,而照射组及阳性对照组中均可见明显自噬泡聚集,8 Gy照射组的自噬泡阳性细胞比例为(71.67 +7.64)%,高于10 Gy照射组的(56.67±7.64)%。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中Beclin1 mRNA和LC3 mRNA表达水平均很低,而照射组及阳性对照组中两个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且8 Gy照射组(0.518±0.005、0.408±0.006)表达水平高于10 G照射组(0.441±0.002、0.360±0.019)%。结论 辐射应激可以诱导hBMMSC的自噬反应,在一定照射剂量范围内,自噬可能对hBMMSC有放射保护作用。

  • 幼年黄色肉芽肿三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子勤;刘嵘;师晓东;李兢贤;邹继珍

    目的 探讨幼年黄色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幼年黄色肉芽肿临床多以皮肤包块、眼睛受累为表现。也可累及其他脏器,如下丘脑。诊断需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相鉴别。单一皮肤受累可外科切除或观察,多系统受累可应用LCH治疗方案。结论 幼年黄色肉芽肿为临床少见病,属于组织细胞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多样,对于多系统受累病例应用LCH方案有效。

  •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α胞内区551到565氨基酸序列对GPⅠbα结合VWF功能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卫林;廖翊;元艳宏;闫荣;阮长耿;戴克胜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 bα胞内区551到565氨基酸序列对GPⅠ bα结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以同时表达野生型GPⅠ bα、GP Ⅰ bβ和GPⅨ三种蛋白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1b9)、同时表达野生型GP Ⅰ bβ、GPⅨ和在565或551以后氨基酸序列缺失的GPⅠ bα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株(△565或△551)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株的GP Ⅰbα在瑞斯托霉素诱导下结合VWF的能力,流动腔技术检测细胞株在流体剪切力条件下(200 s-1)在VWF表面的黏附状况,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细胞株在botrocetin诱导下在VWF表面的铺展状况。结果 与对照1b9和△551相比,△565细胞株在ristocetin诱导下其GPⅠ bα结合VWF的能力强(P<0.01),在VWF表面黏附的△565细胞数量多(P<0.05),在botrocetin诱导下△565细胞株在VWF表面的铺展面积大(P<0.05)。结论 GP Ⅰ bα胞内区551到565氨基酸序列对GP Ⅰ bα结合VWF的功能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米瑞华;吕晓东;魏旭东;范瑞华;尹青松;胡杰英;王倩;宋永平

    目的 评估异柠檬酸脱氢酶1和2(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发生频率和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DH突变与临床、细胞遗传学、分子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96例初治AML患者,采用RT-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IDH1及IDH2基因的突变情况,了解IDH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96例AML患者中检出IDH1突变患者14例(14.6%),突变位点包括国际上未见报道的p.P127和p.I130;检出IDH2突变2例(2.2%),突变位点为第140位氨基酸。14例IDH1突变阳性患者中10例为正常核型患者;2例IDH2突变阳性患者均为正常核型患者。IDH突变阳性的患者白细胞计数较高,血小板计数较低,但与野生型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H2突变阳性患者年龄偏大。IDH突变阳性的患者表达HLA-DR、CD33、CD34、CD13抗原和具有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结论 IDH突变是AML患者常见的分子突变类型,并且是AML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

  • 6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作者:江明华;王兆钺;苏健;曹丽娟;李建琴;孙雄华;白霞;王改锋;阮长耿

    目的 分析6例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改变特征及基因突变,探讨其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WAS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浊度法分析患儿免疫球蛋白;全血分析仪检测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分析患儿及其父母WAS蛋白(WASP)基因。结果 患儿均反复感染及发生湿疹,临床评分为3或4分。患儿血小板计数均减少伴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少,均有轻中度贫血,白细胞计数有所升高;骨髓检查示巨核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加,伴成熟障碍,产血小板能力下降。患儿CD3+T细胞减少,CD4+/CD8+比值紊乱,CD19+及CD16+ CD56+细胞均正常;患儿IgA均增高,IgG大多数增高,1例IgM增高。6例患儿中发现了6种基因突变:10250 C→T,6783 C→G,10216-10221插入G,9964缺失T,10192-10203缺失GCCTGCCGGGG 与10052-10059缺失GCTACTG。后5种为新的突变;例1、2、3、4患儿的母亲为相应突变携带者,而P5与P6患儿母亲不携带相应的突变,属散发性病例。除6783C→G(Y102stop)位于外显子3,其余突变位于外显子10,均为无义、小插入或缺失突变。结论 本组WAS患儿血小板计数减少伴小血小板,免疫功能紊乱;基因突变均为缺失、插入及无义突变,其临床表型与基因突变类型有一定关系;患儿都曾被误诊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比较

    作者:隋涛;张磊;周泽平;薛峰;葛菁;杨仁池

    目的 比较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51例ITP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患者利妥昔单抗用量为100 m g/周,连续4周;B组20例患者利妥昔单抗用量为375 mg/m2,只用1次。结果 A组:总有效(OR)率和完全反应(CR)率分别为58%和29%,中位反应时间为42(10~101)d。中位随访时间为15( 10~16)个月,3例患者复发。B组:OR和CR率分别为50%和35%,中位反应时间为35(18 ~108)d。中位随访时间为13(6~17)个月,1例患者复发。两组患者中OR、CR及无复发生存(R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两种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方案治疗成人ITP疗效没有差异,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作为慢性ITP治疗的选择。

  • 铁过载诱导活性氧物质生成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谢芳;赵明峰;李玉明;朱海波;江燕;徐新女;肖霞;穆娟;刘鹏江;吕海蓉

    目的 建立体外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检验铁过载对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的影响以及ROS升高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检验这一过程中细胞ROS水平、细胞凋亡水平、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和CD 34+细胞计数的变化。再用去铁胺(DFO)祛铁或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清除过多的ROS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培养不同时间,发现骨髓造血细胞内可变铁池(LIP)水平升高,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含400μmoL/L 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时LIP水平达到高。②在400μmol/L FAC浓度下,培养骨髓造血细胞24h后骨髓造血细胞内总的ROS、粒细胞和红细胞内ROS显著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77、1.75和2.12倍。与对照组比较,DFO和NAC处理后均能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0.05)。③对骨髓细胞造血功能的检测发现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4.80±2.99)%]较对照组[(8.90±0.96)%]显著升高;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CFU-GM、BFU-E和CFU-mix)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CD34+细胞比例[(0.39±0.07)%]较对照组[(0.91±0.12)%]也显著降低。且这些损伤都可以通过DFO和NAC处理而部分恢复。结论 铁过载通过诱导ROS生成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这种损伤可以通过祛铁和抗氧化处理减轻。可能为治疗铁过载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寻找新的靶点。

  •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CD8+效应T细胞损伤骨髓造血途径的研究

    作者:冯乐;付蓉;王化泉;王珺;刘春燕;李丽娟;刘惠;王红蕾;张田;阮二宝

    目的 研究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外周血CD8+ CD25+和CD8+HLA-DR+T细胞数量及其杀伤靶细胞的途径,探讨SAA的免疫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SAA(初治14例、缓解15例)患者及12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8+ CD25+和CD8+ HLA-DR+T细胞的数量及其胞质内穿孔素、颗粒酶B、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胞膜FasL表达。结果 SAA初治组患者CD8+ CD25+T细胞占CD8+和CD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7±2.58)%和(2.25±1.35)%,缓解组为(5.19±4.29)%和(2.98±1.35)%,正常对照组为(4.84±2.31)%和(2.11±1.88)%,CD8+CD25+T细胞占CD8+和CD3+T细胞的比例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初治组CD8+ HLA-DR+T细胞占CD8+T细胞比例为(39.30±8.13)%,缓解组为(20.65±5.38)%,正常对照组为(18.34±6.68)%,初治组明显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初治组CD8+ HLA-DR+T细胞占CD3+T细胞比例为(27.81±7.10)%,缓解组为(12.02±3.03)%,正常对照组为(8.50±2.33)%,初治组明显高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A初治组CD8+ HLA-DR+T细胞穿孔素、颗粒酶、TNF- β、FasL中位表达比例分别为8.51%、96.08%、72.11%、94.25%,均明显高于缓解组(1.78%、85.20%、34.38%、51.20%)及正常对照组(1.86%、82.09%、17.92%、32.91%)(P值均<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A患者外周血CD8+ HLA-DR+效应T细胞比例增加,CD8+效应T细胞影响靶细胞的穿孔素-颗粒酶途径、细胞因子(TNF-β)途径、Fas/FasL途径均参与了骨髓造血细胞损伤的过程。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Sema4A基因表达与T辅助(Th)细胞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周虎;王宏梅;马丽;李慧媛;刘晓帆;薛峰;周泽平;齐爱萍;张冬雷;杨艳辉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患者免疫系统被血小板抗原激活导致的免疫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或)血小板生成减少。被激活的B细胞产生的针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和GP Ⅰ b/Ⅸ的抗体从中起了关键作用[1],而T细胞在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调节作用[2]。我们曾发现在ITP活动期Th1细胞处于极化状态,而缓解时恢复[3],ITP的病因被认为是由于多步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的[4],目前该病的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对成人ITP的治疗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二线治疗多采用脾切除、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和静脉用免疫球蛋白(ⅣIg)以及第二代血小板生成剂[5]等,但是没有一种治疗手段是一直有效的。

  • 血浆Gas6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唐开放;潘学谊;李铭杰;郭煜;关则兵;朱琳;黄方

    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 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 6,Gas6)是维生素K依赖蛋白家族成员,参与炎症反应、血管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我们通过检测脑梗死、脑出血患者血浆Gas6水平并分析Gas 6基因内含子c.834+7G→A位点多态性频率分布,以了解其在脑梗死、脑出血疾病发生中的意义。

  •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常丽贤;杨林花;陈剑芳;张丽;任方刚;刘俊庆;张耀方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类由体液和细胞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的疾病[1-2]。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关系密切。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及巨核细胞主要的膜糖蛋白,GPⅡb/Ⅲa抗体是ITP患者自身抗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目前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微球法[3]、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技术( MAIPA)[4],我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血小板减少患者及正常人血小板GPⅡb/ⅢRa的变化,探讨FCM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在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意义。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靶向治疗策略

    作者:冯祥艳;葛美丽;郑以州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为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HSC)磷脂酰肌醇聚糖-A类(PIG-A)基因突变所致的难治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上,PNH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但其不能根治,且需长期维持治疗。随着PNH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如HSC移植、基因治疗、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链蛋白输注等靶向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新近特异性抗补体单克隆抗体的出现为PNH患者的靶向治疗带来希望[1-2]。我们旨在对PNH靶向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新免疫组化分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代琳;徐钢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B淋巴细胞来源的肿瘤,肿瘤细胞呈弥漫性生长,核比正常的巨噬细胞或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稍大一些。该肿瘤在形态学、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显示出不尽相同的特点,基于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以及分子检测可将其分为不同亚型。但这些分型后的DLBCL仍有很多病例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出异质性,往往在同类亚型的预后中有显著差别。因此,如何将预后不同的DLBCL明确地区分开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随之也诞生出了以此为目的的各种分型方法。

  • 植物固醇血症相关的巨大血小板伴血小板减少与溶血性贫血

    作者:王兆钺

    植物固醇血症(Phytosterolemnia或sitosterolemi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代谢疾病,1974年由Bhattacharyya首次报道[1];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腱与皮下出现多个黄褐瘤、动脉粥样硬化、早发性冠心病与关节炎等,并可导致早期死亡。这是由于植物固醇或其代谢产物类似于胆固醇的作用,刺激巨噬细胞产生ILL-6与TNFα[2],促进泡沫细胞和斑块的形成。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部分患者可表现显著的血液学异常,其特点为巨大血小板伴血小板减少与溶血性贫血,这可能代表了血液疾病的一种新的类型。

  • 国产与进口盐酸万古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疗效比较

    作者:唐晓文;欧阳建;周民;孙爱宁;吴德沛

    感染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尤其在高剂量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处于减少或缺乏(粒缺)状态,各种致病菌引起的高感染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及时有效控制感染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化疗强度增强,深静脉置管的普及以及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得革兰阳性菌(G+菌)的院内感染率(尤其是G+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之趋势[1-2]。鉴于此,我们在江苏省内三个治疗中心进行了国产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来可信)单组开放性临床试验,并与同年度接受美国产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稳可信)治疗的患者组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比较来可信与稳可信在治疗急性白血病患者粒缺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 ω-3鱼油脂肪乳治疗硼替佐米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龙星星;高雅;平宝红;朱阳敏;周淑芸

    硼替佐米作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药物,其疗效显著。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报道,硼替佐米可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其中周围神经炎(PN)即为常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Cavaletti等[1]研究发现硼替佐米极易诱导周围神经炎,且其严重程度与其剂量及应用时间有相关性。有研究报道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出现PN的患者达30%,其中PN达到3级及以上,或因此不能再接受继续治疗者达10%[2]。一部分患者这种继发性PN能够逐渐恢复,据统计PN 1 ~2级恢复的中位时间是停止使用硼替佐米后3个月,3~4级则需要更长的时间[3]。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现状与进展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是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该病早由Moschowitz在1924年描述,多年来经典的五联征一直作为其诊断特征。ADAMTS13(VWF-金属蛋白裂解酶)及抗ADAMTS13自身抗体的发现和研究,使得人们对TTP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大大提高,并促使TTP新药(如重组人ADAMTS13等)的研发和应用。但是对于TTP的诊治,在国内尚存在以下问题:临床少见且病死率很高;由于多系统症状多科室收住,临床医师认识不足易于误诊;血小板严重减少,过度担心血浆置换的并发症,贻误早期佳治疗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对TTP的认识,更新部分治疗理念(血浆置换的适应证及并发症,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以及了解TTP新药的研发与临床试验等,我们对TTP的诊治现状与进展介绍如下。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