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

中华血液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중화혈액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2727
  • 国内刊号: 12-109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5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王建祥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长度的同步分析

    作者:刘利;梁英民;郝淼旺;邓中荣;孙秉中;张传山;阎严;张方信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端粒酶活性、端粒长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TRAP-ELISA-PAGE法测定端粒酶表达活性,Southern blot方法测定端粒长度.结果 AML患者端粒酶活性[吸光度(A)值为2.298±1.059]较正常对照(A值为0.387±0.598)显著增高,同时其平均端粒长度[(7.6±2.1) kb] 较正常对照[(9.3±1.9) kb]明显缩短.端粒长度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端粒酶活性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中.结论 AML细胞端粒酶活化可能与其端粒缩短有关.端粒的丢失可导致染色体的失稳,激活端粒酶依赖的端粒机制,在白血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 环孢菌素A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Evans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刘鸿;邵宗鸿;井丽萍;和虹;赵明峰;王付蓉;施均;何广胜;崔振珠;储榆林;刘凯奇;徐泽峰;王国江

    目的探讨环孢菌素A(CsA)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综合免疫抑制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CsA合并传统方案(泼尼松+达那唑)(18例)和单用传统方案(26例)治疗Coombs试验阳性的AIHA和Evans综合征的疗效.结果 CsA组3个月有效率为94.4% ,平均起效时间为19.9 d,完全缓解率为88.9%,其中进行长期随访的12例患者1年内仅1例复发(复发率3.3%),2年内2例复发(复发率16.7%),3年复发率仍为16.7%;而传统方案3个月有效率为92%,平均起效时间为23.2 d,完全缓解率为57.7%,进行长期随访的10例患者1年内7例复发(复发率70%),2年复发率达90%,3年复发率为100%.两组治疗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完全缓解率CsA组显著高于传统方案组,3年内复发率CsA组明显低于传统方案组.结论使用含CsA的综合免疫抑制方案治疗AIHA和Evans综合征可提高并巩固疗效.

  • 伴有14q32异常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与细胞遗传学分析

    作者:刘世和;秦爽;王建祥;刘旭平;薄丽津;秘营昌;崔雯;卞寿庚

    目的分析14q32异常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lymphoid malignances, LM)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对225例不同类型的LM进行研究并综合分析伴14q32异常LM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结果 15例(6.67%)LM患者可见14q32异常,不同类型的14q32异常的分布与LM的不同类型有关.t(8;14)(q24;q32)为常见,主要见于急性白血病,其白血病类型呈现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的异质性,但仍具有独特的临床、预后特征和附加的染色体异常ins(1;6)(q11;q23q27).t(11;14)(q13;q32)仅见于浆细胞白血病,1例多发性骨髓瘤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可见累及MDS常见的染色体异常7q-和20q-.结论特征性14q32异常与附加染色体改变有助于不同类型的LM的诊断和预后估计.

  • 白细胞介素12基因疫苗治疗低负荷恶性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千里;欧英贤;白海;王存邦;达万明;刘源;张苗;靳海杰;裴雪涛;江汕

    目的用低负荷恶性淋巴瘤模拟微小残留病,探讨IL-12基因治疗的疗效.方法制备IL-12基因修饰肿瘤细胞(ex vivo疫苗)和IL-12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in vivo疫苗)两种IL-12基因疫苗,对T细胞淋巴瘤(EL4)小鼠的低负荷淋巴瘤模型进行治疗.结果①两个疫苗治疗组各约有50%的小鼠长期无瘤生存,而对照组小鼠全部成瘤死亡.②部分长期生存的小鼠能耐受大剂量野生肿瘤细胞的再次攻击.③形态学检查在长期生存小鼠体内未发现残留肿瘤细胞.④疫苗治疗组其余小鼠成瘤时间延迟、总体存活时间延长,并出现肿瘤消退和肿瘤体积一过性减小的现象和各种免疫指标的改变.结论 IL-12基因疫苗可以有效治疗小鼠低负荷的EL4淋巴瘤的模型,为IL-12基因疫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进一步临床试验打下了基础.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p16基因结构改变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傅卫军;侯健;王东星;姜华;丁思奇;陈秋生

    目的探讨p16基因结构及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多发性骨髓瘤(M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PCR-单链构象多态性、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研究骨髓瘤细胞株U266、LP1、KM3及MM患者p16基因结构改变及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 KM3细胞株为p16基因外显子2的同源缺失;U266、LP1细胞株及55.56%MM患者的p16基因启动子区存在CPG岛甲基化现象,p16基因甲基化与M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16基因甲基化在MM中较为常见,这可能为MM的治疗提供借鉴.

  • 有三种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克隆起源

    作者:朱平;刘继华;林宁晶;周建中;张新;董玉君;张野坪;岑溪南;马明信;虞积仁

    目的用1例有3种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标志探讨MM究竟是由几个克隆组成.方法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发现3个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峰;RT-PCR采用IgH V 6个家族(VH1~VH6)正向引物,通用J区反向引物,IgH 恒区Cμ、Cδ、Cγ、Cα和Cε 5种特异性反向引物.采用不同的引物组合进行PCR.获得的免疫球蛋白重排基因经克隆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患者用VH3家族引物和通用J区引物获得一条边缘清晰的浓染条带,表明患者骨髓瘤细胞是由Ig VH3片段组成可变区.用Ig VH3和恒区Cμ、Cγ、Cα特异性引物也可获得相应的PCR产物条带,但是不能用引物VH1、VH2、VH4、VH5 和J以及VH3和Cδ、Cε获得,表明患者有IgM、IgG、IgA基因重排,因此外周血血清有相应免疫球蛋白产物.克隆用Cμ、Cγ、Cα引物获得的PCR产物并扩增,然后测序比较,3种产物除恒区片段不同外,其重链基因的VH-J重排序列完全一致.表明该MM患者血清出现的3种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可变区是完全一致的.结论尽管从蛋白角度分析该MM细胞似乎是寡克隆性的,但是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其恶性克隆仍然是单克隆性起源.#

  •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NB4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作者:国风;岑建农;陈子兴;王玮;傅建新;阳小卫

    目的研究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NB4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分化的影响.方法以NB4白血病细胞为模型,用MTT比色法、锥虫蓝拒染法首先观察LOV对细胞增殖及活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NBT还原试验、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TUNEL、RT-PCR半定量测定bcl-2 mRNA水平,系统观察LOV对NB4体外诱导分化和凋亡的情况.后利用RT-PCR半定量测定H、K、N-ras基因表达水平,结合流式细胞术进行胞膜p21Ras蛋白测定,探讨LOV作用机制.结果①LOV抑制NB4细胞增殖,IC50为12.59?μmol/L.②LOV诱导NB4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进程,细胞阻滞于G1/S期.LOV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随作用时间延长,bcl-2表达水平逐渐下降.③LOV不影响NB4细胞分化.④LOV作用于NB4细胞,H、K、N-ras基因转录水平无变化,但膜表面p21Ras蛋白水平随时间进行性下降.结论 LOV抑制NB4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使细胞周期进程阻滞于G1/S期.bcl-2参与了LOV诱导NB4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LOV对NB4细胞分化无影响.p21Ras蛋白异戊二烯化受抑而阻滞p21Ras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可能是LOV影响NB4细胞的主要机制.

  • α干扰素对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后的影响

    作者:许兰平;郭乃榄;黄晓军;任汉云;陈欢;刘开彦;张耀臣;刘代红;高志勇;陆道培

    目的了解α干扰素(IFN-α)对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总结1993年3月~1999年底行allo-BMT的CML第1次慢性期(CP1)患者85例.BMT前未用IFN-α治疗组30例,用IFN-α治疗55例;其中疗程<6个月30例,6~12个月15例,>12个月10例.结果经COX多元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确诊至BMT的时间、预处理方案、停IFN距BMT时间对生存率无影响,而用IFN治疗的疗程与生存率有关;4组的植活时间、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慢性GVHD、肝静脉闭塞症、白血病复发的发生率及非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IFN-α用药≥6个月组Ⅲ~Ⅳ度GVHD发生率比其它两组明显升高(P<0.01).与不用IFN-α组及用药>12个月组比较,IFN-α用药<6个月组5年生存率高(P<0.05),而与用药6~12个月组相比,IFN-α疗程<6个月组5年生存率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IFN-α治疗半年以内,5年生存率有提高的趋势,应用半年以上有可能使Ⅲ~Ⅳ度GVHD发生率增加,但应用1年以内,对生存率没有造成不良影响.IFN对CML allo-BMT预后的影响尚须更多资料进一步证实.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作者:王丽萍;陈建;庄永泽;杨银泉;余毅;彭卫华

    患者,男性,24岁, 因皮疹3月余,颈部包块2个月,水肿10余天于2000年2月入院.患者于3月余前因洗澡后出现皮肤散在小皮疹,以双下肢多见,伴痒感,在当地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皮疹时有反复,于2个月前出现颈部包块,未在意,1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眼睑、面部水肿,于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并出现肉眼血尿,持续3 d左右消失,后水肿症状逐渐加重,出现腹胀,尿量减少,食欲减退,为进一步治疗而入我科.发病以来体质量增加9 kg,无关节疼痛,皮肤紫癜,平素体健.

  • 右乳巨大绿色瘤一例

    作者:石琳熙;李维佳;周挚

    患者,女,23岁.以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b型2年半,发现右乳无痛性包块4个月,于2001年2月入院 .患者1998年6月因发热、牙龈肿痛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就诊,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示AML M2b型,即予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及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交替化疗,化疗1个疗程即达完全缓解,从起病至2000年5月共间断化疗5个疗程.

  • 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症一例

    作者:佘妙容;邹小立;莫洁庭;黄梓伦

    我们用COEP(环磷酰胺、鬼臼乙叉甙、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1例肉芽肿性松弛皮肤症(Granulomatous slack skin,GSS)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 双侧卵巢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作者:季天海;姚丽青;余英豪

    患者,女,36岁.无明显诱因发热、消瘦、腹痛,伴有渐进性双侧卵巢同时对称肿大.查体发现肿物局限于卵巢,身体其他部位未发现明显病变、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患者以往无淋巴瘤和白血病病史.B超和CT检查清楚显示双侧卵巢肿物类圆形,左侧肿物为8.6?cm×8.2?cm×7.6?cm,右侧肿物为8.3?cm×7.8?cm×7.5?cm,实性,边界较清楚,未发现其他邻近软组织肿物和淋巴结肿大.

  • 树突状细胞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一蓓;张学光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重要的、作用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也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佐剂,近年来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得到高度重视,并已试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MM分泌均一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或Ig片段,这种Ig是一种公认的肿瘤抗原,在发病过程中患者血浆中始终具有肿瘤细胞的个体独特型表型[1],且较容易大量获得,这为DC的免疫疗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MM也因此成为探索DC疗法应用于人体的主要疾病模型之一,近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法检测Bcl-2、Bcl-XL蛋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伟;周韧;陈培辉;章锁江;杨水友;朱有法

    在石蜡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中,常因被检测的抗原遭到甲醛等常用固定剂的破坏而影响到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为此,人们一方面通过对石蜡切片进行酶消化或热处理使免疫组化检测敏感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提高检测系统的敏感性来克服这一限制.催化信号放大(catalyzed signal amplification, CSA)法是一种新颖的,此传统的ABC、LSAB、SP法更敏感的检测系统,在我们早期的研究中称其为生物素标记酪氨法(biotinatilyted tyramine, BT法)[1].该方法的特点是利用生物素化酪氨分子结合到HRP(辣根过氧化酶)的催化位点上来达到增强信号的目的.近来,我们利用该方法的高敏感性检测了一系列凋亡相关蛋白在各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和分布.Bcl-2和Bcl-XL均为Bcl-2家族成员,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抗凋亡蛋白,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我们应用CSA法检测Bcl-2和Bcl-XL蛋白在NHL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在NHL发生和发展机制中的作用.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林丰;卢兴国;黄连生

    凝血酶调节蛋白 (Thrombomodulin , TM)是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近年来已认识到它在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疾病严重程度上的意义比其促进凝血酶对蛋白C活化的作用有更广泛的临床参考价值[1].多发性骨髓瘤(MM)是广泛溶骨性恶性肿瘤,可能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等病理状态.近年来,我们对MM作了血浆TM(PTM)的检测及其意义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64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晖;黄雪珍

    我院1986年8月至2000年9月共收治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64例,现报道如下.

  •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浆膜腔积液二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群依;陈钰;沈杨;王颖慧;沈志祥

    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疗效肯定,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我们自1995年初开始使用As2O3治疗APL以来共发现2例患者出现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现报道如下,并作文献复习.

  • MAC预处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三例

    作者:马梁明;乔振华;苏丽萍;马艳萍;李续建;许莲蓉;马丽辉;李蓉萍;李玫

    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规化疗疗效较差,而大剂量化疗或放疗结合异体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支持在年轻的MM患者得到应用[1,2],然而由于MM患者年龄偏大,开展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受限.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MAC方案作预处理为3例老年MM患者行APBSCT,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石蜡切片挑取单个H/RS细胞的研究

    作者:吴自勍;赵彤;贺海容;罗琛

    1994年德国科隆大学的Küppers等将“分子组织学”方法应用到霍奇金病(HD)中,采用微操作仪(micromanipulator)从冰冻组织切片上挑取单个H/RS细胞,成功检测到免疫球蛋白基因(Ig)重排,从而在单细胞水平第1次证实了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1].我们将探讨此方法在石蜡切片中的应用.

中华血液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7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