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DynaMesh-IPST造口专用补片在腹壁造瘘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帆;靳翠红;申英末;赵凤林;朱熠林;陈杰

    目的 探讨DynaMesh-IPST造口专用补片在腹壁造瘘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281例腹壁造瘘口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281例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开放人工材料腹壁造瘘口旁疝修补术,其中151例使用DynaMesh-IPST造口专用补片,设为DynaMesh-IPST补片组;130例使用普通防粘连补片,设为普通补片组.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疝复发和长期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和肘(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28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开放人工材料腹壁造瘘口旁疝修补术.DynaMesh-IPST补片组和普通补片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00 min(60 min,120 min)和I00min(85min,12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 15) mL和(42±36)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7 d(13 d,24d)和20 d(16 d,25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66,t=2.654,Z=2.795,P<0.05).DynaMesh-IPST补片组术后18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中2例合并肠漏;普通补片组术后3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其中7例合并肠漏,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94,P<0.05);术后肠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34,P>0.05).54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中,4例经手术清除补片及感染灶后痊愈,50例经换药、局部清创引流后痊愈.(2)随访情况:281例患者中,279例获得随访,其中DynaMesh-IPST补片组149例,普通补片组130例.随访时间为32个月(20~44个月).随访期间,10例患者疝复发(DynaMesh-IPST补片组4例、普通补片组6例),其中行再次手术修补6例(4例为“钥匙孔疝”复发、1例为造瘘口处腹壁薄弱补片向外膨出、1例为肠漏清除补片后造瘘口旁疝复发),其余4例予以腹带固定,定期复查.两组患者疝复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8,P>0.05).27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其中DynaMesh-IPST补片组14例、普通补片组13例,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3,P>0.05).10例患者发生造瘘口狭窄,其中DynaMesh-IPST补片组6例,普通补片组4例,均经局部造瘘口重塑后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7,P>0.05).19例患者发生造瘘口脱垂,其中DynaMesh-IPST补片组4例(伴疝复发1例),普通补片组15例(伴疝复发2例),经局部造瘘口重塑后好转,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6,P<0.05).结论 采用DynaMesh-IPST造口专用补片行腹壁造瘘口旁疝修补术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

    作者:戴晓冬;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王丛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7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41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手术顺序依次为: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 (1)术中及术后情况: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术中测量疝环直径为(10±3)cm,腹壁缺损面积为(75±34)cm2.41例患者中,25例因术中发现肠粘连紧密,腹腔镜分离肠粘连困难而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16例因疝环直径大,腹腔镜下无法关闭疝环而行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4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8±71) min;其中33例术中留置引流管,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4±3)d;术后住院时间为(4.5±2.6)d.41例患者中,术后不全性肠梗阻2例,对症处理后治愈;切口感染2例,予抗感染治疗、冲洗、换药后治愈.(2)随访情况:41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9±17)个月.41例患者中,术后慢性疼痛2例,均为偶发轻微疼痛,未影响正常生活;无血清肿、补片感染、肠瘘、腹腔间隔室合征发生.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对于巨大切口疝及肠粘连紧密的腹壁切口疝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高晓杰;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林荣贵;杨媛媛;方海宗;王丛菲

    目的 探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7例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左季肋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左髂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左半结肠手术,右季肋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可借鉴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右髂区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入路借鉴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其中4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4例取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4例联合行周围脏器切除术,其余25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单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37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81±73) min,术中出血量为(160±87) 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0±1.0)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0±2.0)d.术后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乳糜漏2例,胃排空障碍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围术期死亡患者.37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7±4)d.(2)随访和生存情况:3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随访期间,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于术后15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切除,二次手术后9个月出现肝转移,多次行介入手术治疗;1例Castleman病患者和5例淋巴瘤患者术后定期行化疗,无瘤生存;其余患者无瘤生存.结论 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

  • 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补片与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戴伟钢;陈志辉;谭进富;袁玉杰;左继东;赵琼云;谭敏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基质(SIS)补片和聚丙烯补片应用于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9例患者中,22例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SIS组;37例采用聚丙烯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设为PP组.术者依据患者疝环情况等选择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SIS组患者采用开腹腹壁肌肉前补片修补术、开腹腹壁肌肉后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腹膜腔内补片修补术、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分别为2、3、3、14例,PP组分别为5、26、1、5例.SI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血清肿例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例数分别为(23±11)mL、7例、5例,PP组分别为(30±13) mL、3例、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8,P<0.05).(2)随访情况:SIS组和PP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29.3个月(6.0~66.0个月)和31.0个月(7.0~7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8,P>0.05).随访期间,SIS组患者腹壁异物感或疼痛、疝复发例数分别为6、6例,PP组分别为4、2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疝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异物感或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IS补片行前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后切口血清肿、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疝复发发生率均高于采用聚丙烯补片治疗,但术中出血量更少.

  • 经腹股沟切口路径放置补片疝修补术治疗急诊股疝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昭;黄磊;李绍杰;胡星辰;唐健雄

    目的 探讨经腹股沟切口路径放置补片疝修补术治疗急诊股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收治的48例急诊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中,29例行疝修补术中采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设为研究组;19例行疝修补术中采用缝合修补,设为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经腹股沟切口路径行疝修补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分别在术后1、3个月及1年各随访1次,终点为术后1年.随访内容包括并发症、疝复发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手术及术后情况:两组患者均成功行嵌顿或绞窄急诊股疝修补术.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3例和4例行小肠切除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82± 16) min和(96± 13)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股血管损伤.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4.5±1.6)d和(3.9±1.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4)d和(10±4)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4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1年.研究组患者未见补片感染.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4例和2例术后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05),均经切口敞开引流后痊愈.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各有2例术后慢性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P>0.05),均为轻度间歇性,无需特殊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血清肿.研究组患者中未见疝复发,对照组5例疝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2例和1例死亡,两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股沟切口路径放置聚丙烯补片疝修补术治疗急诊股疝安全可行,与缝合修补手术方式比较,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疝复发率,且未发现术后补片感染,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麦麦提艾力·麦麦提明;赛甫丁·艾比布拉;艾克拜尔;李义亮;李赞林;屈鹏;克力木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 188例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2)随访情况.(3)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腹股沟区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手术及术后情况:1 188例患者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85例(7.155%,85/1 188)发生术后慢性疼痛,其中行开腹术患者76例(8.370%,76/908),行腹腔镜术患者9例(3.214%,9/280).(2)随访情况:1 18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术后随访1、3、6个月及1年腹股沟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分)发生率依次为11.785%(140/1 188)、7.155%(85/1 188)、5.808%(69/1 188)、3.199%(38/1 188).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等)、神经阻滞和心理治疗(严重者可辅助使用抗焦虑药物)等保守治疗后慢性疼痛缓解.有5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其中1例通过手术解除被结扎的神经,3例疼痛与补片相关取出补片,1例拆除固定缝线等治疗后慢性疼痛缓解.随访期间,161例患者发生切口血肿,75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5例患者发生切口裂开,给予加强切口管理、换药、理疗等对症处理均痊愈.7例患者发生补片感染予去除补片处理.68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53例再次行手术治疗,18例合并有引起严重腹腔内压力增高的疾病,建议治疗合并症后再行手术治疗.(3)术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术前疼痛程度、术中神经牵拉或损伤及切口感染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x2=21.002,6.715,6.012,8.563,11.887,49.447,10.025,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术前疼痛程度、术中神经牵拉或损伤及切口感染是影响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1.267,2.986,1.661,3.208,2.034,1.871,95%可信区间:1.042~1.392,1.372~4.901,0.998~2.758,1.933~6.013,1.556~3.118,1.095~3.534,P<0.05).结论 影响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方式、术前疼痛程度、术中神经牵拉或损伤及切口感染.临床应加强术前疼痛管理及心理疏导、术中应精细操作、保护腹股沟区神经、加强术后切口管理,以预防和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在青年患者中的应用特点

    作者:李健文;乐飞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THR)是应用腹腔镜行腹膜前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非限制性活动快,美观等特性,对于青年患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对于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可选择全腹膜外修补术或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对于复杂疝、初学者等,建议选择TAPP.青年男性患者多为先天性斜疝,可合并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等先天性疾病.精索静脉曲张可在LIHR中同时处理.隐睾应根据不同情况在LIHR前就制订处理方案.对于有切除指征的隐睾,位于腹腔或内环口处的隐睾可在LIHR中切除.青年男性嵌顿性阴囊疝多见,可采用杂交手术治疗.青年女性患者需注重股疝的处理.如合并子宫圆韧带囊肿,多数患者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整切除.如条件允许,青年女性患者建议保留子宫圆韧带,内环口成形和T形腹膜切开两种技术可供选择.

  • 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降低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复发率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建军;顾岩

    如何有效修复重建巨大腹壁切口疝,降低术后复发率,一直是困扰疝与腹壁外科医师的难题.基于补片加强修补术的组织结构分离技术不仅在解剖上,还能在功能上实现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有效修复重建,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单纯缝合和补片桥接修补术.规范施行组织结构分离技术对改善巨大腹壁切口疝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女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子宫圆韧带的处理方式

    作者:陈瑶;周抒;王光海;肖鸣;肖国栋;徐雪东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中.男性患者精索为重要生殖器官,为防止影响其生育能力,术中应将精索去腹膜化避免损伤.在女性患者中,腹股沟管内走行的并非精索而是子宫圆韧带,其由腹膜内逐渐伸展到腹膜外,经过腹膜时与腹膜结合紧密,术中将子宫圆韧带与腹膜完整剥离以达到“去腹膜化”的难度较大,因此,术中如何处理子宫圆韧带仍存在较大争议.国内外对于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子宫圆韧带的处理方式尚无统一的指导性文件,笔者总结相关文献,就女性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子宫圆韧带的处理方式进行探讨.

  • 肉毒素A介导的化学性组织结构分离在腹壁巨大计划性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平;吴浩;黄永刚;叶静;高国栋;张方捷;孙建良;谢平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部手术后出现腹部包块2年”于2017年8月25日收治入院.患者于2015年6月3日因重症胰腺炎入住我院,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而行腹腔开放治疗,治疗期间出现肠瘘、腹腔内脓肿、出血,经多次手术后缓解,形成计划性切口疝并进行性增大.半年前因胰尾部脓肿穿刺引流后愈合.入院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BMI为28.6 kg/m2,直立位见腹部手术植皮区突出(图1),大小约为20 cm×13 cm×5 cm,可见肠型和肠蠕动.影像学检查:腹部CT检查诊断为腹壁切口疝,腹壁缺损直径为13 cm(图2),胰尾区域未见包裹性积液.入院诊断:腹壁巨大计划性切口疝.

  • 疝与腹壁外科现状与修补材料创新研究发展

    作者:唐健雄;朱雷;李绍杰

    近年来,我国疝与腹壁外科快速发展.腹股沟疝、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已普及,腹腔镜甚至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疝修补术也正迅速推广.由于国内各地区经济和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不规范诊断与治疗仍存在.疝与腹壁外科注册登记系统和质量控制标准亟待建立.全世界疝与腹壁外科基础研究仍较薄弱,目前国际上已有少数病因学、遗传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报道,疝的具体病因、遗传方式值得深入探讨.疝与腹壁外科进步离不开修补材料发展.目前修补材料主要包括合成材料和生物材料两大类.尽管补片疝修补术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但远期补片相关不良事件不容忽视,常见的包括补片皱缩和移位、组织侵蚀和粘连、补片感染等.目前尚无绝对理想的修补材料,但材料学新研究发展值得疝与腹壁外科医师期待.

  • 中国肝静脉压力梯度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

    作者:中国门静脉高压诊断与监测研究组(CHESS);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微创介入协作组;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急诊介入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脏及门静脉高压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肝胆胰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

    门静脉高压是影响肝硬化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严重程度决定了肝硬化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腔积液、肝肾综合征等)的发生和发展[1-2].据报道,我国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是全球肝病负担重的国家,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或丙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者约1.06亿,酒精性肝病人群约6 000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约2亿[3-4].

  • 腹腔镜辅助腹白线重建术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

    作者:乐飞;郝晓辉;李健文;王晨星;冯波;何子锐;薛佩;郑民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腹白线重建术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14例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腹腔镜辅助腹白线重建术.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及腹直肌分离和脐疝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结果 (1)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腹白线重建术,8例合并脐疝,脐疝缺损面积为(6±3)cm2,均予缝合关闭.14例患者使用补片面积为(214±26)cm2,手术时间为(74±14)min,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3.7土0.6)分,均未使用镇痛药物,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3±0.7)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4.1±1.2)d.(2)随访情况:1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7个月(5个月,21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手术切口渗液于术后第10天至门诊复诊,经门诊换药2周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无腹直肌分离和脐疝复发患者.结论 腹腔镜辅助腹白线重建术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安全有效.

  • 成人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

    作者:朱止平;窦文广;岳军艳;王娟;吴清武;陈杰;梁长华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多排螺旋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斜疝、直疝和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检查.观察指标:(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行×列的x2检验.结果 (1)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106例患者中斜疝66例(70个疝囊),直疝22例(27个疝囊),股疝18例(20个疝囊).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斜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96.3%、98.5%及89.7%;诊断直疝的上述指标分别为96.3%、95.7%、89.7%及98.5%;诊断股疝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腹股沟疝(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符合率为95.9%,正确指数为0.920.(2)多排螺旋CT检查示腹股沟区解剖情况:106例患者的腹壁下动脉、腹股沟韧带、腹直肌、股静脉等解剖结构在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上均能辨认,6例患者腹股沟管内环观察不清;对于腹股沟管内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以冠状位显示佳,横断位次之,矢状位不易观察;对于腹股沟韧带与疝囊的关系以矢状位显示佳,冠状位连续层面观察亦能明确显示,横断位显示较差;直疝三角及腹股沟管内环在斜冠状位显示佳;股三角在冠状位显示佳;侧新月征、“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需要在横断位观察.(3)多排螺旋CT检查示疝囊与周围结构关系:斜疝通过腹股沟管内环进入腹股沟管,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通过直疝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92.6% (25/27)伴侧新月征;斜疝与直疝疝囊均走行于腹股沟韧带前上方;股疝通过股三角疝出,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后下方,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侧.(4)疝内容物、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中所在象限及并发症:常见的疝内容物为小肠,部分患者内容物由多种成份组成;斜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35个、肠系膜29个、积液25个、腹腔内脂肪9个、结肠8个、卵巢1个;直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4个、腹腔内脂肪11个、积液6个、肠系膜6个、结肠3个、膀胱2个;股疝内容物依次为小肠12个、腹腔内脂肪8个、积液3个、肠系膜2个.斜疝、直疝和股疝的疝容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389,P<0.05);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主体疝囊位于前外象限分别为70、27和15个,并且股疝还有5个疝囊仅位于后外象限,3种疝的疝囊在“十”字交叉法象限分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8.904,P<0.05);斜疝、直疝及股疝发生肠梗阻分别为8、14、12例,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674,P<0.05).结论 斜疝、直疝和股疝具有特征性影像学征像.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可以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对斜疝、直疝和股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对疝内容物的显示及对并发症的诊断,为评估风险、制订定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 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发展现状及数据初步分析

    作者:秦昌富;申英末;李炳根;程莉丽;陈杰

    疝病是全世界常见的需手术治疗的疾病.近年来,我国每年腹股沟疝年新发患者数量为(300~400)万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年手术量> 150万例.但疝病总体治疗效果尚不尽如人意,术后感染、慢性疼痛、疝复发等并发症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如何提高疝与腹壁外科诊断与治疗水平,如何实现临床病例数据积累并用于评估、监测、规范医疗行为,如何实现多中心临床数据共享,中国疝病注册登记随访系统可能为上述方面提供有效助力,尤其是为规范临床、控制质量、提升科研提供坚实基础,终使患者与临床医师共同获益.

  • 腹壁疝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刘子文;张光永;李航宇;申英末;陆朝阳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可见于全身主静脉,常见于下肢.血栓形成后,若其发生脱落,还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PE和DVT是同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两者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本文汇集国内疝与腹壁外科领域5位专家,结合各自中心临床经验,从不同角度探讨腹壁疝手术患者围术期DVT的预防和治疗.刘子文教授介绍腹壁疝手术患者围术期DVT流行病学现状,强调其危险性,系统分析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静脉血流缓慢、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患者基础疾病及腹壁疝手术特有因素,着重阐述补片所致炎症反应诱发DVT的机制.张光永教授以清晰、缜密的临床思维翔实介绍其诊断要点,从临床表现到辅助检查手段,再到Wells量化评分,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到定量,层层递进和深入,力求做到早期、精准诊断,以免漏诊和轻视其危险程度.李航宇教授结合腹壁疝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DVT危险因素,强调应在围术期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危险程度有的放矢,予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申英末教授分析腹腔镜腹壁疝手术诱发围术期DVT的特有因素,并指出: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和相关指南,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诱发围术期DVT的风险程度尚无定论,术者应综合评估和考量,个体化选择合适手术方式.陆朝阳教授介绍三大类主要治疗措施及其具体药物或方式、适应证、优弊、时机等,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及手术治疗,建议临床医师个体化、合理选用.

中华消化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