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

    作者:严茂林;吴嘉艺;魏少明;白燕南;肖德贤;王耀东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1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技术开展阶段,结合患者及家属意愿选择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腹上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了解胃底曲张静脉切除情况.术后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其中12例行开腹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因术中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中转开腹手术、5例完成腹腔镜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12例开腹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192±20) min,术中出血量为(280±30) mL,无术中输血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3±6)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 d(5~9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7例、胃排空延迟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为8d(5~12d).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08±40)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士10)mL,术中1例患者输浓缩红细胞2U,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8士5)h,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7 d(5~26 d);术后发生胸腔积液4例、胃排空延迟1例、A级胰漏1例,予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为7 d(5~10 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18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胃底黏膜下和浆膜见大量曲张静脉;中重度肝硬化.(3)随访和生存情况:1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术后1个月复查胃镜和CT增强扫描结果示:胃底均未见曲张静脉.随访期间,18例患者无胃底静脉曲张伴胃肾分流复发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4例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其中1例患者因自行停服华法林,于术后8个月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余3例经华法林抗凝等治疗后门静脉再通.1例患者于术后32个月发现肝癌,予射频消融术治疗.2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于术后35个月死于肝衰竭,1例于术后54个月死于晚期肝癌.18例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8%、84.4%、70.3%.结论 采用责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切除及胃底部分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静脉重度曲张伴胃肾分流安全有效,对合适病例有推广价值.

  • 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

    作者:陈逸南;洪清琦;罗凌涛;李永文;余荒岛;林天胜;黄安乐;陈东汉;尤俊

    目的 探讨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术.术后常规行SOX方案辅助化疗,疗程为6个周期.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9月.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术,无中转开胸、开腹和围术期死亡患者.病例1、2、3、4手术时间分别为420、400、320、300rn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00、150、100 mL,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分别为9、8、8、8d,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11、10、10、10 d.病例l术后发生轻度肺炎和呃逆,病例2术后发生轻度肺炎,予对症处理后好转;病例3和4术后未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术后吻合口均通畅,排空良好.病例1、2、3、4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11、11d.(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例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病例1、2、3、4淋巴结清扫总数分别为32、31、17、23枚,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0、4、2、6枚,肿瘤直径分别为3.5、5.0、5.0、4.0 cm,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理学类型均为中分化腺癌,Siewert分型分别为Ⅱ、Ⅰ、Ⅱ、Ⅰ型,肿瘤浸润深度分别为浆膜下、全层、浆膜下、全层,肿瘤病理学分期分别为Ⅱ A、Ⅲ B、Ⅱ B、Ⅲ A期.(3)随访和生存情况: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均行辅助化疗,无瘤生存.结论 采用食管管型胃侧侧吻合术的胸腹腔镜联合AEG根治术安全可行.

  • 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治疗单发肿瘤直径≤5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倾向评分匹配疗效分析

    作者:邹浩;吴力群

    目的 比较肝切除术与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单发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HT)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4例单发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合并PH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54例患者中,61例行R0肝切除术,93例行RFA.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类患者资料进行匹配.将匹配后行肝切除术患者设为肝切除术组,行RFA患者设为RFA组.(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行肝脏CT增强检查或MRI增强检查,术后3个月内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水平、B超、肺部CT,术后3个月至术后2年每3个月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了解患者无瘤生存情况和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31日或死亡.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54例患者中118例(肝切除术组和RFA组各59例)配对成功.两组患者肿瘤直径和术前白蛋白水平倾向评分匹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50,6.687,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66,2.484,P>0.05).(2)随访和生存情况:匹配前15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5~9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4.4个月.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1%、79.5%、64.1%、40.3%,行RFA患者分别为84.9%、68.6%、52.8%、43.4%,两者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97,P>0.05).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1%、88.5%、85.0%、70.1%,行RFA患者分别为100.0%、95.7%、85.6%、73.7%,两者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3,P>0.05).匹配后118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5~9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9.4个月.肝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2、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9.4%、82.3%、66.4%、41.7%,RFA组患者分别为83.1%、64.2%、47.4%、38.5%,两组无瘤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12,P>0.05).肝切除术组患者术后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4.9%、89.8%、86.1%、70.8%,RFA组患者分别为100.0%、91.5%、79.4%、67.6%,两组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3,P>0.05).结论 肝切除术与RFA治疗单发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合并PHT临床疗效相当,均为可靠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 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冬华;陈榕;王轩;张荣生;张斌;李增才;江涛;陆雷;王兵济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收治的227例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27例患者中,125例术后采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无激素组;102例术后常规采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片免疫抑制治疗方案,设为激素组.观察指标:(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和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随访和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9~8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无激素组患者术后l、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25%、85.24%,激素组患者分别为89.89%、74.22%,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50,P<0.05).(2)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排斥反应、胆道狭窄发生情况比较:①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例数分别为25、40例,其中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念珠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例数无激素组分别为18、3、2、2、0例,激素组分别为26、6、3、3、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49,P<0.05).两组术后发生感染患者均予积极抗感染对症治疗,激素组3例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两组其余患者均好转.②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6、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50,P>0.05).两组患者排斥反应均发生于术后l周内,激素组2例患者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冲击治疗,两组其余患者予调整他克莫司和吗替麦考酚酯片剂量后好转.③无激素组和激素组患者术后胆道狭窄发生例数分别为3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00,P<0.05).激素组患者胆道狭窄均发生于停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后.两组胆道狭窄患者行ERCP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好转.结论 肝移植术后应用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的无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安全可行,与常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比较,前者可显著减少术后感染发生,不增加排斥反应,并可改善远期总体生存,具有一定优势;但增加术后胆道狭窄发生.

  • 术前脾切除对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

    作者:许世磊;刘剑戎;张英才;姚嘉;曾凯宁;杨扬;陈规划

    目的 探讨术前脾切除对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95例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95例受者中,35例肝移植术前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设为研究组;60例保留脾脏,直接行肝移植,设为对照组.肝移植受者均采用改良背驮式肝移植,由同一团队医师施行.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后3个月内每周1次,6个月内每个月1次,1年后每3个月1次.随访内容包括复查血常规、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肝肾功能.超声造影或腹部CT检查监测远期并发症情况和受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两组受者术中及术后情况:两组受者均顺利施行肝移植.研究组受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分别为(483±136) min、(5 683±2 950) mL、(4 887±3 682) mL,对照组受者分别为(392±103) min、(3 522±1 885)mL、(3 455士2 630)mL,两组受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83,4.358,2.202,P<0.05).研究组受者肝移植术中,6例存在门静脉血栓(1级4例、2级1例、3级1例),对照组受者术中未发现门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9,P<0.05).5例1、2级门静脉血栓受者均行血栓切除术,再行门静脉端端吻合,1级门静脉血栓受者中有1例再发血栓,术后给予溶栓后治愈.1例3级门静脉血栓受者术中通过行人工血管搭桥重建门静脉,术后再发血栓,予以处理.两组受者肝移植术中均未发现门静脉狭窄.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者术后1、3、7d血小板(PLT)分别为(75±60)×109/L和(57±32)×109/L、(71±45)×109/L和(52±46)×109/L、(111±73)×109/L和(87士53)×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09,1.957,1.848,P<0.05),术后14、30 d PLT分别为(230±152)×109/L和(193±125)×109/L、(310±140)×109/L和(286±62)×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84,1.199,P>0.05).研究组受者术后感染、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术后新发门静脉血栓(1~2级、3~4级)、术后门静脉狭窄分别为23、0、2、0、2例,对照组分别为35、1、2、0、1例,两组受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71,0.590,0.547,1.184,P>0.05).术后感染及急性排斥反应受者均经对症治疗好转.研究组2例术后新发门静脉血栓受者均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其中1例受者接受介入取栓治疗.对照组2例术后新发门静脉血栓受者均经抗凝、溶栓治疗后治愈.3例术后门静脉狭窄受者给予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造影置管球囊扩张,其中研究组1例受者接受支架植入术后恢复良好.(2)随访和生存情况:95例受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者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率分别为5.7%(2/35)和5.0%(3/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3,P>0.05).研究组受者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1.4% (32/35)和82.9% (29/35),对照组分别为93.3%(56/60)和76.7% (46/60),两组受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0,P>0.05).结论 肝移植术前行脾切除易形成门静脉血栓,增加肝移植手术时间和难度,但不增加肝移植术后并发症风险,不影响术后生存.

  •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权;张裕;岳振东;范振华;赵洪伟;王磊;何福亮;刘福全

    目的 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例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TIPS:穿刺插管进行造影检查、测量门静脉压力并栓塞曲张静脉.应用直径7 mm或8 mm的球囊导管扩张预分流通道,植入直径7、8、10 mm的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建立分流通道;再次进行门静脉造影检查及测量门静脉压力.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临床症状.术后1、3、6、12个月常规行肝血管超声检查明确分流道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元±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15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无严重合并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支架植入情况:15例患者中,植入裸支架、覆膜支架和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通道的患者分别为4、8、3例.15例患者中,建立直径7、8、10 mm的分流道患者例数分别为4、8、3例.(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15例患者门静脉压力由分流前(34±8)mmHg(1 mmHg=0.133 kPa)降至分流后(21±7)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门静脉压力梯度由分流前的(26±9)mmHg降至分流后(12±5) 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0~6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8个月.主要临床症状: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3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均为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导致门静脉压力再次升高,9例未发生消化道再出血;5例门静脉血栓患者中3例血栓基本消失、2例明显减少(不影响血流);3例顽固性腹腔积液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其中2例术后5个月复发.术后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情况:15例患者中,7例术后发生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含4例裸支架植入者),其中5例进行了分流道再开通,另2例患者无特殊临床症状,未进行治疗.肝性脑病发生情况:15例患者中,6例(1例7 mm分流道、3例8mm分流道、2例10 mm分流道)发生肝性脑病,其中Ⅰ、Ⅱ、Ⅲ、Ⅳ级肝性脑病分别为2、3、0、1例.生存情况:15例患者中,1例术后6个月因肝衰竭死亡,3例分别在术后3、8、14个月再次行肝移植,余11例生存时间≥2年,存活长者≥6年.结论 对于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其他方法疗效不佳的情况下,TIP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Cullin 4B蛋白与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轶西;朱泽斌;黄陕州;唐云华;孙成军;张志衡;汪琳和;赵强;郭志勇;何晓顺

    目的 探讨Cullin 4B (CUL4B)蛋白表达水平对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9例肝癌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肝癌组织病理学标本,石蜡包埋切片,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观察指标:(1)肝癌组织中CUL4B蛋白的表达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3)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因素分析.(4) CUL4B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肿瘤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1)肝癌组织中CUL4B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肝癌组织中CUL4B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内,呈现为强棕黄色染色.79例患者CUL4B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64例呈高表达,15例呈低表达.(2)随访和生存情况:79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 5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6个月.79例患者随访期间,37例肿瘤无复发,42例肿瘤复发(肿瘤肝外转移32例、肿瘤肝内转移10例);36例生存,43例死亡;术后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84%、63.2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31%、51.27%.(3)肝癌肝移植术后预后因素分析.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AFP、术前Child-Pugh评分、肿瘤大径、包膜浸润、脉管内癌栓、肿瘤Edmonson病理学分级及CUL4B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的相关因素(风险比=2.17,3.36,3.66,2.43,2.19,3.36,2.84,95%可信区间:1.17~4.04,1.53~7.42,2.10~6.42,1.33~4.17,1.08~9.04,1.58~7.59,1.17~6.32,P<0.05).术前AFP、术前Child-Pugh评分、肿瘤大径、包膜浸润、脉管内癌栓、肿瘤Edmonson病理学分级及CUL4B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的相关因素(风险比=2.06,3.72,3.16,2.36,2.83,3.21,1.69,95%可信区间:1.34~4.85,1.72~8.63,1.79~7.31,1.46~4.86,1.19~8.63,1.19~ 7.92,1.06~4.87,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径、脉管内癌栓、CUL4B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3.43,3.69,2.81,95%可信区间:1.16~6.02,1.96~9.38,1.04~9.63,P<0.05).肿瘤大径、脉管内癌栓、CUL4B蛋白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2.25,4.72,2.74,95%可信区间:1.16~4.02,1.98 ~9.47,1.03~7.10,P<0.05).CUL4B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6.7%和3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P<0.05);CUL4B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肝癌患者肝移植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3.3%和1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P<0.05).(4) CUL4B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检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UL4B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转移明显相关(r=0.62,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CUL4B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移植术后肿瘤肝外远处转移明显相关(r=0.84,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中CUL4B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相关,可作为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 肝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与地位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霍枫;陈建雄;郑于剑;谭晓宇

    肝移植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临床上供肝严重匮乏,实际应用时还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把握好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的指征和时机,科学处理好移植等待期间或加入移植等待名单前各类并发症,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肝移植、降低移植等待名单病死率.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围术期处理有其特殊之处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了解并掌握这些特殊之处,处理好这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提高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成功率、加速肝移植术后康复、降低手术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再出血原因的分析与对策

    作者:周光文;关蛟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再出血的比例为10%,常见的原因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再次形成并破裂出血.门静脉高压症胃黏膜病变、胃窦部血管扩张和异位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各自出血的原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诊断和治疗策略也不同,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从而降低再出血所致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门静脉压力无创测定的方法和研究进展

    作者:吴敏;孙敏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由多项原因所致的门静脉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而对于门静脉压力的评估能够指导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然而现行的肝静脉压力梯度测定开展仍存在较大困难.近些年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进一步认识及相关技术水平提高,在血清学标志物、超声检测、影像学和数字医学诊断技术等多方面检测方法上均有进展.笔者就近些年国内外所研究及小范围使用的门静脉压力无创测定的相关方法及进展作一综述.

  • 同期结肠癌根治+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二步肝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巨大肝转移灶

    作者:马睿锐;陶元生;刘蕾;王从後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右季肋区疼痛3个月余,于2017年1月29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季肋区持续隐痛不适,伴右侧肩背部放射痛,逐渐加重,尚能忍受,伴恶心,无呕吐、发热、反酸、嗳气、咳嗽、咳痰、血便、柏油样粪便,偶有深褐色粪便;食欲略有下降,无乏力,睡眠尚可;既往无肝炎、血吸虫病史,无手术史;余病史无特殊.

  • 重视我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问题

    作者:杨连粤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全世界十分常见,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由于受到药物、内镜套扎、放射介入以及肝移植等治疗方法的严重冲击,打破了过去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一统天下独领风骚的局面.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何去何从?究竟是不是“一门业已消失的外科技术”?事实上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不会消失,仍然在发挥独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他治疗方法均无法取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临床事实.目前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广泛推广应用,其治疗优势突出,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显著优点.而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诊断与治疗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各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精准、规范的个体化诊断与治疗方案.重视目前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所面临的问题,积极组织开展临床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提供更高级别的临床证据,研究新的手术方式,撰写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指南与共识,指导临床实践,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以及国际话语权.

  • 围肝门外科技术在中央肝管型肝内外胆管扩张症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炜;王坚

    目的 探讨应用围肝门外科技术、顺逆结合肝门显露路径在中央肝管型肝内外胆管扩张症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3例中央肝管型肝内外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3例患者术前均详细了解既往手术史,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肝功能、剩余肝脏体积和全身状况评估后,制订手术方案拟行左半肝切除+扩张的胆总管切除+右前、右后肝管整形后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经术中再次评估后,终手术操作步骤为分离腹腔粘连,顺行解剖肝门,横断肝外扩张胆管,劈开肝正中裂,敞开肝门板,切除左半肝和扩张的右肝管,右前、右后肝管整形与胆肠吻合.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一般状况、并发症、肝功能和胆管囊肿残余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5月.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例患者均采用围肝门外科技术,顺逆结合肝门显露路径完成胆管囊肿切除+左半肝切除+右侧扩张肝管切除+右前、右后肝管整形后与空肠吻合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3例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35 min、490 min和395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50mL、300mL和200mL,均未输血.3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出血和肝功能异常等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周发生胆汁漏和胃排空障碍,经穿刺引流、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洗胃、针灸理疗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3周后胆汁漏愈合,继续治疗2周后胃动力恢复,拔除胃管.1例患者术后3周拔除腹腔引流管,2例术后1周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大体标本检查显示3例患者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其中2例合并胆管结石,1例合并左肝内胆管肿瘤.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伴慢性炎,周围小胆管增生伴炎症细胞浸润,其中1例患者并发左肝管内乳头状瘤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患者术后7周出院,2例患者术后2周出院.(2)随访情况:3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无腹痛、畏寒和发热等胆管炎症状,肝功能正常,增强CT检查无胆管囊肿残余.结论 应用围肝门外科技术、顺逆结合肝门显露路径治疗中央肝管型肝内外胆管扩张症,可完全切除病变胆管,提高手术疗效.

  • 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

    作者:王泽锋;肖瑞;杨景瑞;周江;任建军

    目的 探讨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PH)的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RPH和同期3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CPH)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设为RPH组和CPH组.RPH组病因: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21例,胰体尾部癌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浆液性囊腺瘤、胃间质瘤、腹膜后转移瘤、左肾癌各1例.CPH组病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27例(4例合并肝癌转移灶),酒精性肝硬化3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例.患者行CT和(或)MRI检查.RPH组患者主要针对原发病治疗.CPH组治疗主要为降低门静脉压力.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2)治疗和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门静脉高压症控制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RPH组31例患者中,12例单纯行CT检查,2例单纯行MRI检查,17例联合行CT和MRI检查.CPH组31例患者中,12例单纯行CT检查,19例联合行CT和MRI检查.RPH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例数、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例数、胃周静脉曲张数目、门静脉主干直径、脾静脉直径、肝体积、脾体积、肝脾体积比分别为11例、1例、49支、(13.9±2.9)mm、(12.0±2.8)mm、1 383 cm3(1 005~1 637cm3)、271 cm3(199~311cm3)、5.5±2.0;CPH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例、21例、33支、(16.3±1.7) mm、(10.5±3.2) mm、1 087 cm3(916~1 536 cm3)、603 cm3 (415~869 cm3)、2.2±0.9.两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例数、合并食管静脉曲张例数、胃周静脉曲张数目、门静脉主干直径、脾体积、肝脾体积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088,28.182,8.940,t=4.430,Z=6.205,t=8.544,P<0.05);脾静脉直径、肝体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974,Z=1.162,P<0.05).RPH组31例患者中,2例胰腺假性囊肿误诊为胰腺癌,其余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准确诊断;CPH组31例患者中,3例肝转移灶CT检查未能发现,其余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准确诊断.RPH组31例患者中,脾静脉闭塞2例,脾静脉重度狭窄17例,中度狭窄10例,轻度狭窄2例.CPH组31例患者脾静脉以扩张为主,未见明确狭窄.(2)治疗和随访情况:两组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6 ~ 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RPH组31例患者中,21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7例,其中6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差,1例控制尚可;行胰肠内引流术4例,其中1例4年后再次行胰肠吻合术,3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良好;行脾切除联合胃周血管离断术3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良好;行保守治疗7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较好.5例胰体尾部癌患者行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2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良好;行非手术综合治疗3例,1年后死于原发病.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例胃间质瘤患者分别行相应手术切除,门静脉高压症控制良好.1例腹膜后转移瘤、1例左肾癌患者行非手术综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控制尚可.CPH组31例患者以保肝治疗为主,其中8例新发脐周静脉曲张,7例1年内再发上消化道出血,5例新发腹壁静脉曲张,3例脾体积继续增大,8例门静脉高压症控制尚可.结论 RPH存在胰腺、脾脏或腹膜后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等原发疾病,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胃周静脉曲张,脾静脉阻塞而门静脉主干和肝功能正常是其主要影像学特征.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合理行脾切除术是RPH有效治疗方法.

  • 肝移植时代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选择

    作者:徐骁;郭海军;李望遥

    肝移植使门静脉高压症的根治成为可能,以肝移植为主的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的新格局已趋形成.脾切除术、断流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多种传统治疗手段对肝移植受者转归可产生重要影响.门静脉狭窄、门静脉血栓形成和小体积供肝等因素导致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高压状态及移植肝失功.笔者就此探讨了多种传统治疗方式对受者预后的影响及肝移植术后门静脉高压状态的处理,以期寻求优治疗策略.

  • 第13届国际肝胆胰协会世界大会肝胆胰外科进展解析

    作者:沈艺南;李想;粟伟;陈怡文;郭成祥;章琦;水永杰;魏启春;白雪莉;梁廷波

    由国际肝胆胰协会主办的“第13届国际肝胆胰协会世界大会”于当地时间2018年9月4-7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2 900余名专家和同道共襄盛会.本次大会从临床和基础角度全面探讨了肝胆胰疾病诊断与治疗新研究进展.笔者整理和解析本次大会相关热点动态,结合笔者团队近年研究数据,与国内同道分享国内外肝胆胰领域经验与成果,以期为该领域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案优化提供新的信息与参考.

  • “经胰尾上缘后间隙入路二级脾蒂分离技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部分内容的疑问

    作者:张志平

    尊敬的《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部、尊敬的齐瑞兆和李志伟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的来信,笔者团队开展腹腔镜下脾部分切除术,是基于腹腔镜胃癌脾门淋巴结清扫技术基础上,参考多家单位该手术方式经验进行的尝试,开展时间尚短,非常高兴能够借此机会讨论交流.(1)脾脏是人体第二大淋巴器官,是血液传播细菌的主要过滤器,全脾切除术后包囊细菌的致命感染(尤其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占50%~ 90%)明显增加.全脾切除术后感染病死率约为50%,通常与边缘区淋巴细胞功能丧失有关,这些细胞在感染早期产生抗抗荚膜多糖抗体,随后淋巴滤泡中B细胞产生更高亲和力抗体.存在OPSI不仅见于儿童,文献上也报道了多例成人OPSI的发生,如《A Case of 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 Caused by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ith Fulminant Purpura》报道了一例18岁因交通事故脾切除患者,40岁时发生肺部感染既而爆发OPSI的临床病例资料.

    关键词:
中华消化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