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云强;夏青红;高攀;李永彬;彭兵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分院收治的64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1例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设为ERAS组;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3例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保留幽门.(2)术后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胰液漏、胆汁漏、出血、胃排空障碍、腹腔感染、心血管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0 d死亡.(3)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出院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术中情况:ERAS组和传统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377±38) min和(392±53)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4±48) mL和(152±31)mL,中转开腹分别为1例和2例,保留幽门分别为40例和2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02,8.43,x2=1.29,1.29,P>0.05).(2)术后情况:ERAS组和传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7±0.6)d和(2.1±0.9)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5±0.6)d和(3.8±1.2)d,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分别为(5.3±1.7)d和(8.2±2.6)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1±1.3)d和(11.9 ±1.8)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7.01,-16.20,-10.67,P <0.05).ERAS组和传统组患者胰液漏A级分别为8例和5例、B级分别为0例和1例、C级均为0例,胆汁漏分别为0例和1例,出血均为1例,胃排空障碍均为3例,腹腔感染分别为0例和2例,心血管并发症均为1例,术后30 d死亡分别为1例和0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7,1.81,0.18,0.57,3.68,0.18,P>0.05).(3)随访情况:64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 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 1个月.随访期间,ERAS组患者中,5例出现糖尿病,4例局部复发,1例肝脏转移,无患者死亡;传统组患者中,2例出现糖尿病,5例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2例肝脏转移,3例死亡(2例死于肿瘤复发、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 ERAS应用于LPD围术期处理安全有效,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癌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冬;蒋奎荣;陆子鹏;郭峰;陈建敏;卫积书;尹杰;张凯;吴鹏飞

    目的 探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MPS)治疗胰体尾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9例胰体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者行RAMPS,设为RAMPS组;78例行经典胰体尾+脾切除术,设为经典手术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联合脏器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切缘状态.(2)术后情况:总体并发症,术后重要并发症(胰瘘、乳糜瘘、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胃排空障碍、胸腔积液、肺部感染、腹腔积液、腹腔感染、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MODS),再次手术,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随访情况:患者术后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生存,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1)手术情况:RAMPS组和经典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235 min(180 min,278 min)、180 min(130 min,21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 mL(350 mL,650 mL)、225 mL(200 mL,400 mL),术中输血量分别为3.1U(2.5U,5.6U)、0 U(0 U,2.0U),联合脏器切除分别为13例、10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29,2.675,3.389,P<0.05).RAMPS组和经典手术组患者切缘状态为R0切除分别为19例、71例,R1切除分别为2例、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情况:RAMPS组和经典手术组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分别为16例、48例,胰瘘A级分别为6例、15例,B级分别为5例、19例,C级分别为2例、2例,乳糜瘘分别为1例、5例,腹腔出血分别为1例、4例,消化道出血分别为0例、2例,胃排空障碍分别为1例、1例,胸腔积液分别为7例、18例,肺部感染分别为0例、4例,腹腔积液分别为6例、15例,腹腔感染分别为4例、5例,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0例、2例,MODS分别为0例、1例,再次手术分别为0例、1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554,1.642,P>0.05).RAMPS组和经典手术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 d(13 d,23 d)、12 d(10 d,16 d),住院费用分别为74 632元(67 041元,92 445元)、64 410元(54 709元,80 84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3.529,2.675,P<0.05).(3)随访情况:99例患者中,86例获得术后随访,其中RAMPS组18例,经典手术组6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18个月(5 ~37个月).RAMPS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9个月,复发转移率为33.3% (6/18);经典手术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复发转移率为45.6%(31/68);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60,0.366,P>0.05).结论 采用RAMPS治疗胰体尾癌安全、可行,与经典胰体尾+脾切除术比较,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提高 R0切除率.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王天龙;张齐;吴刚;王雅玮;李雪丹;刘永锋

    目的 总结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3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明确者采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怀疑胰腺恶性肿瘤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结果.(3)影像学表现.(4)治疗情况.(5)病理学表现.(6)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住院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结果 (1)临床表现:43例患者中,33例有梗阻性黄疸,19例体质量减轻,18例腹上区胀痛,5例急性轻型胰腺炎发作(同一患者合并多种症状).43例患者中23例胰腺外组织器官受累,合并局灶性肾炎15例、干燥综合征7例、肺部受累5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5例、肝门部IgG4相关性胆管炎3例、腹膜后纤维化3例、溃疡性结肠炎1例(同一患者合并多种疾病).(2)实验室检查结果:17例患者行IgG4检测,15例浓度升高.(3)影像学表现:43例患者均行腹部CT检查,胰腺弥漫性肿大、呈香肠样外观34例,胰腺局灶性肿大9例.20例患者胰周血管受累,其中包括脾静脉狭窄或闭塞,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和脾静脉汇合部狭窄,导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继发胃周静脉曲张和脾肿大.3例可见肠系膜上动脉被软组织肿块包绕伴大量腹腔积液.5例可见胰腺假性囊肿伴脾静脉受累和胰周渗出.15例肾脏受累的患者腹部CT检查表现为肾皮质楔形或结节样病变.5例出现肺部炎性假瘤和间质性肺炎,肺部CT检查显示实性的肺部结节或肺泡间质弥漫性毛玻璃样斑片影.32例行MRCP检查.28例行ERCP检查,其结果显示:主胰管局灶性、弥漫性或节段性狭窄28例(弥漫性狭窄23例、局限性狭窄5例),胰腺内胆总管狭窄3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3例.9例行EUS检查,其结果显示:胰头部低回声肿块3例,胰腺实质弥漫性或非均质低回声改变6例.(4)治疗情况:43例患者中,30例接受激素初始治疗.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27例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逐渐好转,实验室、影像学表现均有所好转.11例患者未接受激素初始治疗,其中2例因梗阻性黄疸行内镜胆管支架植入术,7例行外科胆管内引流术,2例未接受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2例因怀疑胰腺腺癌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学确诊为AIP,术后接受激素治疗.(5)病理学表现:43例患者中,22例行病理学检查,其中5例浅表淋巴结标本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淋巴结内活跃的淋巴滤泡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淋巴结内含有大量IgG4阳性的浆细胞,支持AIP相关淋巴结病的诊断.15例行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其中14例无恶性肿瘤细胞学证据,1例怀疑有恶性肿瘤上皮细胞而行胰腺切除.2例胰腺切除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显示致密的淋巴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显示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明确了AIP的诊断.(6)随访情况:41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8个月(12 ~71个月).30例接受激素初始治疗的患者中,27例治疗完全有效,3例部分有效.27例完全有效的患者,随访期间4例复发,继续应用激素治疗并延长疗程治愈,3例未再复发,1例再次复发,需要长期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3例激素治疗部分有效的患者,加用霉酚酸酯分别治疗6、4、4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异常完全消失.11例未接受激素初始治疗的患者中,2例失访,1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患者术后1年死亡,其余8例患者影像学异常自发性缓解或经激素治疗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好转,未见复发.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接受激素治疗,未见复发.结论 AIP的确诊应综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应与胰腺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而施行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韩秀国;马宽生;夏锋;闫军;冯晓彬;肖森林;李晓武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肝硬化肝癌和无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1 083例行肝癌切除术的HBsAg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有无肝硬化,将633例合并肝硬化的HBsAg阳性肝癌患者设为肝硬化组,450例无肝硬化的HBsAg阳性肝癌患者设为无肝硬化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肝门阻断率.(2)术后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病死率.(3)纳入患者性别、年龄、ALT、AST、Alb、TBil、PLT、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肝门阻断、肝切除范围、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癌栓、肝硬化指标,分析影响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复查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9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范围)表示,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结果 (1)术中情况:肝硬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0 mL(30 ~7 000 mL),无肝硬化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00 mL(50 ~8 00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09,P<0.05).肝硬化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率、肝门阻断率分别为250 min(82~715 min)、29.86%(189/633)、62.24%(394/633),无肝硬化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42 min(85~738 min)、27.11% (122/450)、66.67%(300/4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12,x2=0.969,2.236,P>0.05).(2)术后情况: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0.49%(193/633),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 (95/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1,P<0.05).其中肝硬化组患者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肝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48% (41/633)、2.69%(17/633)、5.53%(35/633),无肝硬化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56% (16/450)、0.89% (4/450)、1.33% (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2,4.465,12.713,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0 ~70 d),无肝硬化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4 d(0 ~71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48,P<0.05).肝硬化组患者和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分别为5.85%(37/633)和2.44%(11/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1,P<0.05).(3)影响围术期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ST、Alb、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肝切除范围、肿瘤直径、肝硬化与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相关(x2=5.013,7.979,8.855,16.968,14.148,9.764,18.511,11.749,5.534,12.713,P<0.05);年龄、AST、Alb、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输血、肝切除范围、肿瘤直径与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肝衰竭相关(x2=5.877,5.380,11.087,13.672,8.849,13.170,12.418,5.805,P<0.05);术中出血量与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肝衰竭相关(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ChildPugh分级为B级、手术时间>360 min、输血、肝切除范围≥3段、肝硬化是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85,2.716,2.315,2.159,2.459,4.322,95%可信区间:1.081 ~4.831,1.100~6.706,1.064~5.038,1.068 ~4.362,1.264~4.786,1.763 ~ 10.598,P<0.05);Alb <38 g/L、ChildPugh分级为B级、输血、肝切除范围≥3段是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31,2.857,2.186,2.927,95%可信区间:1.038 ~4.795,1.095~7.451,1.045 ~4.576,1.426 ~6.008,P<0.05);术中出血量>1 200 mL是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7,95%可信区间:2.695 ~ 84.353,P<0.05).(4)影响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Alb、TBil、Child-Pugh分级、输血、肝切除范围、肿瘤直径、癌栓、肝硬化与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死亡相关(x2=4.462,8.783,4.212,4.869,7.189,11.745,6.837,4.323,7.181,P<0.05);Alb、肝切除范围、肿瘤直径与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相关(x2=12.173,12.793,10.981,P<0.05);输血、癌栓与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相关(x2=5.836,6.417,P<0.05).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b< 38 g/L、肝切除范围≥3段、肝硬化是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0,2.657,2.567,95%可信区间:1.382 ~4.742,1.471 ~4.800,1.283 ~5.134,P<0.05);Alb< 38 g/L、肝切除范围≥3段、肿瘤直径≥5 cm是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03,2.533,3.060,95%可信区间:1.495~6.034,1.251~5.128,1.135~8.251,P <0.05);输血、癌栓是无肝硬化组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3.755,4.036,95%可信区间:1.047 ~ 13.467,1.126 ~ 14.469,P<0.05).结论 肝硬化是影响HBsAg阳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肝癌患者出现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风险明显高于肝癌无肝硬化患者,并且影响其围术期肝衰竭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也不相同.

  • 泛素特异性肽酶10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宁振;王阿曼;刘基巍;杜渐;马驰;伍远航;卢畅;谭广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10(USP10)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 CCK8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及SW1990中USP10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2)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SW1990、SW1990-GEM中USP10蛋白表达水平.(3)细胞分组:将SW1990细胞进行siRNA干扰,转染对照siRNA设为对照组,转染USP10siRNA设为USP10干扰组.(4) CCK8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吉西他滨的IC50值.(5)克隆形成实验:计数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并计算克隆形成率.(6)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采用0.30 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48 h.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比.(7)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采用0.3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8)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①采用浓度为0、0.30、0.60、1.20 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72 h.检测不同浓度下两组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水平.②采用浓度为0.30 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对照组和USP10干预组细胞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组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水平.③检测SW1990、SW1990-GEM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④采用浓度为0、0.30、0.60、1.20 μg/mL的吉西他滨干预SW1990细胞72 h.检测不同浓度下SW1990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⑤采用浓度为0.30μg/mL的吉西他滨分别干预SW1990细胞0、24、48、72 h.检测不同时间点SW1990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水平.(9)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蛋白之间相互作用.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SD检验.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不同胰腺癌细胞系吉西他滨IC50值和USP10表达水平:①CCK8检测BxPC-3、PANC-1、SW1990胰腺癌细胞采用吉西他滨处理72 h的IC5o值分别为(0.070±0.040)μg、(0.120 ±0.010) μg和(0.350±0.050)μg,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65,P <0.05).SW1990细胞分别与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22,-7.011,P<0.05);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10,P<0.05).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BxPC-3、PANC-1、SW1990胰腺癌细胞中USP1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80±0.090、1.930±0.030、0.950±0.010,3种细胞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20,P<0.05).SW1990细胞分别与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05,20.455,P<0.05),BxPC-3和PANC-1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01,P<0.05).SW1990及SW1990-GEM胰腺癌细胞中USP1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05±0.005、0.350±0.010,两种细胞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0,P <0.05).(2) CCK8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采用吉西他滨处理72 h的IC50值分别为(0.410±0.040) μg、(0.950 ±0.070) μ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92,P <0.05).(3)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形成的细胞克隆数分别为(1 200±84)个和(2 300± 105)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77,P <0.05).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4%±3%和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00,P<0.05).(4)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4%、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3,P<0.05).(5)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的G0/G1期细胞比例分别为69%±5%和46%±4%,S期分别为21%±3%和48%±3%,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9%±4%和11%±3%,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92,11.308,7.152,P <0.05).(6)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耐药机制相关蛋白的表达:①在0、0.30、0.60、1.20μg/mL吉西他滨处理下,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960±0.050 ~ 2.205±0.150和0.840±0.010~2.505±0.150,具有浓度依赖性(F=10.108,23.650,P<0.05);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不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变化,分别为0.120±0.010~0.905±0.050和0.520±0.010 ~0.435±0.010,不具有浓度依赖性(F=4.288,16.807,P>0.05).而P21表达基础值USP10干扰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65,P<0.05).②采用0.3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0、24、48、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增加,分别为0.840±0.050 ~2.120±0.050和0.130±0.010~2.605±0.030,具有时间依赖性(F=9.754,16.431,P<0.05);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USP10和P21蛋白表达量不随干预时间增加而变化,分别为0.210±0.010~0.575±0.010和0.120±0.010 ~0.330±0.010,不具有时间依赖性(F=8.390,12.756,P>0.05).③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系SW1990及SW1990-GEM中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650±0.050和1.450±0.06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75,P<0.05).对照组和USP10干扰组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50±0.050和1.550±0.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0,P<0.05).④在0、0.30、0.60、1.20 μg/mL吉西他滨干预72 h,Western blot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90±0.050、1.015±0.050、2.050±0.050、2.850±0.050,呈现浓度依赖性(F=34.088,P<0.05).⑤采用0.3μg/mL吉西他滨分别干预0、24、48、72 h后,Western blot检测SW1990胰腺癌细胞中P5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90±0.050、1.225±0.030、2.180±0.150、3.030±0.150,呈现时间依赖性(F=29.650,P<0.05).(7)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显示:SW-1990细胞蛋白中,P53蛋白复合物中存在USP10蛋白的表达;USP10蛋白复合物中存在大量P53蛋白表达.结论 胰腺癌中去泛素化酶USP10可能通过P53依赖途径参与了P21聚集诱发的吉西他滨原发及获得性耐药.

  •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楠;陆子鹏;李强;蒋奎荣;方小萍;张莉萍;王蓉;苗毅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胰腺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35例施行胰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1-3月收治的47例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设为ERAS组;2014年10-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术后临床指标: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首次通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单纯胃肠减压和输入襻减压)、导尿管拔除时间、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2)术后并发症情况:胰瘘、胃排空障碍、出血、胆瘘、乳糜漏、腹腔感染、再手术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90 d再住院率.采用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恢复情况和进一步治疗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7月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1)术后临床指标:ERAS组首次饮水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0 ±5)h、(53±11)h、(2.2±1.3)d、(15.6 ±8.2)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5 ±3)h、(59±8)h、(3.8±1.7)d、(20.0±13.8)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0,3.75,5.63,2.00,P<0.05).(2)术后并发症情况: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25.5% (12/47)和34.1%(30/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5,P>0.05).ERAS组无死亡及再手术患者,有2例患者出院后因腹腔积液再次入院,2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1例患者发生腹腔感染,1例患者发生乳糜漏.对照组无90 d内再入院患者,有1例患者因术后当晚腹腔出血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发生腹腔感染,4例患者出血,3例患者发生胆瘘,1例患者因腹腔出血行二次手术,1例患者发生乳糜漏.B级和C级胰瘘发生率ERAS组为10.6% (5/47),对照组为22.7%(20/88).ERAS组B级和C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8.5% (4/47),对照组为4.5% (4/88).两组患者胰瘘和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2.97,0.86,P>0.05).结论 胰腺手术围术期应用ERAS模式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满意度,具有较良好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 胆囊肠道内瘘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鑫;冯涛;相小松;考晓明;郑鹏;李向阳;李东虎;嵇武

    目的 总结胆囊肠道内瘘(CEF)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术前诊断方法,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29例CEF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CEF患者均接受腹上区超声检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其他辅助检查.患者均先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若局部致密粘连难以分离、缝合关闭窦道困难或术中出血较多,即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指标:(1)记录患者临床表现.(2)术前辅助检查和术前诊断结果.(3)术中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4)术后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5)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为术后远期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9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范围)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结果 (1)临床表现:29例CEF患者均有右季肋区或腹上区疼痛.(2)术前辅助检查和术前诊断结果:29例患者术前均行腹部超声检查,其中胆囊壁增厚17例,萎缩性胆囊炎12例,胆囊壁增厚合并萎缩性胆囊炎5例,胆道积气2例.15例患者术前行腹部CT检查,其中胆囊与周围胃肠道界限不清晰15例,胆道积气5例.7例患者行ERCP检查,其中内镜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胆汁溢出和(或)胆总管内注入造影剂后窦道显示4例.5例患者行胃镜检查,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结石1例.3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其中直接发现窦道开口及胆汁溢出1例,结肠肝区炎症反应2例.术前明确诊断9例,术前诊断率为31.0%(9/29),其中6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例胆囊结肠内瘘,1例胆囊胃内瘘.(3)术中情况:29例CEF患者中,24例成功行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5 min(50~ 13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 mL(30 ~110 mL).5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min(120 ~ 20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20 mL(60 ~ 250 mL).(4)术后情况:行腹腔镜手术的24例患者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 d(1~3 d),术后平均引流管拔除时间为3 d(2 ~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 d(3 ~6 d).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中转开腹手术的5例患者中,1例术后11d死于多器官衰竭,其余4例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5 d(3~6 d),术后平均流管拔除时间为6 d(3~7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 d(11~19 d).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5)随访情况:25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89.3% (25/28),中位随访时间为25个月(13 ~38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远期相关并发症.结论 右季肋区和(或)腹上区疼痛是CEF常见的症状,超声和CT检查可为CEF的术前诊断提供重要线索.对于有经验的医师,腹腔镜手术治疗CEF安全、有效、可行.

  • 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结肠癌上皮细胞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作者:张栋;喻超;赵小毅;宋健;周海燕;罗玉梅;孙诚谊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人结肠癌上皮细胞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1) CCK-8检测细胞增殖: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12.5、100.0、300.0、700.0、1 000.0、1 388.0 mmol/L)葡萄糖溶液作用于Caco-2细胞时,Caco-2细胞增殖率变化情况,确定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结合文献确定后续实验中葡萄糖溶液浓度梯度.(2)检测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将Caco-2细胞分为胆固醇组、胆固醇+依折麦布(胆固醇抑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胆固醇组:加入100 μmol/L胆固醇溶液和不同浓度(5.0、25.0、50.0 mmol/L)葡萄糖溶液.胆固醇±依折麦布组:加入100 μmol/L依折麦布、100μmol/L胆固醇溶液和不同浓度(5.0、25.0、50.0 mmol/L)葡萄糖溶液.空白对照组:加入DMEM培养基和对应浓度DMSO.检测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3)Western blot检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G8(ABCG8)、三磷酸腺苷结合盒G5(ABCG5)、尼克曼蛋白(NPC1L1)、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 Ⅰ)蛋白表达:将Caco-2细胞分为葡萄糖组、葡萄糖±依折麦布组和对照组.葡萄糖组:加入不同浓度(5.0、25.0、50.0 mmol/L)葡萄糖溶液.葡萄糖±依折麦布组:加入不同浓度(5.0、25.0、50.0mmol/L)葡萄糖溶液和100 μmol/L依折麦布.对照组加入100 μmol/L依折麦布.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ABCG8、ABCG5、NPC1 L1、SR-B Ⅰ蛋白相对表达量.计量资料以x±s表示,变化趋势检验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 CCK-8检测结果显示:葡萄糖溶液浓度为12.5、100.0、300.0、700.0、1 000.0、1 388.0 mmol/L的Caco-2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80±0.043、1.238±0.072、0.736±0.035、0.336±0.021、0.316±0.020、0.288±0.010,6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19,P<0.05).葡萄糖溶液对Caco-2细胞半数抑制浓度为283.54 mmol/L.(2) 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①胆固醇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50.0 mmol/L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分别为0.282±0.042、0.380±0.063、0.390±0.060,胆固醇+依折麦布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50.0 mmol/L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分别为0.042 ±0.012、0.197±0.015、0.277±0.0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566,P<0.05).②胆固醇组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9.117,P<0.05);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 mmol/L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分别低于葡萄糖溶液浓度为25.0 mmol/L和50.0 mmol/L的Caco-2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ll.207,11.532,P<0.05);葡萄糖溶液浓度为25.0 mmol/L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与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0 mmol/L的Caco-2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389,P>0.05).③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 mmol/L的胆固醇组和胆固醇组+依折麦布组的Caco-2细胞胆固醇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908,10.644,P<0.0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①葡萄糖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50.0 mmol/L的Caco-2细胞NPC1 L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77±0.019、0.558±0.015、0.576±0.003,葡萄糖+依折麦布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50.0 mmol/L的Caco-2细胞NPC1L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57±0.002、0.054±0.005、0.077±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2.207,P<0.05).②葡萄糖组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Caco-2细胞NPC1L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12,P<0.05).葡萄糖+依折麦布组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的Caco-2细胞NPC1L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708,P<0.05).③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0、25.0、50.0 mmol/L的葡萄糖组和葡萄糖+依折麦布组的Caco-2细胞NPC1L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2,11.708,13.920,P<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溶液可能通过增加Caco-2细胞中NPC1L1蛋白的表达,促进胆固醇的重吸收,增加糖尿病患者罹患胆石症的风险.

  • 影响胰腺囊性肿瘤良恶性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乐;孙备;张广权;陈华;孔瑞;白雪巍;王刚;姜洪池

    目的 探讨影响胰腺囊性肿瘤(PCN)良恶性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1年2月至2011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82例PC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82例患者中,良性(非浸润)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腺瘤、交界性及原位癌的患者,共计146例;恶性(浸润)患者均为浸润性癌,共计36例.采用电话随访,主要记录患者术后生存及复发等情况.生存时间为术后第1天到死亡或末次随访日期.随访频率每3个月1次,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20日.分析指标:(1)影响患者肿瘤良恶性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指标:年龄、性别、BMI、糖尿病、吸烟、饮酒、胰腺炎病史、临床症状、肿瘤位置、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血管受累、血清CA19-9及血清CEA.(2)影响恶性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影响患者肿瘤良恶性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位置、血清CA19-9及血清CEA与恶性PCN的发病有关(x2=7.79,6.83,20.55,16.5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血清CEA≥3.4 μg/L为术前预测恶性PCN的独立影响因素(OR=8.012,7.429,95%可信区间:1.965 ~ 32.678,1.403~39.331,P<0.05).检验血清CA19-9与血清CEA的关联性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共线性(x2=12.66,P<0.05).(2)影响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36例恶性PCN患者术后随访60个月.术前血清CEA≥3.4 μg/L和<3.4 μg/L的恶性PCN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7.3%和5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术前血清CEA≥3.4 μg/L是评估恶性PC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8.499,95%可信区间:2.120 ~ 34.066,P<0.05).结论 年龄≥60岁、血清CA19-9 ≥37 U/L及CEA≥3.4 μg/L的患者,PCN为恶性的可能性较高.对于确诊恶性PCN者,术前CEA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 胰腺癌核磁共振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林贤超;占博涵;文实;李志水;冯江华;黄鹤光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分析胰腺癌患者血清代谢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3例胰腺癌患者(设为胰腺癌组)及同期16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运用核磁共振方法检测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血清,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筛选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的差异代谢物.观察指标:(1)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的多变量统计分析:PCA结果、PLS-DA结果和OPLS-DA结果.(2)筛选差异代谢物.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核磁共振氢谱数据的多变量统计分析:PCA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对原始资料的解释率分别为54.9%、23.5%,两者的累计贡献率达78.4%.PLS-DA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和对照组样本得分点显示出较好的分离趋势.该模型的X矩阵解释率(R2X)、Y矩阵解释率(R2Y)和预测率(Q2)分别为0.254、0.816和0.385.OPLS-DA结果显示:胰腺癌组和对照组者样本对比的差异进一步凸显,两组得分点达到很好的区分效果,以此为基础筛选两组间的差异代谢物.该模型的R2X、R2Y与Q2分别为0.254、0.816和0.433.(2)筛选差异代谢物:胰腺癌组患者和对照组者血清共归属出35种代谢物.与对照组比较,胰腺癌组患者血清中3-羟基丁酸、柠檬酸、甲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表达量升高(r =0.524,0.511,0.656,0.566,0.503,0.498,0.648,P<0.05);而3-甲基组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表达量降低(r=-0.607,-0.508,-0.560,-0.568,-0.559,P <0.05).结论 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多种氨基酸、柠檬酸和脂蛋白存在差异.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胰腺癌患者血清代谢变化.

  •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的激活及机制研究

    作者:汪玉兰;陈伟庆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蛋白)对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性的影响及其促进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HepG2细胞株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质粒),空载质粒组[转染pE绿色荧光蛋白(GFP)-N1空载质粒],全长HBx蛋白组(转染pEGFP-N1-X质粒),HBx1-127组(转染pEGFP-N1-X1-127质粒),HBx1-101组(转染pEGFP-N1-X1-101质粒).(1)采用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和NLRP3炎性小体蛋白[采用脂多糖+ ATP干预空白对照组HepG2细胞]的表达.(2)分别采用格列本脲、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盐(APDC)干预全长HBx蛋白HepG2细胞,采用ELISA检测IL-1β和IL-18的表达.(3)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的表达.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①空白对照组、空载质粒组、全长HBx蛋白组、HBx1-127组、HBx1-101组HepG2细胞中HBx重组质粒融合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7±0.03、0.92 ±0.13、0.84±0.11、0.30±0.06、0.29±0.05,其中HBx1-127组和HBx1-101组HepG2细胞中分别为HBx1-127蛋白和HB1-x101蛋白的表达.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1.790,P<0.05).其中全长HBx蛋白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70,7.465,7.801,P<0.05);全长HBx蛋白组与空载质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7,P >0.05);HBx1-127组和HBx1-10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6,P>0.05).②空白对照组、全长HBx蛋白组、HBx1-127组、HBx1-101组、脂多糖±ATP组HepG2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0.06、0.83±0.14、0.27±0.06、0.27±0.05、0.90±0.16,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550,P<0.05).其中脂多糖+ATP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310,6.565,6.741,P<0.05);全长HBx蛋白组分别与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381,6.584,P<0.05);脂多糖+ATP组与全长HBx蛋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80,P >0.05).(2)ELISA检测结果显示:①空白对照组、全长HBx蛋白组、HBx1-127组、HBx1-101组、脂多糖+ATP组HepG2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分别为(87±9)pg/mL、(587±56) pg/mL、(125±12) pg/mL、(113±13) pg/mL、(677 ±74) pg/mL,IL-18的表达量分另别为(43±8)pg/mL、(252±38) pg/mL、(70±13) pg/mL、(63±10) pg/mL、(263±48) pg/mL.HepG2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010,P<0.05);其中脂多糖+ATP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91,12.752,13.001,P<0.05);全长HBx蛋白组分别与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051,14.283,P<0.05);脂多糖+ATP组与全长HBx蛋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1,P>0.05).HepG2细胞中IL-18的表达量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010,P<0.05);其中脂多糖+ATP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848,6.722,7.065,P<0.05);全长HBx蛋白组分别与HBx1-127组、HBx1-10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82,8.331,P<0.05);脂多糖+ATP组与全长HBx蛋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26,P>0.05).②加格列本脲前、后全长HBx蛋白HepG2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分别为(587 ±91) pg/mL、(115±17)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00,P<0.05).加格列本脲前、后全长HBx蛋白HepG2细胞中IL-18的表达量分别为(243±22) pg/mL、(90±12)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6,P<0.05).加APDC前、后全长HBx蛋白HepG2细胞中IL-1β的表达量分别为(573±89) pg/mL、(124 ±21)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6,P <0.05).加APDC前、后全长HBx蛋白HepG2细胞中IL-18的表达量分别为(252±24) pg/mL、(116±15)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9,P<0.05).(3)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全长HBx蛋白组、脂多糖+ATP组HepG2细胞中活性氧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66±14、275±54、388±8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30,P<0.05);其中全长HBx蛋白组和脂多糖+ATP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89,6.256,P<0.05);全长HBx蛋白组和脂多糖+A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7,P>0.05).结论 HBx蛋白通过诱导HepG2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进而激活NLRP3炎性小体,可能在HBV相关性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浸润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戎叶飞;匡天涛;王单松;纪元;吴文川;许雪峰;靳大勇;楼文晖

    目的 探讨影响浸润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14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10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胰腺IPMNs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41例.患者术后参照胰腺导管腺癌化疗方案进行化疗.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2月.分析指标:(1)随访情况:患者1、3、5年生存率.(2)预后因素分析指标: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肿瘤直径、T分期、神经侵犯、淋巴结侵犯、切缘异型、组织病理学亚型、癌变病理学类型.(3)分层分析:对独立预后因素进行分层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随访情况:41例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4.3 ~12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4个月.4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5%、39%.(2)预后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神经侵犯、淋巴结侵犯是影响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x2=5.996,11.552,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侵犯是影响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 =3.111,95%可信区间:1.271~7.614,P<0.05).(3)分层分析:29例淋巴结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6.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57%、49%;12例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4.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5%、15%.两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52,P <0.05).结论 组织病理学亚型及癌变病理学类型对评估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预后价值有限,而淋巴结阳性是浸润型胰腺IPMN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邹晓明;云哲琳;张生彬;赵金;李冰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探讨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位置选择行Whipple术或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指标:(1)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指标:患者基本情况、手术相关因素、胰腺相关因素.(3)分析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olmogorov-Smirnov Z).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术后并发症情况:200例患者中行经典Whipple术122例,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8例,其中合并血管重建6例、同期行肝脏肿瘤RFA 1例.200例患者术后共出现并发症98例,发生2种及以上者41例.并发症包括术后胰漏80例,其中A级胰漏42例,B级胰漏即临床胰漏28例,C级胰漏即临床胰漏10例;术后切口感染29例;术后胃排空延迟24例;术后腹腔感染16例;术后腹腔出血10例,行介入治疗8例;术后胆漏7例;非预期二次手术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亡3例.Clavien-Dindo分级Ⅰ、Ⅱ、Ⅲ(Ⅲa、Ⅲb)、Ⅳ和Ⅴ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8.00%(56/200)、13.00%(26/200)、5.00%(10/200)、1.50%(3/200)、1.50% (3/200).(2)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BMI、胰腺质地是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x2=6.483,Z=-3.189,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BMI> 23.9 kg/m2和胰腺质地软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044,1.649,95%可信区间:1.212~3.447,1.194 ~2.275).(3)影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的关系:不同BMI、胰腺质地的患者,其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897,27.077,P<0.05).结论 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进行Clavien-Dindo分级有利于综合比较和评价,Clavien-Dindo分级主要为Ⅰ、Ⅱ级.降低BMI和胰腺残端的良好处理可以改善其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

  • 可能切除胰腺癌的外科治疗

    作者:王槐志

    胰腺癌的手术治疗对所有外科医师都极具挑战.近年来,可能切除胰腺癌概念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既往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体系.但围绕可能切除胰腺癌仍有许多争议尚无定论,如联合血管切除的意义及适应证,联合动脉切除是否可行,新辅助治疗在可能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中的作用等问题.笔者对可能切除胰腺癌中上述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进一步完善胰腺癌的外科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 多学科团队模式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楼文晖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大类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特殊罕见肿瘤,其诊断与治疗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总体预后较好.NENs有共同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器官的NENs又各有其特点,其治疗需要多种手段.在大的医疗中心,通过多学科团队(MDT)协作,可为NENs患者提供规范而全面的治疗,减少患者诊断与治疗的等待时间、改善疗效,增强MDT成员间的交流、学习,消除地区和医院间的诊断与治疗差异.优异的MDT中心应是以患者为中心,团队成员具有分享与合作的精神,团队成员是本专业的专家,硬件设施配套齐全.消化系统NENs优异临床中心的建设包括诊断、治疗、研究和培训等方面.

  • 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在胰体尾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温天富;崔云甫

    传统的远端胰体尾脾切除术(DPS)一直被认为是治疗可切除性胰体尾癌为标准的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DPS的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量并未得到显著提升,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善.因此,以提高胰腺体尾癌患者预后为目的,以胰腺的胚胎发育学、解剖学为基础并结合新的肿瘤治疗理念,经过胰腺外科医师的不断探索,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RAMPS)被提出并以其在R0切除率和区域淋巴结清除等方面的优势正逐渐被认可,有望成为胰体尾癌手术切除的标准术式.

  • 动脉优先入路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秀东;王双佳;周彦明;许东辉;苏旭;陈景熙;刘育健;李滨

    目的 探讨动脉优先入路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0例胰头导管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0例患者行动脉优先入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动脉入路组,50例患者行传统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设为传统手术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例数、R0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目.(2)术后情况: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随访情况:术后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患者生存情况、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8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两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不可控性出血.动脉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患者例数分别为(4.2±0.9)h、294 mL(100~ 400 mL)、3例,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1±0.6)h、489 mL(100~1 100 mL)、3例,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5,U=1.43,x2=0.00,p>0.05).动脉入路组患者R0切除率为82.5%(33/40),传统手术组为62.0%(3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动脉入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2.2±1.5)枚,传统手术组为(11.3±1.2)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P>0.05).(2)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均为胰头导管腺癌.动脉入路组患者TNM分期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4、12、19、5例,传统手术组分别为6、17、23、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84,P>0.05).动脉入路组20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胆瘘1例、胰瘘4例、胃潴留6例、腹泻9例),传统手术组1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胰瘘3例、胃潴留4例、腹泻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3)随访情况:90例患者中,80例获得随访,10例失访(动脉入路组4例、传统手术组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2~ 40个月).动脉入路组患者1、3年生存率为97.2%和52.8%,传统手术组患者为72.4%和18.2%,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P<0.05).随访期间患者死亡53例,其中动脉入路组17例[肿瘤局部复发9例、肝转移11例(肿瘤局部复发合并肝转移3例)];传统手术组36例[肿瘤局部复发20例、肝转移26例(肿瘤局部复发合并肝转移10例)],两组患者死亡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P<0.05).动脉入路组患者腹腔转移7例,传统手术组腹腔转移1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结论 动脉优先入路方法应用于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中具有提高R0切除率和减少术后近期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的优势.

  • 胰头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烨;周健;朱东明;张子祥;李德春

    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腹上区胀痛10 d于2015年6月30日入院.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腹上区胀痛,以腹上区正中为主,间断伴有背部放射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大便、小便正常.本次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检查正常;腹部平软,右季肋区可触及一大小为6 cm×6 cm的包块,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表面有轻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 胰腺全系膜切除的进展与评价

    作者:杨尹默;许静涌

    胰腺系膜不同于结直肠系膜,其无纤维组织鞘包裹,内含淋巴、神经、血管、脂肪等组织,在范围、边界等方面存在争议.有限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胰腺全系膜切除(TMpE)可提高R0切除率,但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尚难以评价其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TMpE与既往扩大切除或清扫在手术范围方面的异同也需要深入评价.提倡开展针对TMpE的解剖学及临床研究,并借此规范手术切除范围,使患者大获益.

  • 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丁前江;汪建华;王玉涛;张建;孙高峰;周瑜佳;刘亭;王蓼;邓生德

    目的 总结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的影像学检查特征,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l例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MRCP检查.观察指标:(1)CT、MRI检查表现.(2)胰腺相关径线值:①主胰管:大宽径和扩张长度.②胰腺实质:背胰宽度和腹胰宽度.③其他径线:腹胰-中线,背胰-中线和背胰-脾门.(3)随访情况:患者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复查结果.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间,复查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月.结果 (1)CT、MRI检查表现:①CT检查:胰腺长度未见异常,胰体、尾部实质萎缩,胰头部体积稍增大,胰腺实质密度均匀,胰体、尾部主胰管扩张.②MRI检查:胰头部: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示胰头部体积稍增大,实质信号均匀,同、反相位无信号衰减,扩散加权成像(DWI)无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胰体、尾部:T1WI、T2WI示胰体、尾部变细,实质萎缩、变薄,DWI无弥散受限,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灶.胰管与胆管:①胰体、尾部主胰管明显扩张,内壁光整,以体部较宽,颈部主胰管变窄,头部主胰管无扩张,增强扫描见扩张的胰管内无异常强化灶;分支胰管均未见扩张.②MRCP检查示肝内、外胆管、胆囊未见扩张,腔内未见异常信号.胰腺边缘:光滑、规则,胰周脂肪间隙清晰.其他表现:脾脏下缘见一圆形软组织信号影,平扫及增强扫描信号强度均与脾脏一致.(2)胰腺相关径线值:①主胰管:大宽径为12.6 mm,扩张长度为91.6 mm.②胰腺实质:背胰宽度为19.6 mm,腹胰宽度为26.7 mm.③其他径线:腹胰·中线为54.6 mm,背胰-中线为77.3 mm,背胰-脾门为18.5 mm.(3)随访情况:2014年11月,患者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超声检查:胰头部体积稍增大,内部回声分布均匀,胰体、尾部缩小,主胰管扩张,大宽径约为12.3 mm.2015年11月患者复查实验室和超声检查结果无进展.结论 背胰与主胰管并发变异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胰腺长度正常,胰体、尾部实质萎缩,主胰管扩张、内壁光整,胰头部轻度增大,增强扫描检查无异常强化灶.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版)

    作者: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

    1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 外科医师要重视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玉沛

    胰腺癌是预后差的恶性肿瘤,也是诊断与治疗为复杂的疾病.近百年来,胰腺癌领域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这直接推动了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笔者希望通过综述胰腺癌领域各个热点问题的临床研究成果,总结实现高质量胰腺癌临床研究的途径,强调外科医师在胰腺癌临床研究的重要性,以推动胰腺癌临床研究的广泛开展,促使胰腺癌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中华消化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