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樊嘉;王征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部分肝癌高发区已跃居第一位.我国每年肝癌死亡人数达13万,约占全世界死于肝癌人数的53%.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础研究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全世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和有效的措施.

  • 胆囊鳞癌和腺鳞癌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永亮;黄志强;刘洋;周宁新;张文智;黄晓强;段伟东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胆囊鳞癌和腺鳞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1994-2004年收治的胆囊癌12例(鳞癌4例,腺鳞癌8例),男女各6例.结果 行根治性手术9例,姑息性手术3例.12例中有11例得到随访,其中2例在1年后死亡,1例在半年后死亡,其余均在半年内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108 d.结论 胆囊鳞癌和腺鳞癌恶性程度高,但远处转移较少,有利于手术切除.术后放疗有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胆囊癌 鳞癌 腺鳞癌
  • 意外胆囊癌的漏诊与防治(附14例分析)

    作者:高永忠;金唐林;施维锦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漏诊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5年14例意外胆囊癌临床资料,对本组与张氏再手术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无一例再手术.术后Nevin分期:Ⅱ期6例,Ⅲ期5例,Ⅳ期3例.标本中取到胆囊颈部淋巴结3例,阳性2例.本组生存期低于张氏再手术组(P<0.05).结论 有胆囊癌高危因素者应及时手术,术中剖检胆囊,疑癌变快速送病检是防止意外胆囊癌的主要措施.首次手术切除范围小,有可能未取到阳性淋巴结,从而降低胆囊癌Nevin分期,故NevinⅡ期也应开腹再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再手术者生存期延长.

  • 胆囊切除术与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研究

    作者:吴硕东;孔静;田雨;丁仁彧;金俊哲;郭仁宣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与术后罹患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普通外科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47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开腹手术或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治疗的病例资料.计算胆囊切除术后罹患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比例,并对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组与未行任何胆道手术组的相关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病例共61例,占全部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病例的14.2%(61/430).自行胆囊切除术至发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间隔时间平均为8.23年,长者28年,短者2年.多发结石或泥沙样结石多见(χ2=9.030,P<0.01),且易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χ2=8.259,P<0.01).结论 胆囊切除有可能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既往行单纯胆囊切除术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发生胆系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同时提示我们感染亦可能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重要原因.

  • 血管生成素-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姜晓燕;彭贵勇;阎晓初;孙永刚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分级、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5例食管鳞癌及22例正常食管组织中的Ang-2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与肿瘤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5例食管鳞癌组织中,57例Ang-2表达呈阳性,阳性率为67.06%,显著高于Ang-2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P<0.05).Ang-2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提示Ang-2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反映食管癌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 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金唐林;高永忠;黄永川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原发性胆囊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的5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原发性胆囊癌总体5年生存率为8.6%.根治性切除术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33.3%、20.8%,优于姑息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P<0.01),其中Nevin Ⅳ~Ⅴ期扩大根治术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28.6%,亦优于姑息切除术和胆道内或外引流(P<0.01).结论 根治术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生存率.

  • 69例胆囊癌手术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宋炜;江四峰;房向红;刘恩宇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囊癌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影响预后有关因素以指导原发性胆囊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手术治疗的69例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采用Kaplan-Meier模型、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胆囊癌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为5.9%,施行根治性手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42.8%、29.4%、15.2%,与姑息手术组、对症手术组、剖腹探查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及手术方式与胆囊癌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胆囊癌患者尽可能施行根治性手术,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早期诊断率,两者均为提高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 胆囊癌 预后
  • 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分析

    作者:梁君林;万德森;陈利生;潘志忠;周志伟

    目的 探讨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应用单因素分析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265例Dukes B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Dukes B期大肠癌的预后与肿瘤部位有关,直肠癌术后更易发生复发转移,特别是局部复发.而性别、年龄、病程、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无关.结论 Dukes B期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大.

  • 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8例临床分析

    作者:邓小凡;陈鹏;吕波;袁丁;文天夫;李波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是指肝内、外胆管单独或联合先天性发育异常.好发于胆总管,发病率不高,女性约为男性的4倍,多在小儿阶段得到诊治[1].成人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治有一定特殊性.我科1995-2005年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48例,现报道如下.

  •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误诊12例分析

    作者:许志杰;熊国祚;杨文军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又称Mallory-Weiss syndrome(MW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上消化道出血,易与上消化道其他出血性疾病混淆,因而易发生误诊、误治.我院普外科1982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12例,术前均误诊.现报道如下.

  • 脾损伤31例的诊治经验

    作者:徐世明;杨效东;余五勇;刘光凡;冉红廿;罗波;朱生龙

    在腹部损伤中,脾损伤居首位[1-2].由于脾脏损伤常常有合并伤,病情危急,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治至关重要.现对我院脾损伤31例作回顾性分析.

  • 人胃癌组织中fibulin-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文灿;董世武;余汇洋

    目的 探讨fibulin-5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法,对32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fibulin-5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fibulin-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强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低分化癌组织的fibulin-5表达强(P<0.05).结论 fibulin-5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及增殖有关.

  • β-连环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申海军;顾红光;金世龙

    目的 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肝组织、20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和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正常肝组织中的β-catenin几乎全部定位表达于细胞膜,细胞质中非常少见.31例患者细胞膜上β-catenin表达缺失,缺失率为77.5%(31/40),26例细胞质中有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为65%(26/40).4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细胞膜表达缺失,缺失率为20%(4/20),9例细胞质中有异位表达,异位表达率为45%(9/20).结论 β-catenin异常表达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27和CD28的表达

    作者:赵婷婷;杨智清;郭波;邹丽云;韩俊峰;吴玉章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27和CD28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分化表型.方法 采集分离健康人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多种荧光标记抗体标记细胞表面分子,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和CD4+T淋巴细胞表面CD27和CD28分子的表达.结果 31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8+CD27+CD28+T细胞占CD8+T细胞(41.13±24.89)%,低于28例健康对照组的(71.93±14.47)%(P<0.05).而CD8+CD27-CD28-T细胞占CD8+T细胞(42.16±10.9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9.16±5.24)%(P<0.0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4+CD27+CD28+T细胞(80.89±7.93)%和健康对照组(83.17±8.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以CD27+CD28+早期分化表型为主.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不同的亚群分化特征又有所不同,CD4+T淋巴细胞的分化表型仍然以CD27+CD28+早期分化表型为主,而CD8+T淋巴细胞中早期分化表型明显减少,晚期分化表型(CD27-CD28-)显著增加.

  • 连环蛋白P120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毅;朱瑾;杨占宇;杨世忠;李晓武;董家鸿

    目的 检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连环蛋白P120(P120 catenin,P120ct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HCC、17例癌旁肝硬化及8例正常肝组织中P120ctn的表达.结果 58例HCC组织中有34例P120ctn(58.6%)膜表达弱阳性或缺失,30例(51.7%)胞质表达,异常表达总比例为65.5%(38/58);17例癌旁肝硬化组织中有6例(35.3%)膜表达弱阳性,8例(47.1%)胞质表达,异常表达总比例为47.1%(8/17);8例正常肝组织全部表现为胞膜正常表达,无胞质表达.P120ctn的异常表达与HCC的包膜形成、淋巴浸润、有无卫星灶、肿瘤分化等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瘤体积大小、分期等无关(P>0.05).结论 HCC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120ctn异常表达,主要表现为胞膜表达缺失伴胞质异常染色,P120ctn可以作为预测HCC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 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冬;韦军民;黄美雄;何庆泗;苏伟

    目的 观察胸苷激酶/丙氧鸟苷(TK/GCV)、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理的分析.方法 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模型.将32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K/GCV治疗组,CD/5-Fc治疗组,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每组8只.TK/GCV+CD/5-Fc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同时腹腔注射GCV、5-Fc治疗,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况及肿瘤体积、瘤重、肿瘤生长抑制率、常规病理、生存期等指标,比较观察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及对荷瘤裸鼠存活的影响.结果 各治疗组裸鼠人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治疗后各组体积数增加(P<0.05),治疗组裸鼠存活期显著延长,TK/GCV+CD/5-Fc联合治疗组效果好,疗效q值=1.675>1.15,即TK/GCV、CD/5-Fc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 TK/GCV与CD/5-Fc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TK/GCV、CD/5-Fc双自杀基因系统效果更强.

  • 层黏素受体下调对蛋白水解酶MMP-2、MMP-9、u-PA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大江;陈健;陈长宏;王曙光

    目的 研究层黏素受体(LNR)反义硫代磷酸寡核苷酸片段(AsODN) 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基质蛋白水解酶-2(MMP-2)、基质蛋白水解酶-9(MMP-9)以及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酶(u-PA)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浓度12 μmol/L的LNR AsODN作用48 h后,QBC939细胞MMP-2、MMP-9以及u-PA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NR AsODN能明显抑制人胆管癌细胞表达MMP-2、MMP-9以及u-PA ,与对照组相比,MMP-2、MMP-9、u-PA蛋白表达下降分别为21.8%、16.5%和9.0%(P<0.05).结论 胆管癌细胞QBC939蛋白水解酶MMP-2、MMP-9以及u-PA基因表达水平与层黏素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LNR AsODN表达能够使胆管癌细胞蛋白水解酶基因表达下降,提示层黏素受体在介导胆管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E-钙黏蛋白和nm23-H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晚平;熊力;何鑫;黎柏峰;李珂;叶启发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m23-H1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浸润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分析与肝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肝癌组织中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与HCC的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具有高度协同性.结论 E-cadherin和nm23-H1的表达能反映HCC的侵袭转移能力.联合检测两种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可以更准确判断HCC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 胆盐输出泵在胆道梗阻-再通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祝建勇;别平;陈应果;冯春林;唐春;吴乔

    目的 探讨胆盐输出泵(BSEP)在胆道梗阻-再通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胆总管结扎(CBDL)组、胆道再通(BR)组,测定各时相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采用RT-PCR方法和二步法免疫组化染色分别在基因转录、蛋白表达及肝细胞膜定位上检测BSEP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运用Mias99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半定量检测BSEP的平均积分光密度(IOD),与TBA和TNF-α作相关分析.结果 CBDL术后大鼠血清ALT,TBA及TNF-α显著增高(P<0.05);BR术后上述指标逐步好转,7 d时仍显著高于Sham组水平(P<0.05).BSEP mRNA水平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P<0.05),CBDL术后14 d仅微弱表达,梗阻解除后缓慢增高;BR术后7 d仍未恢复至Sham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SEP表达定位于肝细胞膜上,变化规律与前述一致,并且与TBA和TNF-α呈显著负相关(r1=-0.925 7,r2=-0.853 6,P<0.05).结论 胆道梗阻-再通大鼠模型中胆盐的代谢与BSEP水平密切相关,而TNF-α可能是影响BSEP变化的重要因素.

  • 高强度超声联合阿霉素治疗兔门静脉癌栓

    作者:范炜;罗世谯;李崇燕;王燕芹;胡凯;王智彪

    目的 探讨高强度超声 (HIU) 联合抗癌药物治疗兔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45只实验兔分为4组,VX2肿瘤种植于门静脉腔内5 d,15只接受HIU治疗(HIU组);10只接受阿霉素治疗(ADM组);10只接受HIU+ADM联合治疗(HIU+ADM组);10只接受假照治疗(对照组).从HIU组中随机取5只兔于治疗后7 d测量门静脉压,处死后对其进行病理学及电镜检查,并观察记录各组兔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门静脉压无明显降低(P>0.05).靶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靶区内门静脉无破裂及出血,HIU组、HIU+ADM组较ADM组、对照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5);ADM组、对照组两组间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U联合抗癌药物能够较为安全有效地治疗兔门静脉癌栓.

  • 蛙皮素对胆道梗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陆培华;时开网;刘子君;杨坤兴

    目的 探讨蛙皮素对胆道梗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黄疸组、蛙皮素组.术后第10天,下腔静脉检测血ALT、LPS水平,肝脏表达SOD、MDA、XOD、GSH衡量氧化应激状态,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结构.结果 胆道梗阻下腔静脉ALT、LPS值升高, 肝脏SOD、GSH表达减少, MDA、XOD表达增加, 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较多, 肝脏高氧化应激.蛙皮素注射10 d,血清ALT、LPS水平及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肝脏高氧化应激状态降低.结论 蛙皮素降低胆道梗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其机制可能与肝脏蛋白激酶C、LPS水平及炎性细胞浸润有关.

  • 肝糖原贮备对热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文斌;陈永亮;卢灿荣;梁斌;高丽杰

    目的 探讨肝糖原贮备对热缺血再灌注肝细胞凋亡及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肝热缺血模型.实验分组:术前24 h静脉注射25%葡萄糖组,2 ml/只,每6 h 1次,高糖饮食(H组);术前禁食24 h,饮水不限(L组);正常饮食对照组(N组)和假手术组(S组).缺血45 min,再灌注2、24 h取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同时进行肝酶学检测、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1.细胞凋亡及蛋白表达:(1)24 h细胞凋亡百分率.S组<H组<N组<L组(P<0.01),各组24 h凋亡率均高于2 h(P<0.01,S组除外).(2)Bcl-2、Bax蛋白表达量.①再灌注24 h Bcl-2表达量:H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1),L组<N组(P<0.05),与2 h比较H组表达升高(P<0.01);②再灌注24 h Bax表达量:S组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1),L组>N组(P<0.01).2.肝酶学指标:各时相点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H组<N组<L组.3.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再灌注24 h H组明显轻于N组及L组,并接近S组,L组严重.结论 预防性增加肝糖原贮备可抑制热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细胞凋亡,减轻肝损伤,并可能通过影响Bcl-2、Bax的表达发挥作用.

  • 直肠癌局部手术

    作者:竺平

    直肠癌的标准术式有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rineal resection,APR)和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AR).自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应用以来,患者的术后复发率降低,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根治性手术具有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病死率高及吻合口瘘、生殖及泌尿功能障碍等缺点.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手术
  •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李颖;段世刚;陈平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信号传导通路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通路中任一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信号转导异常,可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1].Smads蛋白是TGF-β惟一的作用底物,能把TGF-β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核的中介分子,是该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步骤[2].

  • 胆囊结石成因研究进展

    作者:洪智贤;何小东

    胆囊结石已成为一种严重困扰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70%~80%的胆囊结石为胆固醇结石[1].对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成因的研究一度成为胆道外科的热点.经过40多年的探索,这一研究已经从初的对胆石、胆汁理化性质的分析,深入到了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等领域.近的研究集中在胆固醇代谢、"致石基因" 的确认等方面.

  • 肝移植术后缺血型胆道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雷达;董家鸿

    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的致命弱点,是阻碍肝移植疗效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它被肝移植先驱Calne爵士称为"阿咯琉斯之踵"(the heel of Achilles)[1].

  •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肝动脉切除重建

    作者:曾永毅;郑树国;董家鸿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总数的60%~70%,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门部胆管癌的生物学特点是早期癌组织浸润血管和神经,并沿血管和神经转移.手术难度大,术后极易局部复发,预后差.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肝动脉鞘周围,肝动脉及其分支交错缠绕在肿瘤组织中,要达到根治性切除而不伤及肝动脉及其分支很难.

  • 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胆道引流

    作者:张斌;吴志勇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肝总管和左右肝管的胆管上皮癌,又称Klatskin瘤.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方法.许多患者确诊时存在明显的梗阻性黄疸(以下简称梗黄),对机体产生的损害包括:(1)胆汁不能正常进入肠道所致营养不良和内毒素血症;(2)胆汁淤积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和胆道感染.这些变化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凝血机能障碍、胃黏膜损伤、免疫功能低下等全身损害.

  • 巨大胰腺真性囊肿误诊为肝囊肿1例

    作者:云峰;马新;刘振宇;李波

    患者,女,49岁,上腹部肿块伴疼痛12年于2006年6月14日入院.疼痛呈隐痛,无消化道症状、黄疸及身体消瘦.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上腹部明显隆起,未见静脉曲张和肠型、胃型及异常蠕动波;剑突下扪及约12.0 cm×15.0 cm包块,质硬、固定,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结节,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B超提示为肝左叶巨大囊液性占位病变.

    关键词: 胰腺囊肿 误诊
  • Crohn病并发多处肠穿孔2例

    作者:金平;朱健勇;周建春;邬时国

    Crohn病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现将我院2例并发多处肠穿孔Crohn病报道如下.

    关键词: Crohn病 肠穿孔
  • 胰腺囊实性乳头状上皮性肿瘤1例

    作者:韩克强;李靖;梁平;左国华;黄小兵;王玲俐

    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因发现上腹部包块10余天,于2005年11月9日入院.查体:右中上腹可扪及一包块,质地较韧,表面光滑,边界较清,活动度可,无压痛.B超检查示胰头区6.5 cm×4.9 cm囊实混合性肿块;CT提示胰头区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5.0 cm×5.0 cm,边界清晰,其内密度不均,考虑胰头囊腺瘤可能;肿瘤标志物阴性.术前诊断为腹部包块:(1)胰头肿瘤;(2)腹膜后肿瘤.

  • 从肝移植角度重新认识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

    作者:窦科峰;周景师

    预防和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我国临床外科的常规性工作.建立并应用于临床的门静脉-腔静脉系统分流或断流手术、药物、内窥镜、介入血管栓塞等治疗都取得了一定疗效.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已经达成共识.但是,这些方法都无法纠正多数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原发病--肝硬化的病理改变.肝移植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现状.肝移植普及化的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格局.

中华消化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