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中华消化外科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ve Surgery 중화소화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9752
  • 国内刊号: 11-561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78-117
  • 曾用名: 消化外科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重庆
  • 主编: 董家鸿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CT透视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恶性肿瘤

    作者:黄学全;巫北海;牟玮;张琳;王健;蔡萍;周代全;陈伟;朱结辉;张恩全;李强;谢兵;张永克;李中会

    目的评价CT透视引导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PAI)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搜集西南医院2000年5月至2003年10月在实时CT透视导向下经皮穿刺乙酸注射治疗第二肝门区恶性肿瘤17例,肝细胞癌10例、转移性腺癌7例,共20个病灶.病灶直径2~5 cm.根据病灶大小每次注入50%~60%乙酸2~6 ml不等,乙酸内加入1 ml对比剂混匀,以了解乙酸在肿块内的弥散程度和范围.注射后1周影像检查,根据情况重复注射1~2次.结果在实时CT透视下均能准确穿刺到靶点,除12例轻中度疼痛外无其它并发症.全部病例均经B超或CT随访,3个月时,其中瘤灶缩小14个(70%),肿瘤大小无变化4个(20%),肿瘤增大2个(10%).17例随访3月,全部生存;12例随访1年,9例生存,5例失访;6例随访2年,3例生存,3例失访.结论CTF引导下经皮乙酸消融治疗第二肝门部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 肝脏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原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卢倩;闫军;王曙光;别平;杨占宇;王槐志;张雷达;何宇;董家鸿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3年6月间的130例肝脏移植进行前瞻性调查,统计其发病率、病死率,描述其时间分布、病原学分布,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2.31%,病死率为35.71%.78.57%的肺部感染发生在术后第一周.革兰氏阴性菌是常见肺部感染病原体且多高度耐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术后使用呼吸机≥2 d、长时间手术、纤支镜检查或治疗、术前大量腹水、术后气管切开、术后肾功能异常、术后肺水肿、术后长时间留置胃管、术中长时间低血压.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在移植术后早期,具有高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病原体多为具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围手术期多方面因素均可能成为肺部感染的诱因,其防治工作必须贯穿整个围手术期.

  • 十二指肠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作者:丁生财;梁平;李靖;王细文;刘锡能;左国华;黄小兵;高明发;李洪艳

    目的通过分析12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PCS)征临床资料,探讨PCS的病因和诊断方法以及评价ERC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临床诊断为PCS的患者行B超、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明确病因.结果124例患者插管,成功率93.5%,胆管结石68例,胆管扩张47例,胆管狭窄26例,胆囊管残留过长及残余小胆囊11例,十二指肠乳头憩室内或憩室旁开口11例,胆道未见异常23例,非胆道疾病15例.结论PCS为常见的病因为胆管结石和胆管狭窄,其他较为少见原因包括十二指肠憩室、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胆囊管残留过长、残余小胆囊及非胆道疾病等.ERCP是明确PCS病因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如结合B超、胃镜检查以及上消化道钡餐,可对PCS的病因作出较为全面的诊断.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瘘的诊断和处理

    作者:李际辉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LC术后胆囊管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为女性,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临床表现分别为原有心律失常的加重,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以及脐部穿刺孔溢出胆汁样液.确定诊断的时间分别是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20天.2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套扎关闭开放的胆囊管,腹腔冲洗并引流;1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并经内镜乳头切开及置入胆道支架.3例均获治愈.结论LC术后胆囊管瘘临床表现多样,B超可以发现腹腔积液,确定诊断依赖于MRCP和ERCP.微创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一并发症.腹腔镜再手术可以有效地关闭开放的胆囊管;内镜下引流的方法要有有效的腹腔引流的配合.

  • 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防治

    作者:杨明;王惠;陈佐江;文明波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6例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该方案对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的疗效.结果1例于术后3月内HBV-DNA阳性,余5例病毒检查阴性.结论联合应用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相关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再感染.

  • 单层缝合吻合法和吻合器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作者:张朝军;葛海燕;罗云生;程应东;王立明;向佳梅

    目的探讨单层缝合手法吻合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6例我院择期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单层缝合手法吻合组54例,以吻合器吻合组42例为对照,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及患者肛门排便功能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单层缝合手法吻合组54例无吻合口漏及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局部复发2例.吻合器吻合组42例无吻合口漏,但7例发生吻合口狭窄,需服用缓泻剂协助排便及扩肛治疗.2例发生吻合口出血,局部复发2例.结论单层缝合手法吻合具有操作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的优点,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 老年结肠癌Survivin蛋白的表达

    作者:张君薇;张毅;戴朝六

    目的为探讨Survivin基因在老年结肠癌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9例老年结肠癌标本Survivin基因表达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89例老年结肠癌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74.2%,16例结肠息肉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47.8%,老年结肠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高于结肠良性病变(P<0.05).老年结肠癌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与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老年结肠癌Survivin基因蛋白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对老年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 PPH治疗重度痔疮的价值和技巧

    作者:钱锋;余佩武;张超;石彦;王自强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环状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用PPH治疗重度内痔患者80例,分析手术效果,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手术时间15~25 min,平均20min,退出吻合器时吻合口有出血需用缝线结扎止血的有13例,占16.3%.术后感觉疼痛者有18例,占22.5%.术后2d病人均能下床活动,病人观察2~5 d出院.术中吻合器拔出后,大部分患者脱出的内痔、粘膜及皮赘立即回缩到肛管内,2~14d痔块基本完全萎缩.全组病人无一例发生大便失禁,肛门狭窄感染或肛周脓肿形成.随访1个月至3年无复发和其它不良现象发生.结论PPH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有效、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恢复快等优点.

  • 复发及多源发大肠癌多药耐药基因检测

    作者:高梅鷟;幺春艳;邹小龙;王铁;吕洪光

    大肠癌是目前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肿瘤耐药直接影响其化疗效果及复发率.多药耐药基因(Mdr-I)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已由基因转染实验所证明[1].本研究之目的为研究Mdr-1与复发及多源发大肠癌的关系,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对81例复发或多源发大肠癌Mdt-1基因进行了检测,并结合疗结果,现报告如下:

  •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时永

    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为154例胆囊息肉样病变(po1ypoid lesions of gallbladder,PLG)施行了胆囊切除术.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肾综合征出血热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

    作者:李琳;李跃旗

    对我院1990年4月~2001年3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肝脏损害的90例患者(实验组)和同期收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90例(对照组)的肝脏损害特点加以分析比较,旨在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提供一些线索.

  • 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检查、取石的体会

    作者:杜焕社;王辉;赵志敏;张景春

    采用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方法,有相当多的阴性结果[1],为了减少胆总管切开探查的阴性率,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我们于1999年4月~2003年3月,于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检查、治疗3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于后.

  • 十二指肠损伤术后发生十二指肠瘘的因素分析--附十二指肠损伤9例报告

    作者:余正;杨强;周四海

    十二指肠瘘在十二指肠损伤术后的发生率为10%~15%,而直接死于十二指肠瘘的死亡率高达50%~80%,故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中如何预防十二指肠瘘是保证手术成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术中诊断和治疗经验

    作者:范德庆;何振平;徐来喜;隆洪木

    腹腔镜胆囊切除(LC)随着手术技术的日臻完善,现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术式,但胆管损伤发生率仍无明显降低.尤其是胆管损伤后延迟发现的,治疗难度明显增大,远期效果受到影响[1].现将我科处理8例胆管损伤的经验教训报道如下:

  • hTERT和C-my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张沁宏;向德兵;李增鹏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与癌基因C-myc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TM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人结直肠粘膜,42例结直肠腺瘤和5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TERT和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结直肠粘膜、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6.2%和82.8%,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33.3%和70.7%.二者在结直肠腺瘤组和结直肠癌组中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且结直肠腺瘤组与结直肠癌组比较也分别具有显著性(P均<0.01).结直肠癌中hTERT和C-myc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31,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hTERT和原癌基因C-myc表达均增强且呈显著正相关,C-myc对hTERT基因调控可能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途径.

  • 胃癌中CD44v6、P53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谷化平;周翠玲;尚培中

    目的探讨CD44v6、P53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0例胃癌组织中CD44v6、P53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分析.结果在胃癌组织中,CD44v6、P53和nm23H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7%、68.3%和48.3%.CD44v6和P53高表达和nm23H1低表达均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CD44v6、P53和nm23H1表达与胃癌转移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检测CD44v6、P53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 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壁内Cajal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于彬;梅峰;童卫东;孙榆;何扬涛;周德山

    目的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乙状结肠壁内Cajal细胞(ICC)的形态学研究.方法全层铺片、冰冻切片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成人乙状结肠壁内ICC主要分布在环肌内侧面与粘膜下层之间(ICC-SM)、环肌层内(ICC-CM)、纵肌层内(ICC-LM)及肌间神经丛周围(ICC-MP).STC乙状结肠壁内ICC的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其中,ICC-SM和ICC-CM减少尤为显著,约减少60%.铺片显示ICC-MP不仅数量减少,且突起的分支亦减少,彼此间不能形成完整的细胞网络.电镜观察可见上述部位的Cajal细胞内溶酶体聚集、脂质沉积,ICC-SM突起间的缝隙连接较小、数量减少.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ICC的这些病理改变可能与STC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ICC的减少是该病的原因还是继发性损害的结果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巴马小型猪肝脏应用解剖学观察

    作者:冷建军;董家鸿;韩本立;郑树国;郑萍

    目的对小型猪肝脏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为肝移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活体和离体10例巴马小型猪肝脏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小型猪肝脏重量、体积与体重成正相关,根据体重(kg)可较准确估计肝脏重量(g)和体积(cm3),回归方程式分别为:①Y=215.98+9.11X,R2=0.99;②Y=213.84+8.73X,R2=0.95.小型猪肝脏分为左外侧叶、左中叶、右中叶、右外侧叶和尾状叶,各叶比例分别为(33.67±0.48)%、(20.94±1.08)%、(32.80±1.81)%、(12.78±1.43)%和(3.98±0.44)%.结论小型猪肝内管道系统解剖与人相近,变异较少见,是肝移植研究较理想的动物器官模型之一.

    关键词: 小型猪 肝脏 解剖
  • 围手术期检测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AFP mRNA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世忠;董家鸿;张雨;李昆;朱瑾

    目的检测围手术期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AFP mRNA,通过随访评估其预后价值.方法通过巢式RT-PCR的方法,在围手术期检测了45例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中AFP mRNA的表达,并进行了1~20个月不等的随访.结果在45例肝细胞癌病人外周血中,AFP mRNA的检出率分别是术前51.1%,术后7 d 24.4%,术后28 d 22.2%.多因素统计分析提示,术后28 d外周血检出AFP mRNA是提示病人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采用巢式RT-PCR的方法检测肝细胞癌病人术后28 d外周血AFP mRNA有助于预测肝癌转移复发.

  • TNF-α单克隆抗体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中ICAM-1的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平;梁平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与炎症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MCAb)预处理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结合多媒体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P大鼠胰腺组织中ICAM-1的表达与炎症轻重程度的关系,以及应用TNF-α MCAb对ICAM-1的表达的影响.结果正常胰腺组织仅少量ICAM-1阳性表达,随着炎症程度的加重,ICAM-1表达逐渐升高,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应用TNF-α MCAb预处理后胰腺组织ICAM-1表达明显减弱,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急性胰腺炎ICAM-1的表达在炎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NF-α MCAb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减轻了胰腺组织炎症反应,对胰腺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乙醇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冯晓彬;郑树国;马正伟;李昆;董家鸿

    目的探讨胃饲乙醇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动物乙醇预处理后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后0到72 h内不同时相活杀大鼠,留取血及肝脏标本保存待检.结果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较正常组ALT值明显升高,72 h后基本恢复,实验组恢复较快,但实验组和对照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病理观察见实验组较对照组表现为较轻的病理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正常肝脏仅见弱阳性,散在分布于胞浆;术后随再灌注时相的延长,HSP70表达逐渐增强,实验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HSP70阳性条带于再灌注3 h开始增强,6 h明显增强,持续至72 h达到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差显著.结论胃饲乙醇预处理能够明显增强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HSP70的表达,从而提示与较好肝脏保护相关.

  • 西藏胡黄连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化学肝损伤的降酶作用

    作者:刘同华;黄林清;王军

    目的探讨西藏胡黄连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西藏胡黄连的水提物及总苷,对四氯化碳所致小白鼠急性肝损伤进行治疗.结果西藏胡黄连水提物20、40、60g/kg(bw)及总苷20、30、40 mg/kg(bw)对四氯化碳所致小白鼠急性肝损伤时有非常显著降酶作用(P<0.01),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西藏胡黄连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大肠腺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临床意义

    作者:龙汉安;肖秀丽;刘俊;马跃荣;唐学清;魏于全

    目的探讨大肠腺癌细胞增生和凋亡临床意义.方法用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蛋白和TUNEL技术免疫组化染色,观察40例大肠腺瘤、40例大肠腺癌的增生和凋亡情况,用10例正常大肠粘膜作为对照研究,分析它们与大肠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从大肠正常粘膜、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及腺癌,细胞增生逐渐增加,而细胞凋亡逐渐减少,且PCNA阳性表达率和大肠腺癌细胞凋亡与正常大肠粘膜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PCNA过度表达和细胞凋亡异常可能促进大肠腺癌的发生,且检测PCNA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对指导大肠腺癌的临床分期具有一定意义.PCNA过度表达可能作为大肠粘膜早期癌变的指标之一.

  • PTEN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朱自满;孙念绪;余佩武

    目的研究PTEN基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携带有PTE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Babe-Puro-PTEN以及pBabe-Puro,以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转入SGC-7901细胞系中,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PTEN基因的转染细胞,通过细胞活力实验、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观察PTEN基因对SGC-790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稳定转染PTEN基因的SGC-7901细胞中PTEN蛋白稳定表达,转染PTEN基因的SGC-7901细胞生长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减慢.流式细胞仪显示,细胞周期发生G1期阻滞.转染PTEN的细胞在透射电镜下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的改变;细胞核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特有的"梯状"条带,而对照组没有出现.结论外源性PTEN基因导入SGC-7901细胞后,可引起SGC-7901细胞G1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的发生.

  • 幽门螺杆菌与胆囊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近况

    作者:祁义军;孟翔凌

    胆囊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的研究表明胆囊结石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发生机制涉及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滞留、免疫因素、促成石因子和抗成石因子作用失衡以及胆囊动力损害等原因.

  • 肝衰竭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其现状

    作者:刘俊;王英杰

    生物人工肝是一种新型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它以培养肝细胞为材料,旨在充分代替肝脏的生物功能,为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患者提供可靠的过渡支持治疗[1].各种类型的生物人工肝研究都离不开体外肝支持的动物实验,合适的动物模型是其性能评价和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重要条件.

  • 巨大肝胆管结石自排并胆肠逆流、胆石性肠梗阻1例报告

    作者:徐世明;刘泽战;胡友超;陈泉;余淮丰;朱太维;江宾;邹建华

    沈××,女,31岁.反复上腹痛2年,伴黄疸2次,于2001年2月18日以"肝胆管结石,胆管炎"入院.1月前再发上腹痛,可以忍受,向右肩背放射,伴黄疸、发热、寒战、纳差半月.于2001年2月12日就诊于富阳市医院,B超检查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4.3 cm,其内示有-3.8 cm结石,胆囊肿大(15.4 cm×4.8 em),其内见-1.1 cm的强光团,无声影.

  • 胃大部切除Roux-Y型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出段远端小肠内疝扭转1例

    作者:汪华霖

    病人,男,45岁.3年前因胃溃疡在外院行胃大部切除,Roux-en-Y型胃空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人院4 h前突发上腹部疼痛,持续性剧痛,阵发性加重,伴呕吐数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不多有苦味(胆汁).查体:右上腹膨隆,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弱,2~3次/min.腹透:中上腹有多个液平面,B超示:上腹部肠管扩张,肠管内含大量液性内容物.

  • 胰腺外伤术后短期形成假性囊肿破裂一例

    作者:王华峰;李双全;夏建军;张国林

    患者,男,47岁,因背部砸伤腹痛8h而急诊入院.8 h前,患者在井下作业时,背部被落石砸伤,伤后腹痛,在当地医院未行任何处置,急送我院.门诊以"腹部闭合伤"收入院.伤后无意识障碍,无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黑便,无大小便失禁.

    关键词: 胰腺 假性囊肿
  • 肝移植术后二次胆道大出血一例报道

    作者:赵礼金;兑丹华;简祖寿;邹学坤;谢义明;赵鹏;蔡治芳

    1临床资料男性,59岁.因"慢性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于2003年3月28日入院,既往有12年乙肝病病史.体查: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肝剑下3cm可及,肝区叩击痛存,移动性浊音阳性.

    关键词: 肝移植 胆道出血
中华消化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