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중화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006
  • 国内刊号: 42-115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袁继炎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的早期手术治疗

    作者:

    目的探讨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早期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手术时机和适应证以及术中和术后处理.方法1999年10月~2004年1月,我院收治大型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29例婴儿,19例进行带机早期手术治疗,1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例中,18例婴儿手术成功、脱离呼吸机出院,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肺不张、气胸、气管再插管,无全身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以及严重低心排病例;1例婴儿死于气管狭窄,病死率5.3%.内科保守治疗病例中,8例在治疗途中因心肺衰竭死亡,病死率80%;2例好转撤离呼吸机出院.结论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防治术中和术后肺损伤,带机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和改善大型VSD并发肺炎和呼吸衰竭婴儿治疗效果和预后.

  • 小儿神经节细胞减少症肠壁肌间神经丛形态定量研究

    作者:

    目的研究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形态定量特征.方法对15例小儿节细胞减少症、14例无神经节细胞症及14例正常神经分布的肠壁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并作HE染色、NSE及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光学显微镜图像分析系统下对三组标本的肠壁肌间神经丛组织进行形态定量测定并对各组测量参数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比较.结果节细胞减少症肠肌神经丛中每毫米肠壁的平均神经节细胞数是1.52个(仅为正常组的24.3%),其每毫米肠壁的平均神经丛面积是(5.61×103)μm2(为正常组的17.3%),无神经节细胞症神经丛面积亦有明显减少,数量更少,NSE、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帮助正确辨别神经节细胞.结论肠壁肌间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的同时伴有神经丛面积的减小是节细胞减少症的特征性改变,肠肌神经丛的形态定量测定可作为神经节细胞减少症的客观诊断依据,彻底切除节细胞减少的肠段对于根治此症具有重要意义.

  • 非麻醉下床边应用免缝Silo袋处理新生儿腹裂

    作者:

    目的介绍非麻醉状态下于床边应用免缝Silo袋分期处理无法Ⅰ期关闭的新生儿腹裂.方法2004年3月和7月,收治2例新生儿腹裂,分别出生后2 h和4 h,1例肠管污染严重,另1例合并有肠旋转不良和胎粪性肠梗阻,2例均在清醒状态下于NICU床边应用免缝Silo袋Ⅰ期处理无法回纳腹腔的肠管,2例分别于第6 d和第7 d在肠管完全回纳腹腔后至手术室全麻下行腹壁关闭脐部成形术,其中例2同期行Ladd's术和肠内胎粪清除术.结果2例患儿术后恢复好,脐部Ⅰ期愈合,分别随访5个月和2个月,生长发育好.结论非麻醉状态下床边应用免缝Silo袋分期处理无法Ⅰ期回纳的新生儿腹裂是一简便安全的方法,并可推广至产房早期处理腹裂患儿,将有效减少患儿肠管的继发性水肿和炎症,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 新生儿 腹裂
  • 化疗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

    目的研究化疗对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VEGF表达以及血管形成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自1993年12月~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保存完好的60例肿瘤组织的石蜡标本(包括手术切除和肿瘤活检),按术前有无化疗情况分为术前化疗组(34例)和未化疗组(26例),进行VEGF和CD3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60例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36例,其中术前未化疗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76.9%(20/26);术前化疗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47.1%(16/34).①两组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x2=5.84,P<0.05.②有远处转移组(Ⅳ期)与无远处转移组(Ⅰ、Ⅱ、Ⅲ期)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x2=4.051,P<0.05.③微血管计数未化疗组为25.73±5.85,术前化疗组为15.64±5.17,t=7.08,P<0.001.结论神经母细胞瘤转移与肿瘤组织中VEGF过度表达有密切关系.术前化疗能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防止肿瘤转移和复发.

  • 41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死亡病例分析

    作者:

    目的总结416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术患儿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方法分析416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49例,女167例,平均年龄(13.1±9.3)个月.结果416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21例,病死率5.0%;其中2004年1月~12月的144例患儿中死亡4例,病死率2.8%.婴幼儿的病死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小于1岁的患儿较高.在死亡原因方面,以死于低心排综合征的婴幼儿比例高,占21例死亡婴幼儿的57.1%(12/21),其次是死于呼吸功能衰竭的婴幼儿占21例死亡婴幼儿的28.6%(6/21).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病例在各年龄段死亡病例中占有较大比例.结论婴幼儿患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时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比例较高;因此在提高婴幼儿各种先心病矫治技术的同时应加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肺保护效果.

  • 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在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肠套叠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和肠黏膜细胞凋亡的相关性,分析其对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为对照,检测术前血清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组织切片黏膜细胞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3平均灰度值.结果肠套叠组血清NO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清SOD浓度与对照组无差异.阑尾组织匀浆MDA含量高于对照组;肠套叠组阑尾黏膜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caspase-3平均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套叠组血清NO浓度与术前血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82,P<0.001).白细胞及血清NO浓度均升高的患儿,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高热持续时间延长,腹泻、腹胀等并发症增加.结论肠套叠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血清NO浓度升高,与术前血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肠黏膜损伤及细胞凋亡程度影响患儿术后恢复.

  • 应用腹腔镜阴道异物取出一例

    作者:

    患儿:女,2.5岁,来自农村.主因外阴分泌物5 d入院.入院前5 d,患儿自诉外阴疼痛,并有血性分泌物,1 d后转为黄褐色粪汁样,伴发烧38.5℃.外伤史不详.门诊行B超检查示盆腔内少量液体,子宫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直肠阴道瘘.入院检查:神志清,智力正常,心肺(-),腹平软,无压痛,肌卫(-),外阴幼女型,阴道口有分泌物,肛门指检,直肠前壁饱满,向前压迫后,阴道口有大量褐色分泌物排出,无臭味.分泌物涂片检查为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腹部X线片检查示盆腔一圆形异物.CT检查示盆腔异物,考虑为阴道异物.

  • 胰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致脾血管破裂休克一例

    作者:

    患儿:男,13岁.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个月,发作性剧烈腹痛及呕吐后,出现面色苍白、口唇发绀、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2次,经抢救后好转.当地B超及CT证实胰尾部及小网膜腔肿物转入我院.患儿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10kg,逐渐出现贫血征象.检查:T 37.3~37.7℃、P85~95次/min、R32次/min,BP 110/70 mmHg.头颈心肺正常,上腹部饱满,有压痛.血常规:Hgb 83g/L、Rbc 2.64×1012/L、Wbc 6.5×109/L、PLT 211×109/L.PT、APTT正常.

  • 新生儿肝破裂合并右阴囊鞘膜积血一例

    作者:

    患儿:男,2 d.以右侧阴囊肿胀2 d入院,系1胎1产,足月滞产史,生后第2d发现患儿右侧阴囊逐渐肿大,呈紫红色,在当地医院应用维生素k1及青霉素钠治疗无效.入院检查:T 37℃,R 35次/min,P 156次/min,体重2.5 kg,面色苍白,反应差.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未见肠型,右侧腹股沟区青紫色,盰脏肋下1.5 cm,脾脏肋下未及,全腹无肌紧张,叩诊鼓音,肠鸣音正常.

  • 先天性腹裂并胃穿孔、小肠闭锁一例

    作者:

    患儿:男,G1P1,足月顺产,在家庭自行接生,生后即发现患儿腹壁裂开,大量肠管外露,脐带未断,带胎盘急诊入院.入院检查:T 35.5℃,P169次/min,R:41次/min,体重2.4 kg.一般情况差,心肺均无阳性体征发现.腹壁正中裂开,长约6 cm,胃、部分小肠及结肠脱出于腹壁外,小肠与结肠有共同系膜,表面沾有粘液及纸屑等污染物,胃前壁小弯侧有一直径3 cm穿孔,胃壁肌层发育差,有黄绿色胃液流出,脐带未断,与腹壁裂口边缘附着.

  • 小儿疝囊超高位结扎术式探讨

    作者:

    近年来,小儿斜疝手术趋向微创,多采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和经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我院自2001年1月起,在横切口经腹股沟管疝囊高位结扎基础上采用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至2005年1月治疗小儿斜疝2 300例,效果满意,探讨如下.

  •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

    作者:

    尿道下裂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虽然至今已有200余种手术方法,但一直缺少一种成功率高,适用范围广的方法.2002年3月至2004年2月我们应用保留尿道板 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法)治疗尿道下裂35例,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现介绍如下.

  • SRD5A2基因突变与单纯性尿道下裂的关系

    作者: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畸形之一,Ⅱ型5α-还原酶(SRD5A2)通过催化睾酮(T)形成双氢睾酮(DHT)而在男性外生殖器正常分化中起关键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家族性的尿道下裂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的尿道下裂.本研究在于探讨散发的单纯性尿道下裂患儿中SRD5A2基因的突变特点,进一步明确散发的单纯性尿道下裂的发生与雄激素代谢的关系,为尿道下裂的基础研究,疾病预防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 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具有创伤小、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少、患者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美观等优点,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外科诸多领域,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腹腔镜手术对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

    作者:

    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索静脉曲张早可出现在儿童期或青春发育期.与成年人精索静脉曲张相比,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在诊断及治疗上有许多不同点.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可导致睾丸生长障碍,影响精子生成,降低精液质量,终导致不育.而早期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治疗可以有效的逆转这一过程.因此,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作一综述.

  • 肠缺血再灌注肠P-选择素表达与肠损伤的关系

    作者:

    目的探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蛋白的表达及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在抗肠损伤方面的作用.方法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制作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小肠P选择素表达的变化,同时检测肠组织、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血DAO活性在再灌注60min时达高峰(1.27±0.19)u/ml;肠组织中DAO活性假手术组(1.12±0.14)u/mgpro,再灌注60 min组为(0.50±0.13)u/mgpro,P<0.01.血MPO活性假手术组为(46.16±6.19)u/l,再灌注30 min达高峰(148.83±22.80)u/l,P<0.01,小肠组织P-选择素蛋白表达显著;而在再灌注同时给予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治疗,再灌注30min,血MPO活性可见明显降低为(70.17±17.70)u/l.结论肠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肠血管内皮细胞P-选择素表达上调,可能在介导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并导致早期肠黏膜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有效地防治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 有机磷农药-敌敌畏诱导建立大鼠尿道下裂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

    目的尝试用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建立尿道下裂大鼠模型,敌敌畏与尿道下裂发生的关系.方法40只孕鼠,分成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G)10只;敌敌畏高剂量组10只;敌敌畏低剂量组20只.在大鼠怀孕12~17 d期间,每组每天分别给予管喂生理盐水1.5~2 ml/d,敌敌畏20 mg·kg-1·d,敌敌畏10 mg·kg-1·d-1.待孕大鼠分娩完毕,即对新生大鼠点数并在普通放大镜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雄性新生鼠的阴茎包皮外观、尿道口位置、称体重和测量肛生殖距离(AGD).结果敌敌畏高、低剂量组均诱导出了大鼠尿道下裂,两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大鼠的生殖器未见异常改变;各组新生大鼠的AGD、体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敌敌畏可使新生大鼠的AGD明显缩短,体重明显减轻,并显示与敌敌畏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①用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成功建立的尿道下裂大鼠模型可为研究尿道下裂病因学和预防干预措施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基础;②首次采用有机磷类农药诱导出大鼠尿道下裂畸形,同时有缩短AGD和减轻新生大鼠体重的作用,从实验动物学角度支持了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有机磷农药可能作为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是尿道下裂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 尿道下裂的治疗应注意提高远期疗效

    作者: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先天畸形,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全美出生缺陷监测网研究报告,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发病率几乎增加了一倍,欧洲也有类似报告.我国的发病率虽无确切报告,但收治病例已明显增加.近年虽已有较多有关病因学研究报告,但其病因与发病机理至今仍无定论.

  • 改良Snodgrass手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

    作者:

    目的总结Snodgrass手术及其改良手术在治疗小儿尿道下裂中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120例采用Snodgrass手术及其改良手术行尿道成形的尿道下裂进行回顾分析.手术方法:施行Snodgrass手术时进行两方面的改进,即矫正阴茎下曲时行阴茎背侧折叠手术,同时游离近端尿道,以及仅在狭窄尿道板处正中纵向切开.结果105例在阴茎皮肤脱套后仍有轻-中度阴茎下曲;其中24例采用阴茎背侧中线阴茎折叠术矫正阴茎下曲,75例在行阴茎折叠术同时游离近端尿道使阴茎下曲得到完全矫正,6例游离近端尿道阴茎下曲得到完全纠正.34例尿道板正中全程切开,86例仅行尿道板远段正中切开.术后随访6~15个月,96例获得满意效果.尿瘘18例(发生率为15%),6例尿道外口狭窄且经尿扩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Snodgrass手术能Ⅰ期矫正冠状沟型、阴茎体型及部分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对轻中度阴茎下曲通过尿道外口近端尿道游离和阴茎背侧白膜折叠能得到矫正.

  • 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预防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一种有效措施

    作者:

    目的分析在应用带血管蒂的皮瓣尿道成形术中,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尿道的要点,探讨提高治愈率的措施.方法改进包皮岛状皮瓣及阴囊中隔带蒂皮瓣尿道成形术.在完成常规步骤后,将血管蒂筋膜缝合固定在阴茎白膜及尿道海绵体上,使尿道完全被血管蒂筋膜覆盖,增加了覆盖在尿道表面组织的厚度及血供.对是否使用血管蒂筋膜覆盖病例的Ⅰ期治愈率等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者,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64.8%提高到93.3%(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24.1%降到1.9%.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Ⅰ期治愈率由84.2%提高到95.7%(P<0.01),尿道瘘发生率由7.0%降到1.2%.结论应用血管蒂筋膜覆盖尿道能增加新形成尿道及吻合口的组织覆盖面及厚度,保证良好的血供,是减少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瘘的一种有效措施.

  • 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重型尿道下裂

    作者:

    目的探讨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治疗重型尿道下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Koyanagi手术和改良手术治疗的34例阴囊型、会阴型尿道下裂的临床资料,分析近年来该手术的进展,探讨该手术的要点及优缺点.结果本组34例中尿瘘4例(11.8%),无尿道和尿道口狭窄发生,3例阴茎头裂开尿道口退缩至冠状沟平面,改良手术组7例发生阴茎部分旋转,其余阴茎外观及尿道功能良好,全部病例均获得了3个月以上的随访.结论大多数重型尿道下裂可采用Ⅰ期手术方法修复,并且效果满意,Koyanagi手术及其改良手术尤其适用于伴有部分阴茎阴囊转位、包皮组织较少的重型尿道下裂的Ⅰ期修复.

  • 尿道下裂伴发前列腺囊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伴发前列腺囊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重型尿道下裂进行尿道造影检查,然后根据尿道下裂程度、囊肿大小、位置,分别采用经会阴、经腹会阴囊肿切除,同时行尿道成形治疗.结果重型尿道下裂146例确诊伴发前列腺囊18例(12.3%),其中尿道造影证实13例,手术探查证实5例.经会阴囊肿切除14例中行Dupply+Duckett Ⅰ期尿道成形6例,Ⅰ期治愈4例,另8例先行Dupply尿道成形术,半年后再次尿道成形治愈;经腹会阴囊肿切除+Dupply尿道成形1例;保留囊肿仅行阴囊中隔皮瓣翻转尿道成形3例均Ⅰ期治愈.结论尿道造影对术前明确重型尿道下裂是否伴发前列腺囊很有必要,伴发前列腺囊者大多可经会阴切除,囊肿切除并不影响尿道下裂治疗效果.

  • 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畸形组织病理学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

    目的研究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畸形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尿道下裂伴阴茎下弯23例为研究对象,3例隐匿性阴茎和3例躯体瘢痕病例作为对照,通过解剖学观察,以及采用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在光学和偏振光显微镜下检测纤维组织增生改变,对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分别观测其表达情况,进一步说明阴茎下弯畸形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①解剖学观察:尿道下裂类型与阴茎下弯程度相关,尿道口位置越近端,阴茎下弯越明显;阴茎下弯程度越重,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纤维索带样组织越明显;②组织形态学观察:在光学显微镜和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病例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构成,显示尿道下裂病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列相对整齐的纤维组织;而瘢痕病例的纤维组织排列较紊乱且纤维变性较多;隐匿性阴茎病例则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少见.与隐匿性阴茎病例对照比较,尿道下裂和瘢痕病例的Ⅰ/Ⅲ型胶原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程度无相关性(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尿道下裂的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和瘢痕病例组织的α-SMA、TGFβ1及bFGF表达强度均较隐匿性阴茎病例明显升高(P<0.05);与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尿道下裂伴发阴茎下弯者,其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组织的病理学基础为纤维索带,推测为先天性尿道下裂阴茎下弯畸形的发生原因.因此,在尿道下裂矫正手术中,有必要松解切除阴茎海绵体腹侧表面纤维索带,以达到矫正阴茎下弯的目的,阴茎背侧白膜短缩手术可作为一种辅助矫正措施.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茎 畸形
中华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05 06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1966 01 02 03 04 05
1965 01 02 03 04 05 06
1964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