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중화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006
  • 国内刊号: 42-115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袁继炎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肠神经节细胞未成熟:生理与病理现象的探讨

    作者:周学付;李桂生;潘翠玲;王连唐;刘钧澄;梁英杰

    目的探讨生理与病理性节细胞未成熟的本质区别,以确切诊断节细胞未成熟症(IGC).方法①选取HD术后恢复顺利29例和合并肠炎37例,单纯类缘病(HAD)术后恢复顺利者26例的近端结肠,对照22例的横结肠.年龄18d~4岁.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统计各切面含成熟节细胞肌间神经丛的分布.②选取12例HD术后恢复好的病变段、近端(年龄5个月~2岁),节细胞减少症(年龄7个月~3.5岁)和IGC(年龄2~4岁)的病变段各3例的结肠,21例对照的横结肠.分别行突触素(SY)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肠壁肌层SY和节细胞胞浆Cathepsin D免疫活性的分布.结果功能正常结肠壁普遍存在未成熟节细胞,类似IGC病理特征的"节细胞未成熟现象"较普遍;肠壁总体节细胞中成熟与未成熟的比例与年龄不密切正相关.所有实验对象环行肌层SY免疫活性表达较一致.对照组和HD近端正常肠壁,环行肌SY免疫活性普遍丰富;HD和节细胞减少症病变段SY免疫活性均不同程度减低;IGC病变段表现丰富.功能正常结肠壁均见Cathepsin D呈成熟和未成熟形态表达的节细胞;"节细胞未成熟现象"见一定数量成熟形态的节细胞,而IGC难于见到;HD病变段Cathepsin D呈阴性表达.结论维持消化道正常动力,只须肠壁存在一定数量功能健全的节细胞,无须均达成熟状态.功能健全的节细胞减少至一定程度致肠动力低下应是IGC发病的原因.定量分析肠壁节细胞功能状态间接反映了肠动力状况应是IGC可靠的诊断方法.

  • 16例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佘锦标;王德娟;方瑶纯;刘钧澄;李桂生

    目的分析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方法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对我院从1960~2002年收治的16例双侧肾母细胞瘤进行生存时间研究. 结果是否伴发畸形、是否术前化疗、病理分型为影响双侧肾母细胞瘤生存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五年生存率为37.05%.结论伴发畸形的双侧肾母细胞瘤预后较差.术前常规化疗是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瘤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根据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 严格按照NWTS-5的标准,以使治疗个体化,是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 小儿下肢严重损伤截肢与保留的临床计量分析

    作者:唐运章;王琼书;杜鹃;陈庄洪;蔡贤华;徐峰

    目的建立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制订截肢分值区间、保肢分值区间和留观灰色区间.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89例下肢严重损伤患儿治疗情况,应用评分方法,根据受伤时患儿休克程度、伤口污染程度、皮肤、肌肉和肌腱、骨关节、血管及神经组织损伤程度等7项指标进行多因素两类判别分析,并对伤肢进行计量.结果截肢组平均分为22.66±2.07分,保肢组平均分为15.35±3.31分.判别方程为Z=1.48X1+1.43X2+1.63X3+5.84X4+5.09X5+4.34X6+2.19X7,分析各因素对方程的影响率,以肌肉严重损伤对伤肢威胁大,其次为骨关节损伤和血管损伤.截肢组Z值范围为79.20±13.77;保肢组Z值范围为54.55±15.21,Z截肢组=79.20;Z保肢组=54.55,Z中间值=66.22.结论小儿下肢损伤严重程度判定评分表和判别方程对小儿下肢损伤伤情判断有重要作用,初步制订急诊截肢伤肢分值必须大于79.20分,79.20~66.22为留观灰色区间.

  • 前列腺素E1在婴儿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的应用

    作者:舒龙;江泽熙;张凯伦;杨楚墩;林红;舒涛;皮名安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前列腺素E1(PGE1)对室间隔缺损并肺高压婴儿,增强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及肺小动脉阻力,提高手术耐受性的意义.方法本组18例 ,男13例,女5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29.67±23.14)个月.术前经右心导管测量右房、肺动脉、肺小动脉压力及相应部位的血氧含量,依Fick's公式分别计算出体循环、肺循环血流量及分流量,肺小动脉阻力、肺总阻力.选取Pp/Ps>0.45者为研究对象.术前给予静滴PGE1 14d,观察患儿用药后气急、肺部叮罗音的改变.对比根治手术中所测量肺动脉及肺小动脉压力,再次计算出上述各项数据.结果用药后肺动脉压、肺小动脉压、Pp/Ps、全肺阻力、肺小动脉阻力等均有明显下降;在心内分流量及体循环压力基本不变情况下,左、右心排量明显增加.全组病例术后均治愈.随访2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PGE1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能直接扩张肺动脉, 降低肺动脉、肺小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提高左右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术前用药可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增加对体外循环及手术的耐受性,渡过术后肺动脉高压危险期及提高治愈率.

  • 儿童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治疗

    作者:姚国杰;秦尚振;龚杰;徐国政;杨铭;马廉亭;张瞿璐

    目的总结儿童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5年间我科收治的20例儿童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本组20例,占同期住院胶质瘤的6.0%,发病年龄平均为9岁.病变在小脑者14例,下视丘/视路2例,三脑室内2例,大脑半球内2例.20例患儿均接受显微手术治疗.肿瘤位于小脑幕者采用下正中入路;肿瘤位于下视丘/视路者采用翼点入路;三脑室内肿瘤选择胼胝体-透明隔入路,颞叶肿瘤均采用额颞瓣开颅.肿瘤全切除18例.2例术后有残余者接受放射治疗.照射剂量30~40Gy.无手术死亡.结果术后1周内行影像学检查以证实切除程度.20例在术后24h行头颅CT检查,12例在术后4~6周行MRI检查做为以后MRI检查的对比基础.18例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儿童囊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良性肿瘤,预后较好,显微手术切除和恰当的放疗是治疗的关键.

  • 恶性肿瘤患儿手术前后静息能量代谢变化

    作者:蔡威;陶晔璇;汤庆娅;冯一;王莹;施诚仁

    目的了解负瘤状态与去瘤状态下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了解影响恶性肿瘤患儿能量代谢的可能因素.方法 17例恶性肿瘤患儿为恶性肿瘤组,9例良性肿瘤患儿作为对照组.芬兰产间接能量测定仪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5d内, 平均(9.2±2.8)d, 进行间接能量测试.数据以PEE(实测REE值/预计REE值×100%)表示,以标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机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结果恶性全切组术后PEE较术前显著下降;恶性部分切除组术后PEE值则较术前反而增高,但尚未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完整切除肿瘤可使机体代谢趋于正常,而姑息手术反而增加了机体的能量消耗负荷.

  • 儿童癫痫的手术治疗

    作者:梁树立;李安民;傅相平;张志文;耿锋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期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2002年11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5例14岁以下的顽固性癫痫病例,统计患儿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依据患儿术前脑电图与术中脑电图的定位情况而进行.结果本组25例患儿,年龄3~14岁,病程平均5.3年,影像学异常9例, 占36.0%(9/25),智商明确缺陷12例, 占48.0%(12/25),以强直-痉挛性发作为主16例, 占64.0%(16/25).病灶位于额叶10例, 占40.0%(10/25),颞叶6例, 占24.0%(6/25),额颞叶5例, 占20.0%(5/25),顶叶和枕叶各2例, 占8.0%(2/25).手术行病灶切除及前颞叶切除11例, 占44.0%(11/25),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4例, 占16.0%(4/25),胼胝体切开15例, 占60.0%(15/25),单纯多处软膜下横切2例, 占8.0%(2/25).术后出现一过性对侧轻瘫4例,一过性语言不利2例.术后疗效满意23例占92.0%(23/25),显著改善1例占4.0%(1/25),良好1例占4.0%(1/25).结论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对儿童期顽固性癫痫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良好,非常安全.

  • 巨结肠类缘性疾病肛管测压、直肠黏膜活检和钡灌肠检查的意义

    作者:孙晓毅;王果;郭先娥;袁继炎;史慧芬

    目的根据病理学的诊断依据,评价先天性巨结肠类缘性疾病(HAD)中直肠肛管测压、直肠黏膜活检AchE组化染色和钡灌肠检查的特点,了解其在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1999~2001年间92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HD)或巨结肠类缘性疾病并施行手术的患儿,根据病理诊断排除HD和HAD共存病变病例,筛选出HD 40例,其中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21个月;HAD 34例,其中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63个月.研究二组的临床征候指标以及在经典的测压、组化以及钡灌肠三项检查上的差别.结果二组病例相比,三项检查每项指标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P<0.01):在HAD组患儿,85%都存在有直肠肛管抑制反射,其反射波出现特征性的"W"、"U"波形;直肠黏膜AchE组化染色79%为阴性;钡灌肠常不能发现明显的狭窄、移行段,但有明显的结肠扩张和24h钡滞留.结论 HD和HAD是都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两种不同的疾病.经典的三联检查在HAD的诊断和鉴别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 带蒂包皮与尿道板联合皮瓣修复近端型尿道下裂

    作者:朱再生;吴海啸;季敬伟;汪定海

    目的探讨修复近端尿道下裂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全组76例,采用Koyanagi改良术31例,并与Duckett术45例相比较,获随访63例.用χ2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Koyanagi改良术(前一组数据)与Duckett术(后一组数据)临床结果: 手术所需要时间分别为(118.4±31.5)min和(179.5±28.3)min(P<0.02);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8.7%(12/31)和64.4%(29/45)(P<0.05);父母对其儿子术后外生殖器外观满意度分别为77.8%(21/27)和47.2%(17/36)(P<0.05);阴茎旋转扭曲大于90°者分别0%和19.4%(7/36);术后尿瘘再次修补成功率分别为88.9%(8/9)和61.5%(8/13).结论 Koyanagi改良术符合解剖生理,是一种较理想的Ⅰ期修复近端尿道下裂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治疗
  • 婴儿及新生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208例

    作者:钱龙宝;谷兴琳;莫绪明;张儒舫;顾海涛;夏建海;王振喜

    目的探讨在婴儿、新生儿年龄段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评估.方法对208例先心病患儿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手术年龄3d~12个月,平均(7.41±3.67)个月,其中新生儿17例,1~3个月19例,3~6个月41例,6~9个月67例,9~12个月64例.体重3~11kg,平均(7.46±3.39)kg.男135例,女73例,手术病种: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类155例(74.5%),其余为D-TGA、PA(IVS)、TAPVC等青紫复杂性先心病.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2例,病死率为5.9%,年龄小、畸形复杂矫治不完全,术后低心排(5例),呼吸道病变(4例)、术后顽固出血(3例)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手术治疗是拯救婴儿、新生儿高危复杂先心病的积极、有效的手段.随着麻醉、体外循环、监护技术、手术器械材料的进一步改进,手术存活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 腹腔镜在小儿胃内巨大结石取出中的应用

    作者:徐伟立;李索林;仲智勇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其适应证逐渐扩大,对临床一些疾病的诊治手段起到了很大的改进作用.我院近日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胃内巨大结石粉碎取出成功2例,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 腹腔镜下胃固定术治疗小儿胃扭转并游走脾一例

    作者:于增文;李索林;李涛

    患儿:男,7岁.因上腹胀1年余入院.纳差,无呕吐、打嗝等不适.发病早期行B超、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后行上消化道造影考虑"胃扭转"(图1),予以助消化药物及体位治疗后症状好转,但此后反复发作,且出现打嗝、呕吐.体检:T 36.8℃; P 90次/min; R 24次/min; 体重22kg, 营养中等,上腹胀明显,可见胃型,无压痛,叩鼓音,肠鸣音正常.根据病史及上消化道造影,诊断为:"器官轴型胃扭转".

  • 小儿腹膜后巨大粘液型脂肪肉瘤一例

    作者:赵玉元

    患儿: 女,3.5岁,回族.入院主诉:发现腹部包块20d.患儿入院前20d家长发现其消瘦、乏力、食欲不振,腹部膨大,可扪及一巨大包块,当地医院就诊,经体检、B超等检查,诊断为"中腹部巨大包块"转来我院求治.以"腹部巨大包块"收住.

  • 内窥镜下囊肿-脑室造瘘治疗三脑室后部囊肿一例

    作者:顾硕;鲍南;吴晔明;陈其民

    三脑室囊肿由于其部位特殊,故而常规手术难度大,创伤大.我院采取神经内窥镜下囊肿-脑室造瘘的微创方法,成功地治愈1例三脑室后部囊肿患儿.

  • 小儿急性阑尾炎切除术后残端出血二例

    作者:张连德;赵玉玮

    例1:女,6岁.阑尾炎切除术后第5d排新鲜血便,共3次,持续2d,中等量.术中见阑尾肿胀化脓,未见阑尾穿孔及肠管畸形.术中阑尾根部2道线结扎,未做荷包缝合阑尾残端.病理报告:蜂窝组织性阑尾炎.术后经止血治疗好转.术后2个月再次排新鲜血便多次,经止血输血治疗无好转,即手术探查.术中发现,大网膜包裹阑尾残端并粘连,大网膜的小动脉血管与盲肠腔经阑尾根部形成瘘而相通,瘘管内有新鲜凝血块.其他肠管无病变.施回盲部及部分大网膜切除、回肠结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

  • 儿童外伤性肠系膜上动脉瘤、肾动脉瘤一例

    作者:林进汉

    患儿: 女, 11岁. 因外伤后腹痛呕吐1d入院.患儿半月前被同学推倒致腹部外伤后, 1d前出现剧烈的腹痛伴呕吐, 在外院对症治疗腹痛不能缓解而转入我院.PE: 急性痛苦貌, 体型瘦长, P 96次/min, T 37.2℃, R 20次/min, BP 105/55mmHg, 结膜口唇苍白, 两肺呼吸音清, 心前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 中上腹及左下腹可及轻压痛, 无反跳痛, 脊椎弯曲畸形.

  • 婴儿误服"大头针"至阑尾穿孔、急性腹膜炎一例

    作者:胡明;吴晔明;严志龙;洪莉

    患儿:女,9个月.因发热2d,触及腹部时哭吵来院就诊.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欠佳,无呕吐、腹泻,无便血.体检:T 38℃,体重9.3kg.一般情况可,心肺(-),全腹平,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右中腹有压痛,伴有肌卫.未及明显腹部包块.腹部直立位平片:"右中腹针状金属影." B超:"右中腹炎性包块."诊断:"消化道金属异物穿孔,急性腹膜炎".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少量混浊性脓液,右中下腹肠管局部水肿、粘连成团,分离粘连后显露阑尾,见阑尾体部穿孔,一金属针穿出阑尾壁外, 顺行切除阑尾,冲洗腹腔,检查附近肠段,未见有穿孔或异常,置腹腔引流管后关腹,将阑尾中异物取出,为大头针1枚,阑尾送病理检查.术后患儿愈后好,病理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尿道口瓣膜并阴蒂缺如一例

    作者:王学文;张敬悌;葛文安

    患儿:女,2个月.因排尿方向异常就诊.小儿生后即被家长发现排尿时尿流不向前方,而是射向自己的腹部及面部.小儿系一胎一产, 足月顺产.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母妊娠期无特殊病史及药物史.体检:发育营养良好,头颅、心肺及腹部无异常; 四肢无畸形;外阴呈女性,小阴唇在耻骨前方不相连接,成分裂状,两小阴唇间无阴蒂,局部呈沟槽状;外阴可见阴道口,有一淡红色膜状组织将尿道口遮盖,膜厚约0.1cm,该膜两侧与外阴相连, 基底与处女膜相连,将瓣膜向前牵拉,可见其后尿道口,导尿管插入顺利.

  • 睾丸淋巴组织融合一例

    作者:严庆涛;周健;王宏利;王英梅

    患儿: 男, 3岁.因双侧阴囊无睾丸就诊, 以"双侧隐睾"收住院. 入院查体: 双侧阴囊内无睾丸, 右腹股沟区可触及睾丸, 睾丸大小接近正常. 左腹股沟区未触及睾丸.

  • 家族性巨结肠同源病一例报告

    作者:王果;孙晓毅;郭先娥

    先天性巨结肠同源病(HAD)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 Fadda等[1]将其分为A型和B型,B型占95%以上.同源病可以单独存在, 也可以与巨结肠(HD)合并出现,HD的家族发病国内已有多篇报道, 但巨结肠同源病的家族性发生甚为罕见, 近年来我院发现1例,报告如下.

  • 强地松龙高渗糖液治疗自发性乳糜胸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健;王宏利;王洪才;严庆涛

    我院自1997~2002年共收治5例婴幼儿自发性乳糜胸,均采用控制饮食、胸腔穿刺抽液同时注入强地松龙高渗糖混合液治疗,5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的质量控制

    作者:齐艳

    小儿尿动力学检查在我国已开展,为小儿泌尿、神经外科重要检查项目,发展前景令人鼓舞[1].然而小儿尿道细、检查不合作等使其检查与成人有一些区别.因此,小儿尿动力学检查质量控制很重要.笔者对80例不同原因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尿动力学检查(UDS)假象原因及其质量控制总结如下.

  • 儿童髌骨袖套状撕脱骨折

    作者:王玉琨;尤海峰;苏建军;安捷;王承武

    儿童髌骨横断形骨折少见[1-5],多表现为髌骨骨化核袖套状撕脱,形成儿童特有的髌骨骨折类型[6-11].1979年Houghton等[7]首先报道,此种损伤容易漏诊,或误认为损伤轻微而采取保守治疗,由于未能恢复伸膝装置的连续性,可显著影响膝关节功能.

  • 经肛门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方式的改进

    作者:刘远梅;胡月光;方勇;金燕;杨晓红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消化道常见的畸形,有多种开腹术式,以往采用经腹部切口手术或借助腹腔镜处理结肠系膜后经肛门拖出根治术,由于开腹手术创伤大,婴幼儿不易耐受.1998年Torre等[1]首先报道了经肛门Soave巨结肠根治,由于该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多数学者接受而广泛应用,但此术式在术后仍可出现Soave术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我院在此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黏膜、环肌、纵肌逐层梯度分离法根治婴幼儿巨结肠,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 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早产儿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

    作者:王宁;黄琼;赵国强;吴炯

    新生儿脑室内出血是35周以下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常见类型,重型者病死率达20%,存活者可遗留严重并发症[1-5].连续腰穿放液治疗时,腰穿损伤及失败会干扰治疗[6,7].我们从2002年1月~2003年2月采用储液囊脑室埋植引流治疗早产儿重型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小儿再发性腹痛的诊断和内外科鉴别诊断

    作者:姚宝珍;王世红;黄星原;江钟炎

    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 RAP)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长期持续,常规治疗经常得不到理想疗效;又因其病因涉及范围广泛,常常涉及小儿内、外科多种疾病而易误诊,从而成为临床诊治难题.本研究对我院儿科2000~2003年诊治的86例再发性腹痛患儿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随访,并从病因和分类方面进行探讨.

  • 微创外科在儿童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白凯;苏肇伉

    近20年来,随着儿童心脏外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儿的生命得以挽救,如何减轻手术的创伤,改善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心脏内外科医师共同关心的问题.旨在减少患儿手术痛苦的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MICS)顺应潮流,近年来发展迅猛,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Burke提出MICS的范畴主要包括:非传统胸骨正中切口的小切口手术;消除或减轻体外循环(CPB)所致损伤的非体外循环(Off-pump)技术或对血流动力学改变小的辅助循环技术;避免心脏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非停跳心脏(Beating heart)手术;具有微创含义但不同于传统心脏手术方式的技术,如电视胸腔镜外科(VATS)、机器人辅助外科、心导管介入治疗等多方面内容[1].本文就上述技术在儿童先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回顾.

  • 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对幼犬脑组织影响的研究

    作者:许刚;庄建;张镜芳;陈欣欣;陈寄梅;岑坚正

    目的探讨长时间深低温低流量(DHLF)体外循环对幼犬脑组织的影响及尼莫地平对脑部的保护作用. 方法半岁健康杂种犬12只,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进行120min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实验组在深低温低流量的同时,颈动脉给予尼莫地平15μg·kg-1·h-1.每组动物术后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术后脑组织电镜检测. 结果实验组动物脑组织MDA、SOD、和TAOC分别为(5.83±1.99)nmol·mg-1·prot-1、(322.13±54.09)NU·mg-1·prot-1和(1.762±0.717)U·mg-1·prot-1;对照组为(11.27±4.51)nmol·mg-1·prot-1、(262.28±32.23)NU·mg-1·prot-1和(0.983±0.026)U·mg-1·prot-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脑组织电镜检测提示2组动物都有脑部损害,以对照组为重. 结论长时间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会对幼犬脑组织造成损害;运用尼莫地平可起到脑保护作用,减轻长时间DHLF造成的脑损害.

  • 磷脂酶A2激活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尼莫地平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兴勇;李晓文;卢仲毅;匡凤梧;许峰

    目的探讨磷脂酶A2(PLA2)激活在急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尼莫地平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尼莫地平干预组,测定PLA2活力、脑细胞游离Ca2+浓度、脑含水量及脑组织PLA2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尼莫地平可使缺血后脑细胞游离Ca2+浓度、PLA2活性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但对脑缺血后脑组织PLA2 mRNA表达降低不明显.结论 PLA2激活参与了急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尼莫地平能抑制PLA2活性、降低细胞游离Ca2+浓度,减轻脑水肿的病理改变,对缺血性脑细胞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磷脂酶A类 脑损伤
  • 超声检查在大鼠腹腔镜Fowler-Stephens术后睾丸萎缩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达星;孙革;Zacharias Zachariou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包括灰阶影像和能量多普勒在大鼠腹腔镜Fowler-Stephens(F-S)术后睾丸萎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30d龄幼年Wistar大鼠行腹腔镜下右侧F-S术(精索血管腹腔内离断),术后从9~540d 7个时段(青春发育前期至中年期),分别用睾丸触诊和超声检查来判断睾丸萎缩情况,并与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F-S术后该三种检查的睾丸萎缩检出率分别为66.7%、69.4%和84.7%(P<0.05).按超声诊断睾丸萎缩可分为三度(0、Ⅰ、Ⅱ),其相应组织学变化分别为正常或轻度萎缩、重度萎缩和完全萎缩.超声检查对重度和完全睾丸萎缩的检出率为96.0%.用超声检查观察睾丸体积、边界、内部回声均匀情况、微结石和血流信号等指标可早在术后9d和45d发现组织学上表现为完全萎缩和重度萎缩的睾丸.而睾丸触诊仅能发现术后45d及其后的完全睾丸萎缩.结论用超声检测睾丸体积、内部回声均匀于否、微结石和血流下降等指标能无损伤、客观地反映F-S手术后不同阶段睾丸萎缩情况.F-S术后的常规检查应为超声而非触诊.

  • 转移皮瓣在小儿隐匿阴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士更;朱选文;吕伯东;胡青;马寅锋;杨克冰

    隐匿阴茎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阴茎体发育正常而显露不良.因认识不足,临床上有许多误诊误治.我院自1994年2月~2002年10月收治18例患儿,采用转移皮瓣手术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新术式

    作者:刘文英;唐耘熳;彭强;王永刚;蒋小平;魏艇;胡廷泽

    传统上矫治漏斗胸采用胸骨上举术和胸骨翻转术.1998年美国Nuss等[1]报道了一种有别于上述两种术式的手术方法矫治漏斗胸,由于其创伤小而受到关注,各地开始有应用的报道.但Nuss手术由于需特制的钢板,并容易发生钢板滑动(移位、翻转)等问题而尚待总结[2].笔者于近年设计了一种简化的术式来矫治漏斗胸,下面介绍具体的手术步骤.

  • 全国小儿腔镜微创外科新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吴荣德;刘润玑;于启海;董芏倩;袁继炎

    由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立医院、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共同主办,山东省立医院承办的全国小儿腔镜微创外科新技术研讨会,于2004年5月21~23日在青岛市黄海饭店召开.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小儿腹腔镜新技术学习班.本次会议是我国内陆地区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小儿微创外科技术的学术会议.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130多位小儿外科同行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100篇,经会前审稿确定大会发言的论文有52篇.按照专业特点,将会议分为三个大的单元:小儿肝胆腔镜微创外科、小儿泌尿微创外科及胸腔镜脊柱腔镜微创外科、小儿胃肠腔镜微创外科.学术交流的形式有专题讲座(30min),论文发言(8min).发言中均有腹腔镜微创外科的影视资料及图片资料,发言材料形式多样、生动、直观、有趣味性.

  • 2004年国际脊柱周(SPINE WEEK)学术交流活动儿童骨科相关内容纪要

    作者:赵黎;陈仲强;王以朋

    国际脊柱周(SPINE WEEK)学术交流活动于2004年5月30日~6月5日在葡萄牙著名城市波尔图(PORTO)举行,这是当今世界上数个处于领导地位的脊柱学会的联合会议,这些学会是国际腰椎研究学会(ISSLS)、欧洲脊柱学会(SSE)、颈椎研究学会欧洲分会(CSRS-E)、伊比里亚及拉美地区脊柱学会(SILACO)、巴西脊柱学会(SBC),亚太地区骨科学会(APOA)脊柱分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与脊柱相关的麻醉学、基础研究、工程学、内科学、神经外科学、骨科学、理疗和康复学、物理医学、精神、心理及放射等学科,展示了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的新进展.这里仅将该会议上报告的与儿童骨科相关的脊柱临床和基础研究内容做一介绍,希望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 小儿腹腔镜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新国

    与所有的外科手术一样,腹腔镜手术也承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包括:腹腔镜手术的特有并发症;腹腔镜手术的传统并发症.后者并发症本质上与传统手术的并发症是一致的,但其发生的原因、几率、严重程度、处理办法及转归却又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介绍小儿腹腔镜手术的特有并发症.这类并发症主要有:①腹腔镜手术中与体位相关的并发症;②与气腹相关的并发症;③腹腔穿刺相关并发症;④腹腔镜专用手术器械性能缺陷或使用不当所致的并发症.

  • 小儿急性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刘贵麟

    小儿急性阑尾炎时常同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鉴别诊断.教科书及有关阑尾炎的文献也屡屡提到二者容易混淆.更有医师在阑尾炎手术时见到阑尾炎症不明显, 而肠系膜有肿大淋巴结就误认为这是肠系膜淋巴结炎.其实表现为急腹症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在临床上是很罕见的, 笔者从事腹部外科40余年, 处理阑尾炎数百例, 但从未遇到过1例因肠系膜淋巴结化脓性炎症而需要手术的病例.有作者认为, 人们常常在一些手术中发现有肠系膜肿大而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近年来不少作者对此提出异议, 指出其既无组织学的依据, 临床上也从未见有肠系膜化脓性淋巴结系的报导[1,2].到底在临床上有多少急性阑尾炎易与淋巴结炎相混淆?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小儿急腹症就诊中有何重要性, 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文献复习略作初步探讨.

  • 腹腔镜治疗儿童卵巢囊肿的体会

    作者:严志龙;吴晔明;陈其民;洪莉;徐敏;施诚仁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儿童卵巢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3年11月,12例13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下肿瘤剔除+切除术的疗效.结果所有患儿经腹腔镜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32)min,平均住院时间3d,无腹膜炎发生,全部患儿随访4~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卵巢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 腹腔镜在婴幼儿胆管发育不良与胆汁淤积症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任红霞;李龙;陈兰萍;黄柳明;贾钧;付京波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胆管发育不良与胆汁淤积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18例婴幼儿胆管发育不良与胆汁淤积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腹腔镜行胆道造影明确诊断,其中胆管发育不良10例,胆汁淤积8例.10例胆管发育不良中,7例中转开腹行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3例胆道外引流、置管冲洗术;8例胆汁淤积中,2例单纯胆道减压、冲洗,6例胆囊造瘘,术中术后分别灌洗.结论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是诊断胆管发育不良与胆汁淤积症的简便、准确、易行的方法,胆管发育不良可行扩大肝门肝肠吻合术,或胆道减压、胆管灌洗术.胆汁淤积症的患儿,可行胆囊造瘘、胆道灌洗,并可免除开腹手术.

  • 小婴儿腹腔镜和剖腹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小群;邢美芬;耿其明;唐维兵;张杰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剖腹行巨结肠根治术后二组婴儿在临床各方面的特点.方法随机地选取同期手术的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和传统剖腹手术巨结肠根治术婴儿各15例,年龄25~152d,其中长段型14例,普通型14例,短段型2例.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免疫功能,观察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情况逐一比较.结果术后肠功能恢复腹腔镜组较手术组早2~3d.手术组术后CD3、CD4较术前明显下降,CD4/CD8比值较术前降低,补体C3值显著升高.腹腔镜组CD3、CD4及C3补体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随访两组患儿排便功能无明显的差异,但腹腔镜组腹部瘢痕明显美观.结论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对患儿免疫干扰小,肠功能恢复早,美观,远期排便功能两组无差异.

  • 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

    作者:李功俊;董明武;张晓军;肖在鹏

    目的探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经验.方法对5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采用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脐部1.0cm切口, 插入外径10mm带有5mm操作孔的腹腔镜,腹腔镜下找到阑尾,夹住阑尾尖端,将阑尾完整地从脐部拖出腹腔外,用常规开腹阑尾切除的方法处理阑尾及其系膜,完成阑尾切除术.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0~40min,平均(20.6±6.55)min,术后排气时间4~27h,平均(14±5.45)h.术后切口全部Ⅰ期愈合,无近期并发症.腹部未见切口瘢痕.结论脐部单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小儿阑尾炎治疗中简洁、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并使部分阑尾炎手术成为一种美容手术.

  • 腹腔镜下矫治膈肌和食管下端畸形的探讨

    作者:李龙;付京波;张军;余奇志;刘刚;黄柳明;刘宝富;雷宇;王淑芹;贾钧;王平

    目的食管下端,膈肌及贲门是先天畸形的好发部位之一,由于其解剖部位深在,常规开腹或开胸手术暴露困难,切口大.本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这些畸形的可行性.方法本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患儿9例,年龄42d至9岁,平均3.5岁,低体重2.9kg.其中膈疝行疝囊切除膈肌修补缝合3例;膈膨升行膈肌折叠缝合2例(其中1例为双侧);贲门失弛缓行食管下端肌层切开贲门胃底折叠缝合手术2例;胃食管反流贲门胃底折叠缝合术2例.采用3孔法1例,分别于脐窝,右上腹和左上腹置入5mm Trocar;4孔法6例,分别于脐部,右上腹,右中腹和左上腹置入5mm Trocar.结果本组9例患儿均在腹腔镜监视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平均为2.1h(短者1h 40min,长者3.5h);手术时出血量2~5ml;患儿术后恢复极快,术后第2d即能下地活动,第3d进流食,无切口感染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8d(2~6d). 目前本组患儿已随访3个月至2年,术前症状完全消失,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是治疗小儿胸腹结合部畸形的可靠方法,具有对膈下区显露清楚,损伤小,打击小,切口瘢痕不明显等优点.

    关键词: 食管 外科学 腹腔镜
  • 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作者:姚干;李宇洲;杨庆堂;梁健升

    目的探讨小儿鞘膜积液腹腔镜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2000年11月~2003年11月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453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岁).结果术中经过顺利,手术时间5~8min,伤口不需缝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2~3d出院.随访患儿症状消失,术后无瘢痕.治愈率99.3%.结论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切口小,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比传统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优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

    作者:李索林;时保军;温哲;于增文;李振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胆道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辅助下胆囊或胆总管穿刺胆道造影,同时镜下行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 13例胆道造影显示均伴有胆胰管合流异常.7例胆总管呈囊状扩张(6例KomiⅠa型、1例KomiⅠb型);5例胆总管呈梭形扩张(2例KomiⅡa型、3例KomiⅡb型);1例胆总管远段胰腺内囊肿中转开腹手术.12例腹腔镜下顺利根治切除胆总管囊肿,4例经结肠后、8例经结肠前吻合胆道重建术,手术时间4.2~6.5h.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方法简便、诊断明确;胆总管囊肿根治切除及胆道重建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华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05 06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1966 01 02 03 04 05
1965 01 02 03 04 05 06
1964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