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中华哮喘(电子版)

中华哮喘(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sthma(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효천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3911
  • 国内刊号: 11-929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10006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哮喘杂志(电子版)编委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林江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水通道蛋白敲除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谱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智鸿;沈瑶;董春玲;高磊;白春学

    目的 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 AQP5)敲除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蛋白(MUC)谱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制备AQP5敲除鼠的哮喘高分泌模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气道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阿辛兰-过碘酸雪夫检测显示气道上皮细胞总黏液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气道上皮MUC5AC, MUC5B, MUC2的表达情况.结果 哮喘小鼠气道和血管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气道上皮有大量的紫红色中性黏液分布,其中以AQP5敲除鼠总黏液分布更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小鼠哮喘高分泌模型中MUC谱主要为MUC5AC和MUC5B,未见MUC2分布.与野生型哮喘小鼠比较, MUC5AC、MUC5B在AQP5敲除鼠中表达更丰富.结论 AQP5基因缺失可能使小鼠气道对过敏原的应激性提高,从而促进黏液高分泌.

  •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经济学研究

    作者:李明华;田涛;刘颖慧;张迎俊

    目的 明确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这一新的医学诊断术语.从临床经济学角度出发,对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对CARAS联合治疗与传统的采用鼻喷雾剂和口喷雾剂分别治疗的成本/效果比(C/E)进行研究比较.方法 哮喘门诊中随机选择CARAS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联合治疗组,采用经鼻吸入糖皮质激素喷雾剂进行治疗;另一组为传统治疗组,采用鼻喷雾剂和口喷雾剂分别进行治疗,疗程3个月.分别计算两组治疗的总费用(C),治疗后鼻部症状改善总评分(E1)、胸部症状改善总评分(E2)和PEFR增加值(E3),分别计算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的C/E1,C/E2和C/E3.结果 C/E1,联合组为8. 194,传统组为17. 499;C/E2,联合组为9. 001,传统组为15. 432;C/E3,联合组为8. 489,传统组为15. 867.结论 联合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联合治疗组3个指标的C/E都远远低于传统治疗组的C/E,联合治疗这一新的治疗方式更具有临床经济学意义.

  • 真菌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秀娜;陈刚;孙磊;杨昆;郭春阳

    目的 评价真菌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真菌过敏的轻、中度哮喘患者临床观察一年, 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皮下注射真菌变应原疫苗和盐酸组胺.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用药计分、PD20FEV1、PEF、FEV1pred%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补救药物计分下降,PD20FEV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PEF、FEV1pred%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对轻至中度的哮喘患者用真菌变应原疫苗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有效、安全.

  •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机制的探讨

    作者:蒋延文;孙永昌;周庆涛;盖晓燕;曹文利;姚婉贞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并进一步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气道炎性细胞分类计数、炎症介质等的影响.方法 分别选择轻度(轻度组)、中度(中度组)和重度(重度组)持续哮喘患者15例、14例和19例, 正常对照组15名, 分别行哮喘症状控制评分、肺功能测定、诱导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RANTES)、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介素8(IL-8)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检测, 然后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 随访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MPO重度组明显升高,分别为(62. 40±22. 05)%、594. 53±85. 11、39. 25±10. 67与轻度组[(47. 23±15. 12)%、183. 63±120. 98、12. 47±4. 15]、中度组[(46. 13±19. 23)%、352. 76±71. 72、22. 93±7. 35]、正常对照组[(31. 44±13. 31)%、103. 26±36. 33、10. 22±4. 1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RANTES、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和ECP浓度在各哮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EOS%与RANTES、ECP水平呈正相关(r=0. 557, P<0. 05;r=0. 852, P<0. 0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IL-8、MPO水平呈正相关(r=0. 732, P<0. 05;r=0. 806, P<0. 0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对轻、中、重度哮喘患者合并进行分析表明,治疗后症状评分由(9. 8±5. 4)分下降至(4. 0±3. 5)分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由(62. 2±23. 3)%升高至(75. 9±17. 5)%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在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RANTES、EOS%和ECP水平均显著降低.另外MPO水平也显著降低(P<0. 01);但治疗后在重度组仍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 01).但IL-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后无明显降低(P>0. 05),而且治疗后IL-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重度组仍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 01).结论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重度哮喘的气道炎症特征之一,EOS与病情严重程度无关.EOS哮喘的发生可能与RANTES的趋化、EOS的活化、ECP的释放有关,激素可以抑制EOS气道炎症.而中性粒细胞哮喘的发生可能与IL-8的趋化、中性粒细胞的活化、MPO的释放有关.

  • 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大小气道病理学的动态变化及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晓芝;宁方玉;吴淑华;韩兆东;朱玉红;郑静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形态学动态变化及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卵白蛋白)、哮喘干预组(布地奈德+卵白蛋白),每组大鼠24只,分别于雾化激发后第7天、第28天、第35天处死每组大鼠中8只进行气道形态学观察,并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大鼠的气道形态学参数.气道被分为大气道和小气道两个等级进行分析.结果 大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明显增厚(P<0. 05或<0. 01);治疗28 d、35 d后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轻(P<0. 05或<0. 01),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值均>0. 05).小气道病理学变化: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28 d、35 d哮喘组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厚度、胶原沉积明显增厚(P<0. 05或<0. 01);经治疗后28 d、35 d组平滑肌厚度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胶原沉积在治疗28 d、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明显减少(P<0. 01);内管壁厚度治疗35 d组与相应哮喘组相比差异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 05).结论 气道重塑累及整个气道,大气道发生重塑较小气道出现早且较重.早期预防性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的干预哮喘大鼠气道壁胶原的沉积,但对气道平滑肌层的增厚干预作用较弱;吸入激素对大气道重塑的抑制作用较小气道作用明显.

  • 呼气相气道内负压法检测呼气流速受限应用于儿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可行性

    作者:陈爱欢;陈荣昌;李俊梅;刘奇;钟南山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呼气流速受限(EFL)情况,并与常规的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作为判断指标的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探讨EFL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非急性发作期哮喘30例患儿,采用呼气相气道内负压(NEP)法检测患儿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前、后EFL情况.结果 3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中,支气管组胺激发试验阳性者(BPT阳性组)19例,阴性者(BPT阴性组)11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 71±0. 52) L和(1. 21±0. 34) L,FEV1pred%下降率为(29. 04±7. 49)%,19例BPT阳性患儿激发前和激发后分别有1例和3例出现卧位EFL,坐位时均无EFL,患儿3分法EFL和5分法EFL激发前(分别为1. 05±0. 23和0. 05±0. 22)与激发后(分别为1. 16±0. 37和0. 26±0. 6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 455和1. 714,P分别为0. 163和0. 104).BPT阴性患儿激发前、后FEV1分别为(1. 89±0. 80) L和(1. 79±0. 78) L,FEV1pred%下降率为(6. 09±5. 29)%,11例BPT阴性患儿激发前与激发后均无EFL.结论 NEP法检测EFL不能敏感反映传统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判断标准(FEV1pred%下降≥20%)的变化,其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可行性和阳性判断标准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 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内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分布及神经肽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俞茹云;王彤;殷凯生;刘扣英;陈俊娣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肺内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NANC)神经分布及其神经肽含量的变化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2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哮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计算机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肺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变化,并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CGRP和VIP的浓度.结果 ①哮喘大鼠肺内CGRP和VIP阳性纤维的分布和密度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GRP阳性纤维显著增多,染色加深,相对阳性染色面积和光密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VIP阳性纤维明显缺乏,相对阳性染色面积和光密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②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CGRP的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 01),与CGRP阳性纤维的相对染色面积(r=0. 903)和光密度值(r=0. 880)呈正相关;VIP的浓度显著降低(P<0. 01),与VIP阳性纤维的相对染色面积(r=0. 899)和光密度值(r=0. 878)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大鼠肺内NANC神经分布异常, 这可能是导致相应的神经肽含量变化的直接原因.

  •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延红;宋卫东;徐平;刘媛媛;曾超

    目的 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56例哮喘患者(哮喘组)和3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MIF的表达水平.根据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查将哮喘患者分为发作期、缓解期两组,其中发作期32例, 缓解期24例,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血浆MIF的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F mRNA的表达水平:哮喘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哮喘发作期组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缓解期组与正常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F可能参与哮喘的病理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哮喘患者发作期血MIF mRNA表达及血MIF水平显著增高,其变化可反映疾病的活动性.

  • Fas抗体对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吴世满;刘志宏;杜永成

    目的 观察Fas抗体、白介素1β(IL-1β)对体外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兔的气道上皮细胞(AEC),加入IL-1β与不同浓度的Fas抗体共同孵育,以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AEC凋亡的变化.结果 以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检测, Fas抗体对AEC凋亡呈剂量、时间-效应依赖性作用;IL-1β对Fas抗体诱导AEC的凋亡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Fas抗体能够有效的诱导正常和炎症状态下原代AEC发生凋亡,可能对抑制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有积极作用.

  • 卡介苗多糖核酸通过抑制支气管哮喘小鼠核因子κB影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作者:陈文靖;杨琳红;董亮;付明

    目的 观察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Th1/Th2型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探讨核因子κB(NF-κB)与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IL-5的关系及BCG-PSN的调节作用.方法 35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卵白蛋白(OVA)组、BCG-PSN 6周龄组、BCG-PSN 6周龄+OVA组、BCG-PSN 1周龄+OVA组.所有动物于第40天和第41天雾化吸入OVA进行气道激发,第42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取支气管、肺组织标本.用ELISA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NF-γ、IL-4、IL-5的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OVA致敏后BALF中IL-4、IL-5的水平及支气管、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明显增加,且NF-κB的表达与IL-4、IL-5的水平呈正相关;BCG-PSN免疫后IL-4、IL-5的水平及NF-κB的表达下降,BCG-PSN 1周龄+OVA组IFN-γ的水平有显著升高.结论 NF-κB对IL-4、IL-5具有上调作用,BCG-PSN免疫可提高BCG-PSN 1周龄鼠IFN-γ水平.

  • 支气管哮喘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春燕;郭雪君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强烈的遗传异质性.哮喘及其表现型的很多遗传连锁性位点已被发现,这些位点可能是影响哮喘发病的主要原因.

  •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颖华;李超乾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哮喘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在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制定防治方案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哮喘动物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从实验动物的选择、制备模型的方法及模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哮喘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哮喘 实验模型 动物
  • 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进展

    作者:惠郁;王晓明

    目前公认的诊断和判断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疗效指标是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测定,但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的深入了解,需要有能够更直接的气道炎症的指标反映哮喘临床病情改变及预后.而非侵入性方法检测气道炎症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因为直接的气道炎症指标能够更确切指导哮喘抗炎治疗.

  • 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

    作者:王雯;王辰

    支气管哮喘与变应性鼻炎二者常同时存在, 后者先于前者发生, 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现通过阐述二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联系, 为临床医生树立同一个呼吸道,同一种疾病理念.

  • RNA干扰沉默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与支气管哮喘

    作者:贾晓琴;熊瑛

    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转录后的基因沉默现象,是生物界一种古老而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几年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表达而防治疾病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1, STAT1)是一种能被多种配体激活而使相关免疫应答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STAT1的激活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气道的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利用RNAi技术沉默STAT1基因表达,阻止气道变应性炎症反应,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华哮喘(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