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중화신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97
  • 国内刊号: 4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香美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基因对糖尿病嵌合体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

    作者:刘英莉;忻菁;顾勇;马骥;Taiji Matsusaka;Iekuni Ichikawa;林善锬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A型(AT1A)受体基因对糖尿病嵌合体(chimeric)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嵌合体小鼠全身组织包括肾脏由AngⅡ1A型受体(AT1A)野生型细胞(AT1A+/+)和AngⅡ受体AT1A基因敲除细胞(AT1A-/-)两组不同克隆来源的细胞组成.在AT1A嵌合体小鼠腹腔内注射链尿佐菌素(STZ,300mg/kg),诱导糖尿病模型12周后,取肾脏组织作连续冰冻切片.β半乳糖苷酶(hcZ)染色区分不同基因型的肾小球.PAS染色检测其细胞外基质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终末糖基化产物(AGE)、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的表达.比较两种基因型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在糖尿病状态下,AT1A+/+和AT1A-/-小鼠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两种基因型相比,AT1A-/-基因型肾小球的表达绝对值显著高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5).但从正常状态到糖尿病形成过程中,其升高幅度却显著低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1).各种细胞因子在糖尿病状态下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AT1A-/-基因型肾小球的绝对数值显著高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5),但AT1A-/-基因型肾小球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幅度低于AT1A+/+基因型肾小球(P<0.01).结论AT1A基因缺失使得部分肾小球代偿性上调TGF-β1、PAI-1、AGE和nitrotyrosine的表达.AT1A受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GF-β1、PAI-1、AGE和nitrotyrosine的表达而参与了糖尿病小鼠肾脏细胞外基质的重塑,但并非独立决定因素.

  • 脂氧素A4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诱导的系膜细胞产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作者:吴升华;陆超;董玲;周国平;姜新猷

    脂氧素A4(LXA4)具有拮抗多种炎症介质、生长因子的作用,被称为炎症反应"刹车信号"[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和黏附,在肾脏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2].我们尚未检索到CTGF对趋化因子合成的调节作用及LXA4对CTGF作用的调节报道.我们检测CTGF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节作用,并测定LXA4对CTGF作用的调节,探讨这些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报告如下.

  • 妊娠性肾病肾组织中C4d沉积的观察

    作者:宋屿娜;郑智勇;曾玲

    Joyama S曾经报道1例先兆子痫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上有C4d和C4bp强阳性表达.如果这一现象在妊娠性肾病(pregnancy nephropathy,PN)中普遍存在,则有可能将C4d作为诊断PN的有用指标,同时也可能为探讨PN与体液免疫的关系提供帮助.

  • 年龄、环孢素谷浓度、肾移植术后疗效之相关性分析

    作者:石杰;曹勇;张新慧

    环孢素(CsA)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考察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不同时期CsA谷浓度特点及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CsA提供参考.

  • 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熊飞;余秉治;龚昭;胡思安;梁鸿卿;张燕敏

    我院采取腹腔镜置放腹膜透析导管,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2005年我院开展腹膜透析置管术62例,对其中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20例患者中有12例曾有腹腔手术史.另外42例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其中仅2例有腹腔手术史,2组手术史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脐内缘做1个5 mm切口,气腹成功后用5 mm Trocar插入腹腔内(穿刺孔位置见图,A孔),在腹直肌左(右)侧外缘脐下2~3 cm处做1皮肤10 mm Trocar(B孔).在其左(右)侧距B孔约7~8 cm处穿入5 mm Trocar入腹内(C孔).在A孔插入5 mm镜,B孔插入腹膜透析导管,C孔插入操作钳.在镜下将透析导管前端夹住并放置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C孔处操作钳取出,并将Trocar退到皮下,建立皮下隧道.

  • 甲状旁腺激素的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在肾性骨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云珊;袁伟杰;张国兆

    甲状旁腺激素(PTH)作为一种尿毒症毒素,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它可以引起多种器官损伤,如肾性骨病、心脏肥大、软组织钙化等.一直以来,PTH检测是临床上诊断、监测肾性骨病的主要手段.但近来有研究报道,维持性血透患者的PTH值不能正确判断骨转运状态,甚至iPTH>500pg/ml的患者骨活检也有显示低转运性骨病的可能.那么,PTH水平是否能够反映骨病状态呢?还是PTH检测方法不能反映真实的PTH值呢?为此我们回顾一下目前的进展.

  • 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逆流行病学现象

    作者:吕玉凤;刘必成

    研究表明,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治疗5年内死亡,在美国血透患者年死亡率高达24%,其中约一半死于心血管疾病[1].虽然传统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高体重指数等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普遍存在,但近许多研究提示,ESRD患者超乎寻常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并不完全与传统的危险因子相关.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ESR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一般人群相比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血清肌酐浓度升高的患者反而具有更好的生存优势,有学者将ESRD患者这种特殊表现称为"逆流行病学"(reverse epidemiology)现象.逆流行病学现象的提出为进一步揭示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对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特殊性做一简要综述.

  •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所面临的挑战

    作者:陈江华

    终末期肾病的年发病率目前约为万分之一,随着社会发展及疾病谱的变化,发病率和患病率还将逐年增加.美国2000年统计有37万尿毒症患者,至2010年,预计将达到68万人.我国目前尚缺乏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从局部小样本调查数据来看,我国的CKD患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也意味着我国目前可能有100万尿毒症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技术通过40余年的发展,其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已非常普及和成熟,成功挽救了众多尿毒症患者,使部分患者能长期存活,但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血液透析技术仍有其局限性,患者仍有较多的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还达不到预期目标,如何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将是今后肾脏病医师面临的巨大挑战.

  • 维持性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策略

    作者:吴华

    在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严重威胁着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因而积极防治心血管并发症非常必要.

  • 肾移植患者的血液净化问题

    作者:陆福明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肾移植患者存在许多与血液净化有关的问题,现就此作些阐述.

  • 多脏器功能衰竭体外生命支持系统的进展

    作者:王质刚

    一、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新认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严重创伤、感染等损害后序贯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可逆性功能障碍,当MODS发展到体内多系统器官功能严重受损以致出现衰竭综合征称为多器官衰竭(MOF).对MODS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认识到,损伤-应激反应-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MOF是一个逐渐发展、动态变化的过程.MODS及MOF是一组独立的综合征,而MODS和MOF则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其差别仅在于损害程度不同而已.脓毒症(sepsis)是全身炎症反应加上感染,即具备SIRS的诊断标准加上细菌感染的实验室证据.2001年美国SCCM(Society of CriticalCare Medicine)提出新的sepsis诊断标准,除了SIRS的4条标准外,应包括一些实验室检查参数(炎症参数、血流动力学参数、器官衰竭参数和组织灌流参数等).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C反应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陈献广;吴华;毛永辉;王梅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C反应蛋白(CRP)对其心脑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北京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6例.检测透析前血清cTnT、CRP、Scr、白蛋白等,计算Kt/V,并行心电图检查.以第1次取血时间为研究的开始,记录随访期间患者的死亡情况及发生的心脑血管事件.结果106例MHD患者中,血清cTnT阳性28例(26.42%),血清CRP阳性32例(30.19%),2者均阳性16例(15.09%).平均随访(16.59±9.44)月,随访期间死亡22例(20.75%),发生心脑血管事件38例(35.8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T水平与CRP及Scr显著相关;血清CRP水平与年龄、cTnT及Kt/V显著相关.血清cTnT阳性组的病死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阴性组显著上升,P值分别为0.001和0.023.血清CRP阳性组与阴性组也表现同样结果.2者均阳性组与其他3组相比,病死率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也显著上升.生存分析显示,2者的单独阳性和联合阳性都对生存有明显影响.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部分患者血清cTnT水平升高.血清cTnT阳性与血清CRP及Scr水平相关.血清cTnT及CRP阳性组总病死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2者的阴性组.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保护蛋白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的研究

    作者:刘双信;史伟;梁馨苓;李珩;叶智明;王文健;何朝生;胡湘明;章斌;彭炎强;梁永正

    肾性骨病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认为,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25-(OH)2D3,不足、钙磷代谢紊乱、酸中毒及铝中毒等因素有关[1],但临床上肾性骨病的发病并不能完全用上述因素来解释.

  • 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

    作者:倪兆慧;钱家麒;丁小强;梅长林;袁伟杰;张金元;陈江华;邢昌赢;刘必成

    目的比较蔗糖铁(森铁能)与右旋糖酐铁(科莫非)静脉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多中心研究.80例MHD患者分为试验组(蔗糖铁组)与对照组(右旋糖酐铁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例、年龄、维持透析时间、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铁蛋白(SP)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将100mg蔗糖铁和100mg右旋糖酐铁分别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于每次血透时使用.每周治疗2次,治疗时间为5周,观察时间共8周.两组患者的总补铁量均为1000 mg.全部病例都合并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剂量为120~150U·kg-1·周-1,皮下或静脉应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贫血的效果、铁代谢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H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分别为[(98.85±17.45)g/L比(75.20±9.66)g/L,P<0.01]和[(94.93±14.03)g/L比(75.53±10.61)g/L,P<0.01];Hct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试验组铁蛋白为[(399.92±200.90)μg/L比(106.61±78.24)μg/L,P<0.01];转铁蛋白饱和度为[(27.28±11.87)μg/L比(17.95±9.17)μg/L,P<0.01].试验组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清BUN、Scr、ALT和AST等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例发生下肢肌肉酸痛.结论蔗糖铁是治疗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 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在高危出血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中的应用

    作者:王海涛;毛永辉;李胜利;吴华

    目的研究商品化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液)应用于急性肾衰竭伴出血倾向高危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抗凝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例伴出血或出血倾向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分为局部枸橼酸抗凝(RCA)组和对照组.RCA组共38例次,应用ACD-A液为抗凝剂自滤器前输入;于血路管的静脉侧补充10%葡萄糖酸钙.ACD-A液及钙剂输入速度根据血清及滤器后离子钙(iCa2+)水平调整以维持滤器后iCa2+0.30~0.40mmol/L,血清iCa2+0.9~1.2 mmol/L.对照组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1700~2500IU,每12~24 h 1次)或不使用抗凝剂.比较两组血滤器使用时间;监测RCA组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酸碱变化及血清iCa2+、钠离子(Na+)水平.结果RCA组和对照组CBP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192.5 h、596 h,各使用血滤器62个、42个.24 h和48 h血滤器的可使用率分别为:RCA组65.3%和24.5%;对照组14.5%和0.达使用终点的血滤器平均寿命,RCA组显著长于对照组[(29.4±21.0)(1.5~71.5)h比(14.2±8.2)(4.5~40)h,P<0.01].ACD-A抗凝治疗中,血PT、APTT、pH、碱剩余、iCa2+、Na+水平较治疗前基本保持不变;无1例次出血加重或新发出血、无1例次诱发肢体抽搐.结论ACD-A液抗凝剂在有效监测的情况下,应用于伴出血倾向患者的CBP,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高、低通量血液透析及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清除溶质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雄辉;李震生;吴培根;张涤华;沈清瑞;余学清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L-HDF)、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以及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不同分子量毒素清除的效果.方法总共25例长期常规血透患者进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分别接受上述3种方式血液净化治疗,每周3次,每次4 h,血流量23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OL-HDF置换液为前稀释,流量150 ml/min,平均置换液量36 L,透析液流量为700ml/min,流经透析器透析液流量为550 ml/min.所有患者净脱水量根据病情需要约为体重的3%~5%.每1种方案治疗时间为4~6周,间隔2~3周,间隔期行常规HD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Scr、BUN及β2-MG、iPTH等水平,同时计算出其清除百分率.结果LF-HD、HF-HD、OL-HDF治疗组Scr和BUN清除率分别为:72.4%±4.0%,70.6%±3%,71.7%±3.6%和75.1%±5%,73.0%±4%,76.2%±4%,3种治疗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β2-MG及iPTH在LF-HD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而在HF-HD及OL-HDF组中,β2-MG治疗前后的清除率分别为32.5%±7%和44.2%±10%;iPTH清除率分别为42.7%±9.2%和54.4%±8.8%,两组治疗前后溶质浓度及两组间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种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对小分子溶质清除效果基本相似.LF-HD对相对分子质量大于9500的中大分子β2-MG、iPTH清除效果不明显,而HF-HD及OL-HDF能有效地清除上述两种中大分子溶质,其中OL-HDF的清除率更高

  • 纠正贫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肌背向散射特征的影响

    作者:方艺;丁小强;钟一红;邹建洲;刘诗珍;舒先红;黄国倩

    目的采用超声组织定征技术测量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值,了解MHD患者心肌声学密度特征并探讨贫血对其影响.方法选择透析龄3~6月的MHD患者共45例,30例贫血(男:女20:10),15例无贫血(男:女10:5),血压均控制稳定.同时设健康对照组15例(男:女10:5),均接受超声组织定征检测.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再次接受超声组织定征检查.随访期间患者血压控制平稳,透析方案无改变.贫血组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15例(男:女10:5),1组经调整红细胞生成素(EPO)等药物后,3月内Hb上升至(109.75±4.29)g/L,并基本维持该水平;另1组Hb水平维持在100 g/L以下.非贫血组患者Hb水平保持稳定.结果人选时非贫血组患者心肌平均背向散射积分值(AIB)为6.21±0.22,其周期变化幅度(CVIB)为9.88±0.61;贫血组患者AIB为8.20±0.19,CVIB为7.87±0.51;对照组AIB为5.94±0.21,CVIB为10.52±0.86.随访1年后,贫血纠正组患者AIB及CVIB值得以改善,但与正常人群仍有显著差异;贫血未纠正组AIB较基础值上升,CVIB较前有下降;非贫血组患者无显著变化.结论透析初期无贫血且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其心肌AIB及CVIB与正常人群相似.贫血是影响尿毒症心肌纤维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纠正贫血很重要.尿毒症患者一旦发生心肌纤维化,则难以逆转.

  • 终末期肾病患者开始透析时肾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肖海清;彭佑铭;刘虹;黄安兰;刘伏友

    目的提供我国中等城市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开始透析时肾功能水平的准确数据并分析相关因素,为选择合适的透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查阅1998年1月至2004年8月期间长沙市两大透析中心所有首次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住院患者的病案,其中514例数据齐全而入选并按不同条件分组.计算整组病例及各分组的平均Scr值、GFR预测值(eGFR)及其他统计指标,以及比较组间差异并与国外资料比较.结果(1)男性较女性多;45岁以下患者占50.4%;自费患者多(55.4%),但比例逐年下降;医保患者占17.7%,而比例则逐年增高;91.8%的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为首次治疗方式;首位病因仍是肾小球肾炎(59.7%),其次为高血压肾病(10.9%)和糖尿病肾病(6.8%),肾小球肾炎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则逐年增高.(2)平均Scr浓度为(1121.92±458.24)μmol/L;平均eGFR为(4.98±2.24)ml·min-1·(1.73 m2)-1.(3)年轻人、无费用保障的患者、无业或农民、在职人员、学生、选择血液透析的患者、原发病为非糖尿病的患者中,Scr值较高而eGFR值则较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的Scr和eGFR值均高于女性(P<0.01,P<0.05).(4)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占总例数的53.1%.当eGFR<8.4ml·min-1·(1.73m2)-1时,eGFR与血清白蛋白(Salb)呈正线性相关(r=0.093,P<0.05).(3)与美国1999年资料比较,本组514例患者的eGFR预测值低于美国患者(P<0.01).结论本组以年轻男性患者多见.肾小球肾炎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则逐年增高.相当多的患者在肾功能非常差时才开始透析.患者普遍存在低白蛋白血症,eGFR下降到一定水平以后,Salb随eGFR下降而下降.本组514例ESRD患者开始透析的时机要较美国患者晚.

  • 不同钙浓度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娄探奇;王成;陈珠江;彭晖;唐骅;余学清;尹培达

    终末期肾衰竭伴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常常使用大剂量含钙的磷结合剂,应用高钙(1.75mmol/L)透析液等治疗,导致钙负荷增高,引起软组织、血管和心脏钙化,增加患者死亡率[1].孙鲁英等[2]曾报道单次使用低钙(1.25 mmol/L)透析液的疗效,但长期使用低钙透析对患者的影响报道甚少.为此,我们连续6个月分别使用两种钙浓度的透析液,观察其对患者血压、钙、磷和PTH的影响.

中华肾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