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泌尿科学 >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

中华肾脏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 중화신장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7097
  • 国内刊号: 44-1217/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10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陈香美
  • 类 别: 泌尿科学
期刊荣誉:
  •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刘森炎;陈东;李月红;赵慧颖;李惊子;黄海长

    目的探讨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模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FSGS大鼠模型采用左颈静脉插管单次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方法建立,对照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0周后处死各组大鼠.肾组织切片用PAS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底物掺入免疫荧光法、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肾内tTG蛋白分布、原位活性和蛋白水平变化;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方法分析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N)表达.结果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呈典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病变,伴大量蛋白尿.对照组肾组织tTG蛋白表达较弱,分布于肾小球内;模型组肾组织tTG蛋白分布于肾小球硬化部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tTG蛋白水平比对照组增加2.61倍(P<0.05).对照组肾组织tTG原位活性微弱;模型组肾小球tTG活性明显增强.模型组FN主要分布在肾小球,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73±0.57比2.50±1.00,P<0.05);并且tTG蛋白水平与FN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5).结论tTG可能通过交联细胞外基质蛋白,抵抗降解,参与FSGS发生发展.

  • 饰胶蛋白聚糖基因转染对大鼠肾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Ⅰ、βⅡ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冯秀艳;张志刚;赵仲华;陈琦;郭慕依

    目的探讨饰胶蛋白聚糖(DCN)拮抗肾小球硬化进展的作用是否与其抑制系膜细胞(MsC)转化生长因子βⅠ、βⅡ型受体(TGF-βR Ⅰ、TGF-βRⅡ)表达有关.方法经外源性TGF-β1刺激培养的大鼠肾MsC,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TGF-βR Ⅰ、TGF-βRⅡ的表达.用脂质体介导法将DCN基因转染MsC,经筛选和鉴定,用RT-PCR、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观察DCN基因转染对TGF-βR Ⅰ、TGF-βRⅡ表达的影响.结果经外源性TGF-β1刺激的正常MsC,其TGF-βRⅠ、TGF-βRⅡ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于作用24 h达高峰.与转染空载体的MsC(1P-1)相比,转染DCN基因的MsC克隆(3D-5,7D-1)的TGF-βR Ⅰ 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0%和32%,TGF-βRⅡ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4%和59%;TGF-βR Ⅰ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4%和25%,TGF-βRⅡ蛋白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49%和57%.同时转染DCN基因也能阻止MsC对外源性TGF-βl刺激所致的两种受体表达升高作用.结论过表达DCN基因的MsC,其TGF-βR Ⅰ、TGF-βR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这可能是DCN拮抗由TGF-β介导的肾小球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Smad信号转导通路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史伟;何朝生;刘双信;梁馨苓;叶智明;梁永正;章斌;王朝杰;余学清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2、Smad3、细胞外基质(ECM)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20例正常肾组织为对照组,对38例各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肾活检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TGF-β1、Smad2、Smad3、纤连蛋白(FN)在肾小球中的染色强度,并对检测结果作图像分析处理.以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为对象,观察TGF-β1对系膜细胞表达Smad2、Smad3、FN的影响.Smad2、Smad3、FN的基因表达采用RT-PCR检测;Smad2、Smad3、FN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所有增生、硬化病理类型肾小球肾炎中病变肾小球TGF-β1、Smad2、Smad3、FN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GF-β1、Smad2、Smad3在肾小球中的表达与FN在肾小球中的蓄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源性TGF-β1刺激人肾系膜细胞后,系膜细胞Smad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Smad2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F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蛋白可能参与了ECM在病变肾小球中的过量蓄积,从而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所致大鼠成纤维细胞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章锁;程根阳;李海剑;刘书真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NRK)增生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及罗格列酮的干预作用,初步探讨罗格列酮对环孢素A肾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脏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CsA及罗格列酮对细胞增生的影响.RT-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TGF-β1m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AT1受体、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及FN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的分泌.结果CsA可明显抑制NRK细胞增生,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罗格列酮与CsA合用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CsA刺激NRK细胞PPARγ、TGF-β1、AT1受体及FN的产生(P<O.05),罗格列酮可下调这些改变(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轻CsA所致的NRK细胞毒性.

  • 螺内酯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林海英;陈小珍;李英;迟雁青;林琼真;张丽红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皮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TIMP-1)介导的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UUO大鼠给予螺内酯20 mg·kg-1·d-1灌胃,用免疫组化及RT-PCR的方法检测术后7 d、14 d、21 d的TIMP-1表达量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及螺内酯组的TIMP-1 mRNA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且UUO组显著高于螺内酯组(P<0.01).结论螺内酯可通过下调TIMP-1减轻UUO术后肾组织间质纤维化.

  • 高压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积聚机制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作者:董一飞;程晓曙;杨人强;沈云峰;徐劲松

    目的探讨高压诱导大鼠系膜细胞细胞外基质(ECM)积聚的可能途径,并观察阿托伐他汀的于预作用.方法将8~15代大鼠系膜细胞置于80 mmHg高压下培养6、12、24、48h.并进一步分为阿托伐他汀组、TGF-β1反义寡核苷酸组、助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对照组、错义寡核苷酸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浓度.RT-PCR法测定TGF-β1、胶原纤维(Col)Ⅰ(α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mRNA表达量.Western印迹法测定上述各指标蛋白表达.结果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AngⅡ水平.TGF-β1反义寡核苷酸对AngⅡ水平无显著影响.阿托伐他汀和TGF-β1反义寡核苷酸均能明显降低TGF-β1、Col Ⅰ(α1)及PAI-1mRNA和蛋白水平.错义寡核苷酸和二甲基亚砜对上述指标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AngⅡ和TGF-β1参与高压诱导ECM的积聚过程.AngⅡ的作用由TGF-β1介导实现,即存在"压力→AngⅡ→TGF-β1→ECM积聚"作用途径.阿托伐他汀在一定程度上逆转高压诱导的ECM积聚,此作用可通过干预上述途径实现.

  • 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随访

    作者:周建辉;陈香美;谢院生;吴杰;陆菊明;潘长玉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探索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1993-2003年本科经肾活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剔除糖尿病肾病合并其它类型肾脏疾病以及诊断不明确者,共60例.按蛋白尿程度分为4组:A组10例,蛋白尿<1.0 g/24 h;B组16例,蛋白尿≥1.0 g/24 h且<3.5 g/24 h;C组20例,蛋白尿≥3.5 g/24 h且<6 g/24 h;D组14例,蛋白尿≥6 g/24 h.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随访情况.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015,P=0.038)、收缩压(OR=1.018,P=0.047)、系膜区占肾小球面积比(OR=1.220,P=0.009)、基底膜增厚(OR=3.594,P=0.011)、肾小管萎缩(OR=6.190,P=0.045)、间质病变(OR=1.339,P=0.043)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结果显示肾活检时蛋白尿≥3.5 g/24 h的患者的中位肾存活时间小于蛋白尿<3.5 g/24 h的患者.C、D组中位肾存活时间为22个月,A、B组为36个月.肾活检时蛋白尿≥3.5 g/24 h的患者随访1年、2年、3年的肾存活率分别为79.3%、35.7%、17.9%,低于蛋白尿<3.5 g/24 h的患者的94.4%,83.9%、41.9%.结论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与诸多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相关,能较好的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并提示肾脏的预后.

  • 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辛岗;王芳;王梅;焦莉莉;徐国宾;王海燕

    目的研究晨尿和随意尿的尿蛋白/尿肌酐(P/C)是否可以替代24h尿蛋白定量,用于监测尿蛋白的排出情况.方法选取本科住院患者68例共116份标本,对其晨尿P/C及随意尿P/C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晨尿P/C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为1g及3g的诊断界点.再选取门诊肾脏病患者22例,研究活动对尿P/C检测的影响.结果住院患者晨尿P/C(及随意尿P/C)与24 h尿蛋白定量中度相关.按肾功能分组的进一步分析显示,Ccr≤10 ml/min时两者不相关,Ccr>10 ml/min时高度相关.应用ROC曲线计算晨尿P/C相应24 h尿蛋白定量1 g及3 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94 g/gcr及2.84 g/gcr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佳.晨尿P/C与随意尿P/C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门诊患者随意尿P/C明显高于晨尿P/C.结论监测尿蛋白排出情况时,Ccr>10 ml/min的患者点时间尿P/C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门诊患者以晨尿P/C为佳.

  • 肥大细胞与间质性肾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谭昭;田雪飞;董鸿瑞;谌贻璞

    目的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AIN)、慢性间质性肾炎(CIN)肾间质中肥大细胞(MCs)浸润与间质纤维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患者肾穿刺组织作为研究样本,其中AIN组11例,CIN组16例,另选取微小病变病(MM)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观察MCs、蛋白酶活化受体-2(PAR-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型胶原(Col Ⅰ)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MM对照组相比,AIN、CIN组肾间质MCs数量明显增加.(2)MCs数量与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和TGF-β1表达面积及肾间质Col Ⅰ表达面积呈显著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PAR-2与TGF-β1表达面积间也呈显著正相关.(3)MCs数量分别与肾间质PAR-2和TGF-β1阳性细胞数量呈显著正相关,MCs与肾间质PAR-2或TGF-β1染色阳性细胞存在部分重叠.结论MCs可能参与AIN、CIN细胞外基质蓄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PAR-2,增加TGF-β1表达,促进Col Ⅰ合成.

  • 人类IgA肾病间质小管中炎性细胞的研究

    作者:朱国贞;李荣山;Dayid Harris;于为民

    目的探讨人类IgA肾病(IgAN)间质小管中炎性细胞(CD4+、CD8+、CD25+、MAC387+、27E10+)与临床肾功能以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36例IgAN患者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CD4、CD8、CD25、MAC387、27E10),利用电子图像分析系统测量间质小管面积(mm2),计算单位面积间质小管中炎性细胞数目.结合病理指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程度)及肾活检前后肾功能,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肾间质小管中,CD4+、CD8+细胞均与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r=0.38、0.37,P均<0.05);CD8+细胞与肾小球硬化相关(r=0.40,P<0.05).间质CD4+、CD8+以及MAC387+细胞数均与肾活检前Scr呈正相关(r=0.37、0.39、0.36,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D8+以及MAC387+细胞数是预测肾功能的主要相关因素.4例ESRD患者27E10+细胞数明显多于非ESRD患者组.结论浸润于间质小管中的CD4+、CD8+、MAC387+在IgAN的肾功能和肾组织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D8+、MAC387+细胞数是影响IgAN预后的独立因素.间质27E10+细胞可能是预测IgAN进展的有效因子.

  •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

    作者:曹杰贤;孔晋星;唐亚娟;王梅君;沈荣华;杨立愚;徐祥英

    我们从2003年起对接受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63例CRF患者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观察,探讨该参数临床价值.

  • 薄肾小球基膜的IgA肾病三例

    作者:吴光华;李云生;柯颖杰;陈晓莉;戴再友;林曦

    本院近2年来经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63例中,其中部分作电镜检查,发现肾小球基膜(GBM)变薄3例,此属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

  • 11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身高随访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赵红洋;孙若鹏;董俊华;甄军晖

    近年来,关于激素对儿童生长的不良影响报道较多,但少见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为探讨激素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身高的可能效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我们对116例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 人参败毒胶囊致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黄英伟;陈统清;林敏娃

    患者男,46岁,患者2001年因眼睑、双下肢水肿,24 h尿蛋白定量14.2 g,Scr 140 μmol/L,肾活检为肾小球微小病变,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肾小球微小病变.经泼尼松60 mg/d治疗,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但泼尼松减量至30 mg/d时又出现水肿、大量蛋白尿,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复发、激素依赖型.

  • 多囊蛋白1分子在多囊肾发病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张彤;梅长林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人类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之一,发病率为1/500~1/1000,占终末期肾病病因的10%,主要由pkd1基因突变引起.近年来人们对其编码产物多囊蛋白1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腹膜透析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钱家麒

    多项大型研究显示,腹膜透析(腹透)具有与血液透析同样的临床治疗效果.尽管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仍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及解决.

  • 《中华肾脏病杂志》20年全文光盘征订通知

    作者:

  • 2006年Kidney International改由Nature Publishing Group出版

    作者:

    关键词:
  • 腹膜透析植管培训班招生通知

    作者:

  • 爱尔血液灌流学习班通知

    作者:

    关键词: 血液灌流 学习班
  •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招生通知

    作者:

  • 静脉补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鲁维维;袁伟杰;许静;苏红;叶菡洋;边琪;房振宇;郭云珊;崔若兰

    目的探讨静脉补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MHD患者71例,随机分为静脉组(24例)、口服组(27例)和未补铁组(20例).观察用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疗效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和血浆及红细胞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全血过氧化氢酶(CAT)等氧化应激指标,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8周后,静脉组Hb水平及SF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血浆及红细胞中MD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SOD、GSH-px和全血中的CA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CRP、IL-1β、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8周后静脉组血浆MDA与SF呈正相关,MDA与TNF-α呈正相关(P<0.01).结论静脉补铁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及缺铁,但也加剧了其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MHD患者体内炎症及氧化应激之间具有相关性,氧化应激似乎是形成慢性炎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 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郑智华;马祖;郝元涛;黄锋先;余学清

    目的评估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探讨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微炎症、腹膜转运和残余肾功能对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的CAPD 3个月以上的患者88例,使用KDQOL-SFTM生存质量研究量表计分.同时检测患者营养状态、透析充分性、微炎症、腹膜转运功能和残存肾功能,用SPSS1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CAPD患者肾病、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评分为:58.6±14.2,SF-36总分为50.4±12.8.(2)营养指标(MQSGA、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等)与KDTA和SF-36总分及其部分领域呈显著相关,其中以MQSGA相关性好.(3)微炎症(IL-6、CRP和TNFα)与KDTA和SF-36总分及其分支领域呈显著相关,其中以IL-6相关性为显著.(4)腹膜转运功能与KDTA和SF-36总分呈显著等级相关.(5)残存尿量与KDTA和SF-36总分及部分领域呈显著相关.(6)Kt/V与KDTA和SF-36无显著相关.(7)对KDTA的影响分别为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MQSGA、IL-6、Kt/V、TNFα、CRP,其中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MQSGA、IL-6是独立影响因素.(8)对SF-36的影响分别为腹膜转运功能、MQSGA、残存尿量、IL-6、Kt/V、TNFα、CRP,其中,腹膜转运功能、MQSGA、残存尿量、IL-6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Kt/V可能不影响腹透的生存质量.(2)营养状况和微炎症状态是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MQSGA与生存质量相关性较好.而IL-6是预示生存质量的较佳微炎症指标.(3)腹膜转运功能、残存尿量、MQSGA、IL-6是影响腹膜透析生存质量的独立因素.

  • 高危尿毒症患者每日短时透析的临床初步经验

    作者:陈江华;何强;谢文卿;蒋华;袁静;韩飞;何永春;郑斌

    目的观察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短时透析的疗效.方法16例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HD的高危尿毒症患者改作每周6次、每次2 h的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滤过治疗,随访8周.比较每日透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透析不良反应、血压、体重变化、每周Kt/V,血清磷、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心胸比率、左心重量指数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价的变化.结果与常规透析比较,患者每周Kt/V从4.36+0.62升高至4.88+0.41(P=0.009),血压下降至趋于正常,透析中低血压反应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血清磷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心脏缩小(P均<0.05),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透析治疗后耐受性良好,并能使血压平稳,透析充分,更好地预防透析骨病,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及治疗心血管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投稿须知

    作者:

    关键词:
中华肾脏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