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실험화림상감염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1358
  • 国内刊号: 11-9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yhlcgr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毛羽 成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核苷(酸)类药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作者:闫改勤;纪世博;刘顺爱;欧蔚妮;赵莹莹;马艳华;成军;邢卉春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IL-21表达水平,探讨血清IL-21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患者对抗病毒应答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5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优化的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12周、24周、36周、52周、64周、76周、88周和104周的血清并检测IL-21水平、HBV DNA定量、HBsAg、HBsAb、HBeAg、HBeAb和肝功能等相关指标,分析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之间的相关性;另选取15例HBV携带者、15例健康志愿者做对照。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优化治疗基线血清IL-21水平与无症状携带者血清IL-2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00、0.003);核苷(酸)类似物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优化治疗过程中血清HBV DNA、HBsAg、HBeAg、HBeAb均呈下降趋势,且HBV DNA水平及HBsAg浓度于治疗12周内下降速度快,HBsAg浓度降低速度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慢。基线IL-21水平与优化治疗12~24周时的病毒量变化对数值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55、P =0.015),36周时IL-21水平与36~52周病毒量变化存在中等强度的负相关性(r =-0.62、P =0.001)。核苷(酸)类药物优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清IL-21浓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浓度在36周,为66.41 pg/ml,显著高于基线IL-21浓度(P =0.001),治疗至88周及104周时患者血清IL-21水平恢复到基线状态。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IL-21浓度升高,优化核苷(酸)类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呈现一过性升高,峰值与HBV DNA的抑制及HBsAg、HBeAg等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 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疾病并发感染的疗效

    作者:谷月丽

    目的:探讨替加环素治疗血液疾病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血液疾病并发感染者共80例,按用药情况分为更换替加环素组(36例)和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44例)。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过程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同时记录其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粒细胞缺乏者26例(32.50%),中性粒细胞缺乏时间为2~65 d,平均(18.5±16.5)d。68例(85.00%)患者发热,发热持续时间1~52 d,平均(10.5±8.5)d。共检测出41株菌株,其中27株(65.85%)革兰阴性菌、13株(31.71%)革兰阳性菌和1株(2.44%)真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耐药,耐药率为33.33%,1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耐药,耐药率为16.67%,其余菌株均对替加环素敏感。80例患者治愈2例,好转55例(总有效率为71.25%),无效13例,死亡10例。更换替加环素组和初始即联合其他抗菌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2%和70.4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5,P >0.05)。不良反应轻,主要为消化道不适等症状。结论替加环素以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可作为血液疾病继发感染者替补方案或经验治疗的选择,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每日疗法与间歇疗法在糖尿病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陈子强;石凤玲

    目的:比较每日疗法与间歇疗法在糖尿病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同时采用每日疗法进行结核化疗的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间歇疗法进行结核化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痰菌转阴以及结核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00、0.41,P均>0.05);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79、0.53,P均>0.05);治疗后2、3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3.8%、90.5%和97.6%,对照组分别为65.0%、72.5%和80.0%,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83,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结核病灶吸收显效率为88.1%,显著高于对照组(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 <0.05)。结论每日疗法在糖尿病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更佳,能够更好地促进痰菌转阴率以及结核病灶吸收,可作为高效的治疗方案。

  • HIV感染者骨科手术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

    作者:孙胜;张强;赵昌松;李鑫;赵汝岗;张耀;刘琨;王晶晶;陈宗峰;蔡娟

    目的:探讨骨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围手术期应用预防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规范化流程对医务人员减少职业暴露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需行骨科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共66例,其中给予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42例,脊柱椎间融合内固定术11例,关节置换术9例,带锁髓内钉固定术4例。术中精细操作、规范手术操作流程;严格执行预防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规范化流程。监测2010至2015年骨科手术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38例/次。结果医务人员发生一级暴露24例,二级暴露9例,三级暴露5例。经严格按照职业暴露后预防处理原则,无1例医务人员发生HIV感染。结论围手术期严格执行职业暴露相关防护规范化流程可以有效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的感染。

  • 复杂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祝丹

    目的:探讨导致复杂尿路感染的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并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215例复杂尿路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究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结果病原菌分类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为840、260和115株,各占全部菌群的69.14%、21.40%和9.47%(χ2=16.32、P =0.0000);本研究共提取革兰阴性菌84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要菌群,共675株(占80.36%);3种菌株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青霉素以及除头孢他啶之外的3代头孢耐药率均高于50%,但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均低于10%。革兰阳性菌260株,其中粪肠球菌、尿肠球菌为主要菌群,共204株(占78.46%)。其中粪肠球菌、尿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无耐药性,高浓度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均较高。结论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群为革兰阴性菌,目前较为有效、耐药性较强的抗菌药包括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阿米卡星、氨曲南、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分析及控制策略

    作者:何展旺;赖飚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以降低静脉用药中心医院感染率。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抽查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采取针对性控制策略,比较实施控制策略前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76例次医院感染中,配药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操作37例次(43.53%),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23例次(27.06%),药液存放和运输不符合要求10例次(11.76%),配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6例次(7.06%);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后,因配药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药液存放运输不符合要求、配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均显著低于实施前(0.0075% vs 0.0449%、0.0075% vs 0.0279%、0.0032% vs 0.0121%、0.0011% vs 0.0073%和0.0139% vs 0.0923%)(P =0.000、0.000、0.026、0.032、0.000)。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主要影响因素是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与空气污染所致,采取针对性控制策略,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结核病患者对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张玲;孙月;陈勇;郜桂菊;杨思园;万康林;李兴旺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病(TB)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二线药物耐药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标本,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养鉴定。进行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4种二线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乙硫异烟胺)药敏试验监测,并对所有菌株在gyrA、gyrB、rrs、tlya、eis和ethA基因位点进行DNA测序以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得到31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12株耐卷曲霉素,8株耐氧氟沙星,4株耐卡那霉素,5株耐乙硫异烟胺,耐药率分别为38.71%、25.81%、12.90%和16.13%。7株菌为耐多药菌株,1株菌为广泛耐药菌株,耐药率分别为22.58%和3.23%。耐药菌株常见的突变位点是rrs1401,gyrA94和gyrA90。一线敏感菌株中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一线耐药菌株(P =0.012)。性别与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33),年龄>40岁组的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其余两组(P =0.043)。结核初治组与复治组患者二线耐药率、CD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3、0.307)。结论 AIDS合并TB患者存在二线抗结核药物原发耐药,其中卷曲霉素耐药率高,其次是氧氟沙星。

  • 糖尿病足感染复发的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

    作者:郭静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复发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影响其感染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感染者共185例,收集其中复发感染的106例患者感染部位的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分析影响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06例感染复发患者共培养出12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G+)占54.7%、革兰阴性菌(G-)占39.5%,其他病原菌占5.8%。其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帕尼培南产生耐药性的发生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复发和细菌出现多重耐药性主要与近期应用抗菌药物、溃疡未愈合时间超过65 d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关(P =0.0268、0.0058和0.0045)。结论多种病原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患者感染复发的主要原因,且其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控制;糖尿病足患者如果出现多重耐药病原菌、溃疡未愈合超过65 d或存在有周围血管病等情况时容易增加感染的复发几率,需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及早进行临床干预,警惕复发的发生。

  • 2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俞冲;秦艳丽;朱利平;王新宇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27例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8.89%(2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脑脊液糖(1.81±0.69 mmol/L)降低尤为显著;若并发颅神经损害,多累及视神经和听神经;头颅CT或MR可见脑缺血病灶(37.04%)及软脑膜不同程度强化灶(59.26%);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病原学脑脊液墨汁染色阳性患者22例(占81.48%),隐球菌培养阳性患者20例(占74.07%),荚膜多糖抗原检测(乳胶凝集试验)阳性占100%;两性霉素B(AmpB)联合5-氟胞嘧啶(5-FC)治愈好转率100%(17/17),AmpB +5-FC +氟康唑治疗的4例患者中好转3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误诊率较高,脑脊液墨汁染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及培养有助于确诊;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仍是目前经典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联合治疗方案有待大样本的临床验证;早期控制真菌及颅高压是改善预后关键,必要时可尽早外科干预。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

    作者:王璐;房娜;郝彦琴;赵龙凤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析2014年4月至2014年7月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中体检数据完整、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及腹部超声检查的受试者3447例。依据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非脂肪肝组2093例,NAFLD组1354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患病率与Hp感染及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间的关系。结果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血尿酸(UA)水平在男性及女性体检者中均为NAFLD患病的危险因素,男性体检者中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为NAFLD危险因素;女性体检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NAFLD保护因素。NAFLD患病率与总胆固醇(TC)水平及Hp感染关联无显著性。结论 NAFLD患病率可能与BMI、TG、UA、LDL-C、FPG和HDL-C水平存在相关性,而与TC水平及Hp感染的相关性不显著。

  • 394例学龄儿童流感样病例临床调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

    作者:王晓杰;崔继烨;周星

    目的:调查2014年冬季学龄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于本院感染科开具复课证明的394例学龄儿童ILI,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就诊情况、治疗和预后。根据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结果394例学龄儿童ILI中,未用抗菌药物组及使用组病例在性别、年龄、高体温、伴有咳嗽、咽痛、头痛、卡他症状、热程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使用抗菌药物组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使用抗菌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一级医院为84.2%(149/177),三级医院为69.6%(110/158),未就诊病例为63.6%(35/55)。一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于三级医院及未就诊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25例(6.3%)患儿进行了甲型流感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诊断试纸条进行抗原检测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仅有5例(1.3%)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者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结论学龄儿童ILI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抗菌药物的使用并不能影响其临床表现及预后;在流感季节,各级医院应该积极开展针对该类人群ILI的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工作,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诊治依据;同时临床医生应该加强掌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指征。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护理

    作者:许雪静;柳月红;刘彬彬;董愉

    目的:总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并发症及眼部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AIDS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眼部并发症,总结其护理方案。结果19例患者(37只眼)出现视乳头水肿,6例患者(12只眼)出现视神经萎缩,2例患者(4只眼)出现脉络膜病灶,3例患者(6只眼)出现复视,1例患者单眼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11例患者眼底正常。42例患者(84只眼)中17只眼视力为光感~0.1,12只眼视力为0.12~0.3,视力≤0.3的患眼占总数的34.5%,55只眼视力为0.4~1.0。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颅内压、视力及眼底变化,对低视力患者加强生活技能及视力的训练,有利于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胃癌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付靖楠;马熙;孙会群;周黎;韩倩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菌株耐药性和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预防及治疗胃癌术后真菌感染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56例胃癌患者手术资料及术后送检标本,分析术后真菌感染的菌株分布和耐药性,并对真菌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56例胃癌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率为40.23%(103/256),共检出139株菌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占66.91%(93/139)。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敏感性较高,对三唑类抗真菌药敏感性较低。患者的年龄、术前吸烟史、胃癌的TNM分期(T:代表原发肿瘤的范围,N: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存在与否及范围,M:代表远处转移的存在与否)、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术中使用电刀、术后细菌感染和术后住院时间是胃癌术后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前有吸烟史、TNM分期Ⅲ~Ⅳ期、术中使用电刀以及术后细菌感染是引起胃癌术后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胃癌术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有多种危险因素与之相关,临床工作中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并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真菌药。

  • 甲状腺激素、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作者:尹小燕;乔建瓯

    目的:结合脓毒症患者病情、住院病死率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三者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根据2008年国际脓毒症定义的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入选病例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包括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非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对照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组按照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24 h内的TH、PCT及CRP浓度并进行各组间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FT3、TT3、TT4水平显著低于脓毒症及对照组(P均<0.05),脓毒症患者血清FT3、TT3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严重脓毒症患者较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显著升高(P <0.05),但两组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FT3、TT3、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但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的TSH含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P是鉴别SIRS和非SIRS的有效指标,但并非早期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PCT、TH是早期诊断脓毒症并能与非SIRS鉴别的特异性较高的炎症指标;结合PCT和TH水平可以客观判断脓毒症病情的严重性。同时,TH与PCT水平与脓毒症预后显著相关,两者联合应用有望成为早期判断脓毒症预后的快速、可靠且非有创性指标。

  • 综合治疗策略对我国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常中飞;郑玉琴;刘凤永;段峰;王志军;王茂强

    目的:评价单纯应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TACE)及综合治疗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CV-HCC)的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139例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TACE治疗组96例(TACE组)和TACE-联合治疗组43例,分析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结果 TACE组患者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43.8%和24.0%;综合治疗组患者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6.0%、76.7%和58.1%。TACE组与综合治疗组在生存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91,P =0.0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ild分级、有无门脉癌栓、甲胎蛋白(AFP)、肿瘤大小、肿瘤数目、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治疗方式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均为影响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治疗方式、BCLC分期、有无门脉癌栓和AFP水平是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综合治疗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有效的治疗方法。

  • 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病理状态的评价

    作者:张占卿;陆伟;翁齐铖;张智勇;沈芳;王雁冰;冯艳玲

    目的:评价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有效性。方法共选取CHB患者211例,其中HBeAg阳性和阴性分别为125例和86例。血清HBsAg、HBeAg和HBcrAg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与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和HBV DNA与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Bayes逐步判别分析显示,HBeAg阳性患者,仅血清HBsAg符合判别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方程纳入自变量的标准(F >3.84),Fisher判别函数预测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的正确率分别为62.7%、58.8%和63.8%、69.6%;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和HBcrAg分别符合判别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方程纳入自变量的标准(F >3.84),Fisher判别函数预测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的正确率分别为79.3%、66.7%和71.7%、75.0%。结论血清HBsAg对HBeAg阳性患者以及血清HBV DNA和HBcrAg分别对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有显著的预测意义。

  • 2014年某院现患率调查分析

    作者:冷小艳;王修石;刘世莲;赵俊杰;王全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及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方案、开展目标性监测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病区为基本单元,各临床科室的感染管理兼职医生及护士担任调查员,统一采用《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登记表》,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相结合的方式,对当日全院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收集住院患者1856例,实际调查1841例,实查率99.19%。医院感染者50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72%,医院感染例次52例,医院感染例次率2.82%;社区感染者416例,社区感染患病率22.6%,社区感染例次426例,社区感染例次率23.14%。无论是社区感染还是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均位居首位,分别为50.94%和65.38%。医院感染的50例患者中,阴性菌感染23例,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1例,占总构成比47.83%;社区感染主要病原体是其他病原体(12例、21.43%),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各占17.86%。在1841调查患者中有606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2%;其中预防用药患者134例(22.11%),治疗用药患者442例(72.94%),既预防又治疗用药患者30例(4.95%)。结论本次现患率调查真实地反映了本院感染的动态,更加明确了医院感染防控重点科室与重点环节,进一步为针对性地开展感染控制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增强了全院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 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变异的深度测序分析

    作者:闫琳琳;张恒辉;马慧;刘翟;李伟;陈红松;邵启祥

    目的:利用Ion Torrent PGM深度测序技术,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特征。方法收集HBeAg阳性CHB患者血清样本25例,提取HBV D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片段,构建深度测序文库,基于Ion Torrent PGM平台深度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及其突变率;构建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型和野生型参考质粒,作为深度测序质控品。结果在25例HBeAg阳性CHB患者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检出流行率达20%的突变位点10个:G1746A、A1752G/T、T1753C/G、A1762T、G1764A、C1817G/A、T1825C/A、A1846T、G1896A、G1899A;G1746A和T1825C/A的流行率分别达92%和100%。突变位点在HBV B基因型和C基因型感染者的分布情况显示,A1752G/T和G1896A主要流行于B基因型感染者(63.6% vs 0.0%,χ2=12.374、P =0.0007;72.7% vs 28.6%,χ2=4.812、P =0.0472),A1762T和G1764A主要流行于C基因型感染者(27.3% vs 78.6%,χ2=6.579,P =0.0172);C基因型感染者A1762T/G1764A突变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7%±28.4% vs 68.4%±42.7%,t =1.614、P =0.1326)。25例HBeAg阳性CHB患者中,32.0%患者仅有A1762T/G1764A突变,24.0%患者仅有G1896A突变,24.0%患者同时携带A1762T/G1764A和G1896A突变。结论深度测序分析可用于定量检测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突变,为HBV突变研究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平台。

  • 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楠;颜学兵;郝俊贵;张言超

    目的:研究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期间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接受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和6个月时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sAg水平;并同时监测其HBV DNA、HBeAg、HBcAb及ALT的水平。结果43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血清HBsAg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9);治疗1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2、P =0.304);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2.71、P =0.015,t =-2.71、P =0.010);其他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FN-α治疗6个月时患者血清HBsAg下降>0.5 log10IU/ml组患者ALT复常率高于下降<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36、P =0.019);下降>0.5 log10IU/ml组HBeAg阴转率高于下降<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 =0.040);下降>0.5 log10IU/ml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下降<0.5 log10IU/m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 =0.040)。结论 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α治疗早期呈下降趋势。HBsAg定量在慢性乙型肝炎IFN-α治疗早期下降迅速的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下降缓慢者。

  • 趋化因子受体6基因与陕西汉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汉族人群相关性

    作者:闫铭锋;李晓波;苏扬;李婷;陈苗;柴阳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陕西汉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汉族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768例RA患者和960例正常对照DNA样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目的条带,使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rs1331301、rs1556413、rs3093024、rs1854853和rs3093023位点基因分型,分析与RA的相关性。结果 CCR6基因5个标签SNP位点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RA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s3093024位点A等位基因(OR =1.22、P =0.003),显性模式(OR =1.33、P =0.0048)RA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1854853位点A等位基因(OR =1.20、P =0.0067),显性模式(OR =1.35、P =0.0063),RA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3093023位点T等位基因(OR =1.26、P =0.0009),显性模式(OR =1.38、P =0.0015),隐性模式(OR =1.33、P =0.025),R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1331301和rs1556413两个SNP位点等位基因和显性、隐性模式,RA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CR6基因rs3093023、rs3093024和rs1854853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能是陕西汉中地区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基因位点。

  • 恙虫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测积分诊断体系的建立

    作者:赵琴;李儒贵;杨靖;李健;谭华炳

    目的:探索建立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测诊断恙虫病的积分体系。方法分析2015年临床确诊的16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血常规、降钙素原、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设立恙虫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积分系统,将临床表现分为1类临床表现(发热、焦痂,每项积2分)、2类临床表现(皮疹、野外生活史,每项积1分),3类临床表现(呼吸系统如咳嗽、咯痰等;消化系统便血、腹胀、恶心等;心血管系统如心悸、胸闷等;神经系统如嗜睡、谵妄等,积0.5分);将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定位1类实验室证据(每项积1分),将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异常定为2类实验室证据(每项积0.5分),汇总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积分。对比分析抗-恙虫病东方体检测和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结果与积分系统的相关性。探索根据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恙虫病的可能性。结果抗-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93.75%(15/16),焦痂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检测阳性率为100%(4/4)。全部恙虫病患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积分系统≥8.5分者,其抗-恙虫病东方体阳性和(或)焦痂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的阳性。结论通过建立恙虫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积分体系,有利于在无抗-恙虫病东方体检测或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条件下临床诊断恙虫病。

  • 剖宫产术后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顾雯雯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感染原因以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剖宫产感染的发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至2014年84例剖宫产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感染者中,并发症居前三位的分别为剖宫产手术指征胎儿窘迫(21例,25.00%)、产程异常(18例,21.43%)和头盆不称(6例,19.05%);剖宫产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手术切口(33例,39.29%)、生殖系统(18例,21.43%)和泌尿系统(14例,16.67%)。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产妇是否合并基础病变等因素与产妇剖宫产感染有关。实验室共检出病原菌56株(66.67%),感染病原菌中位于前三位的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21.43%)、铜绿假单胞菌(11株,19.64%)、大肠埃希菌(9株,16.07%)。产妇年龄≥30岁、体重指数≥25、产程≥12 h、手术时间≥1 h、术中出血量≥500 ml、术后留置导尿时间≥12 h是引起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均<0.05)。结论对产妇分娩前的保健积极指导,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产妇分娩期间去除不重要的诊疗操作,分娩前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病房和手术室的严格消毒无菌管理,对产妇剖宫产手术后有针对性的有效护理,能够有效避免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剖宫产 感染 护理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形成的影响

    作者:郑璇儿;杨杰;穆小萍;赖卫明;许芳;刘晓虹;杨浩鸣;杨淑梅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体外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形成及对OprD2基因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立3个组,实验组为hUCMSCs组,对照组为细胞对照组(即人肺成纤维细胞组,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次抑菌浓度肉汤诱导PA耐药传导过程中,hUCMSCs组和NHLF组分别加入其与PA共培育所得的上清液,空白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观察3组诱导耐药所需代数以及抑菌圈的大小。诱导耐药前后分别采用K-B法及real-time PCR法测定PA对常见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OprD2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经次抑菌浓度的亚胺培南诱导后, hUCMSCs组PA耐药性的出现较NHLF组及空白对照组延迟。NHLF组和空白对照组PA于诱导的第17代出现亚胺培南耐药,而hUCMSCs组PA于第19代出现耐药性。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诱导耐药后PA中OprD2表达量较诱导前出现减少或消失。其中hUCMSCs组PA OprD2的表达量减少至诱导耐药前的10.96%,而NHLF及空白对照组OprD2无表达,即诱导后出现OprD2基因缺失。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延迟PA耐药性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分泌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从而抑制OprD2表达的减少,而外膜蛋白OprD2表达量减少或缺失是引起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

  • 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Rothia aeria的分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曹敬荣;王培昌;沈定霞;闵嵘;张丽丽;王育英;王岩

    目的:总结Rothia aeria血流感染的临床与实验室鉴定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复习由该菌引起的血流感染病例,综合其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MALDI Biotyper质谱和16S rRNA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Rothia aeria血流感染为国内首例(Genbank登录号为KF691779)报道,经质谱和16SrRNA可准确鉴定Rothia aeri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和头孢他啶均敏感。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氨苄西林舒巴坦足量足疗程治疗,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Rothia aeria引起感染临床少见,16S rRNA和质谱能准确鉴定Rothia aeria,血培养对病原诊断有重要价值。

  • 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性治疗

    作者:程馨禾;边赛男;张峣;刘晓清

    潜伏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LTBI)是结核分枝杆菌(Mtb)在体内的稽留状态,其诊断依据为结核纯蛋白衍化物(PPD)皮肤试验或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阳性,且无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证据。预防潜伏性结核感染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至关重要,国际上的预防性治疗方案主要有6~9个月单药异烟肼(INH)、3~4个月单药利福平(RIF)、3~4个月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或利福喷丁(RPT)治疗。我国潜伏性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研究数据有限,因此,加强医务工作者对LTBI高危人群的了解,尤其是各种预防性治疗方案在不同高危人群中应用的认识,对医务工作者选择有效的预防性治疗方案有着积极意义。

  • HIV感染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

    作者:方敏;邓梅花;梁飞立

    何时启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抗病毒治疗领域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研究证据的不断充实,近期国际上各权威指南对成人和青少年患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起始治疗时机进行了修订,均主张尽早治疗,有“越早越好”的趋势。本文就国内外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时机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重视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加强性能验证及质量控制

    作者:

    近日,在第十一届全国检验年会期间,卫生部临检中心王露楠教授与全国检验、感染领域近200位专家就“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的性能验证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兰兰教授任会议主席。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