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실험화림상감염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1358
  • 国内刊号: 11-9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yhlcgr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毛羽 成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血清IL-25与HIV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

    作者:陈婵;李孟英;谭可平;甘琼萍;陆晖;沈扬林;覃国琦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清IL-25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5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计数,分析两者与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中有44例(80.00%)发生机会性致病菌感染,其中26例(47.27%)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机会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较未发生感染组高[(946.45±1652.84)pg/ml vs (107.58±167.33)pg/ml,P <0.01),CD4+ T细胞计数降低[(87.54±110.60)cell/μl vs (298.60±211.91)cell/μl,P <0.05)。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组较未发生感染组患者血清IL-25增高[(1247.78±1877.48)pg/ml vs (358.09±944.31)pg/ml,P<0.05),CD4+ T细胞计数降低[(48.56±74.90)cell/μl vs (200.04±182.79)cell/μl,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25浓度、CD4+ T细胞计数分别与发生机会性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呈正相关、负相关(P <0.01)。结论 IL-25可能参与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后的免疫反应,高IL-25水平可能与HIV感染者易患机会性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有关。

  • 白细胞介素-3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邹美银;朱勇根;汪美华;吴月平;俞冲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8例PHC及3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MMP-2和IL-3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甲胎蛋白(AFP)的相关性及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患者血清MMP-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及健康对照组(t =4.012、3.707,P =0.000、0.001);PHC患者血清IL-32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及健康对照组(t =3.265、9.001,P =0.002、0.000),肝硬化患者高于健康对照组(t =6.876,P =0.000);血清MMP-2、IL-32和AFP预测PHC发生ROC面积为0.827、0.702和0.873;三者均能较好地预测PHC发生(P均<0.05);以血清MMP-2、IL-32和AFP为参数,拟合预测PHC发生的Logistic二元回归方程,模型方程拟合优度高(χ2=0.714,P =0.994),准确率达到89.47%(34/38)。结论 IL-32、MMP-2和AFP均能较好地预测PHC的发生,若三者联合作为预测因素,则准确性更高。

  • 普通外科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调查与分析

    作者:卢嘉渝;梁鸿寅;杨晶;陈亭

    目的: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实施后,普外病区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与依从性执行情况,为改进手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观察的方法,对普通外科156名工作人员其手卫生认知与依从性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不同岗位和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中,监护室护士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高,保洁人员差,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差。结论手卫生认知与依从性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执行力度的监督及医护人员自身的重视度、责任心相关。

    关键词: 手卫生 认知 依从性
  • 替比夫定阻断孕晚期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作者:杨秀珍;徐洪涛;沈美龙;韩立彬;咸建春

    目的:评价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万方数据、中国知网和NCBI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对入选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研究结果,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518例。替比夫定组治疗后孕妇HBV DNA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3.95,95%CI:3.61~4.28, P <0.00001)。替比夫定组婴儿在出生时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28,95%CI:0.17~0.46,P <0.00001;OR =0.22,95%CI:0.12~0.40,P<0.00001);随访6个月时婴儿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 =0.17,95%CI:0.80~0.35,P <0.00001;OR =0.12,95%CI:0.05~0.29,P <0.001);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在服药期间和婴儿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替比夫定能够安全、有效地阻断母婴传播。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强;成军;赵昌松;袁征;蔡娟;万钢;李鑫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95例不伴有肝硬化,205例伴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69例,B级62例,C级74例,选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血清OPG、RANKL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硬度指数(SI),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OP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逐渐降低,RANKL值则逐渐升高(P <0.05)。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血清OPG/RANKL比值逐渐降低,对照组OPG/RANKL值较其余4组均显著升高(P <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跟骨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硬化A组、B组、C组患者S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I(P <0.05)。结论 OPG、RANKL和OPG/RANKL系统可能参与慢性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引起OPG、RANKL以及OPG/RANK的变化,上调破骨细胞,使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 风疹病毒先天性感染与新生儿临床表现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

    作者:高冬梅;李秀义;蔡瑜;江蓓蕾;赵俊;温和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RV)先天性感染与出生婴儿临床表现及脐带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合肥市某医院收集536例新生儿脐带血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RV-IgM,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抗-RV-IgM阳性脐带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并追踪新生儿的临床表现。结果新生儿抗-RV-IgM阳性者共有14例,感染率为2.6%,其中有5例患儿出生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抗-RV-IgM阳性组与正常对照新生儿组相比:CD3+ 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P =0.011)、CD4+ 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P =0.003)、CD8+ T淋巴细胞含量较高(P =0.001)、CD4+/CD8+值较低(P =0.005)。其中,抗-RV-IgM阳性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组CD3+和CD8+ T淋巴细胞含量较抗-RV-IgM阳性无典型的临床表现组无显著性差异,而CD4+ 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P =0.035)、CD4+/CD8+值降低(P =0.008)。结论风疹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新生儿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 院内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冯莉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本院临床分离的12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依次为82.4%(103/125)、75.2%(94/125)、75.2%(94/125)、74.4%(93/125)、74.4%(93/125)、73.6%(92/125)、72.8%(91/125)、72.0%(90/125)、75.2%(94/125)、70.4%(88/125)、69.6%(87/125)、69.6%(87/125)、67.2%(84/125)和66.4%(83/125)。所分离的125株菌中,117株来源于痰液,60株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14株来源于神经外科。结论院内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导致呼吸道感染,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很高,临床中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肖华;欧阳永忠;汤明;唐卫;潘曙光;尹彬;罗威;权虎;邱晓昕;左朝晖

    目的:对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9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479例患者中3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6.68%),病原学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84.38%。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5.00%),包括大肠埃希菌15株(46.86%),肺炎克雷伯菌3株(9.38%),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普城沙雷菌、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各占3.13%);革兰阳性菌7株(21.88%),包括粪肠球菌4株(12.50%),耐久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葡萄球菌各1株(3.13%);真菌1株(3.13%)。药敏结果显示32株病原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敏感性高(91.67%),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为敏感(85.71%)。结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主要的致病菌,临床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院内不同时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研究

    作者:赵书平;包健;姜梅杰

    目的:调查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院内不同时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检测aac(3)-Ⅰ、aac(3)-Ⅱ、aac (3)-Ⅲ、aac(3)-Ⅳ、aac(6′)-Ⅰ、aac(6′)-Ⅱ、aph(3′)-Ⅵ、ant(3″)-Ⅰ、ant(2″)-Ⅰ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临床不同时间分离的88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的存在情况。结果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临床分离的46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1株(89.1%)含ant(3″)-Ⅰ基因,33株(71.7%)含aac(3)-Ⅰ基因,2株(4.3%)含aac(3)-Ⅱ基因,1株(2.2%)含aac(6′)-Ⅱ基因,1株(2.2%)含aph(3′)-Ⅵ基因,40株(87%)含armA基因。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本院临床分离的42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41株(97.7%)含ant(3″)-Ⅰ基因,34株(81%)含aac(3)-Ⅰ基因,7株(16.7%)含aac(6′)-Ⅰ基因,16株(38.1%)含armA基因。结论院内不同时间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nt(3″)-Ⅰ、aac(3)-Ⅰ和armA基因检出率一直很高,对其氨基糖苷类耐药与AMES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有关。

  • 黄石市2010至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陈莹;夏毓;李兰;褚智杰;张芊;李开为

    目的:了解黄石市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本市疾病控制中心2010至2012年手足口病的疫情资料。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3734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分类统计分析,选取2466例实验室诊断病例进行了病原学分型。结果黄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从3月份开始增多,4、5月份急剧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月下降。2012年11~12月份又出现一个轻微的抬升。3岁以下发病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08︰1,男性显著性高于女性(χ2=8.36,P <0.01),且70%以上为散居儿童。实验室诊断病例病原学分析,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以EV71为主导,占44.52%;2011年则以CoxA16为主导,占76.24%;2012年再度以EV71为主导,占98.99%。结论气温和适宜的湿度是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的主要原因,流行时间特征与当地气温和湿度密切相关。EV71和CoxA16为黄石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两种主要病原体,每年引起流行的病原体呈现交替主导的特征。

  • 西藏地区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谢本维;小平措;次罗;李世学;孟繁平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血液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血液培养采用BD BACTEC 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BD Phoenix仪和K-B法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 5.4和Excel 2003软件。结果452例外周血标本中检出74株(16.3%)病原菌,从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27株(36.4%),革兰阳性菌39株(52.7%),真菌8株(10.8%)。引起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葡萄球菌(25株,33.8%)、屎肠球菌(9株,12.2%)、大肠埃希菌(7株,9.5%);对革兰阳性菌药敏耐药性相对较低的药物为氯霉素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阴性菌药敏耐药性较低的药物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结论革兰阳性菌是高原地区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肠球菌属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病原菌对临床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分别为革兰阳性和阴性菌为敏感的抗菌药物。

  • 肌酸激酶同工酶和乳酸以及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手足口病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董立

    目的:检测手足口病(HFMD)患者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乳酸含量和外周血液WBC计数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50例手足口病儿童为手足口病组,选择5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为对照组。分别使用COBASE411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通过VITROS 350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浆乳酸,使用 XS-1000i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结果手足口患者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WBC计数也高于对照组(P <0.05)。手足口病患者CK-MB与乳酸(LAC)呈正相关(r =0.198,P=0.048)。结论 CK-MB、LAC和WBC计数联合检测有助于HFMD的诊断,且助于HFMD并发症的预测和诊断。

  • 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传文;黄久勤;王红旗;司金春

    目的: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32例接受外固定支架联合VSD技术治疗的患者作为VSD组,36例接受传统换药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VSD组患者体温高于正常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t =6.000、6.769,P <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276,P >0.05);VSD组患者治疗1周后WBC、N%、ALT、AST和Ccr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 =8.239、5.474、2.679、3.092、4.697,P <0.05);VSD组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后Majee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24,P >0.05)。结论在开放性骨盆骨折合并会阴撕裂感染治疗中,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联合VSD技术能够使得患者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创面与骨折部较好地愈合,值得推广。

  • 替比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欧蔚妮;赵莹莹;魏丽荣;王笑梅;段英;程丹颖;杨松;李贲;邢卉春;成军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就诊并应用替比夫定(600 mg/d)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治疗52周过程中肾小球滤过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慢性乙型肝炎(CHB)、ALT及e抗原消失或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肾小球滤过率采用国际公认的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 )公式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186×血清肌酐水平-1.154×年龄-0.203×1.21(黑人)]×[0.742(女性)]。结果治疗52周后患者血肌酐(SCr)下降值与基线比较及eGFR的上升值和基线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eGFR低于90 ml/min/1.73m2的3例患者的eGFR上升幅度大(平均eGFR达21.79 ml/min/1.73m2)。进一步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GFR的改善与SCr变化相关,与HBV DNA是否低于检测下限、ALT变化、AST变化、肌酸激酶(CK)及HBeAg血清学转换无关。结论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出现eGFR的升高,且该效应独立于替比夫定的抗病毒作用及相关的ALT复常。

  • 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丁立;刘曦;谢冬英

    目的:了解肝功能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菌分布,并根据有无肺部感染将病例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并发症及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22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有81例合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5.84%(81/226),病原菌以真菌多见(78.79%,26/33)。60岁以上肝功能衰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2.94%(18/34)显著高于60岁以下患者(32.81%,63/192)。感染组合并其他部位感染及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转归方面感染组的好转率(46.91%,38/81)低于对照组(61.38%,89/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8,P =0.036),但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多见,尤其是年龄≥60岁的患者较易发生,病原菌以真菌为主。肺部感染常与其他部位感染及其他肝功能衰竭并发症并存,影响预后转归,需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治疗。

  •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梅娟;魏开鹏;张小曼;张纯瑜;肖子鸿;潘兴南

    目的:研究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N端肽(PⅢNP)及Ⅳ型胶原(CⅣ)等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探讨其在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7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A、LN、PⅢNP和CⅣ的含量,以肝组织活检作为“金标准”,评价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及其用于鉴别明显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含量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由高至低分别为HA(r =0.687)、PⅢNP(r =0.490)、CⅣ(r =0.406)和LN(r =0.392);自S2期开始,以上4项指标的水平均显著升高,与S0、S1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轻度肝纤维化(S0~S1)和明显肝纤维化(S2~S4)两组间4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显示:单项指标预测明显肝纤维化时,AUC由高至低分别为HA(0.846)、PⅢNP(0.786)、CⅣ(0.747)和LN(0.638);敏感性分别为LN(Se =80.57%)、HA(Se =75.16%)、CⅣ(Se =73.38%)和PⅢNP(Se =69.54%),特异性分别为HA(Spe =90.25%)、PⅢNP(Spe =81.89%)、CⅣ(Spe =71.51%)和LN(Spe =65.50%),准确性分别为HA(83.18%)、PⅢNP(75.74%)、LN(68.46%)和CⅣ(62.53%)。4项指标联合检查,诊断的敏感性降低(Se =68.85%),特异性提高(Spe =92.96%),诊断准确率提高至86.44%。结论单个指标检查中,HA是诊断肝纤维化有价值的一项,4项指标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度。

  • 妇产科常见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相关护理措施探讨

    作者:陆玲玲

    目的:对妇产科常见的院内感染者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筛选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并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院妇产科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患者共2856例,共发生感染者5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者21例(41.18%),泌尿系统感染者15例(29.41%),手术部位感染者10例(19.61%),胃肠道感染者3例(5.88%),宫腔感染者2例(3.92%)。年龄>50岁、留置尿管、住院时间>8 d以及化疗是妇产科患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以上因素均具有代表性(P <0.05)。结论妇产科患者的感染因素较多,规范的护理操作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是降低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 大蒜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李文利;解祥军;姜大磊;张爱军;高玉强;战淑慧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幽门螺杆菌(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本院经胃镜加病理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并HP阴性患者,共69例,所有患者常规服用大蒜素24周。对治疗前、治疗12、24周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治疗24周分别行胃镜检查并取标本行组织病理检查,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12、24周患者较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4周后较治疗前内镜下表现、组织病理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蒜素可显著改善HP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2011年度288例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析

    作者:梁金秋;庞琳;李洪杰;孟一星;曹金凤;何明;王琦;张锦前;刘顺爱;成军

    目的:了解2011年北京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教学医院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共收集288例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使用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16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进行检测。结果2011年度本院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51.74%(149/288)。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占总标本例数的23.26%(67/288);CoxA16阳性标本占7.29%(21/288);非EV71非CoxA16型阳性标本占21.18%(61/288)。2009至2011年北京地区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分析结果显示,3年间EV71阳性率变化并不明显;CoxA16阳性率显著下降;非EV71非CoxA16型阳性率显著升高。结论2011年度本院手足口病患儿在主要流行期以EV71和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北京地区2011年手足口病病原学和前两年相比非EV71非CoxA16型感染比例继续升高。

  •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分析

    作者:于亮;王梅

    目的:探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分别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对36株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及3种抗菌药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计算3种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累计抑菌率曲线。结果36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MIC50为16 mg/L,亚胺培南MIC90为64 mg/L;美罗培南MIC90为128 mg/L。厄他培南MIC50为32 mg/L,MIC90为256 mg/L。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FIC指数≤0.5、0.5~1、1~2和>2者分别为1株、16株、14株、5株;1株、17株、13株和5株;0株、1株、30株和5株。三种药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后,亚胺培南累计抑菌率曲线左移,美罗培南累计抑菌率曲线改变不明显;厄他培南联用后,累计抑菌率曲线轻度右移。结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多数呈相加或无关作用,厄他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呈无关作用;3种碳青霉烯抗菌药物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部分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具有拮抗作用。

  • 黄芩对大鼠肝硬化内毒素血症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性机制研究

    作者:刘昳;叶峰;邹文静;邱根全;刘小静;蔺淑梅;杨雪亮

    目的:探讨黄芩对大鼠肝硬化内毒素血症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性机制。方法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模型确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即模型组、黄芩组治疗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每组各20只;另设正常对照组大鼠10只。各组大鼠给予灌胃治疗,共2周。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内毒素水平,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采用RT-PCR检测肠黏膜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 RNA和Bax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个实验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内毒素组水平均显著升高(F =3.31,P <0.05);其中模型组显著高于黄芩治疗组(q =5.12,P =0.0000);黄芩治疗组显著低于谷氨酰胺组(q =3.74,P =0.0123)。3个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肠黏膜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升高(F =4.77,P <0.01);其中模型组显著高于黄芩治疗组和谷氨酰胺组(q =4.56、4.35,P均<0.01);黄芩治疗组显著低于谷氨酰胺组(q =3.78,P =0.012)。3个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肠黏膜组织Bcl-2 mRNA水平显著下降(F =3.55, P <0.05);其中模型组显著低于黄芩治疗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q =3.89、3.40,P <0.05);黄芩治疗组显著高于谷氨酰胺组(q =2.77,P <0.05)。3个实验组大鼠肠黏膜Bax mRNA水平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 =3.67,P <0.05);模型组显著高于黄芩治疗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q =3.62、2.91,P <0.05);黄芩治疗组显著低于谷氨酰胺组(q =2.85,P <0.05)。结论黄芩能够通过降低肠黏膜细胞的凋亡而减少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发生。

  • 免疫调控相关基因C12orf28在免疫组织中的分布特征

    作者:任慧;李红敏;乔雍;刘燃;郝晓花;魏红山

    目的:制备抗人C12orf28多克隆抗体,明确C12orf28编码蛋白在免疫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免疫原性高、特异性强的羧基端257个氨基酸作为目的片段,以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NA为模板,采用PCR获得目的基因C12orf28C257;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pET32a(+)-C12orf28C257,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免疫大耳白大白兔制备兔源性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和特异性,采用Western blot明确C12orf28的组织分布特征。结果 PCR扩增得到C12orf28C257目的基因片段,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并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ELISA分析结果显示,多克隆抗体效价>1︰1.28×106,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得出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未知功能基因C12orf28在胎儿肠、淋巴、胸腺和心肌等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 髓源抑制细胞对HBV转基因小鼠肝脏炎症损伤抑制作用的研究

    作者:贺改霞;张恒辉;陈衍辉;魏来;曾辉;陈红松

    目的:建立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s)介导的小鼠肝炎模型,探讨肿瘤诱导的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在免疫介导的HBV转基因小鼠肝损伤中的有效性。方法制备新鲜的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匀浆,予普通小鼠腹腔注射,1次/周,连续4周,以诱导致敏小鼠(Sensitized-mice)产生HBV抗原特异性CTLs(HBV-specific CTLs,HBV-CTLs)。分离致敏小鼠脾脏来源HBV-CTLs,静脉回输给高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1 d、3 d、6 d和9 d经眶后取血测血清ALT/AST水平。分离荷瘤小鼠骨髓来源的MDSCs,静脉注射给HBV-CTLs诱导的肝炎小鼠,并在注射后24 h,经眶后取血测血清ALT/AST水平,肝脏组织经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致敏小鼠脾脏来源的HBV-CTLs可诱导HBV转基因小鼠肝组织损伤,血清ALT、AST水平呈升高趋势;且与CTLs注射组小鼠相比,CTLs联合MDSCs注射组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减轻,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ALT:(254.5±25.50)vs (80.67±11.57),P <0.05;AST:(301.5±40.50)vs(249.0±79.00),P >0.05)]。结论静脉回输肿瘤诱导的MDSCs可有效减轻HBV-CTLs诱导的肝炎小鼠中肝组织损伤。

  • 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和喜炎平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对照研究

    作者:黄可飞;张国成;刘瑞清;邓军霞;黄艳娴;吕香萍;林海波;刘雪;成胜权;许东亮;曹云新;马福成

    目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的抗病毒与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分别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腹腔注射(12.5μg/kg)、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12.5μg与25.0μg)、利巴韦林腹腔注射(123.3mg/kg)、喜炎平腹腔注射(61.65mg/kg)、炎琥宁腹腔注射(61.65mg/kg)连续5d的干预治疗,同时设RSV感染阳性组和阴性对照组。于第6天摘眼球取血,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3+CD4+、CD3+CD8+水平;无菌剖取肺组织,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RSV载量。结果成功建立RSV感染小鼠模型。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RSV感染阳性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明显,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干预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有不同程度恢复,RSV载量显著下降,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25.0μg雾化吸入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损伤程度轻,RSV载量低,喜炎平、炎琥宁腹腔注射组次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SV感染阳性组比较,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干预各组小鼠外周血CD3+CD8+水平升高,CD3+CD4+与CD3+CD4+/CD3+CD8+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25.0μg雾化吸入组,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显著,喜炎平、炎琥宁腹腔注射组次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与炎琥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与炎琥宁、喜炎平均有抗RSV及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作用,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1b25.0μg雾化吸入组为显著。

  • 加味玉屏风散与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黏膜免疫效应与机制研究

    作者:李玉梅;郭永洁;吴中华;金如锋;吴琳群

    目的:研究维生素C(Vit C)玉屏风散合剂和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免疫效应和机制,探索中西医结合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优化方案。方法选取BALB/c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Vit C玉屏风散组和流感疫苗组,分别给予Vit C玉屏风散合剂连续灌胃14 d,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肌肉注射免疫小鼠,而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仿人体生理状态;上述动物连续喂养14 d后取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肠灌洗液;ELISA法检测肺肠灌洗液中SIgA和IgG的含量,以及外周血Th1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和Th2细胞因子(IL-4、IL-6和TGF-β)含量。结果 VitC玉屏风散上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SIgA和IgG水平(SIgA:t =1.68,P >0.05;IgG:t =-0.85,P >0.05),对血液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影响(t 分别为0.51、0.58、1.55、1.51、0.72和1.21;P均>0.05),细胞因子呈Th1优势反应(Th1/Th2=1.19);流感疫苗上调血液中和IgG抗体水平(Z =0.20,P >0.05),上调血液IFN-γ、TNF-α、IL-6和TGF-β水平(t 分别为1.78、0.95、2.05和0.71;P均>0.05)可显著提高血液IL-2和IL-4水平(t分别为2.53和2.29;P均<0.05),且Th1漂移更加明显(Th1/Th2=1.35)。结论 VitC玉屏风散可直接激活黏膜免疫防御机制,促进呼吸道保护性抗体SIgA和IgG的形成,抵御病毒入侵;流感疫苗主要激活系统免疫,上调系统免疫水平,对入侵体内的流感病毒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二者可以优势互补,通过不同的机制在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

  • 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合并癫痫一例

    作者:宋有志;李建滨;路遥;邱国华;申戈;庄立伟;胡雷萍;张璐;李明慧

    慢性丙型肝炎当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治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的应答率,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持久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高达66%。PegIFN联合RBV的治疗被视为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1]。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癫痫患者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经过,现报道如下。

  •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情况

    作者:魏绪廷;李厚景;滕清良

    近年来,本院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分离率前3位的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已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及时了解全院、不同病区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分布,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本研究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菌的耐药性及分布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一例布鲁菌病的病原学诊断

    作者:宋江勤;徐湖波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属细菌所致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多见于内蒙古、东北和西北等牧区[1]。本院收治布鲁菌病患者1例,回顾该病例实验室诊断过程,总结该菌的微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醒本地区微生物实验室人员在布鲁菌病诊断时提高警惕,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病原微生物学鉴定,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

  •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并多种致死并发症循证诊治一例

    作者:谢能平;雷飞飞;李芳;谭华炳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高发流行区,虽然预防接种疫苗使得青少年感染率明显下降,但中老年人感染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戊型肝炎在我国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作为戊型肝炎病毒(ha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的特殊人群,老年人戊型肝炎病程长、病情重、预后不佳[1]。老年在感染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的基础上更加容易受到HEV的侵犯[2-3]。HBV重叠HEV感染导致肝功能损害严重,肝组织炎症程度高、预后更差[4],老年人群HBV重叠HEV感染常见。重叠感染者的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5]。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脑、肾等基础疾病,更增加了预后的危险性。

  • 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安全性观察

    作者:龚进红

    医院急诊外伤感染通常起病急,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故选择一种敏感、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致关重要。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为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及治疗效果与林可霉素相同,但脂溶性、渗透性优于林可霉素[1]。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本科采用克林霉素磷酸酯作为急诊外伤感染预防性用药的临床情况,现报道如下。

  • 艾滋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职业防护

    作者:张艳华;张萌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从而继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1]。心脏介入诊疗是用来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手段,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准确的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我国AIDS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报告感染人数呈上升趋势,流行形势十分严峻[2]。因此, AIDS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也相应增多,HIV感染者中有44.1%会出现心脏受累[3]。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护理体会

    作者:黄海静;魏春波;王雅苹;刘小冬;徐克沂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除可引起女性尖锐湿疣外,宫颈HPV的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HPV感染率的逐年增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并越来越年轻化[2],在临床上常用的激光、冷冻和微波等物理疗法治疗HPV引起的尖锐湿疣,但其对HPV临床感染治疗作用有限,本科室对48例女性宫颈HPV感染者尝试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医学实验室常见学生生物安全问题及其应对

    作者:王蓓蓓;冯鑫;张剑平;曾辉

    在整个传染病医学实验过程中,学生是暴露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从造成自体损伤、他人损伤和环境污染3个方面分析医学实验室常见的生物安全问题或潜在风险。提出从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安全再培训、定期开展生物安全演练3个方面入手,开展有针对性的生物安全培训,规范学生安全操作。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强化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分区分级管理和现场事故处理能力,完善安全学分管理和安全奖惩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从而达到将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降至低水平的目的。

  • 与本刊编辑部互动方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尊敬的作者、尊敬的读者,有关投稿、稿件查询、杂志订阅、地坛国际感染病学术会议消息、肝脏病和感染病诊疗指南等有关咨询或学术疑难问题,您可以发邮件至 Email:editordt@163.com;或打电话与编辑部联系:(010)84322058/84322059。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网上查询途径

    作者:本刊编辑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http://www.gapp.gov.cn/→“办事服务”→“便民查询”→“新闻出版机构查询”→“连续性电子期刊”;
      2.北京市新闻出版(版权)局:http://www.bjppb.gov.cn →“行业资讯”→“北京地区连续型电子出版物”;
      3.中华医学会:http://www.cma.org.cn →“期刊动态”→“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一览表(2010-05-12)”;
      4.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http://www.nlc.gov.cn。

  • 本刊来稿有关著作权事项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为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地坛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医学科技期刊。为了保护作者和杂志的合法权益,避免引起著作权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相关法规,遵照中华医学会相关规定,在本刊刊登文章的作者(著作权人)必须在文章刊登前签署《中华医学会论文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否则不能采用。特此声明。

  • 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视频及幻灯文献引用格式说明

    作者: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为了更好发挥医学学术性电子期刊的文献作用,方便和规范引用电子期刊的视频文献和幻灯文献;同时也是为了提高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的显示度及影响因子,各刊编委会要积极引导读者、作者引用视频及幻灯文献。现将文献著录和引用规范试用说明如下。
      1.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各编辑部在制作视频及幻灯文献时体例格式应规范,片头应有片名、著作者姓名及单位,片尾应有责任编辑、制作者、出版者及其单位。

  • 本刊常用英文缩写词汇

    作者:

    本刊对于以下读者、作者比较熟悉的感染病学专业名词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即除文题和内文中小标题外,在正文中下列缩写词汇第一次出现时,不必再标注中文。

  • 本刊对来稿医学名词和文字的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稿中医学名词要求: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 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 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 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和志谢

    作者:

    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

  • 2013年第7卷1~6期目录

    作者:

    关键词:
  • 本刊对来稿图片格式的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刊要求来稿中照(图)片,每张照(图)片均应有必要的图题及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中箭头标注应有文字说明。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照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并在背面标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所有的图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电子图片采用 jpg 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像素/英寸,并应经过剪切后充分显示关键部分。

  • 本刊对来稿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本刊对于投稿的参考文献格式按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于右上角标出。不要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外文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表格规范

    作者:本刊编辑部

    文内表格的设置应有助于简洁、明了、直观地表达结果。若表中的内容简单,仅少数几个统计数字,用简洁文字可表达清楚的,可删去表格,选用文字描述;若文字叙述冗长繁琐,而用表格表达便于理解,则建议作者选用表格。表、图、文字描述三者之间应无重复。
      表格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有自明性。自明性即只看表,不阅读正文,即可理解统计或对比的意义。

  • 感染与细胞因子风暴

    作者:安纪红

    机体受到感染或创伤后,首先会激发炎症反应,这种反应可以激活人体内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应对感染或创伤。但病原体经过亿万年的演化,已经逐渐进化处多种方式避免触发炎症反应进而保存自身,例如流感病毒和革兰阴性细菌土拉弗朗西斯菌等可在宿主中触发危及生命的“细胞因子风暴”,而此种结果可能会导致显著的病理症状,甚至死亡。对于此类疾病,如能降低炎症免疫反应可明显改善预后。

  • 丙型肝炎病毒融合蛋白及融合机制

    作者:秦照玲;鞠鹤鹏;戚中田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于黄病毒科、肝病毒属,是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其包膜糖蛋白E1、E2均位于病毒颗粒外表面,主要参与子代病毒颗粒的形成(如组装)及病毒新一轮感染(如细胞黏附、受体结合以及膜融合等过程)。目前研究认为,有包膜病毒均通过一个共同机制--膜融合将自身基因组输送至靶细胞,然后进行复制、转录与翻译、子代病毒组装与释放。经受体结合[如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pH改变[如流感病毒、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和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或二者兼具(如鸟类肉瘤病毒、白血病病毒)的方式,与细胞膜或内体(endosome)膜发生融合[1]。本文将对近年来HCV E1、E2所介导的膜融合研究作一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明星;崇雨田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可引起各种类型肝脏疾病,包括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自从1967年首次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以来[1],HBsAg从初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定性诊断指标逐渐发展为目前广泛应用的HBsAg定量诊断及检测指标。HBsAg是HBV的结构蛋白,很少发生转阴。HBsAg血清学转换是病毒清除、病情康复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HBsAg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中,以指导抗HBV疗效分析。当前利用HBsAg在临床治疗抗HBV中意义愈加重要,本文就HBsAg的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作如下综述。

  • 细胞凋亡与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作者:王玉洁;赵红;谢雯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一种高发性传染病,以乙型和丙型肝炎为常见。诸多因素参与了嗜肝病毒的致病过程,细胞凋亡为其中之一。肝脏被病毒感染后可以通过细胞凋亡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但肝脏生理功能亦会因此受损,可见肝细胞凋亡在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是把双刃剑。肝细胞凋亡可以由嗜肝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包括特异性病毒蛋白产物和肝细胞膜上可触发细胞凋亡的各种受体的表达;也可以由病毒所引发的免疫反应引起[1],主要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以及Fas/FasL途径。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谷莉莉;周桂琴;王宪波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引起急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HBV,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每年约有100万人[1-2]。因此,如何有效防治HBV感染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Thursz等[3]研究发现HBV感染的不同疾病过程和临床结果主要与宿主、病毒和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宿主因素所包含的宿主遗传易感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影响大。

  • 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在病毒蛋白表达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界;曹洁

    基因工程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各种具有重要研究及应用价值的功能蛋白是基因工程的重要内容,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基因功能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均提供了有效方法。目前基因工程表达系统可分为细胞内表达系统和无细胞合成系统两大类。本文就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在表达病毒蛋白以及在病毒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为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承办的肝脏病学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是一本在载体形式上与纸媒体相互补的多媒体光盘期刊(CD-ROM)。本刊以电子期刊特有的表现形式,运用影视语言和多媒体技术登载有关肝脏病的专业论著、专家讲坛、临床病理讨论及学术会议等,图文声像并茂,是广大肝脏病工作者了解当前学科前沿、掌握新技术的有效工具。本刊内容主要包括各种肝脏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临床诊断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本领域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本刊常设的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讲座、论著、指南、继续医学教育、经验交流、短篇报道、综述、临床病理讨论、设备技术介绍、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关键词: 转化 医学 电子杂志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

    作者:

  • 本刊2012年度影响因子

    作者:《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感谢创刊至今各位专家和老师的无私奉献,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广大感染病医师的学习、学术交流打造更好的平台,争创一流的医学期刊,为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不断努力。
      2013年9月28日,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举办的“201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隆重举行。经过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再次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12年本刊核心影响因子为0.775;扩展影响因子为1.145,各项指标均在同类期刊中遥遥领先。

  • “百花成蜜,聚得甜”百赛诺病例征集活动

    作者:

    由中华医学会酒精肝、脂肪肝、药物肝学组主办,北京协和药厂协办的“百花成蜜,聚得甜”病例征集与分享活动现已拉开序幕。活动围绕“百赛诺临床应用”这个主题,以病例分享、讨论为主要形式,现广发英雄帖,面向全国临床医生征集病例。

  • 欢迎订购本刊过刊

    作者:

    关键词: 订购
  • 声明

    作者:本刊编辑部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及 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其作者论文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一次性给付(已在收取发表费时折减和换算为杂志赠阅)。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