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실험화림상감염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1358
  • 国内刊号: 11-9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yhlcgr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毛羽 成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

    作者:潘业;欧宏杰;曾建勇;吴晓鹭;刘家俊;郭峰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血浆置换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2例重型肝炎患者行322次血浆置换(PE)中肝素(HS)及低分子肝素(LMWH)的应用情况,比较二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HS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LMWH组升高,血小板(PLT)计数较LMWH组下降,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LMWH组在血浆分离器中凝血发生率及安全性方面优于HS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安全性高、抗凝效果好且不增加出血倾向,适合在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中应用.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观察

    作者:张凤英;李琼;邱国华;路遥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以及对患者HBV DNA载量的影响.方法 2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0例给予阿德福韦酯10 mg/次,1次/d,苦参素胶囊每次0.3 g,3次/d口服;对照组120例给予苦参素胶囊每次0.3 g,3次/d 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每12周检测1次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载量.结果 治疗组用药48周后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及ALT复常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较好,建议长期服用.

  • 重症监护病房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研究

    作者:姜梅杰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WalkAway 96 PLUS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用微量稀释法和K-B法检测ICU主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率并对各种细菌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本院ICU病房共分离132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前5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63株(19.8%)、鲍曼不动杆菌204株(15.3%)、肺炎克雷伯菌166株(12.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69株(5.2%)、大肠埃希菌58株(4.4%).大肠埃希菌主要从痰液(34.5%)、血液(31.0%)和尿液(27.6%)中检出;其余细菌主要从痰液(86.7%~92.8%)中检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和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4.5%和15.5%;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肟、氨曲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棒酸和头孢西丁等的耐药率为19%~100%.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4.9%~1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0.1%和8.7%.结论 应动态监测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及分布,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种细菌的耐药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老年急性和亚急性肝炎病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建军;赵平;靳雪源;丁宁;卿松;程勇前

    目的 讨论老年急性和亚急性肝炎病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本院收治的518例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分析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的病因及预后特点.结果 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中,戊型肝炎发病率高(61.2%);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6.4%);病因不明的感染(12.9%)位居第3位.各种类型急性肝炎中,急性药物性肝炎病死率为36.84%,戊型肝炎的病死率为1.26%,乙型肝炎的病死率为2.35%.药物性肝炎发生重型肝炎的比例高,为63.15%,戊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比例分别为10%和10.81%,发展为重型肝炎后,病死率均显著增加.结论 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的病因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要感染因素.急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后,病死率明显提高.药物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比例高、预后差,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肝炎 急性 病因 预后
  •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表现一年随访

    作者:焦以庆;罗艳;孙燕;刘景院;王玉光;李彬;孙海燕;张伟

    目的 研究甲型H1N1流感对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表现的长期影响.方法 回访2009年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所致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24例,患者出院约1年(12 ± 1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价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或喘息等)和体征,分析远期改变与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的关系.结果 24例甲型H1N1危重症患者恢复1年后,仍有13例(54.2%)肺功能异常,其中弥散功能障碍者占33.3%、出现小气道功能障碍者占33.3%.肺功能异常多为轻、中度改变.肺功能异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6例(25.0%),肺功能正常组出现呼吸道症状者1例(4.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出院1年后肺功能改变与患病时病情轻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患者出院1年后仍有部分患者肺功能异常,伴有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应重视对这些患者的监测和随访,进而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胃黏膜病变特点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金照;吕旭江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特点.方法 通过电子胃镜观察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的镜下改变,取组织病理活检观察胃黏膜及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程度与胃黏膜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胃黏膜内镜下改变的发生率达97.5%,组织病理(HE染色)的镜下改变达100%.胃黏膜改变呈现多样性,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75.5%~77.5);胃黏膜病变程度与慢性乙型肝炎程度呈正相关(r = 0.85,P < 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普遍存在胃黏膜病变,且以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为主;胃黏膜病变程度与肝炎病情呈显著正相关,应引起患者及临床医生的重视.

  • HIV感染者血浆新喋呤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卢业成;陈星;姚细安;肖艳华;陈万山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血浆新喋呤(Npt)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129例HIV感染者和39例健康成人的血浆Npt水平,同时检测其CD4+ T淋巴细胞数和HIV病毒载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V感染者血浆Npt水平(24.10 ± 26.03 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20 ± 0.57 nmol/L);随着病情进展呈逐渐上升趋势,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 = -0.397,P< 0.05),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 = 0.613,P< 0.001).结论 血浆Npt可作为HIV感染者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其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与HIV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

  • 河南三个重点县HIV/AIDS抗病毒治疗者病毒学失败率横断面研究

    作者:崔为国;豆智慧;刘佳;孙国清;王水旺;王超峰;范二军;王哲;赵德才

    目的 探讨河南省3个重点县HIV/AIDS抗病毒治疗者病毒学失败率,为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2009~2010年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和尉氏县经病毒载量(VL)检测的在治HIV/AIDS成人患者共5957例,VL检测率为81%(5957/7385).结果 入组的5957例HIV/AIDS成人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完全抑制者(VL< 400拷贝/ml)占60.2%,治疗1~7年中病毒完全抑制率自64.7%逐渐下降为59.7%;不确定者(VL:400~999拷贝/ml)占4.0%;可疑抑制者(VL:1000~9999拷贝/ml)占16.4%;不完全抑制者(VL> 10000拷贝/ml)占19.4%.对于患者病毒载量≥ 400 拷贝/ml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村卫生所治疗者高于乡镇卫生院治疗者,接受去羟肌苷(ddI)治疗方案者高于接受含拉米扶定(3TC)治疗方案者、近7天漏服药物者高于近7天未漏服药物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农村基层艾滋病临床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患者服药依从性教育以及随访管理,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加强病毒载量的疗效监测,以上均为提高患者病毒抑制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2010年度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病原学分布分析

    作者:李洪杰;庞琳;王琦;曾慧慧;何明;张锦前;刘顺爱;李兴旺;成军

    目的 了解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采集337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肠道病毒(EV)通用型、柯萨奇病毒A16(C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核酸检测试剂盒,应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 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63.20%(213/337).其中,EV71阳性标本占40.36%(136/337);CA16阳性标本占5.64%(19/337);其他未分型肠道病毒阳性标本占17.21%(58/337).结论 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以EV71为主,非CA16和非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率已显著高于CA16型肠道病毒感染.

  • 468例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及轻重型病例比较

    作者:李梅;党双锁;高宁;王文俊;李亚萍;贾晓黎;翟嵩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临床特点和重型病例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8月至1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468例手足口病患儿完整临床资料;将患儿年龄、性别、城乡分布、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进行统计;随机抽取30例轻型病例与29例重型病例比较,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68例手足口病患儿男女比例1.2:1,其中385例(82.2%)为3岁以内婴幼儿,城乡分布为1.8:1.临床表现为皮疹468例(100%),发热361例(77.1%),心率加快161例(34.4%).轻重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城乡分布、高热发生率和呕吐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白细胞计数升高、高血糖、合并EB病毒感染为其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以3岁以内婴幼儿为主,重型病例多发于农村.临床表现以皮疹、发热为主,出现高热、呕吐、心率加快者需警惕发展为重型病例的可能.血白细胞升高、高血糖以及合并EB病毒感染是重型病例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血糖,应引起高度重视.

  •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

    作者:于君;彭亮;林炳亮;张耿林;王培培;曹会娟;高志良;罗光汉

    目的 初步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短期疗效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35例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患者分为两组,干细胞治疗(治疗组)13例,均采用内科综合基础上加用MSCs移植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内科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和4周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指标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与IL-4的水平,分析Th1/Th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治疗组Th1/Th2的变化情况.结果 13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全部成功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治疗组后4周无死亡病例.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其中ALT、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ALB、TBi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FN-γ均升高,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升高,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干细胞治疗后IL-4下降.治疗组干细胞治疗后Th1/Th2较治疗前升高.结论 MSCs治疗乙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是安全有效的,对Th1/Th2轴可能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整合素表达研究

    作者:杨凡;万海英;郑伟萍

    目的 研究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整合素表达变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细胞免疫表型(CD3、CD4、CD8、CD4/CD8、CD16和CD19)以及整合素β1(CD29)、β2(CD18)和β3(CD61)的表达情况.结果老年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4/CD8与CD19表达水平均较老年健康组显著下降(P< 0.01);整合素β1和β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1).结论 老年肺部感染的发生、发展、转归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整合素的高表达有关,通过这些指标的监测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有效的参考.

  • 麻疹致病和流行特点及全球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史昌河;王者令

    麻疹是传染性强的疾病之一,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发现,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易感人群中,其二代绝对发病人数(R0)为12~18,即1个麻疹病例,可感染12~18个易感者.麻疹发病前驱症状是发热、鼻炎、咳嗽、结膜炎,接下来出现斑丘疹,伴有不同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等,重症麻疹的并发症有急性脱髓性脑病、麻疹包涵体脑炎以及致命的亚急性硬化性脑炎等[1-2].

  • Th17细胞在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丽改;伦文辉

    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CD4+ T淋巴细胞亚群,因能够特异性地产生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遂得名Th17.其发现源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CIA)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这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将CIA、EAE小鼠IFN-γ或IL-12基因敲除后,小鼠自身免疫性炎症并未好转反而加重.进一步研究发现,EAE模型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产生IL-17的CD4+ T细胞的浸润,将此类细胞转移到健康小鼠体内可导致严重的EAE,进行抗IL-17治疗后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鼠的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1].除IL-17外,Th17细胞还可分泌IL-21和IL-22,通过这些促炎性因子而在抗胞外菌、真菌等感染中发挥作用.通过上述促炎性因子,Th17还可促使IL-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炎症趋化因子(CXCL1、CXCL2、CXCL5和CXCL8)以及金属蛋白酶类的分泌.近年研究发现,Th17在HIV和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而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现将Th17在HIV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 1,6-二磷酸果糖对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冯宪敏;鞠晓红;王月华;朱枫;藏秋雨;时文艳;卢思奇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滋养体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按0.5 × 106/ml的贾第虫滋养体浓度接种于4 ml培养瓶,接种后即时(A组)或接种后4 h(B组)加入1,6-二磷酸果糖,终浓度30 ng/μl.分别于药物作用后24、48、72和96 h以倒置显微镜观察虫体的贴壁情况、活力和形态变化;收集各组、各时段虫体,计数虫体滋养体浓度并绘制虫体生长曲线;同时,设立正常培养滋养体为对照组(C组).结果 同C组相比,A与B组虫体在药物作用后48 h形态出现明显变化,活力下降,仅有少数贴壁;培养72 h后,无贴壁虫体,形态破坏;96 h后无活虫体.虫体生长曲线显示A与B组在药物作用后24 h虫体生长受到抑制,48 h时虫体死亡近1/2,96 h时未见活体.A与B组同C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过量1,6-二磷酸果糖可导致体外培养的贾第虫滋养体形态破坏和死亡,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分析

    作者:韩俊梅;张燕霞

    2010年8月27日至2010年9月28日本院共收治7例乙型脑炎患者,血清乙型脑炎病毒IgM抗体检测均为阳性.7例乙型脑炎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6例为重型,1例为暴发型;年龄为31~65岁;综合分析以上病例,报道如下.一、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多见于7~9月份,南方流行稍早,北方稍迟.近年由于乙脑疫苗的接种,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降低.本院收治的7例患者年龄为31~65岁,均为成年人,除1例31岁的青年女性,其余患者年龄为55~65岁,属中老年患者.

  • 手术及输血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学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

    作者:马吉联

    手术和输血治疗是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但是,由输血引起的经血传播的疾病常有报道,由输血本身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保证输血安全,明确患者是否因输血或手术而产生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非常有必要在手术前、输血前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检测,以获得患者输血前或术前的情况,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1].本研究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2877例患者的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复方新诺明治疗肺孢子菌肺炎后血象变化一例

    作者:许珺;张峣;韩宁

    磺胺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广且价格低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即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复方新诺明(TMP-SMX)是其一线治疗和预防药物[1].然而,多种相关不良反应可能影响该药临床使用,而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相关不良反应的意义不可低估.本文结合1例AIDS并发重度PCP患者,应用复方新诺明后导致血象指标(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严重降低,经及时治疗后血象恢复、PCP痊愈的临床过程,现对复方新诺明相关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诊治进行讨论.

  • 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专家共识

    作者: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专家委员会

    2011年5月,<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讨论并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推动和规范了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联合抗病毒治疗策略.随着CHB联合治疗临床证据的不断增加,联合治疗的概念由抗病毒药物间的联合逐步扩展到抗病毒药物与抗炎保肝药、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药物间的联合.基于此,编辑部再次组织专家对相关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慢性乙型肝炎联合治疗专家共识>.应该看到,虽然本共识的制定是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但大量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尚在进行中,本共识目前尚不能完全回答CHB联合治疗中所能遇到的问题.随着CHB联合治疗临床实践的不断进展和证据的不断累积,专家委员会将对本共识进行适时的修订.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