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실험화림상감염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1358
  • 国内刊号: 11-9284/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syhlcgr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毛羽 成军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上海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特点分析

    作者:王金蕾;刘刚;金嘉琳;孟成艳;张文宏

    目的 探讨上海市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及与HBV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上海华山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HBV DNA阳性(荧光定量PCR法)的HBV感染者45例,采用S基因序列分析法检测HBV基因型,并分析相应的前-C/C基因序列特点.根据患者的HBV标志物和HBV DNA水平判断不同基因型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45例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共15例,C型30例,无A、D、E、F、G、H基因型.15例HBV/B均为Ba亚型,其中2例的前-C/C基因与HBV/C在nt 1975~nt 2293之间发生重组.HBV/C的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HBV/B(分别为83.3%,33.3%;P<0.05),抗-HBe阳性率则显著低(分别为53.3%,73.3%;P=0.02).2种基因型的HBV DNA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本次抽样检查结果中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以C型为主,未发现A、D、E、F、G、H型.HBV/C型与B型相比有较高的HBeAg阳性率和较低的抗-HBe阳性率.

    关键词: 肝炎病毒 基因型
  • 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李蕴铷;谢雯;欧蔚妮;闫杰;赵立华;王芳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将80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应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10 μg,每天静脉点滴1次;对照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600 mg,每天静注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0周、2周、4周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 应用2种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如纳差、恶心、呕吐、腹胀、乏力、肝区疼痛均有明显改善,体征如肝性面容、肝掌、蜘蛛痣无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如ALT、AST、TBil、DBil、ALB在治疗2周、4周均有显著改善(P< 0.05),综合疗效评价显示其治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是40.0%、55.0%、5.0%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为10%,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红肿、静脉炎等局部刺激症状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前列腺素E1注射液能显著改善中、重度慢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 慢性乙型肝炎213例临床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王玉华;单彪;闫春伟;韩忠厚;彭勋;杨丽敏;尚金霞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临床诊断、辅助检查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2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组织学活检,HE和Masson染色,按炎症和纤维化分成G1~G4级和S1~S4期,同时依Knodell进行系统评分.同期血清做肝功能、HBV标志物、血常规检查.143例进行肝、胆、脾彩超检查.将患者按HBeAg是否阳性分成两组对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并对临床和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1)HBeAg阳性组患者年龄较HBeAg阴性组显著小,P<0.01.ALT、AST水平较HBeAg阴性组显著高,P<0.01.但门静脉宽度较HBeAg阴性组显著窄,P<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HBeAg阴性组显著高,P<0.01.ALB、GLO、TBil、CHE、脾脏厚度等两组无显著差异;(2)HBeAg阳性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四项积分和总积分均较HBeAg阴性组显著低,只有小叶内炎有显著差异,P=0.02;(3)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轻度慢性肝炎为68.2%(103/151),中度慢性肝炎为33.33%(19/57),重度慢性肝炎为40%(2/5);(4)经B超检查的患者,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轻度慢性肝炎89例,脾大者24例,占26.97%(24/89),肝组织学诊断为中度慢性乙型肝炎37例,脾大者15例,占40.54%(15/37).病理诊断为重度乙型肝炎19例,有脾大者13例,占68.42%(13/19).结论 (1)HBeAg阴性组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积分较阳性组显著高,ALT、AST的值不能完全真正反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状态;(2)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对于无肝活检禁忌证的患者,应尽量做肝组织学活检判断病情轻重;(3)脾脏大小可对病情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脾大可出现在肝病的任何时期,不能只靠一种检查手段对病情作出诊断.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理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与HBV cccDN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钟艳丹;谭德明;李涛;刘国珍;徐旭雯;刘菲

    目的 比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有或无HBV感染证据组中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 常规分离78例CHB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组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BMCs中的HBV DNA和HBV cccDNA;进行PBMCs的培养,孵育72 h后,收集PBMCs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BMCs的增殖活性.结果 PBMCs中HBV cccDNA阳性的患者组,其PBMCs产生IFNγ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PBMCs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HBV感染PBMCs可能是HBV感染后机体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和hMSH2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作者:战淑慧;李宁;董全江;周容容;张明;郑翠玲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hTERT、hMSH2基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和Hp致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W-S法检测9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p感染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3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TERT、hMSH2的表达情况.结果 (1)胃癌组织hTERT阳性率为7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2.6%(P<0.01);Hp感染组hTERT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非感染组(P<0.01);(2)胃癌组织hMSH2阳性率为65.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8.7%(P<0.01);Hp感染组hMSH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Hp诱导的端粒酶的表达增高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 的表达异常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 羊水干细胞研究进展与肝细胞移植治疗

    作者:郑玉宝;高志良

    干细胞(stem cell)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向多种细胞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目前医学、生物学及组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 病原微生物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进展

    作者:刘保友;李雪玲;张广民

    绝大多数微生物在演化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压力进行选择形成了具有轮廓清晰的细胞壁,是外部环境和原生质体间的界线,具有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抗膨压、作为分子筛和介导分子识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 戊型肝炎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作者:吴淑玲;成军;邓红

    人或动物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后可产生抗-HEV反应,且有效保护作用,HEV只有1个血清型,因此有可能研制出对所有HEV病毒株均有保护的HEV疫苗.近年来,HEV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快速进展.

  • 注射用血栓通对实验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李国力;魏红山;张剑平;肖凡;韩俊燕;刘志英;樊文梅;刘顺爱;曾辉

    目的 本研究旨在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对肝损伤的防治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发挥药效的机制.方法 将0.6 mmol/L的H2O2加入到10-7~102μg/ml的经注射用血栓通预处理HepG2细胞中,四甲基偶氮唑盐(MTT)观察细胞活力;10% CCl4腹腔注射于经注射用血栓通(50 mg/kg、5 mg/kg、0.5 mg/kg)预处理的SD大鼠,于注射CCl4的24、48、72 h动态观察大鼠血清ALT、AST、TBil的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取大鼠肝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HepG2细胞经10-3μg/ml注射用血栓通作用48 h,提取mRNA,逆转录成cDNA,与芯片杂交,根据基因芯片杂交信号强弱筛选相关基因.结果 注射用血栓通处理的HepG2细胞受到H2O2损伤时能够维持细胞的活力状态;注射用血栓通可以抑制CCl4造成肝损伤时血清ALT、AST、TBil的升高,并减轻肝损伤时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注射用血栓通的肝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肝细胞损伤修复基因有关.结论 注射用血栓通能够抑制H2O2造成的肝细胞损伤,抑制CCl4造成的大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某些损伤修复基因的表达及/或下调某些损伤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维吾尔族D型乙型肝炎病毒株全基因克隆研究

    作者:鲁晓擘;李纲;汤影子;刘霖;张跃新

    目的 进行新疆维吾尔族D型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克隆.方法 提取慢性HBV患者血清中的病毒DNA,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对HBV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入pUCM-T载体,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通过HBV全基因克隆化研究,获得我国首例维吾尔族慢性HBV感染者D型HBV病毒株的全基因序列.其基因组全长为3174 碱基对(bp),与目前D基因型参照序列比较同源性约为92%~98%,位于1760~1768位出现9个碱基的缺失,与一株来自中国的D/C重组基因型(GenBank登录号:AY862865)序列比较同源性约为91%.氨基酸序列分析其血清型为ayw 2型.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D基因型HBV病毒株有其自身特点.

  • 苦参类生物碱对HBV转基因小鼠抗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维伟;王江蓉;沈艳;宋乐冬;陈建杰

    目的 比较研究肝炎灵、苦参素注射液和苦参素胶囊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方法 M-Tg HBV转基因小鼠38只,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拉米夫定组、苦参素胶囊组分别按20.59 mg·kg-1·d-1、123.3 mg·kg-1·d-1予以灌胃;肝炎灵注射液组、苦参素注射液组分别按14.43 mg·kg-1·d-1、82.2 mg·kg-1·d-1,予以腹腔注射,共28 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eAg含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 对HBsAg表达的抑制作用,生理盐水组与拉米夫定组间以及苦参素注射液与肝炎灵注射液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HBeAg的抑制作用,生理盐水与拉米夫定组间以及苦参素注射液组与苦参素胶囊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组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对HBV DNA的抑制作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肝炎灵注射液、苦参素注射液以及苦参素胶囊均有一定抗HBV作用,抗病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肝炎灵注射液、苦参素注射液、苦参素胶囊.

  • 高氧液对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松;许诚;舒丹;段钢;何清;彭建明;洪丰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HO)对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林格液为基液制备HO,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油酸组(A组)、油酸+HO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A、B组均经右股静脉注入油酸0.1 ml/kg建立ARDS模型,C组注入等量林格液.B组于注入油酸30 min后,经由右侧股静脉输注HO(10 ml-1·kg-1·h-1 );C组输注等量林格液.各组分别于ARDS模型制备前(0 min),注入油酸30、60、120 min时间点经右颈总动脉采血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酸碱度(pH)、碱剩余(BE)、碳酸氢根离子(HCO3-);2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肺含水量,肺体质量比值及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 A、C组比较,A组PaO2显著降低(P<0.01),肺水含量及肺体质量比值显著升高(P<0.01),MDA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镜下见肺灶性出血,间质、肺泡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A、B组比较,B组经HO治疗后,PaO2迅速提升(P<0.05),肺水肿减轻(P<0.01),MDA降低(P<0.05),SOD活力增加(P<0.05),大部分肺组织镜下见肺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氧化性肺损伤参与油酸型ARDS发病,HO对油酸型ARDS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早期干预效果更加.

  • 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流行规律变迁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园生;王旭霞;尚鹏辉;梁晓峰

    目的 了解中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趋势和分布变化.方法 系统分析3次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结果 乙肝疫苗使用前后,HBsAg流行特征发生了改变,1~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呈大幅度下降,城市儿童下降显著.目前中国HBsAg高流行区依然集中在青藏高原、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结论 乙肝疫苗免疫预防接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BsAg高流地区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寻求有效的防治策略.

  • 血浆置换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建英;刘涛;刘海东

    重型病毒性肝炎不仅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复杂,而且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死亡率高达70%以上[1].

  • 药物性肝损害诱发重型肝炎20例报道

    作者:孙静媛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和损伤,也称为药物性肝炎.

  • 糖尿病患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3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乐强;孙开宇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导致出现感染的几率显著提高.由于呼吸道结构的特殊性,是糖尿病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感染部位和器官.

  • 178例麻疹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陈文美;马艳丽;赵文革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对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麻疹病例178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有许多新变化.

  • 2007亚太区肝病年会丙型肝炎诊治专家共识

    作者:王美霞;牛俊奇

    一、HC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既往感染的检测,使用多的方法是酶免疫分析法(EIA)检测抗-HCV.抗-HCV阳性提示既往HCV感染,但不能说明是急性、慢性感染及感染是否已清除,抗-HCV检测阴性通常说明没有HCV感染.

  • 重视慢性乙型肝炎长期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研究

    作者:斯崇文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呈世界性流行.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者约为4亿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流行率为9.09%[1],约1.2亿人.

  • 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抗病毒治疗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作者:成军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通过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发布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以及2006年下半年全国25个城市的指南推广学术会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第001例——间断黄疸发作原因待查

    作者:王凌航;陈志海;李兴旺;兰孟东;刘淑华;丁静秋;成军

    病例摘要患者男,16岁,主因间断黄疸发作16年于2006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出生后3 d及3岁时分别出现黄疸一次,无发热、恶心、呕吐,无乏力、纳差,无腹胀、肝区疼痛,无皮肤瘙痒及粪色变浅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经过简单治疗后黄疸消失(具体治疗情况不详).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