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중화생물의학공정잡지

  • 主管单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影响因子: 0.41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1-5668/R
  • 国内刊号: 黄少华
  • 发行周期:
  • 邮发: cjbme@cmaph.org
  • 曾用名: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广州医科大学
  • 出版地区:
  • 主编: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胡志成;朱斌;朱家源;郭栋;陈斌;张凯;胡坤华;黎明涛;唐冰

    目的 比较增生性瘢痕与正常皮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筛选出增生性瘢痕的特异蛋白质.方法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外科2010年1月至5月8例增生性瘢痕患者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和3例整形外科患者正常躯干皮肤为研究对象,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双向凝胶电泳对比分析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差异,选择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 - 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点分别为2975和3053,对其中表达差异超过4倍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24种蛋白质,其中上调蛋白有11种,下调蛋白有13种.结论 成功地建立增生性瘢痕的双向电泳荧光染色图谱,鉴定出增生性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间的差异蛋白质表达.

  • 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对微卫星不稳定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作者:黄波;李伟明;冯智毅;黄立宇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 RⅡ)表达对微卫星不稳定(MSI)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选择野生型PIK3CA HCT116细胞(HCT116 wt)作为MSI结肠癌细胞模型.将TGFβRⅡ转染HCT116 wt细胞获得HCT116 wt-RⅡ细胞,并以HCT116 wt空质粒细胞作为对照.通过生长因子缺失应激(GFDS)诱导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磷酸化Smad2(TGFβ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磷酸化AKT (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因子)、Bim (TGFβ信号通路下游因子)和Ecadherin(诱导上皮向间质转化的标志物)表达.采用DNA碎片ELISA分析检测HCT116 wt-RⅡ细胞凋亡情况.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HCT116 wt-RⅡ细胞迁移活力.结果 加入TGFβ后,HCT116 wt-RⅡ细胞的TGFβ信号通路得以启动,GFDS诱导的HCT116 wt-RⅡ细胞凋亡受到显著抑制(DNA碎片值:0.69±0.02比0.41±0.04,P<0.01);细胞迁移活力明显增强(2.10±0.15比4.03±0.48,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可以逆转TGFβ对HCT116 wt-RⅡ细胞的凋亡抑制和迁移活力增强作用.TGFβ作用于HCT116 wt-RⅡ细胞后,Bim和E-cadherin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TGFβRⅡ在MSI结肠癌细胞中的再表达可以增加MSI结肠癌细胞的存活能力和迁移活力,该作用依赖PI3K/AKT途径,从而为MSI结肠癌患者的良好预后提供了一个分子水平的解释.

  • 奥曲肽联合腺相关病毒介导的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对肝癌的抑制作用

    作者:蔡文松;徐波;朱光辉;沈飞;古维立;李书华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奥曲肽联合PEG启动子调控的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表达重组腺相关病毒系统(rAAV-PEG-MDA-7)对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rAAV-PEG-MDA-7表达系统并建立肝癌细胞株HepG2的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尾静脉注射rAAV-PEG空载体+肿瘤周边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按照尾静脉注分射不同病毒量的rAAV-PEG-MDA-7及肿瘤周边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奥曲肽组合为8个实验组.注射药物后21d处死小鼠,比较各组小鼠移植瘤质量.结果 单独应用rAAV-PEG-MDA-7或奥曲肽均能抑制小鼠移植瘤的生长.不同剂量的奥曲肽(5μg/kg、30 μg/kg)与低剂量MDA-7(1×1011 particles)联用时,可以增加MDA-7的抑制肿瘤作用[(1.14±0.24)g,(0.98±0.11)g比(1.71±0.26)g,均P<0.05];不同剂量奥曲肽(5 μg/kg、30 μg/kg)与高剂量MDA-7(5×1011 particles)联用时,亦可增加MDA-7的抑制肿瘤作用[(1.05±0.21)g、(0.90±0.18)g比(1.41±0.20)g,均P<O.05].不同剂量MDA-7(1×1011 particles、5×1011particles)与低剂量奥曲肽(5μg/kg)联用时,可以增加奥曲肽的抑制肿瘤作用[(1.14±0.24)g、(1.05±0.21)g比(1.68±0.18)g,均P<0.05];不同剂量MDA-7(1×1011 particles、5×1011particles)与高剂量奥曲肽(30 μg/kg)联用时,亦可增加奥曲肽的抑制肿瘤作用[(0.98±0.11)g、(0.90±0.18)g比(1.34±0.12)g,均P<O.05].结论 MDA-7与奥曲肽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基于非线性变换法提高平扫头颅CT的灰白质对比度

    作者:韩济华;张艳;黄伟;朱卫国;张晓晔;徐益明;陶光州

    目的 采用矩阵实验室(MATLAB)图像处理技术构建一种非线性变换法,用以提高平扫头颅CT图像的脑灰、白质对比度.方法 使用西门子definition型双源CT采集38例(女16例,男22例)在本院就诊怀疑脑部病变的患者脑正常平扫图像数据,测量脑灰、白质的平均CT值,并计算对应的像素值,对各例DICOM图像行MATLAB后处理.通过频域内的圆形滤波器,实现图像的高、低通滤波分离.采用基于灰度值调整的非线性变换法,以脑灰质和脑白质的平均灰度值为两个转折点,对图像的灰度进行拉伸,以增强图像的灰白质对比.结果 38例患者的正常脑平扫图像,经灰度值非线性变换法处理后,两转折点处灰度值差值较原始图像增加了1.5个像素值(0<△p≤3);脑灰质和脑白质对比度也明显提高;灰白质分界更加清楚;且处理后图像与原始图像保持接近.结论 基于MATLAB图像处理软件的灰度值非线性变换法,能够在不增加噪声的前提下,有效增强平扫头颅CT图像的灰白质对比度,适用于任何CT机型采集的DICOM图像数据.

  • 通光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气道阻力和气道炎症的影响

    作者:刘蓉;赵瑾;李洪涛;张新凤;陆洁萍;卢心鹏

    目的 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观察通光散对COPD模型大鼠气道阻力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通光散组,每组15只.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通光散组采用熏烟和气管给予内毒素脂多糖的复合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第15天开始各组大鼠给予每周5次药物干预,通光散组给予通光散汤3 ml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羧甲司坦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3ml灌胃.第90天实验结束,进行大鼠有创气道阻力测定和肺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通光散组大鼠有创气道阻力分别为(0.227±0.027) cm H2O· ml-1·s-1、(0.425±0.117)cm H2O·ml-1·s-1、(0.263±0.043) cm H2O· m l-1·s-1、(0.269±0.050)cm H2O·ml-1· s-1(1 cm H2O=0.098 kPa).模型组大鼠气道阻力高于其他3组(均P<0.05),而其余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有严重的支气管组织和肺泡组织病理改变,而通光散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病变程度均较轻.结论 通光散可以降低COPD模型大鼠的气道阻力,抑制气道炎性反应.

  • 维生素C降低大蒜素联合美罗培南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杀菌作用

    作者:王梅;姜梅杰;李玉臣;于亮

    目的 体外探讨维生素C对大蒜素与美罗培南联合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杀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EDTA-Na2纸片复合法和改良三维实验对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碳青霉烯酶进行鉴定.采用MH肉汤法,确定大蒜素、美罗培南的小抑菌浓度(MIC)值,计算两药联用的联合抑菌分数(FIC).应用微孔板生物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及大蒜素+美罗培南、大蒜素+维生素C(0.25 g/L)的抑菌率.检测大蒜素(32、64、128 mg/L)、大蒜素(128 mg/L)+维生素C(0.25 g/L)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总巯基的变化.结果 6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均产生碳青霉烯酶.大蒜素对6株耐碳青霉烯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均为512 mg/L、美罗培南为128 mg/L、大蒜素+美罗培南两种药物联用FIC值为0.25.不同浓度大蒜素+美罗培南联用比同浓度的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时抑菌率明显提高.0.25 g/L维生素C与不同浓度大蒜素联用时的抑菌率较单独使用同浓度的大蒜素显著下降(均P<0.05).各浓度大蒜素(32、64、128 mg/L)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作用后,细菌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水平也随其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均P<0.05);128 mg/L大蒜素作用后谷胱甘肽、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总巯基的含量分别为(4.52±0.71) mgGSH/gport、(115.21±4.24) U/L、(0.11±0.04) mmol/gprot,均低于128 mg/L大蒜素+0.25 g/L维生素C组的(5.64±0.40) mgGSH/gport、(145.84±2.30)U/L、(0.18±0.03) mmol/gprot(均P<0.05).结论 大蒜素和美罗培南联用可显著提高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杀菌作用.维生素C则可减低大蒜素通过氧化应激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抑制、杀伤作用.

  • 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对多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茵茵;吴国锋;秦笙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快速诊断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方法.方法 对1318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应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九项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和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率为33.3%(439/1318),其中以肺炎支原体为多见,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A次之;混合感染率达15.7%(207/1318);感染人群以儿童多见.结论 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快速、操作简便、准确性高,检测范围广、利于早期发现,费用不高,适合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多孔壳聚糖膜的制备及皮下植入组织学观察

    作者:刘伯基;马立楠;沙宪政

    目的 分析交联剂戊二醛对多孔壳聚糖膜孔隙率与孔径的影响,并探讨该多孔膜作为皮下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保护膜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致孔剂法利用硅胶和不同量的戊二醛制成多孔壳聚糖膜,并采用密度法和切片法分析其孔隙率与孔径等结构参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将无交联的多孔膜植入到9只SD大鼠皮下,第7、17、45天取材切片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定量分析多孔膜内外胶原沉积与血管增生密度.结果 戊二醛能提高多孔壳聚糖膜的孔隙率,5%交联度时孔隙率大达76.2%/73.0%(密度法/切片法),但同时降低了多孔膜孔径.使用孔径大的不交联多孔膜(38.5 μm)皮下植入,膜内胶原沉积含量由第7天的6.74%增加到第45天的22.5%,而Masson染色测量的膜内增生血管密度由0.37%增加到2.56%,与HE染色测量结果一致(由0.11%增加到1.65%).第45天时膜外胶原沉积含量38.3%,是膜内的1.7倍.结论 多孔壳聚糖膜能降低材料-组织界面纤维成分的致密性,增加血管增生,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望应用于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

  • 口腔鳞癌中人端粒酶反转录酶、p53和MI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新华;梅开勇;陈广盛

    目的 探讨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p53和MIB-1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HC)检测20例口腔黏膜普通型增生、35例非典型增生(轻度10例、中度10例和重度15例)以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高分化15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15例)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hTERT、p53和MIB-1的表达.结果 hTERT、p53和MIB-1在口腔黏膜普通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OSCC均有不同程度表达.OSCC表达阳性率[中分化鳞癌hTERT:60%( 12/20)]高于普通型增生[hTERT:10%(2/20)]及非典型增生[中度非典型增生hTERT:30%(3/10)].分化程度低的OSCC表达阳性率[hTERT:66.7%(10/15)]显著高于分化程度高者[hTERT:46.7%(7/15)].结论 hTERT、p53和MIB-1在口腔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OSCC的分化程度密切有关,可能是OSCC的较好预后指标.

  • 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少华;连鸿凯;宋树春;邹士平;白玉;段智霞;刘博

    目的 探讨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动态检测对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紫外免疫比浊法于入院时、术后2h和术后1、2、3、4、6、8、10、15 d动态测定本院92例骨科大手术患者(髋关节置换术28例、膝关节置换术40例、髋部周围骨折手术24例)血浆D-二聚体浓度,分析其动态变化特点.按照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比较两组各时间点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 与术前相比,92例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浓度均升高,术后2h即达2000 μg/L以上,其中有10例D-二聚体浓度呈持续性或进行性升高,术后1d达高峰(3588±512)μg/L,并呈持续升高状态,术后15 d仍有(2494±394)μg/L,而其他82例患者D-二聚体值能较快地下降,其峰值仅持续3d,术后4d即降至500 μg/L以下.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后确认10例持续升高患者发生DVT(DVT组),82例D-二聚体水平迅速下降患者未发生DVT(非DVT组),DVT的发生率为10.87%.与非DVT组比较,DVT组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接近,术后2h和术后1、2、3、4、6、8、10、15 d D-二聚体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 骨科大手术围手术期血浆D-二聚体浓度的动态监测对术后并发DVT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口腔挥发性硫化物水平与牙周炎及舌苔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伟安;郭俊兵;黄代营;程蔚琪

    目的 研究口气中挥发性硫化物(VSC)与牙周临床指标及舌苔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鼻闻法评定口臭值(OS),筛选出口臭值≥2,全身健康牙周炎患者50例.使用便携式气相色谱仪(Oral ChromaTM)检测每例患者口气中硫化氢(H2S)、甲基硫醇(CH3SH)、二甲基硫[(CH3)2S]的浓度.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以及舌苔厚度(Tt)与舌苔面积(Ta).结果 口臭值(3.28±0.75)与VSC中硫化氢、甲基硫醇、二甲基硫的水平[(810.30±204.09、234.53±113.88、21.45±13.12)μg/L]呈正相关(r=0.456、r=0.386、r=0.325,均P<0.05).与PLI、BI也呈正相关(r=0.528,r=0.558,均P<0.05).硫化氢与PD、BI间呈正相关(r=0.356,r=0.306,均P<0.05).甲基硫醇与PLI、PD、BI均呈正相关(r=0.416、r=0.407、r=0.489,均P<0.05).二甲基硫与PD、BI间均呈正相关(r=0.369,r=0.443,均P<0.05).口臭值、硫化氢与舌苔面积、舌苔厚度均呈正相关(P<0.05).甲基硫醇与舌苔厚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口气挥发性硫化物中二甲基硫可能主要来源于牙周袋,而硫化氢和甲基硫醇则可能来源于牙周炎与舌苔.

  • 聚焦超声在非肿瘤性疾病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作者:李全义;卢涛;李发琪

    20世纪90年代末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靶向适形无创消融治疗肿瘤带来希望[1],并已成功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无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超声治疗在生物医学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以HIFU为代表的超声治疗成为全球科技重要的前沿问题和新千年声学的热点问题[2-3].

  • 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基因与其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康永安;胡燕荣;李南方

    目前已知G蛋白耦联的内向整流型钾离子通道(GIRK)有5个成员(GIRKl ~5),其中GIRKl ~4已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并得到相应的克隆体,分别由KCNJ 3、6/7、9、5所编码.近年研究发现GIRK基因在人体内多种组织器官均有表达,并发现GIRK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心血管、神经系统、肿瘤、代谢及内分泌、血液等多个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目前GIRK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许多脏器疾病中的具体病理生理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许多研究仅处于动物实验阶段.

  • 凋亡素选择性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作者:吴玉;杜晶春;徐霞

    凋亡素(apoptin)是一种来源于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的小分子量蛋白.CAV是一种无囊膜的DNA病毒,其基因组为2300 bp的单链环状DNA分子,含有3个完全或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分别编码3个蛋白质:VP1、VP2和VP3[1].VP1为主要的衣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51 600.VP2为非结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24 000,其具有双重性质的磷酸酶活性并且主要与VP1相互作用.VP1与VP2为CAV复制所必需[2].VP3亦称为凋亡素,相对分子质量13 600,能选择性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如骨肉瘤、肝癌、黑色素瘤、肺癌、前列腺癌等,而不杀伤正常细胞[1,3-5].

  • 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表达骨保护素mRNA的影响

    作者:徐立群;张荣华;傅淑平;杨丽

    目的 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中对SD大鼠成骨细胞表达骨保护素(OPG)mRNA的影响.方法 取1d龄SD大鼠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OB);取5d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培养破骨细胞(OC).建立上清相通但细胞间不相互混杂的平面式成骨-破骨细胞共育体系,实验分为含药血清组和对照组.将10月龄SD雌性大鼠分为益骨胶囊灌胃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检测共育体系中成骨细胞OPG mRNA的表达.结果 含药血清组与对照组比较,OPGmRNA表达明显升高(8.2567±0.1118比3.3350±0.9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在共育体系中通过刺激OB表达OPG来实现对OC的活性和凋亡的调节.

  • 兔颈静脉内皮细胞的原位消化、体外获取及培养

    作者:孙彦隽;刘锦纷;马宁

    目的 建立兔颈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消化、体外获取及培养的方法.方法 仅解剖游离单侧兔颈静脉,并保留在原位,对侧颈静脉不进行解剖游离.阻断该静脉段的两端并插管,向该静脉段内灌注Ⅰ型胶原酶进行原位消化.切取该颈静脉段,离体状态下获取兔颈静脉内皮细胞,使用EGM-2培养基培养并传代.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获取的兔颈静脉内皮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Ⅷ因子.结果 获取的兔颈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7~10d左右可达到80%融合.光镜下细胞为短梭形或多角形,呈“鹅卵石”样排列.透射电镜可见内皮细胞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兔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阳性.获取的兔颈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冻存、复苏和传代后均可以正常生长.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颈静脉内皮细胞原位消化、体外获取及培养的方法.

  • T细胞诱导的结肠炎中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对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李旺林;曹杰;肖焕擎;杨平;钟俊斌;杨建荣

    目的 研究肠道多形螺旋线虫对T细胞诱导的小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 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染色的卵清蛋白(OVA)特异性CD4+助性T细胞转入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中,制作小鼠实验性肠炎模型.将实验模型小鼠分为多形螺旋线虫感染组和无感染组(每组n=5),观察多形螺旋线虫感染7d后小鼠结肠炎性反应的组织学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3、5、7d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CFSE的阴性率,判定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与无感染组比较,感染组小鼠第7天时有螺旋线虫感染结肠炎性反应明显加重,黏膜固有层细胞浸润增多,结肠上皮破损增加,病理评分明显升高(5.20±0.84比2.00±0.71,P<0.05).感染3、5、7d后,感染组小鼠肠系膜淋巴结中CD4+T细胞增殖均比无感染组明显增强,CFSE的阴性率升高[3 d:(7.03±1.61)%比(2.32±0.62)%,5 d:(55.05±13.41)%比(29.10±2.23)%,7d:(76.97±1.89)%比(43.87±5.56)%,均P<0.05].结论 多形螺旋线虫感染在CD4+T细胞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早期阶段促进了炎性反应的加重,可能与促进CD4+T细胞的增殖有关.

  • 胞嘧啶脱氨酶和血管内皮抑素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作者:陈蓉;滕皋军

    目的 构建携带胞嘧啶脱氨酶(CD)和血管内皮抑素(ES)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方法 根据GenBank提供大肠杆菌源CD和ES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个基因并构建与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D和pDS-RED-ES.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载体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运用实时PCR检测CD和KS基因表达情况.把载体中基因片段EGFP-CD和DS-RED-ES通过BP/LR重组分别构建慢病毒载体,并利用293FT细胞进行慢病毒的包装.将病毒原液浓缩,并测定病毒滴度.结果 酶切、测序及PCR鉴定证实构建出慢病毒载体pLenti6.3-CD-EGFP和pLenti6.3- ES- Monomer - DsRed.感染293F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和DsRed的表达.浓缩慢病毒滴度分别为2.2× 108 TU/ml和6.5×107 TU/ml.结论 成功构建了CD和ES基因慢病毒载体.

  • 2011年第97届北美放射学会年会纪要和大会发言实践与体会

    作者:侯仲军

    北美放射学会(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RSNA)是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联合组建的地区性放射学学术团体,成立于1915年,开始称西方伦琴学会(Western Roentgen Society),1919年改为RSNA.RSNA是国际上成立早、会员多、科学水平高、学术活动活跃的学会,会员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分为会员、准会员和荣誉会员等.国际会员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为会员和荣誉会员.RSNA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和研究活动促进放射学和相关科学的高水平发展.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